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山幾天的工夫,就湊了一百多兩銀子出來,一房頭的人,都心痛到肉疼,暗地裏咬牙切齒。他們不是沒想過要賴賬,但是淑媛那時候說出來的話太嚇人了。


    現在的事情已經很難辦。要是淑媛真的記起來是宋存義推她下河的,事情會更加難辦,簡直就是無法收拾。


    到時候就不僅是要休掉趙小玲,宋存義都得被從族中除名。


    “我還真不在乎這個。 ” 宋存義恨恨的,“咱本來就不姓宋。”


    “閉嘴。”宋春山厲聲喝止。


    宋存義哼了一聲,到底不再提這個話茬了。


    “在我這說這個話沒事。”武興發笑嗬嗬地說。他是武興容的老兄弟,四十出頭的年紀,長的和武氏有幾分相像,卻總是一副團團笑臉。


    宋家長房的幾口人都在武家聚齊了,有的坐在炕上,有的在炕下的凳子上坐著,低低的聲音商量事情。


    武家就和宋家隔著一條街。說起來,宋春山和武興容是自小就認識的兩個人。如今武家老一輩的人都沒了,就武興容和武興發姐弟兩個。


    “隔牆有耳, 這個話,在哪兒也不能說。”宋春山表情很嚴肅。


    武興發就打著哈哈,隻說宋春山太小心了。


    宋春山就瞟了小舅子一眼。武興發又連連點頭:“對,對,我姐夫說的都對。這話還不到說的時候。”然後他又問,“那丫崽子真想起來了?”


    “要說她想起來了,她又啥都沒說。可是她要是沒想起來,她說那句話幹啥?”趙小玲困惑地道。


    “這事,就怪你做的不利索。一個半大丫崽子,不就跟個雞崽子差不多。你推就推了,你咋還讓她活下來了。”武氏對宋存義說。


    這個女人平時沉默寡言,一開口卻十足驚人。 她這樣的性情,一般不是很熟識她的人,是萬萬想不到的。


    宋存義有些委屈:“那塊河水那麽老深。她下去就沒影了。我那不是聽見有人過來了, 我趕緊就跑了。 誰想到她命大,周家少爺就聽見她撲騰的聲兒了,非要下車看,這才把她救上來。”


    武氏滿麵陰雲:“她躺炕上那幾天,我也尋思著下手。老四媳婦看的太緊,不是她在跟前,就是小孝在跟前兒,就沒找著機會。”


    “存義,你確定那天沒人看見你動的手?”武興發問宋存義。


    “保準沒人看見。我推她的時候四下裏都看了。”宋存義對此是十分肯定的。


    “那就行了。”武興發就說道,“沒人看見。不管她記起來還是記不起來。到時候你就一推四六五,你就不承認。她能咋地。你不承認,那就沒有這個事。”


    這就是武興發的邏輯了。


    宋家長房幾個人低頭想了想,都點頭。他們之前也是這麽打算的,就是事到臨頭有些懼了。


    “誰成想出了這個事!”宋春山咬牙。


    “這肯定是四丫頭使的壞兒。二丫頭和三丫頭她們都是一夥的,合夥欺負玉蘭。玉蘭就是被她們給害的。”趙小玲就說。


    宋玉蘭是自己樂意去的張家,但是趙小玲就不承認這一點。 其他人都還沒有什麽,隻有潘巧兒輕輕地撇了撇嘴,麵露不屑。但是她也什麽都沒有說。


    “那二百兩銀子,落你們家老爺子手裏了?”武興發又問。


    宋春山點頭。


    “那這銀子,咋淘弄迴來?”武興發接著問。為了湊齊這些銀子,宋春山從他這裏拿了五十兩。所以他對這個問題特別關心。


    武興發就瞧著宋春山和武氏。他心裏清楚, 一百多兩銀子,他這姐姐和姐夫拿出來是並不費勁兒的。


    可他們偏還要朝他借,說什麽一方麵做給外麵看,另一方麵也是他們真的很難拿出這筆錢來。


    在他麵前,這兩個還在裝窮。當他不知道他們這些年都幹了些啥!


    然而,他還是把錢借給了他們。畢竟,他最近剛欠了他們一樁大人情。


    反正宋春山有錢,這五十兩銀子總會還他的。


    武氏、宋存仁、宋存孝、潘巧兒和趙小玲就都看著宋春山。


    “別著急。”宋春山倒是很有些拿手的樣子,“那銀子,早晚還是咱們的。別急慌慌地現在就想要。老爺子怕是已經起了疑心了。”


    “玉蘭咋辦?”趙小玲急忙又問。她雖然心疼銀子,但還是沒有忘記閨女。


    宋春山就瞟了趙小玲一眼。


    “爹。”宋存義喊。


    宋春山收迴視線:“先找人打聽打聽。你們偷空去看看,是咋個情況。”


    “那要是玉蘭能迴來,咱得早點兒湊錢贖。”趙小玲就說。這是她的心機,已經排除了不贖宋玉蘭這個選項,直接到要湊錢這一步了。


    潘巧兒皺眉,但是她心思到底更沉穩一些,左右看了看,見自己的丈夫呆頭呆腦地坐在那並不說話,她就咬了咬唇,也忍著沒吭聲。


    宋春山和武氏都沒有搭理趙小玲的話茬兒。


    “大嘴兒在城裏幹的還行吧。”宋春山就問武興發。


    武興發陪笑:“還行。算是站住腳了。”


    宋春山就點點頭:“讓他好好幹。多難找的活計。 站住腳了,往後啥也不發愁。”


    武興發又哎哎地答應:“咱孩子手藝沒的說。東家挺稀罕他。”然後還問,“姐夫,你看你們這,說幾句話都這麽不方便,還是應該早點兒……”


    武氏立刻看向宋春山,一雙眼睛裏滿是期待。


    宋春山似乎沒有看見一般:“得看時機,看時機。”


    “還要看時機。再過兩年,我姐都做奶奶婆了,還得給那老婆子立規矩。姐夫,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姐這些年受了多少氣。要是換個人,早就不幹了。”


    這個話題,同樣是在場其他四個宋家人所關注的。


    “四丫頭那事兒,遲早得露出來,早分出來早好。”潘巧兒終於說話了。


    這話卻打動了宋春山。“再稍微看看。等著今秋把莊稼都收完了的。”


    到時候分家他們就能多分些。


    武氏就長長地唿出一口氣來。


    ……


    淑媛、淑雲和小存孝三個孩子,一人挎著個籃子,蹦蹦跳跳地從田裏出來往家裏走。籃子裏都是剛拾來的麥穗。莊戶人家的慣例,田裏收過之後,自己會再拾撿拾撿,然後就放開了。大家夥就可以下到田裏去,拾撿別人家落下了不要的麥穗。


    這一般都是小孩子的活計。他們也很樂意做這樣的活計。


    收麥子的季節,就是書塾的先生都迴家去幫忙了。 書塾自然就放了假。每年都是這個規矩,所以小存孝也跟著家裏收麥子,現在又和淑媛一起出來拾麥穗。


    於他,這和玩耍也差不多。


    “姐,你打算拿那錢幹點兒啥?”小存孝蹦蹦跳跳地跑到淑媛前麵,然後又蹦躂迴來, 一張包子臉朝他姐的身上懟,一邊笑嘻嘻地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農家小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弱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弱顏並收藏重生農家小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