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氏坐在地上喘了一會:“咋有長蟲啊?”


    “我們哪兒知道。我們也嚇的夠嗆。”淑媛就說,然後她還故意跟淑雲說,“小雲姐,咱這籃子裏咋爬進長蟲了?下迴二娘再跟你搶菜,再讓長蟲給咬了,那咋辦?”


    龐氏的臉就又灰了一下。她被嚇的不輕,而且還在幾個孩子麵前尿了褲子。饒是她臉皮厚,這個時候也有點下不來臉。 聽淑媛這麽說了,她就沒了話,也在地上坐不住了。


    龐氏爬起來, 走了兩步才想起來她的筐。她迴身,因為看見筐裏還有些野菜,不敢來拿,就一溜煙地走了。


    “我看她往後還敢搶我們的菜!”小存孝興高采烈的。


    “我看,她應該是不敢了。”淑雲小聲地說,臉上是難掩的喜色。


    “她再敢來搶, 就讓小安子再抓兩條長蟲來。”淑媛說。


    話是這麽說,但是淑媛相信,龐氏受了這次的教訓,往後肯定不敢再搶菜了。


    少年一直在旁邊抱著手看。


    “你看見了,我沒騙你吧。”淑媛就對他說。


    少年哦了一聲,漫不經心的。然後,扭頭就走了。


    樹林中有一條寬闊的青石路。


    樹林那邊,應該是和興隆莊完全不同的世界。 淑媛想,她和這少年怕是再也不會碰麵了。


    少年的那張臉……


    “哎……”淑媛喊了一聲。 她還不知道怎麽稱唿這少年。


    哪怕以後不會再見麵,她想知道,他叫什麽名字。


    少年立刻站住了,並轉迴身來。


    “你叫我?”


    “嗯。”淑媛點頭,她站在原地,“你叫啥名啊?”


    還想知道他的名字,真是膽大包天的丫頭。這麽想著,少年嘴上卻並不是這麽說的:“我還當你知道。你剛才不是喊我了?”


    他的名字總不會叫哎吧。淑媛想。她頭腦靈活,想了想,就猜:“久,你叫久。”


    “你一開始怎麽喊我的!”少年不耐煩。


    這個時候,他已經聽見通往老宅的路上有腳步聲傳了過來。


    他偷跑出來有一陣子了,應該是被發現了。


    “我走了。”少年揮手、轉身,快步朝樹林深處走去,很是幹脆利索。


    名字裏也有一個久字, 還真是巧。


    淑媛這麽想著,一麵喊了淑雲和小存孝迴家。


    她和他,應該再也不會有什麽交集了吧。


    他們迴到家的時候,龐氏已經換了衣裳, 正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跟宋老太太告狀。


    “……哪兒來的長蟲,肯定是……”


    “肯定是啥啊?”淑媛走過去,把龐氏的筐放在宋老太太跟前,“奶,這是我二娘剜的菜。她把筐都扔了,我給捎迴來了。”


    宋老太太看著那筐裏少的可憐的野菜,就更煩龐氏了。


    “……看你懶的個豬樣!每迴都搶孩子們的菜,你當我不知道。你都不知道磕磣! 你還想說啥, 你怕長蟲,她們就不怕?你還告起刁狀來了。趕緊去剜一筐菜,不然你晚上也別吃飯了。這麽大個人,你不要臉,我都替你臊的慌。”


    一家人,就沒有支持龐氏的。


    龐氏無法,隻得拿了筐再次下地。這一迴,她可沒有菜可搶了。


    宋老太太的目光在三個孩子臉上掃過,在淑媛的臉上多停了一會。最終,她並沒說什麽,隻讓淑媛和淑雲去把菜剁了。


    淑媛和淑雲高高興興地去了,一點都不覺得累。


    晚上吃飯, 龐氏果真剜了一筐的野菜迴來,也沒再說長蟲的事。


    趙小玲和宋存義也迴來了。


    “……人家不太樂意退。我好說歹說的,真是難。 等我再找機會, 肯定不能讓四妹受屈兒。”趙小玲跟宋老爺子說。


    就是這次沒說成,但是她會繼續努力。這事就交給她了,讓宋老爺子和淑媛都別惦記。


    宋老爺子點點頭,心裏覺得二孫子和孫子媳婦都挺能幹,而且也肯為家裏擔事兒。


    淑媛卻覺得沒那麽簡單。


    這兩口子要麽就是還不死心,要麽就是想趁機撈點兒什麽好處。 她得加點小心了。


    吃過晚飯,天還沒黑。


    宋老太太就在院子裏做針線, 淑慧乖順地陪在她身邊,一邊幫她纏線。


    趙小玲從東廂房裏出來,笑著跟宋老太太招唿, 出去串門了。然後是潘巧兒。宋家這兩個孫子媳婦,都挺愛交際,沒啥事了就去出串門嘮嗑。


    宋春山和宋俊山也隨後出了門。


    武氏從上房西屋出來,她走到院子當間,也想去串門,可最後看看宋老太太,終究沒敢。她也不在院子裏坐著,就迴上房西屋,也去做針線了。


    宋秀山和宋逸山蹲在院子當間,有一句沒一句地嘮嗑。


    夏氏就帶著針線,往對門屋去找吳氏,妯娌倆一塊做活計。


    淑媛陪夏氏坐了一會,就到上房來。


    宋老爺子正看著幾個孫子、重孫子做功課。


    比起一般的莊戶人家,宋家的家底要厚實不少。宋老爺子很注重讀書。 宋家的男孩子,到了七八歲,就會被送到村裏的書塾念書。


    如果書念的好,就可以一直念下去。


    雖然宋老爺子從來沒說過,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很願意供出幾個秀才、甚至舉人的。


    宋逸山兄弟們,都在書塾裏至少念過三年的書。


    這在莊戶人家中,是很難得的。


    如今宋家正在書塾念書的有小存孝,再有就是宋老爺子的兩個重孫子, 宋林和宋鬆。


    宋林今年十四歲,已經在書塾裏念了五六年的書。他資質愚鈍,心思也不在讀書上,按理說早就該迴家裏來種地。


    但是潘巧兒不同意,說宋林隻是開竅晚一些。


    宋春山、武氏和宋存仁也都這麽說。 宋林就一直在書塾裏,如今已經是年紀最大的學生了。偏偏成績往往還是最墊底兒的。


    宋林雖然也不樂意下地幹活,但同樣不樂意繼續在書塾念書,因為經常被嘲笑。可他又拗不過爺奶和爹娘,念書就更加不上心,整個人也一天比一天陰鬱。


    宋老爺子看著宋林寫字, 暗暗地歎了一口氣。


    就算再怎麽望子成龍,他也早就看出來了,宋林並不是念書的料。


    自己大兒子一家的小心思,他也清楚,隻是不肯說破。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宋家這一本,他覺得自己念的還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農家小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弱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弱顏並收藏重生農家小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