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遠看見淑媛來了,宋德山就從地裏跑出來。“幹啥來了?咋沒帶點水?”就真是很不客氣了。
淑媛就笑著說:“一會就送來。水得燒開了,再放點糖。要不,還是綠豆湯?”
“不要綠豆湯。就水吧,放冰糖,不要白糖。” 宋德山就說。
還挺挑剔的。
淑媛暗暗發笑,一麵就告訴宋德山,她是叫夏氏迴家幫忙做飯去的。
“還有你二娘,淑雲和淑嫻都迴去吧。”宋德山就說,“我讓你爺迴去,你爺非不迴去。”
宋老爺子肯定不會迴去的,就算是他真的幹不動活了,他也會堅持待在地裏,哪怕是看著大家夥幹呢。
這就是宋老爺子。
宋老爺子這個時候也從地裏出來了,他是來囑咐淑媛的,說晌午飯一定要準備的豐盛一點。
“要是不夠,就再去買。你奶那裏有錢。”
“爺,這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淑媛笑。
“哎,哎。”宋老爺子也笑了,“有你幫著你奶張羅,我放心。讓你娘她們都迴去幫做飯吧。”
這麽著,夏氏、吳氏、淑雲和淑嫻就都從地裏出來,跟著淑媛迴了家。
到了家裏,宋老太太已經把炒菜的肉都切好了,然後就利落地給兒媳婦和孫女們分派活計。
“我五叔要喝水,燒開了放冰糖那種。”淑媛忙說。
“剛燒了一鍋水。”宋老太太就說,忙去自己的櫃子裏拿出一個笸籮裏,裏麵有一個個小紙包,還有小盒子、小罐子,這是宋老太太放精細東西的地方。 她就拿出個紙包來,打開,從裏麵抓了一把冰糖放進水罐子裏。
“老二媳婦和淑嫻去送水。”宋老太太就吩咐。
吳氏和淑嫻答應一聲,抬著水罐子又往麥子地裏去了。
“是不是賣幹豆腐的來了?”宋老太太突然問。
淑媛仔細聽了聽,就說是。然後,她也不用宋老太太再吩咐,就到大門口街上,買了幹豆腐迴來。
“買了多少?”宋老太太就問。
“十斤多。”淑媛就說,“我都買來了。”
宋老太太就很歡喜,也不說淑媛買的太多了,還要從兜子裏掏錢出來給淑媛。
淑媛自然不肯要。
“娘,你把錢收起來吧。媛兒肯定不能要。”
宋老太太也覺得推讓來推讓去的,有些沒意思。淑媛怎麽會跟她在乎這幾個錢呢。
“幹豆腐是炒還是燉?”夏氏就問。
在諸如興隆莊這些村子,幹豆腐是幾乎可以和豬肉媲美的硬菜,而且吃飯十分多樣。
宋老太太就想了想:“今天燉排骨豆角,就不燉別的了。 幹豆腐炒點,剩下的就卷大蔥蘸大醬吧。”
幹豆腐卷大蔥蘸大醬,就是一道很美味爽口,而且十分下飯的家常菜。
“好。”夏氏痛快地答應了一聲,就去切幹豆腐,然後動刀之前,她還問宋老太太,幹豆腐切什麽刀。
“啥都得問我。你在慶豐照看這一大家子,也是這麽沒主意?”這麽訓斥著,宋老太太卻沒有任何遲疑,就走過去,告訴夏氏要切什麽刀。
夏氏就憨厚地笑了笑,低下頭去幹活。
淑媛在旁邊看了,心裏就想,不知道夏氏這是習慣使然,必須啥都得請示宋老太太,還是突然變聰明了,知道怎麽才能討好宋老太太,自己也能少挨點訓斥。
吳氏和淑嫻從地裏迴來,也幫忙燒火、做飯、摘菜洗菜。
宋老太太安排的差不多,還把淑媛帶到後院, 很細心地從黃瓜架裏挑那頂花帶刺的嫩黃瓜,給淑媛摘了一條,讓她吃。
這麽熱的天,吃上一條這樣的小黃瓜,就很解渴。
以前,宋老太太可舍不得給淑媛吃這樣的東西。淑媛記得她那次很餓,又沒有別的吃食,還是小存孝給她偷了一根這樣的嫩黃瓜。
好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呢。
而實際上,像宋家這樣節儉、循規蹈矩的莊戶人家, 一般都不吃這樣的嫩黃瓜。因為還沒長大,這麽吃著雖然好吃,那卻浪費了。
隻有很受寵的孩子,或者是遇到了特別的事, 才會有例外的情況。
