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爺子就愣怔了一下:“你是聽人說的吧?”
淑媛點頭:“我二嫂耍錢。她敢耍那麽大。 爺,你尋思,我二哥真就不知道。他就沒一塊耍?”
這是宋老爺子一直以來迴避的問題。
因為這問題太讓他頭疼、傷心了。現在淑媛這麽提出來,宋老爺子再也無法迴避。
他不得不麵對自己教育可能失敗的問題。
“別說我說了不算。就是我說了算。我也不敢讓他沾上賬目和銀錢的事。”淑媛就幹脆地跟宋老爺子說了。
實際上,如果淑媛想安排個人管賬,並不是不行的。但一方麵,這個人得有本事,另一方麵,那也得是她能夠信得過的人。
宋老爺子沉默不語。淑媛就知道,關於宋存義的事,也就這麽過去了。宋老爺子不會再催她。
宋老爺子就不催她了,宋春山和宋存義還能怎麽樣。
淑媛就去找宋存禮。
宋存禮正在宋逸山鋸好的木頭上畫墨線。淑媛過去了,也沒說啥,就那麽看著。 宋存禮紅著臉停下手。
“四妹,我對不住你。”
“三哥,你說說咋對不住我?”
“我爹娘,他們不該把事推給你。”宋存禮就說。
“那是他們倆的事, 我分的清著呢。三哥,你對不住我,不是這個。”
“那是……”
“你不該咱爺說句話,你就讓把我安排給你的事兒讓給別人。”淑媛就很直白地說了。
“那……”
“你是說得先孝敬咱爺,不讓咱爺著急上火是吧?我不是讓你不孝順。可你得把事理分清楚。”淑媛正色地說。“我為啥沒讓別人去,就讓你去了?”
“四妹對我好,想拉拔我。”
“不隻是這樣。”淑媛就說,“是我信得過你。”
宋存禮想了想,更不好意思:“是我錯了。”宋存義是害過淑媛的人,他去了作坊,隻怕還會對淑媛不利。
“三哥,你錯這一次,往後可不能再犯同樣的錯了。”淑媛就說。
“嗯。我肯定不再犯。”宋存禮鄭重地點頭。
這個時候,宋逸山就走了過來。
叔侄倆很有共同的話題,就一邊做木工活,一邊跟淑媛說話。
“我就習慣了。我也不愛爭競。”宋存禮說。
“咱都一樣。”宋逸山點頭。
“這可不是爭競的事。 沒讓你們去跟別人爭什麽。就拿好自己手裏的東西,這還做不到嗎?”
宋逸山和宋存禮想了想,都訕訕的。
淑媛看了看同樣帥氣的叔侄倆,心中暗罵兩隻白麵包子。她又說了兩句,讓兩人往後不能再犯,這才走開了。
“我咋有點怕四妹。”宋存禮低聲跟宋逸山嘀咕。
宋逸山含糊地應著:“你四妹是硬氣。”他沒好意思說,現在他也有點怕淑媛。
“咱家裏,也得虧有個硬氣的人。”宋存禮就說。
宋逸山越發覺得宋存禮心裏明白。 “你五叔也是硬氣。看他啥樣。”
“我四妹……有謀略。”宋存禮就說。
“就是心眼子多。”宋老太太不知道啥時候走過來,聽見這叔侄倆說的話,就扔下這麽一句,扭身走了。
宋老太太今天幾乎啥話都沒說,但是她心裏是愉悅的,晚飯就能看出來。宋老太太又烙餅了,還讓淑媛做了粉絲湯。
粉絲這樣的稀罕物,宋家已經吃上了。當然還不好大量地吃,大家先嚐嚐鮮。
“是好東西。”宋老太太評價,“咋做咋好吃。”
宋老爺子連連點頭。家裏麵最愛喝這粉絲湯的,就屬他。
“那院現在是誰往縣城趕集賣饅頭啊?”宋老太太突然就問宋老爺子。
“是存仁和他媳婦。存義不能去,存義媳婦得在家裏伺候他。”宋老爺子就說。
宋老太太意味深長地哦了一聲,又從盆裏挑起一塊餅放在宋老爺子的碗裏。她這是在提醒宋老爺子,東院搶了淑媛的生意,現在還做著呢。
咋就有那個臉,又來求人情,還想要管賬、管人!
