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司楚一行是正月十七日出發。從五羊到東平,陸路上若是快馬加鞭,日夜兼程,不過十天左右便能到,以前驛路發加急文書,曾經有過八日抵達的紀錄。但一般行走,路上要花二十餘日。鄭司楚他們當然不可能玩命趕路,但因為走得很快,現在也因為戰事暫停,路上還算通暢,大概十五六天便可抵達。
這一日已是二月初三,鄭司楚一行距東平城還有二百裏左右,再過一兩天便能進入東平城了。這一天的霧雲城裏,卻另是一番景像。
每年二月三日都要設迎春宴,霧雲各部官員都要赴宴,以示萬象更新,共和國政府又將正式開始新一年的運作。不過說是宴席,其實酒席十分簡單,每人四菜一湯,一壺薄酒。這是共和國草創時定下的規矩,表示官員清廉,萬事從簡。隻不過以往迎春宴都由鄭昭主持,現在換成了顧清隨。
二月三日一大早,顧清隨便穿戴好禮服,出了門。這並不是他第一次主持迎春宴,但今天他卻有種異樣的不安。
今天,將是大統製斃命之日。
一旦成功,該如何盡快穩住局麵?顧清隨心裏總是忐忑。固然議府成員有很大一部份都認同自己,覺得大統製越來越剛愎自用,不適合擔當大統製了,再這樣下去必將共和國帶上絕路,但誰也不願充當這個領頭人。公然反對大統製,在已將大統製視作神明的共和國裏,即使有萬般理由,也是一條不是罪名的罪名。隻是若沒有這樣一個人,共和國必將萬劫不複。
我是在拯救共和國,即使要遺臭萬年。
盡管屈木出已將計劃詳細跟他說了,他也覺得此計萬無一失,可心裏仍然極是不安。大統製的威望深入人心,大大小小的官吏也是一般。千錯萬錯,大統製肯定不會有錯,如果措施卓有成效,那是大統製的決策正確;如果失敗了,那一定是執行的人未按大統製所定計劃辦,大統製的決策仍是正確的。
現在,又有一波增援軍要趕赴東平城。這已是最後一批調撥部隊。從霧雲城到東平城,若是快馬加鞭日夜兼程急走,三四天便能到,行軍的話一般要花十天。但由於霧雲城到東平城有一條大河,可以直接抵達大江,所以七八天便可到達。換句話說,再過十來天,鄧帥的第二波攻勢便將發動了。這迴已動用了十萬大軍,以五羊城的實力絕對沒有抵禦的可能,何況後繼增援仍然源源不斷地發出。如果五羊城被攻下,那大統製的威望更加高漲,想要搬倒他就更不可能了,所以這一次計劃是唯一的時機。
大統製死後,鄧帥會按原計劃南下,還是北上捉拿自己這個罪魁禍首?顧清隨最擔心的便是此點。鄧帥是大統製的妹夫,兩人份屬至親,照理鄧帥應該會為大統製報仇。但顧清隨在與鄧帥不多的幾次交往中覺得,鄧帥不會如此意氣用事。鄧帥寬容大度,明理通達,應該也已覺察大統製近來越來越剛愎自用。不說別的,上一次遠征五羊城,正是被大統製嚴令催促,結果六月出兵,七月十七大敗潰退,給鄧帥百戰百勝的聲名也染上了一個抹不去的汙點。因為此事,鄧帥不可能不對大統製有微詞,隻要自己曉以大義,鄧帥有七八成會以大局為重。那時再向五羊城發下最後通諜,若五羊城肯取消“再造共和”的旗幟,那自己才是真正的再造共和的功臣。就算五羊城那時仍然一意孤行,鄧帥的大軍仍然可以出發。盡管這已是下下策,但自己保證共和國完整統一之功亦不可抹殺,到時再撥亂反正,將大統製過於嚴苛的決策取消,取得民心支持,共和國依舊會蒸蒸日上,國力日盛。再給狄人多一些優厚待遇,諸如官吏配置上多安插一些狄人和另外部族,亦非不可行,這樣也可以安撫狄複組。如此一來,自己豈但解決了共和國南北分裂的重症,連狄複組的問題也解決了,聲望超過現在的大統製亦非不可能。
總之,此計可行。
他想著。這時一邊的阿辛小聲道:“伯父,古先生來了。”
古月橋已走了進來。雖然現在國務卿府的政事實質上已是古月橋主持,但名義上古月橋仍是他的文書,特別是今天這迎春宴,顧清隨要擔當主持之責,古月橋仍然過來他向匯報。顧清隨小聲道:“屈先生的人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
顧清隨道:“好,讓他進來吧。”
此時古月橋已走進來。見到顧清隨,古月橋躬身一禮道:“顧公,月橋有禮。請問,可以出發了麽?”
