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有些犯難,因為淑媛不好糊弄。這都怪周正這個吃貨加二貨!最後,沈念隻好對淑媛說,周正是因為族中最近正好走丟了兩個孩子,才會生出這個心思來。
“別看老大不小的了,還是小孩子性情,想一出是一出的。他也是因為稀罕大寶和小寶,覺得看著親, 那就應該跟他有親緣。”
淑媛想了想,就問沈念,周正族中怎麽走丟的孩子。
“具體的我也不清楚。人家的家醜,就是阿正,也是一知半解的。 大概就是妻妾爭風,容不下孩子。那兩個孩子說是走丟了,實際上……嗯……”
沈念給了淑媛一個你懂得的眼神。
淑媛還真就明白了。 這大概就是妾生了孩子,正妻容不下,想法子把兩個孩子給害了唄。
不往遠裏說,就說彩霞和阿福吧。要不是宋家維護,彩霞自己又精明,阿福就不能到這世間來。即便來了,如今也難料生死。
這還隻是平常的有錢人家。真到了那些高門大戶裏,牽涉到的利益更大,後宅裏什麽事不能發生呢。
淑媛又問了幾句,沈念也說不出更多的來。
淑媛就不繼續查問了,她隻跟沈念說:“九哥,大寶和小寶是人販子拐來的,我收養他們也經過了衙門。他們就是我的孩子,現在是,將來也是。 ”
“沒錯。大寶和小寶就是你的。”沈念鄭重地說。
淑媛得了這句話,其餘的,竟也不放在心上了。
兩個人就聊起別的話題,淑媛剛說最近可能要迴興隆莊一趟,周正就跑迴來了。
淑媛想著,周正可能還得多緩緩才敢到她身邊來, 沒想到竟然低估了這家夥臉皮的厚度。
周正過來,還是媛兒媛兒的喊,跟淑媛不僅沒有疏遠那麽一點點,反而更顯親近了。
淑媛拿他沒辦法,就跟沈念告辭,徑自迴了快雪堂。
沈念看著周正,就十分的嫌棄。
“你不怕媛兒了?”
“怕還是有些怕。”周正嘻嘻一笑,“不過,哥,你說,我要是跟媛兒提親,媛兒會不會答應?”
即便十分了解周正,但他這句話,還是驚到了沈念。
“你怎麽說一出就是一出的,還有完沒完了。”
“哥,我是認真的。”周正就在沈念身邊坐下,臉上還有些不好意思。
沈念打量他半晌,心中更驚,周正這真是認真了。
那必須得打消他這個念頭。
“你和媛兒不合適。”沈念衝口而出,語氣就很不好。不過,他很快調整了一下。“ 舅舅、舅媽那裏不會答應的。”
“一開始肯定不答應。”周正竟然很有準備,“最後總會答應的。隻要我堅持。他們再多了解了解媛兒,肯定喜歡媛兒,就會答應了。”
“你別妄想了。”沈念斷然道,“你的親事雖然還沒定,但是大概是哪幾乎人家的閨女,這也都差不多了。 但凡你敢提出來,你受苦是少不了,也會連累媛兒。”
“我爹娘……”
“舅舅、舅媽自然都是正直、慈愛的。但是論到這件事上, 他們隻要有一點點不利於媛兒的心思,媛兒都會遭殃。你別再給媛兒惹禍了。媛兒也不會答應你的。”
“我爹娘的意見先不說,你怎麽知道媛兒肯定不答應。”
“我就知道了。”沈念沉著臉說。
周正不服氣。
沈念沉了沉心思,這才又和緩了語氣勸周正:“你的出身決定了,你的婚事不可能自主。你好生迴上京去,在這的事都不要提,不要提大寶和小寶,也不要提媛兒。 更不要提你對媛兒的心思。等你再長大幾歲,你就會明白。你不要害媛兒。”
“哥,咱們同歲。”周正就說。
“我沒忘。”沈念莫名地有點動氣。 “總之,你聽我的沒錯。”
周正說不過沈念,但那樣子,依舊是不服氣的。
“媛兒才十三歲。說這種事太早了。你也想對她好對不對,那你就等幾年。”
“哦。”周正遲疑著。
沈念又說了幾句,就打發了周正出去,隨即他就喊了丁管事進來。
