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韓大人。”狄青不卑不亢的對著韓琦拱了拱手。


    “狄青, 你這是要去見陛下?”韓琦也不還禮, 隻背著手問道。


    “正是。”狄青縱然不和韓琦計較, 可也不是沒脾氣的, 所以和韓琦說起話來,都盡量用少一些的字數。


    “正好, 老夫也是要去見陛下的。你我便一道吧!”說完, 便轉身走在了狄青的左前方,往禦書房而去。


    狄青縱然心裏不耐,可還是跟著一起去了禦書房。


    到了禦書房, 除了皇帝之外,另有八賢王、龐吉、王勉、何列等四人在。君臣見禮之後, 皇帝便對狄青說了賜婚一事。


    狄青心裏其實是不願意成婚的。他自幼長在八王爺府, 見過八賢王和自己姑母的鶼鰈情深, 受到的影響頗深,對婚姻是有著期待的。


    但也正因為如此, 才更加看重自己的婚事, 希望找一個能白頭偕老的妻子。同時他也知道, 此時自己大破西夏,更和西夏定下了盟約, 正是徹底掃除這個隱患的最好時機, 分`身乏術,並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為人夫的職責, 所以皇帝的賜婚, 他雖然知道不能輕易拒絕, 但還是試著推辭了一番。


    當然最後還是沒有成功的,皇帝卻讚了他為國的忠心後,還是勸道:“國事雖重,但婚姻大事也不可廢。你即刻成婚,而後迴轉邊疆也可。這是喜事、大事,幾天的工夫,不會有變的。”


    八賢王是狄青姑丈,見狄青還要再辭,趕緊打斷了狄青:“狄青,這是皇上恩寵,還不趕快謝恩!”


    狄青見姑丈八賢王給自己打眼色,想了想,最後還是謝恩接旨。又在皇帝的引見下見過了自己的未來嶽丈何列。


    皇帝叮囑八賢王和賢王妃狄娘娘為高堂替狄青操持婚事,便讓狄青迴家準備去了。


    有這麽一個女婿,何列是非常滿意的。看著狄青離開的背影高興得直捋胡子。隻是立刻就聽見了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開口,正是前來覲見的韓琦。


    “啟奏陛下,狄青適才允婚之時,借故推辭時態度曖昧似有抵觸,恭請陛下聖鑒。”韓琦對著皇帝拱手說道。


    此言一出,禦書房裏其餘諸位臣子都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就連皇帝也露出了不讚同的表情。


    “韓卿家,你先前說狄青擁兵自重,又因西夏頻頻利誘,為防有變,因而力薦將其召迴。如今狄青披星戴月晝夜兼程的趕迴來,就足以證明一切,為何你又有這樣的話說?”


    韓琦一副一心為國的樣子,對著皇帝拱手:“迴陛下,非是微臣不信任狄青,而是邊關一帶有關狄青私通西夏之說甚囂塵上,是以微臣憂心萬分。”


    八賢王身為狄青的姑丈,如何能袖手旁觀,立刻就頂了上去:“韓大人,狄青一心為國絕無二意,此次萬裏關山而返便是最好的證據,你的憂心不過是杞人憂天罷了。本王勸你,當止則止,不要再無中生有。”


    “八千歲,邊防重地何其重要?若有一城失陷,則國危矣。”韓琦一點都不意外八賢王會幫狄青說話,“既有傳言,我等還是慎重對待,寧信其有莫信其無的好。”


    龐吉看王勉沒有出頭的意思,最後還是他開口了,“兵書有雲,兵不厭詐。焉知這不是西夏的離間之計呢?”


    “太師莫不是覺得老夫下野幾年便老糊塗了?適才老夫見狄青與陛下對話時神色有異,有道是‘小心駛得萬年船’”韓琦諷刺了龐吉一句,轉過頭來又要對皇帝說話,“啟奏陛下……”


    “好了。”皇帝打斷了韓琦的話,臉上已經帶出了些不悅,“捕風捉影,徒增困擾。此事就不必再說了!”


