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昊啊……”羅卜袞藏布搓了搓手, 笑嗬嗬道:“你說的那些, 咱們都沒人懂, 我看就依著你之前的意思辦罷。”
“不成啊, 咱們說好的……”幾個王公聽羅卜袞藏布突然改主意,頓時就跟割他們心頭肉一樣,紛紛出言。
“住口!”羅卜袞藏布低聲嗬斥了一句, 看一個個眼珠子通紅滿臉不忿,對康熙與蘇景拱了拱手, 把人帶到角落裏不知說了甚麽, 就見那些人紛紛歎了口氣,像是認了。
等羅卜袞藏布迴來, 蘇景就當甚麽都不知道, 一挑眉, 笑道:“您的意思,是諸位王公出草場與幼崽, 我派人去管理, 得來收益再六四分成。”這個六四當然不用說都是蒙古人四, 他蘇景六了。
“六四!先前不是說的……”不說說的五五分,咱們蒙古人不會算賬,可也不至於把這都弄錯啊!
“成,就是六四!”羅卜袞藏布雖然肉痛的兩腮的肉都在跟著哆嗦,還是一咬牙認了。他算是看出來了, 這弘昊阿哥可不是甚麽善茬, 這是在敲打自己這些人呢。要再較勁兒, 還不知道後頭會弄出甚麽來折騰人,萬一那青儲窖稍微做點手腳,那畜生養出來價錢可就大不一樣,到時候他們就是來找太後做主,也抓不住人家把柄啊!
羅卜袞藏布看了眼邊上麵帶冷霜的老娘,心道愛新覺羅家不管男人女人,就沒他娘一個好惹的!
其餘幾個蒙古人嘟噥幾句,到底也算是看出了點深淺,又有羅卜袞藏布的壓製,最後紛紛不吭聲了。康熙賜宴後帶上康熙與太後的賞賜,垂頭喪氣的出了宮。
他們還不能走,這隻是與蘇景達成口頭協議,具體事宜總要手底下的人先商量。再說一個部落出多少草場,養多少畜生,將來的財貨怎麽分,這些他們還要迴去爭執理論呢,想來今年是迴不去了。
蒙古人走了,康熙卻把蘇景帶到乾清宮去問話。
“你那甚麽青儲飼料,果真能讓牲畜長得更好?”
蘇景明白康熙問這話的意思,“汗瑪法,此法適宜草原,民間想用,眼下是用不起來的。這青儲窖,先要擇地,有適宜的地形還得懂行的人才能挖出來。再有青儲飼料,用苜蓿最好,苜蓿種植占地,又須深耕,使之成片生長,又需水源充足。百姓有這樣的地,還是種糧最佳。不過雲貴與川西貧困,又有峽穀草原,倒是可以試一試。”
康熙摸了摸胡子,最後還是搖頭,“有地也不成,百姓哪來銀錢買牛買羊呢。”
他雖自詡勵精圖治,民間看起來也一副太平景象,但也知道這天下還有無數全家辛苦耕作一年隻能勉強填飽肚子的百姓。普通百姓可能一年都沒甚麽結餘,隻得在年尾吃些豬肉罷了。江南自古富庶,能養的起耕牛的又有多少,別說是肉牛。所以朝廷下旨民間不得擅自殺牛,宮裏和權貴吃的,全是自己莊子上養出的牛肉。雲貴與川西古來貧困,想讓那裏的百姓像蒙古人一樣養牛羊,銀子從哪兒來,養出來又賣給誰,千裏迢迢運出來賣到京城和江南麽?那得要多高的價錢!
無論如何,看起來都不是一個好辦法啊。百姓無銀,吃不上肉,康熙想想,心裏不好受,麵色就顯得不好看了。
蘇景察言觀色,笑道:“汗瑪法,孫兒說的不是讓百姓養,而是朝廷將這些地收迴來自己養,而且不是養牛羊,是養馬!”
“養馬!”康熙心頭一動,道:“你仔細給朕說一說。”
“是。”蘇景應下,把自己早就計劃好的事情一一道來,“汗瑪法,孫兒一直以為,我大清之所以要拉攏又要防備蒙古,無非在於蒙古的騎兵!”
