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的馬車內寬大、溫暖、舒適。馬車內有暗格,裏麵有點心和熱茶。沈念就讓小存孝自己拿出來吃。


    剛剛吃過早飯,小存孝的肚子裏很飽。而且這半年來,他跟著淑媛,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不像以前那麽饞吃的了。


    所以小存孝就沒要。


    沈念就略微轉身,從身後拿出一個長匣子出來。他慢條斯理地打開匣子,取出一副圖卷來遞給淑媛。


    “是什麽?”


    “你看看就知道了。”


    淑媛接過圖卷來打開,就吃了一驚。她看到的是一座九孔長橋的平麵圖紙,上麵不僅標注了精確的尺寸,還有細節的圖案。


    雖然隻是草圖,卻已經能夠預想到這橋建成之後的恢弘和美麗了。


    “這是一座橋。是哪裏的橋?”淑媛就問。


    “怎麽樣,好看嗎?”沈念卻不迴答,還問淑媛。


    “很好看。畫這圖的人不簡單。”淑媛就說,這和她那些家具設計圖,還有裝修設計圖可不一樣。畫這圖的人,可以稱得上是位建築大師了。


    沈念就點點頭:“石橋魏家你知道嗎?你可能沒聽說過。他們在南方更為有名一些。 這圖,就是魏家這一代的掌門人畫的。”


    說到這裏,沈念又笑了笑:“這橋就在玉帶河上。”


    “玉帶河?玉帶河上並沒有這樣的橋。”


    “以後就有了。”沈念微笑,十分自信。


    淑媛這才明白過來:“九哥,你打算在玉帶河上造橋。”


    “對。以後,我們就是隔了一座橋的鄰居了。”


    淑媛抬手扶額:“九哥,這樣的橋,可不是你在興隆莊修的那座橋。”


    “我當然知道。你擔心什麽?擔心我錢不夠?還是擔心這天下鼎鼎大名的石橋魏家,造不好這座橋。”


    淑媛還真擔心沈念的錢會不夠用。


    這樣一座橋,花費隻怕不是幾十萬兩銀子,隻怕要上百萬吧。


    這樣一座橋,隻為了和她做鄰居,這也太拋費了。


    對,是拋費。


    “九哥,要是你覺得繞遠,幹脆買兩條船吧。”淑媛就建議。就算是兩條極好的船,就一萬兩的銀子也就差不多了。


    沈念慢條斯理地收迴圖紙:“媛兒,你想什麽呢?你是什麽傾國傾城的大美人嗎, 我為你專門從南麵請來當世造橋大家,不惜白銀百萬,為你造一座橋?”


    淑媛就看著沈念:“不是嗎?”


    沈念放下圖紙,忍不住伸出手去捏淑媛的臉:“媛兒,我沒看出來,你這臉皮還挺厚。”


    “好好說話。”淑媛就打沈念。


    沈念哈哈大笑:“我要造慶豐一景。況且,好好一條玉帶河,竟沒有一座像樣點兒的橋,未免煞風景。這事你別管了,跟你沒關係。”


    “跟我沒關係,我還是得勸你一句。九哥,這造橋拋費太大了,你真要這麽興師動眾的?”為了什麽呢,隻是富貴人家子弟的一時興起,揮金如土?


    “就是想給慶豐造一處景致。我畢竟在這裏住了幾年。”沈念就說,“你不用為我擔心銀錢。銀錢我有足夠的。況且,是我造橋,很多地方,也花不了多少錢。”


    淑媛見沈念心意堅定,她是勸止不了,也就不多說了。


    這會工夫,馬車已經進了興隆莊,到了宋家的門口。 沈念讓馬車停下來,淑媛和小存孝都下了車,沈念並沒有下車,卻囑咐她們,要她們過了晌午,就到潛園去了。


    “我不想一個人過節。”


    淑媛就隻能答應了。


    沈念的車隊走了,淑媛幾個人這才進了院子。


    宋家的人自然都迴來了,淑媛一個服侍的人都沒帶,張媽媽幾個都被她留在了快雪堂看家。


    “我就說你們應該到了。”宋老太太在院子裏,迎著淑媛幾個。因為看見宋德山也迴來了,她的心情就更加的好了。


    “娘,我吃過飯就得迴去。這還是勉強跟衙門裏告的假。”宋德山上前說。


    “每次都著急忙慌的。”宋老太太就罵了一句,不是真罵。她心裏知道,要不是淑媛在慶豐,將宋德山拉迴去,宋德山自己大概是不會迴來的。


    “都進屋吧。”宋老太太就說,又看見宋逸山、夏氏眾人手裏都提著東西。


    宋老爺子也從上房屋子裏出來:“咋還買東西了。這是迴家,又不是走親戚。”


    “沒買啥,就是過節吃的東西。”淑媛笑著說。“爺,奶,我買了桂香園的元宵,聽說是慶豐最好吃的。”


    “哎呦,那個是老字號。”宋老爺子就說,“他家元宵是好。 每年就賣這幾天。難得你能買迴來。”


    “我提前排隊買的。”淑媛就說。當然不是她自己去排的隊,家裏現在有足夠使喚的人了。


    就這樣說說笑笑地進了上房。


    在炕上坐下,淑媛就覺得今天的宋家,好像格外的安靜。她很快就發現了原因所在。


    “我二伯和二娘沒在家?”


    “上慶豐去了,你們路上沒碰見?”宋老太太就說。


    他們是坐車走的官道,宋俊山和龐氏大概是走小路進的城。


    “他們進城買東西去了。”宋老太太就朝西屋的方向看了一眼。


    “我彩霞姐?”


    “一大早就上玉蘭家去了,這一會也該迴來了。”宋老太太就說。


    宋老爺子似乎不願意說這些,就跟宋逸山和宋德山說話,問慶豐城裏的情形。


    淑媛笑了笑,就從拿迴來的包裹裏拿出四條淡藍色的綢帶,給了淑慧和淑嫻每人兩條。


    “不知道咋迴事,這過完年,慶豐城裏的小姑娘就時興頭發上紮這個。小慧姐,淑嫻,你們也紮上試試。”


    淑慧挺喜歡這些東西,她接了,就朝淑媛的頭上看。


    淑媛今天依舊豎著雙抓髻,卻並沒有紮什麽綢帶,隻有兩個極小巧的銀壓發。


    “你咋不紮這個?”淑慧就問。她對別人從來不這樣,也不跟別人攀比,就隻對淑媛才這樣。


    “這個我也有。我不樂意紮。這是新時興的,小慧姐,咱有這個,愛紮不紮,咋地都行。”


    “那我也不紮。”淑慧就說,但還是把綢帶收了起來。


    淑嫻卻跑去找吳氏,讓吳氏用新綢帶給她重新紮頭發。


    淑慧又拿了個大青色的尺頭出來,給宋老太太,說也是慶豐現在時興的,做鞋麵,做褲子都挺好。


    “娘,一會晌午吃啥?”宋德山帶著小存孝跑出去放了一通鞭炮,又跑迴來問宋老太太,就和小孩子一樣。


    宋老太太笑罵:“咋就知道吃!酸菜一大早就燉上了,一會再炒倆菜就行了。”


    “呦,淑媛迴來了?”彩霞捧著肚子,從外麵慢慢地走進來,玉蘭就在旁邊小心翼翼地扶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農家小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弱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弱顏並收藏重生農家小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