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日本人在前麵等著呢!”唐刀遙望著一片漆黑的夜空,微微輕歎。


    包括雷雄在內,所有人心裏猛然一沉。


    唐刀確定了他們心裏想象的最壞結果。


    “不過,誰說我們要沿著滬西公路跑的?”看看麵色嚴峻的一幫軍官們,唐刀卻是淡淡一笑。


    伸手拿出紙筆,借著手電筒的亮光中連畫幾筆,“既然鬼子不讓我們直接迴歸我軍本陣,那我們,就去這兒。”


    “那是哪兒?”所有人看著唐刀劃出的地形圖,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唐刀雖然劃的潦草,但基本能讓人看出現如今中日兩軍於滬西連綿數十公裏的陣地圖。


    他們現在所在的位置,距離迴歸己方陣地,直線距離最多不過三公裏,看似就近在咫尺,如果直行,是最簡單直接的逃生路線。


    但所有人卻又知道,這種最簡單的路線,卻也是最艱難的,陣地上的日軍隻需阻擋他們15分鍾,後麵的追兵就可以趕過來了,所有人再難逃脫。


    唐刀所畫的路線,卻不是直行,而是左轉,不僅不能逃往近在咫尺的大軍本陣,反而是向淞滬之南前行。


    南向,陸軍中校先前電報中已經給大家夥通報過,可沒有大軍主力,隨便來上個日軍步兵大隊,都能把大家夥兒攆的像條狗。


    “鬆江!”唐刀眼神似刀。“先前團座長官發給我們的路線和接應指令因為戰況的改變已經不能用了,我們得換個突破口離開。”


    重重在手繪的地圖上畫了個圈,“這裏,就是我們今天必須要抵達之地。”


    扭頭看向自己的通信兵:“二丫,給團座去電,讓他幫我轉告此地守軍接應,告訴他們,我們繳獲有日寇兩門四一式山炮和多挺九二式重機槍,如果他們能成功接到我們,這些玩意兒,就是他們的了。”


    “長官,你咋知道那裏有我們的人的?”冷鋒瞠目結舌。


    “那得等我們先闖過去再說!”唐刀大踏步走向頭車,撂下一句話。“再不跑,老冷你可沒機會知道答案了。”


    “跑,不跑才是傻子!”冷鋒一轉身就跳上自己的車。


    在場的人當然不會知道,別看從嘉定到昆山連綿數十公裏是中日雙方數十萬大軍對峙的重點地區,但再過數個小時,位於淞滬之南名不見經傳的鬆江小城就會成為中日兩軍的焦點。


    因為,現在距離鬆江城不過五十公裏的金山衛海麵上,日軍龐大的運輸艦隊已經拋錨開始準備登陸,而即將登陸的,是從華北調過來的兵力總計達七萬的日軍第十軍。


    那將是壓垮滬西方麵對於撤退還是堅守正在糾結中的數十萬中國大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旦第十軍踏過鬆江城,這一記狠狠的左勾拳將會直接斷了這數十萬大軍的後路。


    屆時,災難將會來臨。


    倉皇逃竄的數十萬大軍將會失去統一指揮,蜂擁而至的軍隊會將並不寬闊的道路給徹底堵死,為逃離這個即將吞沒所有人的戰場,那些精銳們會丟掉所有重裝備,會拋棄重傷員,徹底變成潰敗之局。


