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鬼,會是什麽鬼呢?
宋老太太疑心比較重:“難道是宋春山?”宋家老宅這上房東邊,臨著的正是宋春山的那個院子。 “要是他,我可沒有對不住他的地方。”
這句話,她說的並不心虛。她是不能說把宋春山當做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但是她也從來沒有苛待過宋春山。宋老爺子偏心宋春山,她也都一直忍耐。 要是宋春山是她親生的,她應該都不會忍。
不管是宋春山生前還是死後,她都對得住他。
“你別疑神疑鬼的。”宋老爺子就不耐煩,“你這是思慮重。”宋老爺子不相信有鬼,也不覺得是有人在搞鬼。他根本就不朝那個方向想。
宋老太太也不好再跟宋老爺子爭辯。不過,她的心裏始終不自在,就將這話跟兩個兒子說了。
宋秀山就讓淑嫻夜裏警醒點兒,好好照顧宋老太太。
宋俊山聽了,絲毫都不在意,也說宋老太太是自己疑神疑鬼。不過轉過身去迴到前院,他就將這些話說給龐氏聽了。
“我知道是咋迴事。”龐氏就如此這般地跟宋俊山說了。
“那老娘們,心腸還真夠不歹毒的。”宋俊山也不怎麽吃驚。
“我去告訴老太太去。”龐氏就往後院走。
“你別去。”宋俊山卻攔住了龐氏,“你去說這些話,老爺子肯定不樂意聽。到時候還得打起來,這些天咱這事兒還少了?等過一陣再說。”
“那也行。”龐氏對這件事也不在意,隨即就提到劉三娘,說劉三娘包了餃子。“倒給後院送去一多半去。存禮這媳婦外麵看著挺機靈,誰知道這麽缺心眼。”
“嘿。”宋春山就冷笑了一聲,“以前在後院,有二老看著,不好調理她。這迴咱可得放開手腳。讓她知道知道,這院子裏誰當家!”
……
轉眼就到了二十三,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也沒張羅什麽飯菜,就簡簡單單地包了一頓白菜餡的餃子,就算過了小年。
隔離東院卻已經張燈結彩, 還放起了鞭炮。前院宋俊山也放了一掛鞭,喜氣洋洋的。
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在炕上相對坐著。屋子裏並不冷,但也沒有前兩年暖和。今年的煤淑媛早就買迴來了,並不缺燒的。但是宋老太太想著,以後也許就沒有多餘的銀錢買煤了,所以就節省著燒。
炕上熱乎,屋子裏不結冰,也就可以了。
而且,也就上房東屋燒一點煤,西屋是一點煤都不燒的。宋老太太說的好,就這麽幾口人,白天都在她這屋子裏,西屋就沒必要燒火。等到晚上燒一次,也就夠暖和了。
宋秀山和吳氏都默默點頭,並不敢有任何的意見。
“我早就跟他們說過,莊家財主萬萬年……”宋老爺子坐在炕上嘀咕。
“我這是造的什麽孽!”宋老太太紅了眼圈。家裏出了這樣的事,平時就夠難受的了,到了年節的時候,才更加覺得淒涼。
老兩口心情不好,還因為家裏留下來的兩個兒子,都不隨心。而且,平時總有人串門,這些天上門的人卻變的極少,隻有大老劉幾戶和宋家特別好的,還保持著來往。
“患難見真情。”宋老爺子就說。
“你也明白這個理了?”宋老太太就嘲諷,“你看看東院這個熱鬧勁兒,你再看看你那好孫子,那個樂嗬的……”
“別說這些沒用的了。”宋老爺子心煩,不愛聽這個。不過現在他已經不再維護那些人,隻是幹脆地表示自己不愛聽這些。
“沒用我也要說說,痛快痛快嘴。”宋老太太就罵了起來,也不過是黑心肝、白眼狼、忘恩負義那些話。
這麽罵著,劉三娘就帶著囡囡走了過來。她是來請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往前院,一起過小年的。
“我三叔三嬸一家也去。”劉三娘笑著說。
如今這一大家子,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隻有在看見宋存禮和劉三娘的時候,他們的臉上才有點笑模樣。
