屋子裏的男人們大都喝了酒,睡的實。女人們那邊也都累了。這中秋的晌午,正是好睡的時候。
所以, 有人進了院子,他們就誰都沒聽見。
淑媛在後院聽見了, 宋老太太也聽見了。
“誰這個時辰來串門?”宋老太太比較吃驚,就打發了淑嫻上前麵去看看。淑嫻年紀小,腿腳快。她自己就慢一點,隨後也收拾東西起來,往前麵去。
淑媛和淑雲自然跟著。
淑嫻已經跑迴來:“柳樹坎兒來人了。”
來的是李家老爹,帶著李大郎、淑慧還有李二郎和李家小妹。幾個人一塊坐自家的驢車來的,李家老爹滿臉的下,手上還拎了兩包槽子糕。
宋老爺子等人也都被驚動起來。
“過節了。大郎他們兩口子說要過來,我也跟著過來,看望看望我叔我嬸。”然後又說這些日子李二郎在宋家,實在是叨擾大家了。
“也就是我叔我嬸這,待人寬厚,真心照顧我們。二郎這孩子,拙嘴笨腮的,也不會說啥話,心裏頭感激的很。”
然後,又特意叫過李二郎來,給宋老爺子、宋老太太還有宋家的一眾長輩行禮。
宋老爺子就擺手,讓李家老爹不用客氣。“都是實在親戚,你這麽著就顯得外道了。 自家孩子,都是應該的。孩子在這,我們吃啥他跟著吃啥,也沒額外招待他。” 如此雲雲。
宋老太太和夏氏看到淑慧來了,都是喜出望外。兩個人拉住淑慧,就好像是接到了神佛一般,拉著淑慧的手,怎麽看也看不夠。
然後,兩個人又有一點心酸。
淑慧身上穿的、戴的,都是出嫁的時候宋家個陪嫁的衣裳,也沒幾件首飾。她那些首飾,有些是在柳樹坎兒過日子當了,有些是到了慶豐之後,李大郎要做生意,需要本錢。
其實,李大郎做生意要本錢,完全可以跟快雪堂借。
但李大郎就是非的“有骨氣”,不肯開這個口。私底下的意思,就是不靠快雪堂,他也要做出一番事業來,到時候給宋家的人看看,看他們瞧不瞧得起他。
就好像當媳婦的首飾做本錢就很有骨氣,就不靠老丈人家了似的。
李家老爹和自己的兒子很不一樣,他十分能說會道,在宋老爺子和宋家眾人麵前,擺的姿態還很低,說話十分謙恭。
宋老太太就拉了淑慧,到西屋來說話。離了李家人麵前,她們說話更方便一些。
“咋又瘦了?吃不飽嗎?”宋老太太就問。
這話問的有些糊塗了,不過也能體現出一個老年人對後輩的關心。
“吃飽了。”淑慧迴答,不是很耐煩,“我一直就這麽瘦。”並不承認是到了李家之後變瘦的。
“打小就單薄。那個時候你娘一點奶水都沒有,都是我用米湯一點一點把你喂大的。”宋老太太端詳著淑慧說。
為什麽夏氏總對淑慧懷著歉疚?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她第一胎沒經驗,沒奶水,致使淑慧一點都沒喝過她的奶。
宋家人還一致認為,淑慧自小就吃不胖似的,就是這個緣故。
宋老太太和夏氏還總說淑慧身體不好,讓淑媛幾個讓著淑慧,也是從這個上頭來的。
“在他們家過節,都吃點啥啊?”宋老太太又問。
淑慧有都如實地迴答,就是吃了紅燒肉,再有就是豆角燉肉,另外還用素油炒了兩個菜,主食就是粳米飯。
也就這些了。
普通莊戶人家過節,這樣也就不錯了。
但是跟宋家比,就差遠了。
“咋沒早點兒來,上這吃來。”宋老太太就說。
淑慧就看了夏氏一眼。
“你沒叫淑慧兩口子?”宋老太太就責備地問夏氏。
夏氏苦笑,她怎麽叫了。過中秋節,李大郎和淑慧早就透露了,是要迴柳樹坎兒過節的。
這個時候,還真沒有出嫁的閨女過節不在婆家,而是跑去娘家過的。
“我娘也不敢叫啊。”淑媛替夏氏說,“真要叫了,那不又得說我們看不起他們家。過節還讓我姐迴娘家來過。”
宋老太太這才不再找夏氏的茬兒了。
“從那吃完飯,也該早點兒過來。”
“怕趕上你們吃飯,不好。”淑慧就說。
東屋裏, 李家老爹也在跟宋老爺子說類似的話,語氣卻沒有淑慧那麽硬,就很卑微。
李家的條件跟宋家差的太遠了。
就好像窮人家不好趕著富人家的飯食去串門,怕看見人家吃了好吃的,人家是讓你吃,還是不讓你吃呢。
“你們攏共也沒有幾口人,幹脆都上這吃來就對了。”宋老爺子十分的大氣。
李家老爹就輕輕地歎氣。
“往後過年過節就都到這來吧。”宋老爺子又說。
就很有大戶人家的派頭了。 宋老爺子以前就總說,那大戶人家做一次飯,就能擺上幾十桌,都夠一村子的人吃的。
如今宋家即便達不到那個程度,但是讓李家都來吃飯,卻是並不為難的。
“那不行。”李大郎低低的聲音,卻十分清楚地說。
各人各家,他們堂堂的李家,過年過節到宋家來吃飯,那成什麽了。那不就成了依附宋家。別人還不得說他是吃軟飯的!