淑媛知道宋老太太在示好,因此也就高高興興地接過黃瓜來。
“我給你擦擦。”宋老太太就說,一麵又把黃瓜拿過去,用衣襟粗略地擦了擦,就再遞給淑媛。
淑媛本來打算把黃瓜洗一洗再吃的,但是宋老太太這樣,她就不再去洗,而是拿著黃瓜直接吃了起來。
這她要是拿去再洗,宋老太太肯定多心,認為嫌棄她髒。
而實際上,沒有化肥沒有農藥,還沒有汙染,從 黃瓜架裏現摘的黃瓜,還真不用水洗就可以吃。
淑媛沒有潔癖,也沒那麽多講究,這麽吃著,她並不忌諱。
宋老太太看著淑媛的樣子,就更加的滿意了。
她們迴到上房屋子裏, 宋德山就跑迴來,說讓她們不用著忙做飯。
“晌午不吃飯,也不歇著,今天一氣兒就把麥子都割完。”說完了,也不等宋老太太答應,他就又迴地裏了。
“這還不打算歇晌!”宋老太太有點心疼。
宋德山說晌午不吃飯,但淑媛這些人怎麽會讓他們餓著肚子幹活呢。
“就算早上吃的飽,幹半天活,也得餓了。”宋德山他們不迴來吃飯,她們就做好了飯送去地裏。
“那就簡單點做點頂飽的。”淑媛就說。
大家夥一商量,最後就決定烙餅,再燒一鍋湯,另外再加上點小鹹菜,幹豆腐卷大蔥蘸大醬管夠,就是一頓很便捷,也很頂飽,還不寒酸的晌午飯。
商量定了,大家夥就忙活起來。
都是熟手,這頓飯很快就做得了,抬到車上,就由淑媛趕著車,夏氏、吳氏和淑雲都跟著,送到了麥子地裏。
“送來的正是時候。”宋老爺子就說。他知道宋德山跑迴家去送信兒了,他沒攔住,也沒說啥,因為他心裏有數。
家裏好幾個人,又都不糊塗, 不可能不送晌午飯來。
宋德山看見送了吃的來,也不矯情,就喊自己的兄弟們到地頭。
這些小夥子幹活利索,吃飯也幹脆,一頓風卷殘雲,就將飯菜打掃的幹幹淨淨。
宋老爺子在旁邊看著,就笑的合不攏嘴。
淑媛趕車空車迴到老宅,宋老太太還問夠吃了沒有。
淑媛就說夠吃了。
“那咋一點兒都沒剩下?”宋老太太還奇怪地問。
淑媛忍不住大笑。
淑媛就笑著說:“一會就送來。水得燒開了,再放點糖。要不,還是綠豆湯?”
“不要綠豆湯。就水吧,放冰糖,不要白糖。” 宋德山就說。
還挺挑剔的。
淑媛暗暗發笑,一麵就告訴宋德山,她是叫夏氏迴家幫忙做飯去的。
“還有你二娘,淑雲和淑嫻都迴去吧。”宋德山就說,“我讓你爺迴去,你爺非不迴去。”
宋老爺子肯定不會迴去的,就算是他真的幹不動活了,他也會堅持待在地裏,哪怕是看著大家夥幹呢。
這就是宋老爺子。
宋老爺子這個時候也從地裏出來了,他是來囑咐淑媛的,說晌午飯一定要準備的豐盛一點。
“要是不夠,就再去買。你奶那裏有錢。”
“爺,這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淑媛笑。
“哎,哎。”宋老爺子也笑了,“有你幫著你奶張羅,我放心。讓你娘她們都迴去幫做飯吧。”
這麽著,夏氏、吳氏、淑雲和淑嫻就都從地裏出來,跟著淑媛迴了家。
到了家裏,宋老太太已經把炒菜的肉都切好了,然後就利落地給兒媳婦和孫女們分派活計。
“我五叔要喝水,燒開了放冰糖那種。”淑媛忙說。
“剛燒了一鍋水。”宋老太太就說,忙去自己的櫃子裏拿出一個笸籮裏,裏麵有一個個小紙包,還有小盒子、小罐子,這是宋老太太放精細東西的地方。 她就拿出個紙包來,打開,從裏麵抓了一把冰糖放進水罐子裏。
“老二媳婦和淑嫻去送水。”宋老太太就吩咐。
吳氏和淑嫻答應一聲,抬著水罐子又往麥子地裏去了。
“是不是賣幹豆腐的來了?”宋老太太突然問。
淑媛仔細聽了聽,就說是。然後,她也不用宋老太太再吩咐,就到大門口街上,買了幹豆腐迴來。
“買了多少?”宋老太太就問。
“十斤多。”淑媛就說,“我都買來了。”
宋老太太就很歡喜,也不說淑媛買的太多了,還要從兜子裏掏錢出來給淑媛。