古月橋是個長相清俊的中年人。盡管知道他是大統製的親信,但顧清隨還是感到有點惋惜。古月橋確實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他現在主持國務卿府的實務,甚至比自己主持時更井井有條,隻是這樣一個才堪大用的人將來自己多半不能用,未免過於可惜。但小不忍則亂大謀,為了大事,這個人也隻能放棄。他道:“好吧。”話剛出口,又似想起了什麽,道:“瞧我這記性,請古月幫我去裏麵將那份名冊拿出來吧。”
參加迎春宴的,都是各部官員,上下有數百人。參見大統製時,依序上前,其中孰前孰後,實是個大問題,民間便傳說每年從參見的次序中可以看出上層官員的變動情況。這份名冊要由顧清隨宣讀,實是最要緊的東西。古月橋倒也恭順,又行了一禮道:“遵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看著他走進內室,顧清隨嘴角浮起了一絲笑意,忖道:“古先生,永別了。”
內室隻發出了極輕微的一陣響動,現在顧清隨將家中工友都遣了出去,更不會有人知道。過了一陣,便見古月橋從裏麵走了出來,手裏拿了份大統名冊,走到顧清隨麵前躬身一禮道:“顧公。”
聲音居然與古月橋也有七八分相似。顧清隨打量了他一眼,小聲道:“如何了?”
“天衣無縫。”
顧清隨搖了搖頭道:“聲音還有些細微不同,你不要多說話。”
“是。”
顧清隨又看了看他,道:“再試一次。”
參加迎春宴,自然不得攜帶武器,因此武器便藏在這名冊之中。名冊是個卷軸,軸柄中藏的是一把骨柄短劍。等大統製要召見古月橋時,明安趁機抽出短劍刺向大統製,出手當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他們已試過幾次,但顧清隨還想再試一下。
明安點了點頭,走到下手處。顧清隨展開名冊,念道:“國務卿府文書,古月橋。”
明安本來躬身站在下手,活脫脫便是古月橋,顧清隨話音剛落,他突然身形一閃,已如風一般掠過顧清隨身周,就在二人身影交錯的當口,他伸手一把抓住了卷軸柄處的短劍骨柄。顧清隨已將短劍的暗扣解開,明安的手一下拔出短劍,插向前麵一張椅子的靠背。這椅子是實木製作,極是堅硬,但短劍鋒利無比,“嚓”一聲齊柄沒入椅背。
見短劍插入椅背,顧清隨便覺已插進了大統製的胸膛。他略一怔忡,點點頭道:“不錯。”心裏,卻不禁有一陣寒意。
這人的本領一高至此!如果明安刺殺的不是大統製而是自己,自己肯定也難逃這一劍之厄。如果將來有一天自己與狄複組鬧翻,他們會不會重施故技,隻是目標換成了自己?顧清隨隻覺眼前有點暈眩,忖道:“想這些做什麽。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現在也隻有隻顧眼下了。”他接過明安遞過的短劍道:“走吧。”
古月橋是個仕人,大統製肯定不會料到他會有這等敏捷的動作,這次行刺十拿九穩。他走了出去,阿辛和明安跟在他身後。外麵已經停好了他的馬車,他和明安進了車,向阿辛道:“走吧。”
二月三日,在迎春宴前夕,向大統製的刺殺行動開始。
迎春宴就設在大殿之上。這是前帝國留下的帝宮,本名勤政殿,現改名叫共和殿。遠遠看到共和殿的匾額,顧清隨心中又是微微一動。
很快,共和國將要發生一場天翻地覆的大變了。
這一日已是二月初三,鄭司楚一行距東平城還有二百裏左右,再過一兩天便能進入東平城了。這一天的霧雲城裏,卻另是一番景像。
