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恕有些吃驚,但還是將饅頭接了過去。因為淑媛說親手蒸的,一定要他嚐嚐,他就真的斯斯文文地吃了一口。
“還不錯。 ”周恕誇獎道。 要說東西好吃,這是他能做到的最大程度的讚揚了。
周恕就問了淑媛,來縣城有什麽事。淑媛就將賣饅頭的事情說了。
“地裏沒什麽活了,就做點小生意,貼補家用。”
“淑媛很能幹。”周恕又誇淑媛,然後問她怎麽一個人走到這裏,“你弟弟沒和你在一塊。”
小存孝被淑媛留在攤子上,幫著淑雲收錢。淑媛就說了要去看宋德山的事。
當初宋德山離家出走,在興隆莊鬧出了不小的動靜,周恕也有所耳聞。
“迴來了就好。隻要正直、清白做人,做個捕快也不錯。”周恕就說。
“迴去我一定把這話跟我爺說。我爺背地裏可信服周恕哥了。”
“我今天還有事,下次進城你找我,我帶你們到處玩玩。”因為小廝在一邊低聲催促了,周恕就跟淑媛告辭坐車走了。
目送周恕的車遠去了,淑媛才去找宋德山。
“……本來給你帶了些饅頭。路上遇到周恕哥,給他了。”
“是大財主周家的那個周恕?” 宋德山就問。
“對,是他。他救過我。”淑媛就將落水的事情簡單地說了說。
這件事宋德山遲早要知道。
宋德山點點頭的,告訴淑媛說的,周家和周恕在慶豐縣城的口碑都不錯。
淑媛就讓宋德山跟自己去賣饅頭的攤子上。 她今天額外多做了些饅頭,就是打算給宋德山的。剛才的那些給了周恕, 他帶宋德山再去拿一些來。
宋德山就跟著淑媛來到集市上。不過他沒吃饅頭,隻是在周圍逛了一圈。
“萬一有不長眼睛的,我在這走走,他們就不敢來鬧事了。”宋德山對淑媛說。
淑媛之所以那麽有信心地來縣城趕集做生意,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宋德山。
因為宋德山做了捕快,還很吃的開,所以她的生意才會這麽順利。
即便宋德山不肯要,淑媛還是又包了一包饅頭給他。
“老叔,你不吃,也可以給你那些兄弟吃。”
宋德山這才收了。
因為他還有差事,不能久留。淑媛就往集市外送他。
“老叔,你啥時候能迴家一趟。我奶可想你了。”
提到迴家這件事, 宋德山的臉色就有些嚴峻起來。
“我不迴去。”
“老叔,你跟我爺都和好了,咋還不想迴去?”
“耍錢的事還沒查清楚。我不能這麽不明不白地迴去。”宋德山就說。
“老叔,究竟是咋迴事,你能不能跟我說說?”
“我現在不想說。早晚有一天,你會知道的。”宋德山還提醒淑媛,“我看你讓淑雲和小孝看著錢,這就挺好。”
叔侄倆並沒有詳談,就分開了。
臨近晌午的時候,宋家的饅頭又賣光了。
潘巧兒和趙小玲都挺興奮的。淑媛趕到的時候,趙小玲正逼著淑雲拿錢出來,說她要買東西。
“二嫂,你要買啥?要動用這個錢,你得先知會咱爺。咱爺說買,才能買。”
趙小玲心中不悅。
“媛兒,我就買一塊布做帕子,用不了幾個錢。 迴去我再跟咱爺咱奶說,你現在先把錢給我。”
“二嫂, 不管做什麽事,都得有規矩。這用的錢多少不論,你得先問了咱爺再說。”淑媛公事公辦。
“才幾個錢,就值當這樣!再說了,上個集,你買那些東西,也沒經咱爺先點頭吧。”
“那事我提前跟咱爺說過的。”淑媛分辨。 不過具體買什麽,還是她自己做的主。
趙小玲看說不動淑媛,而淑雲雖然膽小,小存孝雖然年紀更小,兩個卻都不吃她的哄騙,就是不肯拿出錢來給她。
趙小玲心中很是氣悶,就飛快地看了潘巧兒一眼。
潘巧兒本來也有一些心思,但是瞧見趙小玲碰壁,她立刻裝作沒事人一般,根本就不提她也想從淑媛這拿錢買東西的事。
趙小玲無法, 隻能低聲罵罵咧咧,淑媛聽明白了大概兩句話的含義。趙小玲罵她拿雞毛當令箭。
“這還沒咋地呢,就作威作福的。我看她能時興多久,再過幾天,也和咱們一樣。他還不如咱們。”趙小玲就跟潘巧兒嘀咕。
潘巧兒沒說話。
淑媛跟淑雲、小存孝一起又查了錢,做好心中有數之後,淑媛就又往集上去買了些東西。