“給上京的書信應該已經到了。咱們不要等迴信,這兩天就安排周正迴上京。”
沈念的話,什麽時候是商量,什麽時候就是已經做了決定,丁管事分的清清楚楚。他忙就躬身答應了。
“我再給上京寫一封信。”沈念沉吟片刻,又說。
“是給王爺的?”丁管事問了一句。
“不,是給表姐的。” 沈念迴答。
丁管事大驚,但他很快收斂了自己的情緒,隻是很謹慎的勸說:“大小姐那裏,小爺還應該慎重。”
“我要早點兒和表姐說清楚,不然,我心中不安。那是……表姐。”
“這……”
丁管事還要勸說,沈念抬手止住了他。
“這件事我已經打定了主意。事情的利弊,我都已經想好了。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按照利弊來考慮的。”
“小爺,你從前不是這樣。”
“不,我一直就是這樣。”沈念沉聲道。
並不是。丁管事嘴上不說,心裏卻道。這就是遇到了淑媛,關於淑媛的事,他們的小爺才會如此。
以後的事情,隻怕就麻煩了。
淑媛迴到快雪堂,夏氏忙就上來,先把她手裏的雞毛撣子接了過去。然後就數落她:“就算你心裏有氣,要去找沈家小爺幫忙評理,你好好的去就是了。還拿著這個,誰都攔不住你。誰家賢淑的小閨女有這樣的,你這傳出去,年紀不大,親事都沒有,這潑辣的名聲就出去了……”
“娘,有個潑辣的名聲也不壞啊,那一般二般的人,就不敢欺到頭上來。”淑媛截住夏氏的話茬。
“那總歸不是啥好名聲。”夏氏就說。
“娘,你說你又不是中原的人, 咋也信這些說法?”淑媛不解地問。據說邊外的女子都十分潑辣,也不大講究大梁這些所謂的規矩禮法。
“你姥爺是邊外人,你姥姥不是。我小時候,你姥姥常給我講。”
“怪不得你肯一直受我奶的氣。”淑媛就說。
“哎……這不家家戶戶都這樣嘛。”夏氏語塞,“你這脾氣像誰啊。你姥爺見著你,肯定稀罕你。”
母女兩人就都笑了。
“事情說的咋樣,你沒又打人家吧?”夏氏這才問起正事來。
“別看老大不小的了,還是小孩子性情,想一出是一出的。他也是因為稀罕大寶和小寶,覺得看著親, 那就應該跟他有親緣。”
淑媛想了想,就問沈念,周正族中怎麽走丟的孩子。
“具體的我也不清楚。人家的家醜,就是阿正,也是一知半解的。 大概就是妻妾爭風,容不下孩子。那兩個孩子說是走丟了,實際上……嗯……”
沈念給了淑媛一個你懂得的眼神。
淑媛還真就明白了。 這大概就是妾生了孩子,正妻容不下,想法子把兩個孩子給害了唄。
不往遠裏說,就說彩霞和阿福吧。要不是宋家維護,彩霞自己又精明,阿福就不能到這世間來。即便來了,如今也難料生死。
這還隻是平常的有錢人家。真到了那些高門大戶裏,牽涉到的利益更大,後宅裏什麽事不能發生呢。
淑媛又問了幾句,沈念也說不出更多的來。
淑媛就不繼續查問了,她隻跟沈念說:“九哥,大寶和小寶是人販子拐來的,我收養他們也經過了衙門。他們就是我的孩子,現在是,將來也是。 ”
“沒錯。大寶和小寶就是你的。”沈念鄭重地說。
淑媛得了這句話,其餘的,竟也不放在心上了。
兩個人就聊起別的話題,淑媛剛說最近可能要迴興隆莊一趟,周正就跑迴來了。
淑媛想著,周正可能還得多緩緩才敢到她身邊來, 沒想到竟然低估了這家夥臉皮的厚度。
周正過來,還是媛兒媛兒的喊,跟淑媛不僅沒有疏遠那麽一點點,反而更顯親近了。
淑媛拿他沒辦法,就跟沈念告辭,徑自迴了快雪堂。
沈念看著周正,就十分的嫌棄。
“你不怕媛兒了?”
“怕還是有些怕。”周正嘻嘻一笑,“不過,哥,你說,我要是跟媛兒提親,媛兒會不會答應?”