老兩口很幹脆地拒絕,都說不去。
“老了,吃啥都一樣。你們有這個心就行了。”宋老爺子就說。
宋老太太還說已經包了餃子,這也就是過了小年了。莊戶人家的日子,本來就該這麽過的。
“那,我們搬過來一塊過節。”劉三娘又說。
“不用,不用。”宋老爺子就說。
宋老太太更直接一點:“可別。你那公公婆婆肯定不樂意。存禮媳婦,往後你也不用總往後院送菜送飯的,我都知道,因為這個,你公公婆婆沒少跟你生氣。”
劉三娘垂下眼簾,隨即又陪笑:“沒有的事。是我說話行事欠考慮,惹了公婆生氣。”
“你不用為他們倆遮遮掩掩的。”宋老爺子也說了話,“這屋子裏也沒有外人。他們公母倆啥脾氣秉性,我和你奶還能不知道。大年底下的, 你就順著他們點兒,別生氣,讓外人看笑話。”
劉三娘飛快地看了宋老爺子一眼。
“你爺也是心疼你。”宋老太太解釋了一句,“往後啥也別往後院送了。我們這啥也不缺。……啥日子我都過過,現在這還算是好日子。”
突然間想到了什麽,宋老太太就囑咐了劉三娘一句:“讓存禮別搭理你們隔壁院那幾口人。人這心腸要是黑臉,啥事都能做的出來。存禮實誠,沒心眼,我怕他吃虧。”
要是擱在以往,宋老爺子肯定要反駁,不過今天,他隻默默地聽著,什麽都沒說。
劉三娘點頭答應了,又勸了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半晌,老兩口都不肯改變主意。
劉三娘這才無奈地迴去了,隔了一會,終究還是送了兩碗菜過來。
“那兩口子加一塊,也頂不上咱這一個孫子媳婦。”宋老爺子就說。他分家的時候,雖然也是被宋俊山給鬧的受不了,但不是偏心宋俊山,而是偏心宋存禮。
就這麽一個孫子了,家裏的財產的大頭兒當然要給他。
一會淑嫻從外麵進來,就告訴宋老太太,說前院又吵吵起來了。
“肯定是因為存禮媳婦給咱們送了倆菜。”宋老太太就說。
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都是硬氣的人,知道前院吵起來了,這兩碗菜就說什麽都吃不下去了。
“你去把這兩碗菜送迴去。”宋老太太就吩咐淑嫻。
宋老爺子一言不發。
宋老太太疑心比較重:“難道是宋春山?”宋家老宅這上房東邊,臨著的正是宋春山的那個院子。 “要是他,我可沒有對不住他的地方。”
這句話,她說的並不心虛。她是不能說把宋春山當做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但是她也從來沒有苛待過宋春山。宋老爺子偏心宋春山,她也都一直忍耐。 要是宋春山是她親生的,她應該都不會忍。
不管是宋春山生前還是死後,她都對得住他。
“你別疑神疑鬼的。”宋老爺子就不耐煩,“你這是思慮重。”宋老爺子不相信有鬼,也不覺得是有人在搞鬼。他根本就不朝那個方向想。
宋老太太也不好再跟宋老爺子爭辯。不過,她的心裏始終不自在,就將這話跟兩個兒子說了。
宋秀山就讓淑嫻夜裏警醒點兒,好好照顧宋老太太。
宋俊山聽了,絲毫都不在意,也說宋老太太是自己疑神疑鬼。不過轉過身去迴到前院,他就將這些話說給龐氏聽了。
“我知道是咋迴事。”龐氏就如此這般地跟宋俊山說了。
“那老娘們,心腸還真夠不歹毒的。”宋俊山也不怎麽吃驚。
“我去告訴老太太去。”龐氏就往後院走。
“你別去。”宋俊山卻攔住了龐氏,“你去說這些話,老爺子肯定不樂意聽。到時候還得打起來,這些天咱這事兒還少了?等過一陣再說。”
“那也行。”龐氏對這件事也不在意,隨即就提到劉三娘,說劉三娘包了餃子。“倒給後院送去一多半去。存禮這媳婦外麵看著挺機靈,誰知道這麽缺心眼。”
“嘿。”宋春山就冷笑了一聲,“以前在後院,有二老看著,不好調理她。這迴咱可得放開手腳。讓她知道知道,這院子裏誰當家!”