“小林和小鬆也去。”宋俊山就說了一句。
“他們倆不想念書了,一開始還三天兩頭去書塾一趟。現在是一天都不去了。”小存孝接著說。
宋鬆和宋林並不是迫於生活才不去念書了。他們兩個就是不想念書,他們的爺奶爹娘也沒怎麽勸阻,就讓他們跟著去縣城做生意賺錢了。
“那還是生活上……哎……”宋老爺子想要為那院的兒孫們辯解,說了一半,就有些灰心。
說到底, 還是他的大兒子跟他的想法不一樣,沒有他那麽看重子弟念書。
“念書好啊。”宋逸山就說,“我做木工比別人拿的多,人家也是看我識文斷字。現如今存禮能跟著學記賬,他要是沒念過書,一個大字不認識,他也幹不了這個活。”
“我爺就是有遠見。”淑媛立刻奉承宋老爺子。
宋老爺子這才開心了一點兒。
……
東院這個時候也開飯了,不過飯桌上的氣氛就不太好。
自打宋存義躺在炕上了,這飯桌上就氛圍就一天比一天陰沉。
“娘,你吃今天這飯咋樣,咋好像有點兒糊了。”潘巧兒對武氏說。
“嗯,是有點糊。”武氏點頭。
“哪糊了?”趙小玲就摔筷子。今天的飯是她煮的。“雞蛋裏挑骨頭。哪天不挑點兒事兒,你就不能活了。咋地,你還能吃了我?”
“我就說一句,你看看你說了幾句。 這飯沒燒糊?我看是你那眼睛糊了。”潘巧兒絲毫不肯示弱。 “見天白吃白喝,還跟我擺起太太的款兒來了。今天的飯是你煮的,哪天不是我伺候你。”
兩個妯娌就你一句、我一句地吵吵了起來。
她們現在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幾乎都成了習慣了。
宋春山皺眉,心煩無比。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武氏。武氏正在吃飯,根本就不管兩個媳婦吵架。
她就是想管,她也管不了。
宋春山就想到沒有分家的時候,兩個兒媳婦也不太和睦,但大麵上都過得去。要說管家裏的媳婦,還得是宋老太太能壓服的住。而武氏,她根本壓服不了兒媳婦們。她好像也不太想壓服,就顧著自己吃喝了。
“都少說兩句。”宋春山不滿地又看了一眼武氏。
潘巧兒和趙小玲卻還自顧自地爭吵不休。
“我說話你們沒聽見啊!”宋春山砸了飯碗。
淑媛點頭:“我二嫂耍錢。她敢耍那麽大。 爺,你尋思,我二哥真就不知道。他就沒一塊耍?”
這是宋老爺子一直以來迴避的問題。
因為這問題太讓他頭疼、傷心了。現在淑媛這麽提出來,宋老爺子再也無法迴避。
他不得不麵對自己教育可能失敗的問題。
“別說我說了不算。就是我說了算。我也不敢讓他沾上賬目和銀錢的事。”淑媛就幹脆地跟宋老爺子說了。
實際上,如果淑媛想安排個人管賬,並不是不行的。但一方麵,這個人得有本事,另一方麵,那也得是她能夠信得過的人。
宋老爺子沉默不語。淑媛就知道,關於宋存義的事,也就這麽過去了。宋老爺子不會再催她。
宋老爺子就不催她了,宋春山和宋存義還能怎麽樣。
淑媛就去找宋存禮。
宋存禮正在宋逸山鋸好的木頭上畫墨線。淑媛過去了,也沒說啥,就那麽看著。 宋存禮紅著臉停下手。
“四妹,我對不住你。”
“三哥,你說說咋對不住我?”
“我爹娘,他們不該把事推給你。”宋存禮就說。
“那是他們倆的事, 我分的清著呢。三哥,你對不住我,不是這個。”
“那是……”
“你不該咱爺說句話,你就讓把我安排給你的事兒讓給別人。”淑媛就很直白地說了。
“那……”
“你是說得先孝敬咱爺,不讓咱爺著急上火是吧?我不是讓你不孝順。可你得把事理分清楚。”淑媛正色地說。“我為啥沒讓別人去,就讓你去了?”
“四妹對我好,想拉拔我。”
“不隻是這樣。”淑媛就說,“是我信得過你。”
宋存禮想了想,更不好意思:“是我錯了。”宋存義是害過淑媛的人,他去了作坊,隻怕還會對淑媛不利。
“三哥,你錯這一次,往後可不能再犯同樣的錯了。”淑媛就說。
“嗯。我肯定不再犯。”宋存禮鄭重地點頭。
這個時候,宋逸山就走了過來。
叔侄倆很有共同的話題,就一邊做木工活,一邊跟淑媛說話。
“我就習慣了。我也不愛爭競。”宋存禮說。
“咱都一樣。”宋逸山點頭。
“這可不是爭競的事。 沒讓你們去跟別人爭什麽。就拿好自己手裏的東西,這還做不到嗎?”
