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二十一年,三月初三。
三月初三是踏青節,也是祭掃先祖的節日。過了一個冬天,人們終於換下了沉重的冬裝,開始走出家門。一年多前雖然發生了大帥叛逃,西靖省遠征軍吃了個敗仗這兩件大事,但這一年多來共和國仍然走在日益發展的路上,對於這些普通民眾來說,那兩件大事無非是增添了一些私下茶餘飯後的談資,並不放在心上。
鄭司楚把刷子往溫水桶裏蘸了蘸,刷到飛羽身上。飛羽舒服地打了個響鼻,一動不動,身邊那兩匹關了一個冬天的小馬卻一直歡蹦亂跳。趁著今天天氣暖和,他將幾匹馬都牽到了院子裏刷一下。
看著這幾匹愛馬,鄭司楚淡淡笑了笑。自從父親暴病昏迷以來,他還是第一次如此爽朗。
鄭昭昏迷以後,大統製下令,國務卿府事務由吏部司司長顧清隨暫時代理。雖然現在還沒有正式任命,但誰都知道,假如鄭昭一直昏迷的話,顧清隨遲早就經接任國務卿一職了。官場上這種人事更替鄭司楚也管不著,隻是這幾個月來他為了照顧父親,原先定下的謀職一事也就擱下了。
洗完了馬,他迴到父親臥室的外間。戚海塵的藥尚未煎好,他進去看了看父親,見鄭昭睡得正香,便掩上門,從外間的小櫥中取出一本樂譜跟一支鐵笛,重新迴到院子裏,坐在院中大樹下的一塊石頭上照著樂譜試著吹起來。
這樂譜是程迪文給他的。程迪文來過幾次,看望鄭昭之後和鄭司楚閑聊,說起他在禮部司的事情,程迪文說得眉飛色舞,說那部《八音集成》進展甚快,改編的大曲現在亦已初見眉目,國慶大典時應該可以由樂師演奏了。說到興頭,程迪文還拿出鐵笛來吹了幾個調子,鄭司楚雖對音律不太感興趣,卻也覺得這曲子雍容典雅,甚是大氣,當數百個樂師以各種樂器演奏時,多半氣勢宏大。程迪文給他留了一本樂譜,還送了一支鐵笛給他,說音樂可以讓病人心神穩定,對養病大有好處。不過鄭司楚也知道程迪文吹笛才算動聽,自己吹起來的話隻怕會雞犬不寧,但程迪文一片好意,他也不好忤其美意,現在偷空便試著吹吹。
譜子上的樂曲是程迪文編寫的一本學笛的入門教材,譜子由簡漸繁,大多是他到禮部後搜集來的。鄭司楚以前也學過一些,並不是門外漢,隻是他對此道一直興趣不大,又自知再練都練不成程迪文這等笛技,所以一直沒動過。不過這支鐵笛做得極是精致,就算當成擺設都不錯。他吹了開篇的練習曲,隻覺有模有樣,心想自己的笛技原來並不如預料之糟,便翻到後麵的實際樂譜。第一支是首《落梅風》,這是支古曲,流傳極廣,連很多要飯的都會吹。他吹了一段,手法漸漸熟練,笛聲也漸有悠揚之意。
看來我已經有了要飯的基本手藝了。
鄭司楚自嘲地想著。這支《落梅風》曲調雖然簡單,但甚是動聽,隻是清麗中總有些淒楚之意。他翻到下一頁,卻見上麵寫著“秋風謠”三字,下麵還有個腳注,寫著霧雲程迪文據民間小曲改編。這曲子也很簡單,不過這名字倒是新鮮,鄭司楚都從來沒聽到過。他來了點興趣,照著樂譜吹了起來。
這支曲子一般極是清麗,但與《落梅風》相比卻是另一種路子,聲調甚高,清麗中透出一股高亢昂揚之氣,鄭司楚甚至覺得其中有幾分悲壯。秋風蕭蕭,原本就有種蕭條悲哀之感,但這支《秋風謠》的悲涼中卻似乎還帶著一絲壯懷激烈。
這是什麽曲子?鄭司楚甚是好奇。吹第一遍時還有點生澀,再吹一遍便要流暢許多。隻是這一次不自覺地吹得響了些,清麗之意大減,而那種肅殺悲壯卻大為增加。
隻怕走上了野路子。鄭司楚抹了抹鐵笛,不由苦笑起來。程迪文愛吹的曲子大多是些清麗婉轉的調子,而自己吹出來竟然帶上了幹戈兵刃的殺氣,如果被程迪文聽到了,隻怕會氣個半死,說自己暴殄天物吧。他照著譜子又吹了一遍,隻想迴到那種清麗的調子上去,可是這一遍吹完,竟然更加肅殺,直如利劍突起,長槍林立。
真是支有趣的曲子。鄭司楚笑了起來,心裏卻也有幾分苦澀。也許自己心中總是忘不了軍旅生涯,所以連吹笛子都不自覺地有這種意思了。隻是不知為什麽,他隱隱覺得這曲子有幾分熟悉,仿佛很久以前曾經聽到過。當然這也不奇怪,程迪文本來就是根據民間小曲改編的,自己不知什麽時候聽到過,自然大有可能。他把笛子拿到唇邊,又慢慢吹了一遍。
這一次吹得慢了些,隻是如此一來更與“清麗”二字風馬牛不相及,竟是一派蒼涼悲壯之音。他越吹越響,雖是春風迨蕩,草木爭榮,但眼前仿佛出現了一片橫屍遍野的沙場。
真是入了魔道了。鄭司楚沒好氣地想著。他放下笛子,卻見司閽老吳不知什麽時候站在一邊,似乎要說什麽話。他道:“老吳,有什麽事麽?”老吳“啊”了一聲,道:“少爺,方才信使來報,說夫人這幾天就要來看望老爺。”
這等“老爺”、“少爺”的稱謂在共和國早已廢止,鄭司楚自己便糾正了他好多次,但老吳年紀大了,總改不掉。此時聽得母親要來,鄭司楚也吃了一驚,道:“馬上要來麽?”