    韓琦見皇帝不悅,便閉了嘴。


    皇帝這才轉向了八賢王等人:“皇叔和愛卿要好好替狄青籌備婚禮。”


    “臣等遵旨。”八賢王等人立刻應聲。


    狄青麵聖後去兵部報道不提,又去八王府見了姑母狄娘娘。姑侄兩個自去親熱不提,又有婚禮一應籌備在此不再冗述。


    隻說這一天晚上白羽閑來無事,便和展昭一起出門去巡夜。因為狄青迴京完婚一事,最近所有人說話都難免會提到狄青。


    夜間巡夜本就無事,張趙二人不似展昭沉穩也不似白羽定心,便閑話了幾句狄青的事來。


    張龍覺得狄青神勇,大宋正是有他才能安定如此的。趙虎聽了雖然也讚同,可還是覺得自家包大人也是定國能臣。


    展昭聽了便插話道:“文武何須比較?若無狄元帥攘外,包括包大人在內的大人們如何安內?所以大宋朝離不開他們中的任何一位,都是國之柱石,都必不可少。”


    白羽聽了點頭,特別讚同。他正要開口,就聽見由遠及近傳來了一陣搖簽筒的聲音,隨後就有一個算命先生,手持著“免費批命廣結善緣”的布幡走了過來。


    此時的朝廷沒有宵禁,可大晚上的,此時都快亥時了,也沒什麽人在街上呆著了,所以這算命先生的出現著實詭異。


    白羽心說,這大街上一個人都沒有,不光沒人,連鬼都沒有,這是要給誰算命啊?


    才這樣想完,那算命的便走到了四人麵前。


    張龍聽他搖晃簽筒的聲音有些擾民,便攔住了他問道:“算命的,這麽晚了,莫要發出噪聲擾民。”


    那算命的忽然四十五度角側臉仰望天空,對著他們四人開口說:“四位官爺,今晚天生異象,文曲星武曲星相會,必主大兇。國之棟梁將頹、國之柱石將毀也!”


    這邊趙虎才聽展昭誇了狄青和包大人等大人都是國之柱石,轉眼就有人說“國之柱石將毀”,這不是犯晦氣嘛!當下就怒了:“什麽將頹將毀的,你胡說什麽?”


    “忠言逆耳,隻當我什麽都沒說過吧!”那算命的歎了一口氣,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你!”趙虎氣得要命。


    展昭也皺著眉,不過卻是阻攔趙虎,“此等狂言不必理會。”又對那算命的說道,“你走吧。”


    那算命的就搖著簽筒走開了,嘴裏還高聲吆喝了兩聲:“免費批命廣結善緣!”


    原本一直沒說話的白羽就兩步追上了這個算命的,直接把他手裏的簽筒給搶了過來:“剛才說你擾民,你是不是非要進開封府大牢一趟才長記性?”大晚上的搖什麽搖?喊什麽喊?


    那算命的被毫無征兆的搶了簽筒之後,不由得眯著眼睛帶著戒備的看向了白羽。兩三息之後才放鬆下來,帶著點小心的對白羽賠錯:“我知道了,再不敢了!”


    “給你,趕緊走!”白羽這才把簽筒還給了那算命的。


    等人走遠了,白羽才又跟著展昭他們一起往前走,心裏有些奇怪:這算命的不像是入了道的,怎麽竟然知道文曲星武曲星相會的事情了呢?


    開封府裏,包拯正和公孫策在書房裏處理公文,便聽王朝進來通報,說是元帥狄青來訪。


    包拯說了聲“快請”,便趕緊起身相迎,正和進來的狄青看了個臉對臉。


    說起來包拯上次見狄青,還是幾年之前的事情了。當時他剛剛當上開封府府尹,在大宴上認識了狄青。也不知道為什麽,當時他一見到狄青便覺得親近,如同舊友久別重逢一般。此時見到狄青,包拯也是驚喜非常的露出了笑容來。


    公孫策也知道這兩人親厚,隻是因為文武之分,不好過從甚密。便打發了其他人下去,隻自己留下來給兩人沏茶,聽兩人談論邊關事宜。


    狄青把可以說的都和包拯說了,又提起了自己的婚事來:“若非陛下賜婚,我也不會拋下軍務遠離邊防。”


    包拯隻能勸道:“陛下也是感念你的功勞。這欽賜大婚可是無上榮幸,你該高興才是。”


    狄青哪裏不明白這個道理呢?隻是西夏狼主李昊時刻都有叩關之心,又有零散人馬時不時的前來邊關打草穀。狄青一想到自己這裏洞房花燭的大婚,邊關卻時刻麵臨著家破人亡的危機,便覺得有些愧疚:“強敵未滅,何以家為?”