“說的沒錯。”康熙點頭,歎息道:“咱們滿人,說起來是在馬背上長大的,也是在馬背上打下的江山,但論騎射,蒙古人確實更厲害。”
這一點,蘇景也同意。在此時,騎兵,可是世上最強大的機動兵種。他們最大的優勢就在於行動迅捷,來去如風,能夠出其不意的突襲,也可以很快的撤走,尤其是在寬闊的草原上,優勢成倍的放大。打不過你,可以騷擾你,偷襲你,實在不行,他們還能騎馬很快的到達草原深處,等待死灰複燃。這也正是曆朝曆代以來,草原遊牧民族很難滅絕的緣故。
自商周時期起,華夏祖先們篳路藍縷,一步步開拓疆域國土,農耕文明就與草原遊牧文明開始激烈的碰撞。
秦人大修直道,使草原部族不敢南下牧馬,可惜秦二世而亡,草原部族得以休養生息。正在此時,匈奴又出了一個一統草原的冒頓,再接著,又來了個殺滅月氏,掌控西域的老上單於,自此匈奴成為中原農耕文明的噩夢。
白登山之圍,劉邦賄賂匈奴寵妃得以逃命,定下和親政策,漢朝忍辱負重,呂雉被匈奴使節羞辱,依舊要送財帛過去安撫,文景兩代皇帝休養生息,漢文帝甚至連個亭子都不敢修,如此才積攢下足夠的資本。還得漢武帝運氣上佳,匈奴連續遭災的同時他發現了霍去病衛青等將才,這才打垮匈奴。但即便如此,漢朝也元氣大傷,打到最後,漢武帝甚至不得不征收一歲嬰兒的口賦!可到這時,匈奴人也隻是臣服,沒有被剿滅。
十六國時期,草原胡人大興,中原漢人被稱為兩腳羊,成為胡人的食物,被大肆殺戮。若非橫空出現一個冉閔冉天王,以農耕為主的華夏文化幾乎要被滅絕了。
到了後來,突厥又興起,唐朝的李世民,所謂的天可汗,當初不還有渭水之盟,到武則天時期,突厥又卷土重來,開元盛世終結於安祿山之手。及至北宋,又如何?蒙古人興起了!朱元璋朱棣兩代雄主,蒙古人死絕了嗎,沒有!
滿人興起於關外,原本以漁獵為主,但滿人入了關,不管曆代帝王在接受漢文化的同時又如何極力防止滿人被漢化。但滿人來到中原,坐上這片江山,必然會融入農耕文明,逐步漢化。後世,能說滿語寫滿文的滿人都不多了罷。
這片土地的諸夏文明,就是如此。它從來就沒停止過吸收包容,它一直在自我進化,自我修補,最終迸發出任何一種文明都無法比擬的燦爛!
所以,不管是前世漢族的靈魂還是今生中原統治者的身份,都促使蘇景去尋找一個壓製草原遊牧民族的方法,因為遊牧文化每一次興起,都是對農耕文明的一次摧毀!他或許不是一個好人,不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但生而為華夏民族的一員,他必然會捍衛這片土地,這種文明!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會用盡方法,丟棄一切!
兩個不同文明之間的鬥爭,從來不容許任何溫情!
那麽,遊牧民族為何如此厲害,屢屢除之不絕,他們為何能一直保持著旺盛的戰鬥力。
原因其實很簡單,他們有草原,他們就有馬,他們有好馬!他們有優秀的騎兵!
失去良馬,失去騎兵的優勢,以蒙古人落後的技術,落後的兵器,落後的文明,他們不值一提!
“孫兒的意思,山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都有峽穀平原草場,這些地方其實比蒙古更適宜種植優良牧草,也更易培育優良馬種。隻要把這些地方用起來,要不了幾年,我大清的騎兵,至少在馬上,就能勝過蒙古人了!”
聽完蘇景的話,康熙沉吟道:“當地多蠻人。”
蘇景知道康熙口中的蠻人,其實就是聚集在這些地方的少數民族。這時候的西南區域可不是如後世一樣的旅遊勝地,而是各種少數民族聚集,雖然漢人已經占據絕大多數地方,朝廷也能控製,但時不時會爆發一些小型的叛亂。少數民族的土司,終究是一個禍患,否則雍正朝何必實行改土歸流呢?
“汗瑪法所慮甚是,當地土人,必是不願我大清日益兵強馬壯,但孫兒以為,這些土人,於大清而言,不過是小小禍患,實不足為慮,隻要我大清駐兵盡忠職守,必然能護住馬場。土人,喜歡住在山林之中,與草場有一段距離。再者……”蘇景灑然一笑,自信道:“汗瑪法,這些土司能世世代代在當地作威作福,其實於他們的族人深居密林,於外界全無來往有關。孫兒十四歲那年曾與手下人一起到雲南,與當地土人部族打過交道。這些人常年居於山林,連日常所需的食鹽都是由部族頭人一起在外界換來再分發的。他們隻看到自己頭頂上那一片天空,生病就向部族祭祀祈福,老了自己走到山林裏麵等死,從未受過汗瑪法聖恩沐化,半生處於饑餓貧病中,還要受頭人奴隸。他們隻以為自己的頭人就是神,統領幾個部族的土司就是萬神之王,如何知道外界還有汗瑪法這等聖明天子呢!”