“是啊。信使說他們一同出發,但夫人要慢些,大概還有三四天吧。”
信使是快馬加鞭,一路驛站換馬的,母親要來的話自然不會有他們這麽快。但如果隻遲了三四天的話,那母親趕來也是非常急了。鄭司楚沒想到與父親分居已久的母親聽到父親重病的消息居然也會趕到霧雲城來,站起來道:“是麽?我去讓他們準備些南邊的食材吧,再讓人去路上迎接。”
鄭司楚的母親名叫段白薇,是南邊人,飲食也一直保留著南方的習慣。其實鄭昭也是南方人,但鄭昭在霧雲呆得久了,吃的東西已無所謂,鄭司楚更沒有偏食的習慣,但他知道母親一直吃不慣北方菜,所以夥食一定要提前預備下。而他們現在已經搬出了國務卿府,住到一個清靜的小院子裏來,母親隻怕還不知道他們的新住址,確要派人迎接。
老吳報完了信,正待要走,忽然道:“少爺,你剛才吹的是什麽曲子?”
鄭司楚道:“這曲子叫《秋風謠》,你聽過?”
三月初三是踏青節,也是祭掃先祖的節日。過了一個冬天,人們終於換下了沉重的冬裝,開始走出家門。一年多前雖然發生了大帥叛逃,西靖省遠征軍吃了個敗仗這兩件大事,但這一年多來共和國仍然走在日益發展的路上,對於這些普通民眾來說,那兩件大事無非是增添了一些私下茶餘飯後的談資,並不放在心上。
鄭司楚把刷子往溫水桶裏蘸了蘸,刷到飛羽身上。飛羽舒服地打了個響鼻,一動不動,身邊那兩匹關了一個冬天的小馬卻一直歡蹦亂跳。趁著今天天氣暖和,他將幾匹馬都牽到了院子裏刷一下。
看著這幾匹愛馬,鄭司楚淡淡笑了笑。自從父親暴病昏迷以來,他還是第一次如此爽朗。
鄭昭昏迷以後,大統製下令,國務卿府事務由吏部司司長顧清隨暫時代理。雖然現在還沒有正式任命,但誰都知道,假如鄭昭一直昏迷的話,顧清隨遲早就經接任國務卿一職了。官場上這種人事更替鄭司楚也管不著,隻是這幾個月來他為了照顧父親,原先定下的謀職一事也就擱下了。
洗完了馬,他迴到父親臥室的外間。戚海塵的藥尚未煎好,他進去看了看父親,見鄭昭睡得正香,便掩上門,從外間的小櫥中取出一本樂譜跟一支鐵笛,重新迴到院子裏,坐在院中大樹下的一塊石頭上照著樂譜試著吹起來。
這樂譜是程迪文給他的。程迪文來過幾次,看望鄭昭之後和鄭司楚閑聊,說起他在禮部司的事情,程迪文說得眉飛色舞,說那部《八音集成》進展甚快,改編的大曲現在亦已初見眉目,國慶大典時應該可以由樂師演奏了。說到興頭,程迪文還拿出鐵笛來吹了幾個調子,鄭司楚雖對音律不太感興趣,卻也覺得這曲子雍容典雅,甚是大氣,當數百個樂師以各種樂器演奏時,多半氣勢宏大。程迪文給他留了一本樂譜,還送了一支鐵笛給他,說音樂可以讓病人心神穩定,對養病大有好處。不過鄭司楚也知道程迪文吹笛才算動聽,自己吹起來的話隻怕會雞犬不寧,但程迪文一片好意,他也不好忤其美意,現在偷空便試著吹吹。
譜子上的樂曲是程迪文編寫的一本學笛的入門教材,譜子由簡漸繁,大多是他到禮部後搜集來的。鄭司楚以前也學過一些,並不是門外漢,隻是他對此道一直興趣不大,又自知再練都練不成程迪文這等笛技,所以一直沒動過。不過這支鐵笛做得極是精致,就算當成擺設都不錯。他吹了開篇的練習曲,隻覺有模有樣,心想自己的笛技原來並不如預料之糟,便翻到後麵的實際樂譜。第一支是首《落梅風》,這是支古曲,流傳極廣,連很多要飯的都會吹。他吹了一段,手法漸漸熟練,笛聲也漸有悠揚之意。