    包拯隻能拍了拍狄青的肩膀:“成家立業,齊家治國平天下,難道邊防之患一日不解,你便一日不成家了嗎?兩者並無衝突,隻是時間倉促,你的婚事簡陋,有些委屈你了!”


    “哪裏委屈了?”狄青自然不覺得委屈的。隻是被包拯勸了幾句,也覺得有道理,心中的愧疚也消了幾分。“多謝你這番勸慰,我這也算是茅塞頓開了。”


    包拯自然也知道狄青的心思,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通的。可喜事當前,總不能新郎官哭喪著臉拜堂啊!所以便這般讓他寬心。


    兩人又說了一些話,因為狄青還要大婚,也未曾久留,亥末十分便離開了開封府。


    翌日便是狄青大婚,花轎自尚書府出門,一路上引得百姓都圍觀祝賀。隻是走到一條大街上的時候,和花轎對麵而來了一隊熱鬧的舞獅隊伍。


    那舞獅的隊伍和花轎正麵而來,難免會讓花轎耽擱一二,且那舞獅的隊伍還是打著“慶祝狄元帥大婚祥獅獻瑞”的名頭,送嫁的隊伍便沒有阻攔。


    沒成想這舞獅隊伍其實是另有陰謀,和花轎交身而過不過半盞茶的工夫,這花轎裏麵的新娘子就被掉包了。路邊上的一個人看到這一幕,不由得暗暗點頭,而後轉身離開。


    若是展昭白羽等人見到這個路邊的人,約莫就能認出這個人正是前一天夜裏搖簽筒擾民的那個算命先生了。隻是今日他卻不是那走江湖的打扮,而是錦袍玉帶,頗為富貴的樣子。


    而且這人還有一個身份,便是西夏的讚天將軍霍天雕。那狄青裏通外國的謠言便是他讓人散播的,為的便是除去大宋的這位無往不利的戰神。


    冒牌新娘便是霍天雕的妹妹霍天雁,此女和何金蓮又些容貌相似之處,故而才前來頂替。她頂著新娘子的身份被大紅花轎送進了大帥府,卻全沒有一個人發覺新娘早就換了人,而真正的何家小姐金蓮,也在隨後就香消玉殞了。


    狄青結束了酒宴之後,懷著一種期待和忐忑的心情進了新房。在此之前,雖然狄青從姑母的口中聽說過何小姐金蓮是個德貌雙全的女子,可還是忍不住的緊張。


    他又怕自己一身殺伐之氣會唐突了小姐,故而進了新房之後,便在屋子裏來迴的踱步,心中的緊張半點沒消反倒更甚。


    最後還是那冒牌的新娘霍天雁等不及了,催促著狄青掀了自己的蓋頭,這才讓狄青鼓足了勇氣,靠近了喜床。沒成想那蓋頭掀開的同時,迎接狄青的卻是一閃而過的冷光。


    狄青久經沙場,對這冷光再熟悉不過了。骨子裏的本能便讓他躲過了這當胸一刀,反手便奪了刺向自己的匕首。


    霍天雁眼看不敵,立刻飛身衝向了窗戶,幾個起落便不見了身影。而狄青本身隻是戰將,輕身功夫實在不過關,追出來後也沒找見身影。


    也就在這個時候,大帥府的家將聽見了打鬥的聲音,立刻就趕了過來,正好發現了先前死於霍天雕之手的何金蓮屍身,他們連忙報於狄青知道。


    也是這霍天雕一心想要置狄青於死地,像是便是霍天雁行刺不成,也能讓這狄青背負殺妻的罪名,更是留下了“狄青通敵殺人滅口”八個清晰的字跡,要借大宋的手來殺這大宋自己的護邊戰神。


    一樁喜事變成了喪事,更兼叛`國通敵的罪名在,大晚上的,禦書房也是燈火通明。八賢王、龐吉、王勉、韓琦、何列並包拯齊聚於此。


    皇帝心情煩躁得很,幾個大臣大氣也不敢出。


    良久之後,還是八賢王忍不住率先開了口:“陛下,這何小姐乃是一刀致命,如何還有餘力留字?分明就是有人陷害嫁禍,請皇上明察。”


    皇上心說,我也知道啊,可這不是說我明察就明察的,皇叔你迴頭看看何尚書,他痛失愛女隻剩一口氣吊著了,這可怎麽辦啊?


