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清晨,劉三娘在雞叫聲中醒來,還是有些不適應,但是她並沒有表露出來。
宋存禮已經起來,已經穿好了衣裳。
“三娘,你再睡一會。 ”宋存禮見她醒了,溫和地說道。他今天就要迴粉絲作坊上工了,所以提前起來。
劉三娘見他已經起來,自己也跟著起身。
上房裏還有兩層婆婆在,家裏上麵有叔叔嬸子,下麵還有小姑子們,劉三娘不想給任何人留下口實。
他們這邊起來了,上房裏宋老爺子已經出來,開始打掃院子,幾乎是同時,西廂房的門也開了,那是住在宋存禮對門屋的宋秀山也起來了。
宋秀山跟宋老爺子打了招唿,就往後院去了。每天早上提水的活都是他的。
“咱爺咱奶他們起的可真早。三叔三嬸也起的早。”劉三娘一麵梳洗,一麵跟宋存禮說。
小夫妻倆處的挺好,這樣的閑聊又平靜,又溫馨。
劉三娘的想法,晚輩們總要比長輩們起的更早才好。
“三娘,你別多心。跟咱爺比,咱都比不了。”宋存禮告訴劉三娘,不用刻意比宋老爺子早起。
沒有長輩特殊的吩咐,他們就按時起來,把該做的活計做的,就行了。
“咱奶還跟我說了,你在這住著,恐怕還不習慣,讓你多睡一會。”宋存禮又說。
劉三娘已經梳洗好了,正在親手給他梳頭。
“委屈你了,三娘。”宋存禮說。
“有相公在,我就不委屈。”劉三娘低聲說。
宋存禮半晌沒說話。他心裏其實清楚,慶豐才是劉三娘應該去住的地方。但是他有不能開口。當初陳倩倩搬到慶豐去鬧出來的事,這也沒有幾天,他是真不敢開口。
不過他還是聽了劉三娘的, 兩人去過慶豐宅子的事,沒有跟任何人提起。
那宅子的鑰匙,如今都掌握在劉三娘的陪房手裏。而房契,宋存禮也早就交給劉三娘保管了。
劉三娘聽著上房的動靜,知道宋老太太起身了,就立刻到上房來了。她大戶人家出身,也在大戶人家做了好幾年的媳婦,一應的規矩可比宋老太太要求的更為嚴格。
宋老太太心中歡喜,卻也說了好幾次,讓劉少娘不用這麽立規矩。
“咱莊戶人家, 沒有這麽多規矩。心裏頭孝順,就比啥都強。”
吃過了飯,宋存禮就往柳樹坎兒去了。
成親這幾天,小夫妻倆一直在一塊。宋存禮這一走,劉三娘就有些空落落的。她覺察到自己的失落,反而有些失笑。
已經不是剛經人事的少女了,自己還真是……比自己認為的,還要喜歡宋存禮。
這些心思,劉三娘自然沒有絲毫的流露。
在上房屋子裏陪了宋老太太一陣,她迴到西廂房,就拿出自己的針線笸籮來,開始做鞋。
她要給宋存禮做一雙新鞋。
一個小丫頭陪著囡囡在院子裏玩,劉媽媽和另一個小丫頭陪著劉三娘做活。很快,龐氏就掀門簾走了進來。
劉三娘在炕上隻略微欠身,就讓劉媽媽端果子上來。
龐氏坐下就吃果子, 一麵還往自己的袖子裏裝。
主仆三個隻裝沒有看見。
“存禮媳婦這針線可真好。”龐氏還說,“也給我和你公爹一人做一雙吧。”
“好。”劉三娘沒有任何遲疑地應了下來。
她們主仆如果做不過來,就拿出去給人做,不過幾個銀錢的事,劉三娘不會在小事上糾結。
龐氏就很滿足,揣了一袖子的吃食出去,不知往哪裏去了。
“雖然上不得台盤,卻也沒多少心眼。”劉媽媽低聲說。
劉三娘沒收什麽,心中卻是讚同的。她已經品出來了,龐氏是比較容易打發的,就是一些吃食,一點小錢的事。
不好打發的, 是宋俊山。
好在宋俊山被罵之後,這幾天十分消停。
“總是這樣,也不是個法子。”劉三娘跟劉媽媽商量。她們都是住慣了大房舍的,現在這麽住著,終究不習慣,也覺得不是長久之計。
“往後總要搬去慶豐的。”劉媽媽就說。
劉三娘微微歎氣:“那還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她已經知道了陳倩倩的事情,心裏琢磨著,可能要等到她懷了身孕,才有契機往慶豐搬。
她手裏有銀錢,也是真心打算跟宋存禮白頭到老的,就不吝惜銀錢。
她想蓋房子。
這個想法,她跟宋存禮說過了。 宋存禮並不反對。
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都在上房,劉三娘想了想,就拿著做了一半的鞋子往上房來。
宋老太太和淑慧也在做活計,見她來了,就招唿她上炕。