    世人皆知淞滬會戰中方軍隊傷亡近三十萬,其實,有最少一半的傷亡不是發生於市區的大戰,而是發生於11月5日開始的大撤退之後。


    被遺棄於路邊的傷兵,連綿數十裏,哭嚎震天,他們為國效命,卻因為上司一次次愚蠢的指揮,最終成了棄子,是整個中國都不堪迴首的一幕。


    現在的鬆江方向,因為日本大本營的戰術,並沒有派出大軍前往威脅,反而成了唐刀和一幫麾下最有可能逃生的之路,哪怕在未來幾天後,那裏也將成為一條絕路。


    隻是,不管是不是被動選擇,鬆江也是唐刀必去之地。


    華夏是個很奇特的民族,無論在那個時代,不管形勢有多麽惡劣,是否整個民族之火都在風雨飄搖,總會有勇敢的人站出來。


    即將在整個衛國戰爭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鬆江之戰,就是如此。


    一支東北軍,會在這個小城,依城堅守,以全軍三萬餘人,鏖戰兩個師團日軍,最終以戰死六名將軍、八名上校團長及全軍戰損三分之二為代價,替數十萬大軍爭取到三日夜的撤退時間。


    唐刀或許沒有能力去改變雙方近十萬大軍鏖戰的戰局,但他還是有機會改變一些人的悲劇結局。


    那名將軍,本不該在英勇戰死之後還得不到他應有的待遇。


    況且,那裏還有令人切齒的幾個日本人名字,穀壽夫、牛島滿、柳川平助,他們都是大屠殺的積極參與者與促成者。


    對於唐刀來說,有人想成為屠夫,那就將屠夫先屠了。


    在距離日軍一線陣地尚有一公裏左右,唐刀率領著車隊向左翼轉向,和近在咫尺已經嚴陣以待的日軍陣地擦肩而過。


    一公裏外親自坐鎮的一名日軍少佐看著車燈就這樣距離己方越來越遠,一口老血差點兒沒噴出來。


    不是說這是中國軍隊名震天下的四行營嗎?怎麽沒有想象中的英勇無畏?見縫插針腳底抹油的本事倒是挺牛逼的。


    由其車燈移動的方向,他當然能判斷出那夥中國人是打算去哪裏,是向南去鬆江方向。


    那真的是一支在閘北打了快一周的中國軍隊?不是事實擺在眼前,日軍少佐真的很難相信。


    如果不是對雙方陣地以及兵力分布乃至公路無比熟悉,絕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中日雙方,於一周之前幾乎都將所有主要兵力集中於滬西,滬西之側的鬆江區域反而在此之前成了個兩不管地帶。


    當然了,中日雙方都不傻,隻要有一方對這個重要側翼有所異動,立刻會對此地進行調兵。


    隻是中方根本沒意識到,日軍大本營的胃口超乎想象的大,並沒有從淞滬派遣軍中調兵,而是早在一個月前就打定主意要將逐漸退出市區集中至滬西的數十萬中國精銳一口吞下,直接從華北調來三個師團,這會兒已經停留在金山衛的海麵上,計劃算是成功了一半。


    隻是,日軍少佐再如何吐血,他也拿突然改變方向不跟他硬鋼的車隊沒辦法。


    日軍的機械化程度和如今的西方諸國相比還有著地球到火星的距離,除了需要運輸物資的輜重部隊,步兵們頂多配幾匹馬用於高級軍官代步。


    你讓他咋追?光靠兩條小短腿嗎?


    或許隻有十分鍾後抵達的第36步兵聯隊有資格。


    這幫倒黴蛋們現在可都是全機械化,前麵是摩托車打頭,後麵還有兩輛94式裝甲車壓陣。


    光看裝備,就堪稱精銳中的精銳。


    聽說中國人往南邊溜了,豐田秀自然是咬著後槽牙下達繼續追擊的命令。


    這已經不是立功不立功的問題了,從中川廣大佐開始插手的那一刻,豐田秀就知道,如果不能幹掉這波中國人,他的倒黴屬性能把自己給熏哭。


    。。。。。。。。


    ps:晚上稍微強一些了,睡了大半天,從床上昏昏沉沉的起來,勉強修改更新了兩章,如果有沒修改的太好的,還請大家見諒。今天下午上三江推薦,如果還沒去投資的,趕緊去投資一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八百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唐風月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唐風月1並收藏從八百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