宋逸山和宋存禮想了想,都訕訕的。
淑媛看了看同樣帥氣的叔侄倆,心中暗罵兩隻白麵包子。她又說了兩句,讓兩人往後不能再犯,這才走開了。
“我咋有點怕四妹。”宋存禮低聲跟宋逸山嘀咕。
宋逸山含糊地應著:“你四妹是硬氣。”他沒好意思說,現在他也有點怕淑媛。
“咱家裏,也得虧有個硬氣的人。”宋存禮就說。
宋逸山越發覺得宋存禮心裏明白。 “你五叔也是硬氣。看他啥樣。”
“我四妹……有謀略。”宋存禮就說。
“就是心眼子多。”宋老太太不知道啥時候走過來,聽見這叔侄倆說的話,就扔下這麽一句,扭身走了。
宋老太太今天幾乎啥話都沒說,但是她心裏是愉悅的,晚飯就能看出來。宋老太太又烙餅了,還讓淑媛做了粉絲湯。
粉絲這樣的稀罕物,宋家已經吃上了。當然還不好大量地吃,大家先嚐嚐鮮。
“是好東西。”宋老太太評價,“咋做咋好吃。”
宋老爺子連連點頭。家裏麵最愛喝這粉絲湯的,就屬他。
“那院現在是誰往縣城趕集賣饅頭啊?”宋老太太突然就問宋老爺子。
“是存仁和他媳婦。存義不能去,存義媳婦得在家裏伺候他。”宋老爺子就說。
宋老太太意味深長地哦了一聲,又從盆裏挑起一塊餅放在宋老爺子的碗裏。她這是在提醒宋老爺子,東院搶了淑媛的生意,現在還做著呢。
咋就有那個臉,又來求人情,還想要管賬、管人!
“小林和小鬆也去。”宋俊山就說了一句。
“他們倆不想念書了,一開始還三天兩頭去書塾一趟。現在是一天都不去了。”小存孝接著說。
宋鬆和宋林並不是迫於生活才不去念書了。他們兩個就是不想念書,他們的爺奶爹娘也沒怎麽勸阻,就讓他們跟著去縣城做生意賺錢了。
“那還是生活上……哎……”宋老爺子想要為那院的兒孫們辯解,說了一半,就有些灰心。
說到底, 還是他的大兒子跟他的想法不一樣,沒有他那麽看重子弟念書。
“念書好啊。”宋逸山就說,“我做木工比別人拿的多,人家也是看我識文斷字。現如今存禮能跟著學記賬,他要是沒念過書,一個大字不認識,他也幹不了這個活。”
“我爺就是有遠見。”淑媛立刻奉承宋老爺子。
宋老爺子這才開心了一點兒。
……
東院這個時候也開飯了,不過飯桌上的氣氛就不太好。
自打宋存義躺在炕上了,這飯桌上就氛圍就一天比一天陰沉。
“娘,你吃今天這飯咋樣,咋好像有點兒糊了。”潘巧兒對武氏說。
“嗯,是有點糊。”武氏點頭。
“哪糊了?”趙小玲就摔筷子。今天的飯是她煮的。“雞蛋裏挑骨頭。哪天不挑點兒事兒,你就不能活了。咋地,你還能吃了我?”
“我就說一句,你看看你說了幾句。 這飯沒燒糊?我看是你那眼睛糊了。”潘巧兒絲毫不肯示弱。 “見天白吃白喝,還跟我擺起太太的款兒來了。今天的飯是你煮的,哪天不是我伺候你。”
兩個妯娌就你一句、我一句地吵吵了起來。
她們現在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幾乎都成了習慣了。
宋春山皺眉,心煩無比。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武氏。武氏正在吃飯,根本就不管兩個媳婦吵架。
她就是想管,她也管不了。
宋春山就想到沒有分家的時候,兩個兒媳婦也不太和睦,但大麵上都過得去。要說管家裏的媳婦,還得是宋老太太能壓服的住。而武氏,她根本壓服不了兒媳婦們。她好像也不太想壓服,就顧著自己吃喝了。
“都少說兩句。”宋春山不滿地又看了一眼武氏。
潘巧兒和趙小玲卻還自顧自地爭吵不休。
“我說話你們沒聽見啊!”宋春山砸了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