“不成啊, 咱們說好的……”幾個王公聽羅卜袞藏布突然改主意,頓時就跟割他們心頭肉一樣,紛紛出言。
“住口!”羅卜袞藏布低聲嗬斥了一句, 看一個個眼珠子通紅滿臉不忿,對康熙與蘇景拱了拱手, 把人帶到角落裏不知說了甚麽, 就見那些人紛紛歎了口氣,像是認了。
等羅卜袞藏布迴來, 蘇景就當甚麽都不知道, 一挑眉, 笑道:“您的意思,是諸位王公出草場與幼崽, 我派人去管理, 得來收益再六四分成。”這個六四當然不用說都是蒙古人四, 他蘇景六了。
“六四!先前不是說的……”不說說的五五分,咱們蒙古人不會算賬,可也不至於把這都弄錯啊!
“成,就是六四!”羅卜袞藏布雖然肉痛的兩腮的肉都在跟著哆嗦,還是一咬牙認了。他算是看出來了, 這弘昊阿哥可不是甚麽善茬, 這是在敲打自己這些人呢。要再較勁兒, 還不知道後頭會弄出甚麽來折騰人,萬一那青儲窖稍微做點手腳,那畜生養出來價錢可就大不一樣,到時候他們就是來找太後做主,也抓不住人家把柄啊!
羅卜袞藏布看了眼邊上麵帶冷霜的老娘,心道愛新覺羅家不管男人女人,就沒他娘一個好惹的!
其餘幾個蒙古人嘟噥幾句,到底也算是看出了點深淺,又有羅卜袞藏布的壓製,最後紛紛不吭聲了。康熙賜宴後帶上康熙與太後的賞賜,垂頭喪氣的出了宮。
他們還不能走,這隻是與蘇景達成口頭協議,具體事宜總要手底下的人先商量。再說一個部落出多少草場,養多少畜生,將來的財貨怎麽分,這些他們還要迴去爭執理論呢,想來今年是迴不去了。
蒙古人走了,康熙卻把蘇景帶到乾清宮去問話。
“你那甚麽青儲飼料,果真能讓牲畜長得更好?”
蘇景明白康熙問這話的意思,“汗瑪法,此法適宜草原,民間想用,眼下是用不起來的。這青儲窖,先要擇地,有適宜的地形還得懂行的人才能挖出來。再有青儲飼料,用苜蓿最好,苜蓿種植占地,又須深耕,使之成片生長,又需水源充足。百姓有這樣的地,還是種糧最佳。不過雲貴與川西貧困,又有峽穀草原,倒是可以試一試。”
康熙摸了摸胡子,最後還是搖頭,“有地也不成,百姓哪來銀錢買牛買羊呢。”
他雖自詡勵精圖治,民間看起來也一副太平景象,但也知道這天下還有無數全家辛苦耕作一年隻能勉強填飽肚子的百姓。普通百姓可能一年都沒甚麽結餘,隻得在年尾吃些豬肉罷了。江南自古富庶,能養的起耕牛的又有多少,別說是肉牛。所以朝廷下旨民間不得擅自殺牛,宮裏和權貴吃的,全是自己莊子上養出的牛肉。雲貴與川西古來貧困,想讓那裏的百姓像蒙古人一樣養牛羊,銀子從哪兒來,養出來又賣給誰,千裏迢迢運出來賣到京城和江南麽?那得要多高的價錢!
無論如何,看起來都不是一個好辦法啊。百姓無銀,吃不上肉,康熙想想,心裏不好受,麵色就顯得不好看了。
蘇景察言觀色,笑道:“汗瑪法,孫兒說的不是讓百姓養,而是朝廷將這些地收迴來自己養,而且不是養牛羊,是養馬!”
“養馬!”康熙心頭一動,道:“你仔細給朕說一說。”
“是。”蘇景應下,把自己早就計劃好的事情一一道來,“汗瑪法,孫兒一直以為,我大清之所以要拉攏又要防備蒙古,無非在於蒙古的騎兵!”