……
轉眼就到了二十三,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也沒張羅什麽飯菜,就簡簡單單地包了一頓白菜餡的餃子,就算過了小年。
隔離東院卻已經張燈結彩, 還放起了鞭炮。前院宋俊山也放了一掛鞭,喜氣洋洋的。
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在炕上相對坐著。屋子裏並不冷,但也沒有前兩年暖和。今年的煤淑媛早就買迴來了,並不缺燒的。但是宋老太太想著,以後也許就沒有多餘的銀錢買煤了,所以就節省著燒。
炕上熱乎,屋子裏不結冰,也就可以了。
而且,也就上房東屋燒一點煤,西屋是一點煤都不燒的。宋老太太說的好,就這麽幾口人,白天都在她這屋子裏,西屋就沒必要燒火。等到晚上燒一次,也就夠暖和了。
宋秀山和吳氏都默默點頭,並不敢有任何的意見。
“我早就跟他們說過,莊家財主萬萬年……”宋老爺子坐在炕上嘀咕。
“我這是造的什麽孽!”宋老太太紅了眼圈。家裏出了這樣的事,平時就夠難受的了,到了年節的時候,才更加覺得淒涼。
老兩口心情不好,還因為家裏留下來的兩個兒子,都不隨心。而且,平時總有人串門,這些天上門的人卻變的極少,隻有大老劉幾戶和宋家特別好的,還保持著來往。
“患難見真情。”宋老爺子就說。
“你也明白這個理了?”宋老太太就嘲諷,“你看看東院這個熱鬧勁兒,你再看看你那好孫子,那個樂嗬的……”
“別說這些沒用的了。”宋老爺子心煩,不愛聽這個。不過現在他已經不再維護那些人,隻是幹脆地表示自己不愛聽這些。
“沒用我也要說說,痛快痛快嘴。”宋老太太就罵了起來,也不過是黑心肝、白眼狼、忘恩負義那些話。
這麽罵著,劉三娘就帶著囡囡走了過來。她是來請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往前院,一起過小年的。
“我三叔三嬸一家也去。”劉三娘笑著說。
如今這一大家子,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隻有在看見宋存禮和劉三娘的時候,他們的臉上才有點笑模樣。
老兩口很幹脆地拒絕,都說不去。
“老了,吃啥都一樣。你們有這個心就行了。”宋老爺子就說。
宋老太太還說已經包了餃子,這也就是過了小年了。莊戶人家的日子,本來就該這麽過的。
“那,我們搬過來一塊過節。”劉三娘又說。
“不用,不用。”宋老爺子就說。
宋老太太更直接一點:“可別。你那公公婆婆肯定不樂意。存禮媳婦,往後你也不用總往後院送菜送飯的,我都知道,因為這個,你公公婆婆沒少跟你生氣。”
劉三娘垂下眼簾,隨即又陪笑:“沒有的事。是我說話行事欠考慮,惹了公婆生氣。”
“你不用為他們倆遮遮掩掩的。”宋老爺子也說了話,“這屋子裏也沒有外人。他們公母倆啥脾氣秉性,我和你奶還能不知道。大年底下的, 你就順著他們點兒,別生氣,讓外人看笑話。”
劉三娘飛快地看了宋老爺子一眼。
“你爺也是心疼你。”宋老太太解釋了一句,“往後啥也別往後院送了。我們這啥也不缺。……啥日子我都過過,現在這還算是好日子。”
突然間想到了什麽,宋老太太就囑咐了劉三娘一句:“讓存禮別搭理你們隔壁院那幾口人。人這心腸要是黑臉,啥事都能做的出來。存禮實誠,沒心眼,我怕他吃虧。”
要是擱在以往,宋老爺子肯定要反駁,不過今天,他隻默默地聽著,什麽都沒說。
劉三娘點頭答應了,又勸了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半晌,老兩口都不肯改變主意。
劉三娘這才無奈地迴去了,隔了一會,終究還是送了兩碗菜過來。
“那兩口子加一塊,也頂不上咱這一個孫子媳婦。”宋老爺子就說。他分家的時候,雖然也是被宋俊山給鬧的受不了,但不是偏心宋俊山,而是偏心宋存禮。
就這麽一個孫子了,家裏的財產的大頭兒當然要給他。
一會淑嫻從外麵進來,就告訴宋老太太,說前院又吵吵起來了。
“肯定是因為存禮媳婦給咱們送了倆菜。”宋老太太就說。
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都是硬氣的人,知道前院吵起來了,這兩碗菜就說什麽都吃不下去了。
“你去把這兩碗菜送迴去。”宋老太太就吩咐淑嫻。
宋老爺子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