“你婆婆沒了,你在她家,這做飯做菜還不都得你來!”宋老太太在心疼淑慧 操心、勞累。
“沒讓我做飯炒菜,我就燒火來著。”淑慧就說。
宋老太太啞了片刻。
燒火?
上麵沒有婆婆,這個家的大兒媳婦卻隻燒火。這是心疼淑慧,不讓淑慧幹活嗎?不是,這是瞧不上淑慧,所以隻讓她燒火。
那李家上灶的是誰?
“大郎和他妹子。”
“咋不讓你炒菜?”
“嫌我炒菜不好吃。”淑慧老老實實地說,並沒有因為被安排燒火,而有任何被羞辱和不悅的情緒。
宋老太太心中氣悶。
“嫌你炒菜不好吃。這些天在慶豐,他自己咋不做飯做菜,還啥都讓你做。”淑媛就問。
“是啊。”宋老太太也同樣的問。
淑慧不吭聲,她根本就沒想到這個問題。現在被淑媛問出來,她那個小腦袋瓜,一時半會也琢磨不出什麽來。
“平時那是做大老爺,讓你伺候。”宋老太太沉著臉說。
而這次過節迴到柳樹坎兒,估計李家一家子都看不上的淑慧的。人家過節吃一次好的, 就幹脆讓她做個燒火的丫頭得了。
家裏有幾個妯娌和小姑子的情況下,燒火這個活,一般就推給那個最不受待見、最受氣的妯娌。
宋老太太對此,那是最清楚的。
所以, 有人進了院子,他們就誰都沒聽見。
淑媛在後院聽見了, 宋老太太也聽見了。
“誰這個時辰來串門?”宋老太太比較吃驚,就打發了淑嫻上前麵去看看。淑嫻年紀小,腿腳快。她自己就慢一點,隨後也收拾東西起來,往前麵去。
淑媛和淑雲自然跟著。
淑嫻已經跑迴來:“柳樹坎兒來人了。”
來的是李家老爹,帶著李大郎、淑慧還有李二郎和李家小妹。幾個人一塊坐自家的驢車來的,李家老爹滿臉的下,手上還拎了兩包槽子糕。
宋老爺子等人也都被驚動起來。
“過節了。大郎他們兩口子說要過來,我也跟著過來,看望看望我叔我嬸。”然後又說這些日子李二郎在宋家,實在是叨擾大家了。
“也就是我叔我嬸這,待人寬厚,真心照顧我們。二郎這孩子,拙嘴笨腮的,也不會說啥話,心裏頭感激的很。”
然後,又特意叫過李二郎來,給宋老爺子、宋老太太還有宋家的一眾長輩行禮。
宋老爺子就擺手,讓李家老爹不用客氣。“都是實在親戚,你這麽著就顯得外道了。 自家孩子,都是應該的。孩子在這,我們吃啥他跟著吃啥,也沒額外招待他。” 如此雲雲。
宋老太太和夏氏看到淑慧來了,都是喜出望外。兩個人拉住淑慧,就好像是接到了神佛一般,拉著淑慧的手,怎麽看也看不夠。
然後,兩個人又有一點心酸。
淑慧身上穿的、戴的,都是出嫁的時候宋家個陪嫁的衣裳,也沒幾件首飾。她那些首飾,有些是在柳樹坎兒過日子當了,有些是到了慶豐之後,李大郎要做生意,需要本錢。
其實,李大郎做生意要本錢,完全可以跟快雪堂借。
但李大郎就是非的“有骨氣”,不肯開這個口。私底下的意思,就是不靠快雪堂,他也要做出一番事業來,到時候給宋家的人看看,看他們瞧不瞧得起他。
就好像當媳婦的首飾做本錢就很有骨氣,就不靠老丈人家了似的。
李家老爹和自己的兒子很不一樣,他十分能說會道,在宋老爺子和宋家眾人麵前,擺的姿態還很低,說話十分謙恭。
宋老太太就拉了淑慧,到西屋來說話。離了李家人麵前,她們說話更方便一些。
“咋又瘦了?吃不飽嗎?”宋老太太就問。
這話問的有些糊塗了,不過也能體現出一個老年人對後輩的關心。
“吃飽了。”淑慧迴答,不是很耐煩,“我一直就這麽瘦。”並不承認是到了李家之後變瘦的。