“爺、奶……”劉三娘一麵手中飛針走線,一麵跟宋老爺子、宋老太太開了口。“早就有這個打算。 往後家裏肯定還要添人口, 房子早準備下,總有用到的時候。”
現如今劉媽媽幾個都住在東廂房,可那房子是宋德山的。
宋德山夫妻總有迴來的時候,到時候可怎麽住呢。
“逢年過節,請個客啥的,咱家就都不夠住了。” 劉三娘還提到了小存孝。“現在是在慶豐住著,可根還是在這。 年紀是小,可也有成親的一天。”
小存孝將來成親, 也得在老宅有個屋子吧。
那現在的屋子,就更加不夠用。
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見她想的這樣長遠,不僅想到不能總住著東廂房,還把小存孝將來的事情都想到了。
老兩口就很欣慰。
宋家到了宋存禮這一輩,就屬宋存禮最大,往後就是一家之主了。
劉三娘這般說話行事,就很有個當家媳婦的樣子。
“蓋房子的銀錢,祖父祖母不用考慮,我自然拿出來。”就是讓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給選一塊地方。
宋老爺子開口,先誇了劉三娘知書達理:“往後我們一蹬腿,這一大家子交給你,我也能放心。”
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如果過世,家裏當家的應該是宋俊山和龐氏。
但是宋老爺子偏略過了這兩個人,直接說劉三娘當家。
“咱莊戶人家,擠一擠,也就住下來。沒有用媳婦陪嫁的道理。”
“祖父,我自己心甘情願的。”劉三娘立刻說,又說本來就有這樣的打算。“ 陪嫁雖是我的,我既然進了宋家,也該為一家子著想。這銀錢,又不是花在外人身上。”
宋老爺子就微微點頭,極為讚同劉三娘這種說法。
劉三娘就笑了笑:“不敢瞞著祖父祖母,我也有自己的小打算。”她帶進門來的這些人,往後囡囡是要自己有一間閨房的。
“大家夥在商量商量。”宋老爺子想了想,就說。
實際上,這就是答應了。
不過,真到了一家人商量的時候,宋俊山第一個跳出來表示反對。
宋存禮已經起來,已經穿好了衣裳。
“三娘,你再睡一會。 ”宋存禮見她醒了,溫和地說道。他今天就要迴粉絲作坊上工了,所以提前起來。
劉三娘見他已經起來,自己也跟著起身。
上房裏還有兩層婆婆在,家裏上麵有叔叔嬸子,下麵還有小姑子們,劉三娘不想給任何人留下口實。
他們這邊起來了,上房裏宋老爺子已經出來,開始打掃院子,幾乎是同時,西廂房的門也開了,那是住在宋存禮對門屋的宋秀山也起來了。
宋秀山跟宋老爺子打了招唿,就往後院去了。每天早上提水的活都是他的。
“咱爺咱奶他們起的可真早。三叔三嬸也起的早。”劉三娘一麵梳洗,一麵跟宋存禮說。
小夫妻倆處的挺好,這樣的閑聊又平靜,又溫馨。
劉三娘的想法,晚輩們總要比長輩們起的更早才好。
“三娘,你別多心。跟咱爺比,咱都比不了。”宋存禮告訴劉三娘,不用刻意比宋老爺子早起。
沒有長輩特殊的吩咐,他們就按時起來,把該做的活計做的,就行了。
“咱奶還跟我說了,你在這住著,恐怕還不習慣,讓你多睡一會。”宋存禮又說。
劉三娘已經梳洗好了,正在親手給他梳頭。
“委屈你了,三娘。”宋存禮說。
“有相公在,我就不委屈。”劉三娘低聲說。
宋存禮半晌沒說話。他心裏其實清楚,慶豐才是劉三娘應該去住的地方。但是他有不能開口。當初陳倩倩搬到慶豐去鬧出來的事,這也沒有幾天,他是真不敢開口。
不過他還是聽了劉三娘的, 兩人去過慶豐宅子的事,沒有跟任何人提起。
那宅子的鑰匙,如今都掌握在劉三娘的陪房手裏。而房契,宋存禮也早就交給劉三娘保管了。
劉三娘聽著上房的動靜,知道宋老太太起身了,就立刻到上房來了。她大戶人家出身,也在大戶人家做了好幾年的媳婦,一應的規矩可比宋老太太要求的更為嚴格。
宋老太太心中歡喜,卻也說了好幾次,讓劉少娘不用這麽立規矩。
“咱莊戶人家, 沒有這麽多規矩。心裏頭孝順,就比啥都強。”
吃過了飯,宋存禮就往柳樹坎兒去了。
成親這幾天,小夫妻倆一直在一塊。宋存禮這一走,劉三娘就有些空落落的。她覺察到自己的失落,反而有些失笑。