即便十分了解周正,但他這句話,還是驚到了沈念。
“你怎麽說一出就是一出的,還有完沒完了。”
“哥,我是認真的。”周正就在沈念身邊坐下,臉上還有些不好意思。
沈念打量他半晌,心中更驚,周正這真是認真了。
那必須得打消他這個念頭。
“你和媛兒不合適。”沈念衝口而出,語氣就很不好。不過,他很快調整了一下。“ 舅舅、舅媽那裏不會答應的。”
“一開始肯定不答應。”周正竟然很有準備,“最後總會答應的。隻要我堅持。他們再多了解了解媛兒,肯定喜歡媛兒,就會答應了。”
“你別妄想了。”沈念斷然道,“你的親事雖然還沒定,但是大概是哪幾乎人家的閨女,這也都差不多了。 但凡你敢提出來,你受苦是少不了,也會連累媛兒。”
“我爹娘……”
“舅舅、舅媽自然都是正直、慈愛的。但是論到這件事上, 他們隻要有一點點不利於媛兒的心思,媛兒都會遭殃。你別再給媛兒惹禍了。媛兒也不會答應你的。”
“我爹娘的意見先不說,你怎麽知道媛兒肯定不答應。”
“我就知道了。”沈念沉著臉說。
周正不服氣。
沈念沉了沉心思,這才又和緩了語氣勸周正:“你的出身決定了,你的婚事不可能自主。你好生迴上京去,在這的事都不要提,不要提大寶和小寶,也不要提媛兒。 更不要提你對媛兒的心思。等你再長大幾歲,你就會明白。你不要害媛兒。”
“哥,咱們同歲。”周正就說。
“我沒忘。”沈念莫名地有點動氣。 “總之,你聽我的沒錯。”
周正說不過沈念,但那樣子,依舊是不服氣的。
“媛兒才十三歲。說這種事太早了。你也想對她好對不對,那你就等幾年。”
“哦。”周正遲疑著。
沈念又說了幾句,就打發了周正出去,隨即他就喊了丁管事進來。
“給上京的書信應該已經到了。咱們不要等迴信,這兩天就安排周正迴上京。”
沈念的話,什麽時候是商量,什麽時候就是已經做了決定,丁管事分的清清楚楚。他忙就躬身答應了。
“我再給上京寫一封信。”沈念沉吟片刻,又說。
“是給王爺的?”丁管事問了一句。
“不,是給表姐的。” 沈念迴答。
丁管事大驚,但他很快收斂了自己的情緒,隻是很謹慎的勸說:“大小姐那裏,小爺還應該慎重。”
“我要早點兒和表姐說清楚,不然,我心中不安。那是……表姐。”
“這……”
丁管事還要勸說,沈念抬手止住了他。
“這件事我已經打定了主意。事情的利弊,我都已經想好了。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按照利弊來考慮的。”
“小爺,你從前不是這樣。”
“不,我一直就是這樣。”沈念沉聲道。
並不是。丁管事嘴上不說,心裏卻道。這就是遇到了淑媛,關於淑媛的事,他們的小爺才會如此。
以後的事情,隻怕就麻煩了。
淑媛迴到快雪堂,夏氏忙就上來,先把她手裏的雞毛撣子接了過去。然後就數落她:“就算你心裏有氣,要去找沈家小爺幫忙評理,你好好的去就是了。還拿著這個,誰都攔不住你。誰家賢淑的小閨女有這樣的,你這傳出去,年紀不大,親事都沒有,這潑辣的名聲就出去了……”
“娘,有個潑辣的名聲也不壞啊,那一般二般的人,就不敢欺到頭上來。”淑媛截住夏氏的話茬。
“那總歸不是啥好名聲。”夏氏就說。
“娘,你說你又不是中原的人, 咋也信這些說法?”淑媛不解地問。據說邊外的女子都十分潑辣,也不大講究大梁這些所謂的規矩禮法。
“你姥爺是邊外人,你姥姥不是。我小時候,你姥姥常給我講。”
“怪不得你肯一直受我奶的氣。”淑媛就說。
“哎……這不家家戶戶都這樣嘛。”夏氏語塞,“你這脾氣像誰啊。你姥爺見著你,肯定稀罕你。”
母女兩人就都笑了。
“事情說的咋樣,你沒又打人家吧?”夏氏這才問起正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