每年二月三日都要設迎春宴,霧雲各部官員都要赴宴,以示萬象更新,共和國政府又將正式開始新一年的運作。不過說是宴席,其實酒席十分簡單,每人四菜一湯,一壺薄酒。這是共和國草創時定下的規矩,表示官員清廉,萬事從簡。隻不過以往迎春宴都由鄭昭主持,現在換成了顧清隨。
二月三日一大早,顧清隨便穿戴好禮服,出了門。這並不是他第一次主持迎春宴,但今天他卻有種異樣的不安。
今天,將是大統製斃命之日。
一旦成功,該如何盡快穩住局麵?顧清隨心裏總是忐忑。固然議府成員有很大一部份都認同自己,覺得大統製越來越剛愎自用,不適合擔當大統製了,再這樣下去必將共和國帶上絕路,但誰也不願充當這個領頭人。公然反對大統製,在已將大統製視作神明的共和國裏,即使有萬般理由,也是一條不是罪名的罪名。隻是若沒有這樣一個人,共和國必將萬劫不複。
我是在拯救共和國,即使要遺臭萬年。
盡管屈木出已將計劃詳細跟他說了,他也覺得此計萬無一失,可心裏仍然極是不安。大統製的威望深入人心,大大小小的官吏也是一般。千錯萬錯,大統製肯定不會有錯,如果措施卓有成效,那是大統製的決策正確;如果失敗了,那一定是執行的人未按大統製所定計劃辦,大統製的決策仍是正確的。
現在,又有一波增援軍要趕赴東平城。這已是最後一批調撥部隊。從霧雲城到東平城,若是快馬加鞭日夜兼程急走,三四天便能到,行軍的話一般要花十天。但由於霧雲城到東平城有一條大河,可以直接抵達大江,所以七八天便可到達。換句話說,再過十來天,鄧帥的第二波攻勢便將發動了。這迴已動用了十萬大軍,以五羊城的實力絕對沒有抵禦的可能,何況後繼增援仍然源源不斷地發出。如果五羊城被攻下,那大統製的威望更加高漲,想要搬倒他就更不可能了,所以這一次計劃是唯一的時機。
大統製死後,鄧帥會按原計劃南下,還是北上捉拿自己這個罪魁禍首?顧清隨最擔心的便是此點。鄧帥是大統製的妹夫,兩人份屬至親,照理鄧帥應該會為大統製報仇。但顧清隨在與鄧帥不多的幾次交往中覺得,鄧帥不會如此意氣用事。鄧帥寬容大度,明理通達,應該也已覺察大統製近來越來越剛愎自用。不說別的,上一次遠征五羊城,正是被大統製嚴令催促,結果六月出兵,七月十七大敗潰退,給鄧帥百戰百勝的聲名也染上了一個抹不去的汙點。因為此事,鄧帥不可能不對大統製有微詞,隻要自己曉以大義,鄧帥有七八成會以大局為重。那時再向五羊城發下最後通諜,若五羊城肯取消“再造共和”的旗幟,那自己才是真正的再造共和的功臣。就算五羊城那時仍然一意孤行,鄧帥的大軍仍然可以出發。盡管這已是下下策,但自己保證共和國完整統一之功亦不可抹殺,到時再撥亂反正,將大統製過於嚴苛的決策取消,取得民心支持,共和國依舊會蒸蒸日上,國力日盛。再給狄人多一些優厚待遇,諸如官吏配置上多安插一些狄人和另外部族,亦非不可行,這樣也可以安撫狄複組。如此一來,自己豈但解決了共和國南北分裂的重症,連狄複組的問題也解決了,聲望超過現在的大統製亦非不可能。
總之,此計可行。
他想著。這時一邊的阿辛小聲道:“伯父,古先生來了。”
古月橋已走了進來。雖然現在國務卿府的政事實質上已是古月橋主持,但名義上古月橋仍是他的文書,特別是今天這迎春宴,顧清隨要擔當主持之責,古月橋仍然過來他向匯報。顧清隨小聲道:“屈先生的人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
顧清隨道:“好,讓他進來吧。”
此時古月橋已走進來。見到顧清隨,古月橋躬身一禮道:“顧公,月橋有禮。請問,可以出發了麽?”