“打小就單薄。那個時候你娘一點奶水都沒有,都是我用米湯一點一點把你喂大的。”宋老太太端詳著淑慧說。
為什麽夏氏總對淑慧懷著歉疚?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她第一胎沒經驗,沒奶水,致使淑慧一點都沒喝過她的奶。
宋家人還一致認為,淑慧自小就吃不胖似的,就是這個緣故。
宋老太太和夏氏還總說淑慧身體不好,讓淑媛幾個讓著淑慧,也是從這個上頭來的。
“在他們家過節,都吃點啥啊?”宋老太太又問。
淑慧有都如實地迴答,就是吃了紅燒肉,再有就是豆角燉肉,另外還用素油炒了兩個菜,主食就是粳米飯。
也就這些了。
普通莊戶人家過節,這樣也就不錯了。
但是跟宋家比,就差遠了。
“咋沒早點兒來,上這吃來。”宋老太太就說。
淑慧就看了夏氏一眼。
“你沒叫淑慧兩口子?”宋老太太就責備地問夏氏。
夏氏苦笑,她怎麽叫了。過中秋節,李大郎和淑慧早就透露了,是要迴柳樹坎兒過節的。
這個時候,還真沒有出嫁的閨女過節不在婆家,而是跑去娘家過的。
“我娘也不敢叫啊。”淑媛替夏氏說,“真要叫了,那不又得說我們看不起他們家。過節還讓我姐迴娘家來過。”
宋老太太這才不再找夏氏的茬兒了。
“從那吃完飯,也該早點兒過來。”
“怕趕上你們吃飯,不好。”淑慧就說。
東屋裏, 李家老爹也在跟宋老爺子說類似的話,語氣卻沒有淑慧那麽硬,就很卑微。
李家的條件跟宋家差的太遠了。
就好像窮人家不好趕著富人家的飯食去串門,怕看見人家吃了好吃的,人家是讓你吃,還是不讓你吃呢。
“你們攏共也沒有幾口人,幹脆都上這吃來就對了。”宋老爺子十分的大氣。
李家老爹就輕輕地歎氣。
“往後過年過節就都到這來吧。”宋老爺子又說。
就很有大戶人家的派頭了。 宋老爺子以前就總說,那大戶人家做一次飯,就能擺上幾十桌,都夠一村子的人吃的。
如今宋家即便達不到那個程度,但是讓李家都來吃飯,卻是並不為難的。
“那不行。”李大郎低低的聲音,卻十分清楚地說。
各人各家,他們堂堂的李家,過年過節到宋家來吃飯,那成什麽了。那不就成了依附宋家。別人還不得說他是吃軟飯的!
“你婆婆沒了,你在她家,這做飯做菜還不都得你來!”宋老太太在心疼淑慧 操心、勞累。
“沒讓我做飯炒菜,我就燒火來著。”淑慧就說。
宋老太太啞了片刻。
燒火?
上麵沒有婆婆,這個家的大兒媳婦卻隻燒火。這是心疼淑慧,不讓淑慧幹活嗎?不是,這是瞧不上淑慧,所以隻讓她燒火。
那李家上灶的是誰?
“大郎和他妹子。”
“咋不讓你炒菜?”
“嫌我炒菜不好吃。”淑慧老老實實地說,並沒有因為被安排燒火,而有任何被羞辱和不悅的情緒。
宋老太太心中氣悶。
“嫌你炒菜不好吃。這些天在慶豐,他自己咋不做飯做菜,還啥都讓你做。”淑媛就問。
“是啊。”宋老太太也同樣的問。
淑慧不吭聲,她根本就沒想到這個問題。現在被淑媛問出來,她那個小腦袋瓜,一時半會也琢磨不出什麽來。
“平時那是做大老爺,讓你伺候。”宋老太太沉著臉說。
而這次過節迴到柳樹坎兒,估計李家一家子都看不上的淑慧的。人家過節吃一次好的, 就幹脆讓她做個燒火的丫頭得了。
家裏有幾個妯娌和小姑子的情況下,燒火這個活,一般就推給那個最不受待見、最受氣的妯娌。
宋老太太對此,那是最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