一小壇燒酒是必不得少的,這是給宋老爺子打牙祭的。淑媛還扯了些布,這是宋老太太要求的,不用那種成匹的布料,隻尋大塊的布頭就行。這些布頭,可以做鞋麵,也可以打袼褙,物美價廉。
淑媛這次沒買排骨,她買了五斤肥瘦相間的肋條肉,四斤大骨頭。肋條肉迴家剁成餡包餃子。大骨頭就用來做湯、燉菜,上麵還有不少的肉。
除此之外,淑媛隻買了一遝宣紙,這是給她念書寫字用的。
宋家眾人打道迴府。
宋老爺子正翹首盼著她們迴來。
上房炕上依舊放了炕桌, 宋老爺子和淑媛在炕桌旁邊對坐,帶著小存孝和淑雲一塊盤賬。
宋春山在一邊陪坐,潘巧兒和趙小玲都在地下站著,打算一會聽宋老爺子怎麽跟淑媛說,她們也好隨機應變。
“今天用了家裏一百斤麥子麵,這是一兩足銀,再加上五串錢。 ”淑媛撥拉著算盤,快言快語地報賬。
這賬目顯然沒有絲毫的問題。
今天一百斤饅頭做了足足一千個饅頭,除去了一些耗費,賣饅頭一共收了二千九百文錢。
去了給宋老爺子的麥子麵成本, 還有買東西花費了的二百文錢,淑媛手裏還有一兩銀子並兩串錢。
淑媛將這些銀錢擺在炕桌上,卻並沒有就交給宋老爺子。
“爺,我爹這些年在外頭幹活,得的工錢一文錢沒剩地都交到家裏來了,這些年,誰也沒誇過一句,說過一句感謝的話。可我爹剛丟了差事,家裏頭就對他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落子還差點兒因為這個不能念書了。”
宋老爺子臉色微沉,他聽出來了,淑媛這是打算翻舊賬。
“你爹這些年給家裏貢獻不小。一家子心裏都清楚, 也不在說沒說那幾句空話上。 你爹丟了差事,不能怪他。……家裏人多,伸出手來,十個手指頭也沒有一般齊。 有誰說了啥,那是他不懂事,咱們不要計較。”宋老爺子說出這一番話來。
“我想,這或許就是因為賞罰不明。”淑媛笑笑,“以後,咱們改改章程,對一家子都有好處。”
“四丫頭,你要改啥章程?”
“還不錯。 ”周恕誇獎道。 要說東西好吃,這是他能做到的最大程度的讚揚了。
周恕就問了淑媛,來縣城有什麽事。淑媛就將賣饅頭的事情說了。
“地裏沒什麽活了,就做點小生意,貼補家用。”
“淑媛很能幹。”周恕又誇淑媛,然後問她怎麽一個人走到這裏,“你弟弟沒和你在一塊。”
小存孝被淑媛留在攤子上,幫著淑雲收錢。淑媛就說了要去看宋德山的事。
當初宋德山離家出走,在興隆莊鬧出了不小的動靜,周恕也有所耳聞。
“迴來了就好。隻要正直、清白做人,做個捕快也不錯。”周恕就說。
“迴去我一定把這話跟我爺說。我爺背地裏可信服周恕哥了。”
“我今天還有事,下次進城你找我,我帶你們到處玩玩。”因為小廝在一邊低聲催促了,周恕就跟淑媛告辭坐車走了。
目送周恕的車遠去了,淑媛才去找宋德山。
“……本來給你帶了些饅頭。路上遇到周恕哥,給他了。”
“是大財主周家的那個周恕?” 宋德山就問。
“對,是他。他救過我。”淑媛就將落水的事情簡單地說了說。
這件事宋德山遲早要知道。
宋德山點點頭的,告訴淑媛說的,周家和周恕在慶豐縣城的口碑都不錯。
淑媛就讓宋德山跟自己去賣饅頭的攤子上。 她今天額外多做了些饅頭,就是打算給宋德山的。剛才的那些給了周恕, 他帶宋德山再去拿一些來。
宋德山就跟著淑媛來到集市上。不過他沒吃饅頭,隻是在周圍逛了一圈。
“萬一有不長眼睛的,我在這走走,他們就不敢來鬧事了。”宋德山對淑媛說。
淑媛之所以那麽有信心地來縣城趕集做生意,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宋德山。
因為宋德山做了捕快,還很吃的開,所以她的生意才會這麽順利。
即便宋德山不肯要,淑媛還是又包了一包饅頭給他。
“老叔,你不吃,也可以給你那些兄弟吃。”
宋德山這才收了。
因為他還有差事,不能久留。淑媛就往集市外送他。
“老叔,你啥時候能迴家一趟。我奶可想你了。”
提到迴家這件事, 宋德山的臉色就有些嚴峻起來。
“我不迴去。”
“老叔,你跟我爺都和好了,咋還不想迴去?”