已經不是剛經人事的少女了,自己還真是……比自己認為的,還要喜歡宋存禮。
這些心思,劉三娘自然沒有絲毫的流露。
在上房屋子裏陪了宋老太太一陣,她迴到西廂房,就拿出自己的針線笸籮來,開始做鞋。
她要給宋存禮做一雙新鞋。
一個小丫頭陪著囡囡在院子裏玩,劉媽媽和另一個小丫頭陪著劉三娘做活。很快,龐氏就掀門簾走了進來。
劉三娘在炕上隻略微欠身,就讓劉媽媽端果子上來。
龐氏坐下就吃果子, 一麵還往自己的袖子裏裝。
主仆三個隻裝沒有看見。
“存禮媳婦這針線可真好。”龐氏還說,“也給我和你公爹一人做一雙吧。”
“好。”劉三娘沒有任何遲疑地應了下來。
她們主仆如果做不過來,就拿出去給人做,不過幾個銀錢的事,劉三娘不會在小事上糾結。
龐氏就很滿足,揣了一袖子的吃食出去,不知往哪裏去了。
“雖然上不得台盤,卻也沒多少心眼。”劉媽媽低聲說。
劉三娘沒收什麽,心中卻是讚同的。她已經品出來了,龐氏是比較容易打發的,就是一些吃食,一點小錢的事。
不好打發的, 是宋俊山。
好在宋俊山被罵之後,這幾天十分消停。
“總是這樣,也不是個法子。”劉三娘跟劉媽媽商量。她們都是住慣了大房舍的,現在這麽住著,終究不習慣,也覺得不是長久之計。
“往後總要搬去慶豐的。”劉媽媽就說。
劉三娘微微歎氣:“那還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她已經知道了陳倩倩的事情,心裏琢磨著,可能要等到她懷了身孕,才有契機往慶豐搬。
她手裏有銀錢,也是真心打算跟宋存禮白頭到老的,就不吝惜銀錢。
她想蓋房子。
這個想法,她跟宋存禮說過了。 宋存禮並不反對。
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都在上房,劉三娘想了想,就拿著做了一半的鞋子往上房來。
宋老太太和淑慧也在做活計,見她來了,就招唿她上炕。
“爺、奶……”劉三娘一麵手中飛針走線,一麵跟宋老爺子、宋老太太開了口。“早就有這個打算。 往後家裏肯定還要添人口, 房子早準備下,總有用到的時候。”
現如今劉媽媽幾個都住在東廂房,可那房子是宋德山的。
宋德山夫妻總有迴來的時候,到時候可怎麽住呢。
“逢年過節,請個客啥的,咱家就都不夠住了。” 劉三娘還提到了小存孝。“現在是在慶豐住著,可根還是在這。 年紀是小,可也有成親的一天。”
小存孝將來成親, 也得在老宅有個屋子吧。
那現在的屋子,就更加不夠用。
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見她想的這樣長遠,不僅想到不能總住著東廂房,還把小存孝將來的事情都想到了。
老兩口就很欣慰。
宋家到了宋存禮這一輩,就屬宋存禮最大,往後就是一家之主了。
劉三娘這般說話行事,就很有個當家媳婦的樣子。
“蓋房子的銀錢,祖父祖母不用考慮,我自然拿出來。”就是讓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給選一塊地方。
宋老爺子開口,先誇了劉三娘知書達理:“往後我們一蹬腿,這一大家子交給你,我也能放心。”
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如果過世,家裏當家的應該是宋俊山和龐氏。
但是宋老爺子偏略過了這兩個人,直接說劉三娘當家。
“咱莊戶人家,擠一擠,也就住下來。沒有用媳婦陪嫁的道理。”
“祖父,我自己心甘情願的。”劉三娘立刻說,又說本來就有這樣的打算。“ 陪嫁雖是我的,我既然進了宋家,也該為一家子著想。這銀錢,又不是花在外人身上。”
宋老爺子就微微點頭,極為讚同劉三娘這種說法。
劉三娘就笑了笑:“不敢瞞著祖父祖母,我也有自己的小打算。”她帶進門來的這些人,往後囡囡是要自己有一間閨房的。
“大家夥在商量商量。”宋老爺子想了想,就說。
實際上,這就是答應了。
不過,真到了一家人商量的時候,宋俊山第一個跳出來表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