    想了想,還是打算問問專業人士的意見,所以便對包拯問道:“包卿家,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包拯麵色凝重的開口:“啟稟陛下,狄元帥手握重兵,朝中武將他為讚首。通敵叛`國於他何益?再者,才入洞房,何小姐又如何知道元帥有叛`國之意?狄元帥鎮守三關,令敵人聞風喪膽。臣以為,這正是敵人離間之計,請陛下不可輕信,以免毀掉國之柱石朝廷棟梁!”


    王勉也附和道:“陛下,包大人言之有理。狄元帥功在朝廷,此案宜詳加審理!”


    皇帝的臉色好看了一點:“包卿家,狄卿家現在何處?”


    “正在命案現場候查。”


    皇帝正要開口說話,韓琦便跳了出來:“陛下,何大人痛失愛女悲痛欲絕。何大人為刑部尚書,請陛下將此案交給何大人審理,好讓殺人元兇早日伏法。”


    “此事容後再說!”皇帝現在有些後悔起複韓琦了。這韓琦自從迴京,便屢屢在自己耳邊嘮叨狄青有不臣之心雲雲。他雖寬和但不傻——狄青若真有反意,早就領著邊關大軍殺迴京城了好嘛!


    “朕如今想麵見狄青,聽他訴說緣由。”順便也安撫一下自家這位沒有兄弟之名卻有兄弟之實的哥哥的心。


    韓琦立刻義正言辭的阻止:“萬萬不可!陛下,若那狄青不臣之心早有,此時陛下見他,他困獸之鬥下危及龍體則大宋社稷危矣!”


    龐吉憋著沒出聲,看著韓琦的眼神都不對了:這什麽人啊?這個時候了玩這套?西夏還在邊上等著呢,狄青真有個好歹,他們肯定比你還高興!


    皇帝深吸了一口氣平複了怒氣,語氣平淡的說道:“狄青乃國之重臣,功績彪炳,不可憑牆上幾個字就予以定罪,先讓他在府中候查即可。”


    “啟奏陛下……”韓琦聽到皇帝的處置有些不足:竟然隻是留在府裏,沒下大牢?


    “不用再說了!”皇帝打算了韓琦的話,“就這麽決定!”


    “遵旨!”龐吉立刻上前一步,把韓琦給拱開了。八賢王包拯等人略慢了一步,也趕緊“遵旨”應和。


    韓琦見事不可為,隻能暫時撂下此事。隻是他身為大理寺卿,隸屬三堂之內,出宮後就派了衙差包圍了大帥府,不允許任何人進出。


    八王府內,狄青的姑母狄娘娘憂心忡忡。自昨夜得知了狄青“通敵滅口”一事之後,她便枯坐至今。


    狄青算得上是她這位姑母親自養大的,說是姑侄,其實情同母子。都說知子莫若母,她如何不知道狄青是被陷害的呢?隻是國法當前,容不得一言推之,隻能坐等。


    隻是她思前想後,還是想要進宮去麵見皇帝:這案子,萬萬不能落在那尚書何列的手裏。當初皇帝賜婚,自己去尚書府見那金蓮小姐的時候,看出那何列對這獨女是如何的愛護寵溺。


    如今何列痛失愛女,難免不會遷怒狄青。既會遷怒,便難免錯判,所以這案子,還是不要給他的好!


    這樣想著,她便吩咐人準備車輦進宮去。


    開封府裏,白羽聽到清晨才迴來的包拯說起狄青一事,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隨後他歪著頭想了想,對包拯很認真的說:“你要幫他才行。不然你們迴去之後,他肯定不和你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鵝哥威武[快穿神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武思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武思辰並收藏鵝哥威武[快穿神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