“耍錢的事還沒查清楚。我不能這麽不明不白地迴去。”宋德山就說。
“老叔,究竟是咋迴事,你能不能跟我說說?”
“我現在不想說。早晚有一天,你會知道的。”宋德山還提醒淑媛,“我看你讓淑雲和小孝看著錢,這就挺好。”
叔侄倆並沒有詳談,就分開了。
臨近晌午的時候,宋家的饅頭又賣光了。
潘巧兒和趙小玲都挺興奮的。淑媛趕到的時候,趙小玲正逼著淑雲拿錢出來,說她要買東西。
“二嫂,你要買啥?要動用這個錢,你得先知會咱爺。咱爺說買,才能買。”
趙小玲心中不悅。
“媛兒,我就買一塊布做帕子,用不了幾個錢。 迴去我再跟咱爺咱奶說,你現在先把錢給我。”
“二嫂, 不管做什麽事,都得有規矩。這用的錢多少不論,你得先問了咱爺再說。”淑媛公事公辦。
“才幾個錢,就值當這樣!再說了,上個集,你買那些東西,也沒經咱爺先點頭吧。”
“那事我提前跟咱爺說過的。”淑媛分辨。 不過具體買什麽,還是她自己做的主。
趙小玲看說不動淑媛,而淑雲雖然膽小,小存孝雖然年紀更小,兩個卻都不吃她的哄騙,就是不肯拿出錢來給她。
趙小玲心中很是氣悶,就飛快地看了潘巧兒一眼。
潘巧兒本來也有一些心思,但是瞧見趙小玲碰壁,她立刻裝作沒事人一般,根本就不提她也想從淑媛這拿錢買東西的事。
趙小玲無法, 隻能低聲罵罵咧咧,淑媛聽明白了大概兩句話的含義。趙小玲罵她拿雞毛當令箭。
“這還沒咋地呢,就作威作福的。我看她能時興多久,再過幾天,也和咱們一樣。他還不如咱們。”趙小玲就跟潘巧兒嘀咕。
潘巧兒沒說話。
淑媛跟淑雲、小存孝一起又查了錢,做好心中有數之後,淑媛就又往集上去買了些東西。
一小壇燒酒是必不得少的,這是給宋老爺子打牙祭的。淑媛還扯了些布,這是宋老太太要求的,不用那種成匹的布料,隻尋大塊的布頭就行。這些布頭,可以做鞋麵,也可以打袼褙,物美價廉。
淑媛這次沒買排骨,她買了五斤肥瘦相間的肋條肉,四斤大骨頭。肋條肉迴家剁成餡包餃子。大骨頭就用來做湯、燉菜,上麵還有不少的肉。
除此之外,淑媛隻買了一遝宣紙,這是給她念書寫字用的。
宋家眾人打道迴府。
宋老爺子正翹首盼著她們迴來。
上房炕上依舊放了炕桌, 宋老爺子和淑媛在炕桌旁邊對坐,帶著小存孝和淑雲一塊盤賬。
宋春山在一邊陪坐,潘巧兒和趙小玲都在地下站著,打算一會聽宋老爺子怎麽跟淑媛說,她們也好隨機應變。
“今天用了家裏一百斤麥子麵,這是一兩足銀,再加上五串錢。 ”淑媛撥拉著算盤,快言快語地報賬。
這賬目顯然沒有絲毫的問題。
今天一百斤饅頭做了足足一千個饅頭,除去了一些耗費,賣饅頭一共收了二千九百文錢。
去了給宋老爺子的麥子麵成本, 還有買東西花費了的二百文錢,淑媛手裏還有一兩銀子並兩串錢。
淑媛將這些銀錢擺在炕桌上,卻並沒有就交給宋老爺子。
“爺,我爹這些年在外頭幹活,得的工錢一文錢沒剩地都交到家裏來了,這些年,誰也沒誇過一句,說過一句感謝的話。可我爹剛丟了差事,家裏頭就對他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落子還差點兒因為這個不能念書了。”
宋老爺子臉色微沉,他聽出來了,淑媛這是打算翻舊賬。
“你爹這些年給家裏貢獻不小。一家子心裏都清楚, 也不在說沒說那幾句空話上。 你爹丟了差事,不能怪他。……家裏人多,伸出手來,十個手指頭也沒有一般齊。 有誰說了啥,那是他不懂事,咱們不要計較。”宋老爺子說出這一番話來。
“我想,這或許就是因為賞罰不明。”淑媛笑笑,“以後,咱們改改章程,對一家子都有好處。”
“四丫頭,你要改啥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