“說的沒錯。”康熙點頭,歎息道:“咱們滿人,說起來是在馬背上長大的,也是在馬背上打下的江山,但論騎射,蒙古人確實更厲害。”
這一點,蘇景也同意。在此時,騎兵,可是世上最強大的機動兵種。他們最大的優勢就在於行動迅捷,來去如風,能夠出其不意的突襲,也可以很快的撤走,尤其是在寬闊的草原上,優勢成倍的放大。打不過你,可以騷擾你,偷襲你,實在不行,他們還能騎馬很快的到達草原深處,等待死灰複燃。這也正是曆朝曆代以來,草原遊牧民族很難滅絕的緣故。
自商周時期起,華夏祖先們篳路藍縷,一步步開拓疆域國土,農耕文明就與草原遊牧文明開始激烈的碰撞。
秦人大修直道,使草原部族不敢南下牧馬,可惜秦二世而亡,草原部族得以休養生息。正在此時,匈奴又出了一個一統草原的冒頓,再接著,又來了個殺滅月氏,掌控西域的老上單於,自此匈奴成為中原農耕文明的噩夢。
白登山之圍,劉邦賄賂匈奴寵妃得以逃命,定下和親政策,漢朝忍辱負重,呂雉被匈奴使節羞辱,依舊要送財帛過去安撫,文景兩代皇帝休養生息,漢文帝甚至連個亭子都不敢修,如此才積攢下足夠的資本。還得漢武帝運氣上佳,匈奴連續遭災的同時他發現了霍去病衛青等將才,這才打垮匈奴。但即便如此,漢朝也元氣大傷,打到最後,漢武帝甚至不得不征收一歲嬰兒的口賦!可到這時,匈奴人也隻是臣服,沒有被剿滅。
十六國時期,草原胡人大興,中原漢人被稱為兩腳羊,成為胡人的食物,被大肆殺戮。若非橫空出現一個冉閔冉天王,以農耕為主的華夏文化幾乎要被滅絕了。
到了後來,突厥又興起,唐朝的李世民,所謂的天可汗,當初不還有渭水之盟,到武則天時期,突厥又卷土重來,開元盛世終結於安祿山之手。及至北宋,又如何?蒙古人興起了!朱元璋朱棣兩代雄主,蒙古人死絕了嗎,沒有!
滿人興起於關外,原本以漁獵為主,但滿人入了關,不管曆代帝王在接受漢文化的同時又如何極力防止滿人被漢化。但滿人來到中原,坐上這片江山,必然會融入農耕文明,逐步漢化。後世,能說滿語寫滿文的滿人都不多了罷。
這片土地的諸夏文明,就是如此。它從來就沒停止過吸收包容,它一直在自我進化,自我修補,最終迸發出任何一種文明都無法比擬的燦爛!
所以,不管是前世漢族的靈魂還是今生中原統治者的身份,都促使蘇景去尋找一個壓製草原遊牧民族的方法,因為遊牧文化每一次興起,都是對農耕文明的一次摧毀!他或許不是一個好人,不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但生而為華夏民族的一員,他必然會捍衛這片土地,這種文明!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會用盡方法,丟棄一切!
兩個不同文明之間的鬥爭,從來不容許任何溫情!
那麽,遊牧民族為何如此厲害,屢屢除之不絕,他們為何能一直保持著旺盛的戰鬥力。
原因其實很簡單,他們有草原,他們就有馬,他們有好馬!他們有優秀的騎兵!
失去良馬,失去騎兵的優勢,以蒙古人落後的技術,落後的兵器,落後的文明,他們不值一提!
“孫兒的意思,山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都有峽穀平原草場,這些地方其實比蒙古更適宜種植優良牧草,也更易培育優良馬種。隻要把這些地方用起來,要不了幾年,我大清的騎兵,至少在馬上,就能勝過蒙古人了!”
聽完蘇景的話,康熙沉吟道:“當地多蠻人。”
蘇景知道康熙口中的蠻人,其實就是聚集在這些地方的少數民族。這時候的西南區域可不是如後世一樣的旅遊勝地,而是各種少數民族聚集,雖然漢人已經占據絕大多數地方,朝廷也能控製,但時不時會爆發一些小型的叛亂。少數民族的土司,終究是一個禍患,否則雍正朝何必實行改土歸流呢?
“汗瑪法所慮甚是,當地土人,必是不願我大清日益兵強馬壯,但孫兒以為,這些土人,於大清而言,不過是小小禍患,實不足為慮,隻要我大清駐兵盡忠職守,必然能護住馬場。土人,喜歡住在山林之中,與草場有一段距離。再者……”蘇景灑然一笑,自信道:“汗瑪法,這些土司能世世代代在當地作威作福,其實於他們的族人深居密林,於外界全無來往有關。孫兒十四歲那年曾與手下人一起到雲南,與當地土人部族打過交道。這些人常年居於山林,連日常所需的食鹽都是由部族頭人一起在外界換來再分發的。他們隻看到自己頭頂上那一片天空,生病就向部族祭祀祈福,老了自己走到山林裏麵等死,從未受過汗瑪法聖恩沐化,半生處於饑餓貧病中,還要受頭人奴隸。他們隻以為自己的頭人就是神,統領幾個部族的土司就是萬神之王,如何知道外界還有汗瑪法這等聖明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