古月橋是個長相清俊的中年人。盡管知道他是大統製的親信,但顧清隨還是感到有點惋惜。古月橋確實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他現在主持國務卿府的實務,甚至比自己主持時更井井有條,隻是這樣一個才堪大用的人將來自己多半不能用,未免過於可惜。但小不忍則亂大謀,為了大事,這個人也隻能放棄。他道:“好吧。”話剛出口,又似想起了什麽,道:“瞧我這記性,請古月幫我去裏麵將那份名冊拿出來吧。”
參加迎春宴的,都是各部官員,上下有數百人。參見大統製時,依序上前,其中孰前孰後,實是個大問題,民間便傳說每年從參見的次序中可以看出上層官員的變動情況。這份名冊要由顧清隨宣讀,實是最要緊的東西。古月橋倒也恭順,又行了一禮道:“遵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看著他走進內室,顧清隨嘴角浮起了一絲笑意,忖道:“古先生,永別了。”
內室隻發出了極輕微的一陣響動,現在顧清隨將家中工友都遣了出去,更不會有人知道。過了一陣,便見古月橋從裏麵走了出來,手裏拿了份大統名冊,走到顧清隨麵前躬身一禮道:“顧公。”
聲音居然與古月橋也有七八分相似。顧清隨打量了他一眼,小聲道:“如何了?”
“天衣無縫。”
顧清隨搖了搖頭道:“聲音還有些細微不同,你不要多說話。”
“是。”
顧清隨又看了看他,道:“再試一次。”
參加迎春宴,自然不得攜帶武器,因此武器便藏在這名冊之中。名冊是個卷軸,軸柄中藏的是一把骨柄短劍。等大統製要召見古月橋時,明安趁機抽出短劍刺向大統製,出手當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他們已試過幾次,但顧清隨還想再試一下。
明安點了點頭,走到下手處。顧清隨展開名冊,念道:“國務卿府文書,古月橋。”
明安本來躬身站在下手,活脫脫便是古月橋,顧清隨話音剛落,他突然身形一閃,已如風一般掠過顧清隨身周,就在二人身影交錯的當口,他伸手一把抓住了卷軸柄處的短劍骨柄。顧清隨已將短劍的暗扣解開,明安的手一下拔出短劍,插向前麵一張椅子的靠背。這椅子是實木製作,極是堅硬,但短劍鋒利無比,“嚓”一聲齊柄沒入椅背。
見短劍插入椅背,顧清隨便覺已插進了大統製的胸膛。他略一怔忡,點點頭道:“不錯。”心裏,卻不禁有一陣寒意。
這人的本領一高至此!如果明安刺殺的不是大統製而是自己,自己肯定也難逃這一劍之厄。如果將來有一天自己與狄複組鬧翻,他們會不會重施故技,隻是目標換成了自己?顧清隨隻覺眼前有點暈眩,忖道:“想這些做什麽。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現在也隻有隻顧眼下了。”他接過明安遞過的短劍道:“走吧。”
古月橋是個仕人,大統製肯定不會料到他會有這等敏捷的動作,這次行刺十拿九穩。他走了出去,阿辛和明安跟在他身後。外麵已經停好了他的馬車,他和明安進了車,向阿辛道:“走吧。”
二月三日,在迎春宴前夕,向大統製的刺殺行動開始。
迎春宴就設在大殿之上。這是前帝國留下的帝宮,本名勤政殿,現改名叫共和殿。遠遠看到共和殿的匾額,顧清隨心中又是微微一動。
很快,共和國將要發生一場天翻地覆的大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