淑媛自然不肯要。
“娘,你把錢收起來吧。媛兒肯定不能要。”
宋老太太也覺得推讓來推讓去的,有些沒意思。淑媛怎麽會跟她在乎這幾個錢呢。
“幹豆腐是炒還是燉?”夏氏就問。
在諸如興隆莊這些村子,幹豆腐是幾乎可以和豬肉媲美的硬菜,而且吃飯十分多樣。
宋老太太就想了想:“今天燉排骨豆角,就不燉別的了。 幹豆腐炒點,剩下的就卷大蔥蘸大醬吧。”
幹豆腐卷大蔥蘸大醬,就是一道很美味爽口,而且十分下飯的家常菜。
“好。”夏氏痛快地答應了一聲,就去切幹豆腐,然後動刀之前,她還問宋老太太,幹豆腐切什麽刀。
“啥都得問我。你在慶豐照看這一大家子,也是這麽沒主意?”這麽訓斥著,宋老太太卻沒有任何遲疑,就走過去,告訴夏氏要切什麽刀。
夏氏就憨厚地笑了笑,低下頭去幹活。
淑媛在旁邊看了,心裏就想,不知道夏氏這是習慣使然,必須啥都得請示宋老太太,還是突然變聰明了,知道怎麽才能討好宋老太太,自己也能少挨點訓斥。
吳氏和淑嫻從地裏迴來,也幫忙燒火、做飯、摘菜洗菜。
宋老太太安排的差不多,還把淑媛帶到後院, 很細心地從黃瓜架裏挑那頂花帶刺的嫩黃瓜,給淑媛摘了一條,讓她吃。
這麽熱的天,吃上一條這樣的小黃瓜,就很解渴。
以前,宋老太太可舍不得給淑媛吃這樣的東西。淑媛記得她那次很餓,又沒有別的吃食,還是小存孝給她偷了一根這樣的嫩黃瓜。
好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呢。
而實際上,像宋家這樣節儉、循規蹈矩的莊戶人家, 一般都不吃這樣的嫩黃瓜。因為還沒長大,這麽吃著雖然好吃,那卻浪費了。
隻有很受寵的孩子,或者是遇到了特別的事, 才會有例外的情況。
淑媛知道宋老太太在示好,因此也就高高興興地接過黃瓜來。
“我給你擦擦。”宋老太太就說,一麵又把黃瓜拿過去,用衣襟粗略地擦了擦,就再遞給淑媛。
淑媛本來打算把黃瓜洗一洗再吃的,但是宋老太太這樣,她就不再去洗,而是拿著黃瓜直接吃了起來。
這她要是拿去再洗,宋老太太肯定多心,認為嫌棄她髒。
而實際上,沒有化肥沒有農藥,還沒有汙染,從 黃瓜架裏現摘的黃瓜,還真不用水洗就可以吃。
淑媛沒有潔癖,也沒那麽多講究,這麽吃著,她並不忌諱。
宋老太太看著淑媛的樣子,就更加的滿意了。
她們迴到上房屋子裏, 宋德山就跑迴來,說讓她們不用著忙做飯。
“晌午不吃飯,也不歇著,今天一氣兒就把麥子都割完。”說完了,也不等宋老太太答應,他就又迴地裏了。
“這還不打算歇晌!”宋老太太有點心疼。
宋德山說晌午不吃飯,但淑媛這些人怎麽會讓他們餓著肚子幹活呢。
“就算早上吃的飽,幹半天活,也得餓了。”宋德山他們不迴來吃飯,她們就做好了飯送去地裏。
“那就簡單點做點頂飽的。”淑媛就說。
大家夥一商量,最後就決定烙餅,再燒一鍋湯,另外再加上點小鹹菜,幹豆腐卷大蔥蘸大醬管夠,就是一頓很便捷,也很頂飽,還不寒酸的晌午飯。
商量定了,大家夥就忙活起來。
都是熟手,這頓飯很快就做得了,抬到車上,就由淑媛趕著車,夏氏、吳氏和淑雲都跟著,送到了麥子地裏。
“送來的正是時候。”宋老爺子就說。他知道宋德山跑迴家去送信兒了,他沒攔住,也沒說啥,因為他心裏有數。
家裏好幾個人,又都不糊塗, 不可能不送晌午飯來。
宋德山看見送了吃的來,也不矯情,就喊自己的兄弟們到地頭。
這些小夥子幹活利索,吃飯也幹脆,一頓風卷殘雲,就將飯菜打掃的幹幹淨淨。
宋老爺子在旁邊看著,就笑的合不攏嘴。
淑媛趕車空車迴到老宅,宋老太太還問夠吃了沒有。
淑媛就說夠吃了。
“那咋一點兒都沒剩下?”宋老太太還奇怪地問。
淑媛忍不住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