看來我已經有了要飯的基本手藝了。
鄭司楚自嘲地想著。這支《落梅風》曲調雖然簡單,但甚是動聽,隻是清麗中總有些淒楚之意。他翻到下一頁,卻見上麵寫著“秋風謠”三字,下麵還有個腳注,寫著霧雲程迪文據民間小曲改編。這曲子也很簡單,不過這名字倒是新鮮,鄭司楚都從來沒聽到過。他來了點興趣,照著樂譜吹了起來。
這支曲子一般極是清麗,但與《落梅風》相比卻是另一種路子,聲調甚高,清麗中透出一股高亢昂揚之氣,鄭司楚甚至覺得其中有幾分悲壯。秋風蕭蕭,原本就有種蕭條悲哀之感,但這支《秋風謠》的悲涼中卻似乎還帶著一絲壯懷激烈。
這是什麽曲子?鄭司楚甚是好奇。吹第一遍時還有點生澀,再吹一遍便要流暢許多。隻是這一次不自覺地吹得響了些,清麗之意大減,而那種肅殺悲壯卻大為增加。
隻怕走上了野路子。鄭司楚抹了抹鐵笛,不由苦笑起來。程迪文愛吹的曲子大多是些清麗婉轉的調子,而自己吹出來竟然帶上了幹戈兵刃的殺氣,如果被程迪文聽到了,隻怕會氣個半死,說自己暴殄天物吧。他照著譜子又吹了一遍,隻想迴到那種清麗的調子上去,可是這一遍吹完,竟然更加肅殺,直如利劍突起,長槍林立。
真是支有趣的曲子。鄭司楚笑了起來,心裏卻也有幾分苦澀。也許自己心中總是忘不了軍旅生涯,所以連吹笛子都不自覺地有這種意思了。隻是不知為什麽,他隱隱覺得這曲子有幾分熟悉,仿佛很久以前曾經聽到過。當然這也不奇怪,程迪文本來就是根據民間小曲改編的,自己不知什麽時候聽到過,自然大有可能。他把笛子拿到唇邊,又慢慢吹了一遍。
這一次吹得慢了些,隻是如此一來更與“清麗”二字風馬牛不相及,竟是一派蒼涼悲壯之音。他越吹越響,雖是春風迨蕩,草木爭榮,但眼前仿佛出現了一片橫屍遍野的沙場。
真是入了魔道了。鄭司楚沒好氣地想著。他放下笛子,卻見司閽老吳不知什麽時候站在一邊,似乎要說什麽話。他道:“老吳,有什麽事麽?”老吳“啊”了一聲,道:“少爺,方才信使來報,說夫人這幾天就要來看望老爺。”
這等“老爺”、“少爺”的稱謂在共和國早已廢止,鄭司楚自己便糾正了他好多次,但老吳年紀大了,總改不掉。此時聽得母親要來,鄭司楚也吃了一驚,道:“馬上要來麽?”
“是啊。信使說他們一同出發,但夫人要慢些,大概還有三四天吧。”
信使是快馬加鞭,一路驛站換馬的,母親要來的話自然不會有他們這麽快。但如果隻遲了三四天的話,那母親趕來也是非常急了。鄭司楚沒想到與父親分居已久的母親聽到父親重病的消息居然也會趕到霧雲城來,站起來道:“是麽?我去讓他們準備些南邊的食材吧,再讓人去路上迎接。”
鄭司楚的母親名叫段白薇,是南邊人,飲食也一直保留著南方的習慣。其實鄭昭也是南方人,但鄭昭在霧雲呆得久了,吃的東西已無所謂,鄭司楚更沒有偏食的習慣,但他知道母親一直吃不慣北方菜,所以夥食一定要提前預備下。而他們現在已經搬出了國務卿府,住到一個清靜的小院子裏來,母親隻怕還不知道他們的新住址,確要派人迎接。
老吳報完了信,正待要走,忽然道:“少爺,你剛才吹的是什麽曲子?”
鄭司楚道:“這曲子叫《秋風謠》,你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