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風雨將至,不過旦夕之間!
長安的大部分人已經敏感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心情都難以平靜,甚至忐忑。太子李承乾則深刻處於惶恐不安之中,昨晚他躺在榻上輾轉反側,壓根難以入眠。
此時此刻,他再一次體會到了稱心被抓走的那晚,那種極度無助的感覺。
李承乾不斷捏著拳頭,焦慮之情溢於言表,許久之後才低聲道:“紇幹,你說……孤現在該怎麽辦?”
“殿下……情況或許沒有嚴重到那個地步,您…不必過於緊張。”一向沉穩的紇幹承基說話也不免多了幾分緊張,微微有點結巴。
李承乾繼續捏著五指,低聲道:“孤也覺得是過於緊張了,但這般緊張並非全無必要,您信不信,這件事最終會牽涉到東宮。”
紇幹承基對此十分清楚,這件事不是東宮幹的,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說明有人蓄意陷害,最終一定會將髒水潑到東宮頭上,想辦法將東宮置於死地。
有人處心積慮,所以東宮肯定無法獨善其身,連清者自清都做不到,因為自己和陰弘智確實有來往。
隻要有人抓住了這一點,便足以成為攻訐的平局,這是鐵證,無論如何都賴不掉的。想想對方既然已經對李佑動手,想必肯定是有萬全的準備,所以僥幸的想法全無意義,太子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如果放在往常,皇帝陛下對太子足夠信任和疼愛,那麽清者自清倒也沒什麽。但去歲的幾件事情,皇帝對太子已經極度不滿,已經到了信任破產的邊緣,這個時候出這麽一件事,皇帝會怎麽想?
更加厭惡的可能性很大,至少沒有太多的耐心去替太子說話,或者想辦法為太子還清白。畢竟在孔穎達受傷和稱心的事情上,皇帝一定會用強硬的手段維護過東宮。
如果這次繼續這樣。天下人會怎麽想?皇帝不能總是強行維護一個屢屢犯錯的太子,天下也不會容許一個劣跡斑斑的太子,即便其中有不少蒙冤的成分。
現實就是讓人這麽無奈!
太子此刻考慮應對之策也完全在情理之中,但是這等時候怎樣的對策才有效用呢?
“殿下……殿下要不現在入宮向陛下自證清白?”
“那豈非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李承乾無奈搖頭道:“孤的難處正在這裏。這件事我們壓根無法主動證明清白,但等到別人出手的時候,基本上就晚了。”
“那……”紇幹承基沉吟道:“殿下,與陰弘智來往的人是屬下,到時候屬下擔下所有的事情便是了。”
“沒用的。你是東宮侍衛首領,是孤的心腹,隻要與你有關,孤如何能獨善其身?他們是衝著孤來的,這件事太大,你擔不住。”李承乾擺擺手,他對現狀認識的很清楚,絲毫沒有讓屬下當替罪羔羊的意思。
雖然是出於現實的理智考慮,不見得是李承乾多心疼屬下,但紇幹承基心中多少泛起一絲暖意。沉吟片刻道:“殿下。如果萬不得已,似乎隻有一個辦法奏效……”
“孤坐上皇位!”李承乾拳頭緊握,聲音很低沉,卻說出了一句驚天動地之語。
紇幹承基心中正是這般想法,但身為臣子,他不敢輕易說出來,如今太子親口到來,自然是再好不過。
李承乾左思右想,事已至此似乎隻能這般了,麵臨很可能被廢掉的危局。先下手為強自然是最好不過。
隻有當儲君變成皇帝,成為既成事實的時候,自己才能真的平安無事。
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開了個壞頭,給了李承乾一個很好的教材。父皇就是靠著無力和血腥登上皇位的,自己為什麽不能呢?
效仿玄武門之變?
恐怕不行,即便這時候帶著人去殺了魏王李泰,甚至是在長安的所有皇子,也無法達到當年父皇玄武門之變的效果。
當年秦王李世民本身是天策上將,麾下效用的文臣武將眾多。大唐有一多半的江山是他打下來的,威望擺在那裏。
即便再玄武門用了非常手段,大臣們也不敢說什麽,隻能乖乖的信服,甚至可以借此反過來控製,威脅老爹李淵。而李淵也沒有別的辦法,雖然還有別的兒子,但大多幼小,且能力有限,為了李唐江山傳承,他隻能默認事實,將皇位傳給二兒子李世民,哪怕他有些大逆不道。
但如今則不同,李承乾的威望很有限,他控製不住大臣,也控製不住李世民。即便長安的皇子全都死了,還有吳王李恪、蜀王李黯在外麵,皇位仍舊有繼承人,所以皇室不會默許一個謀反的太子登基。
所以玄武門之變的案例對於李承乾而言沒有參考價值,他所能做的隻有——弑君弑父。
隻有皇帝死了,太子才是合法的皇位繼承人,雖然這樣做大逆不道,但在你死我亡麵前,李承乾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
事已至此,唯有如此。
隻要成功,他登基就合乎禮法,彌補在威望上的缺憾,然後將弑君弑父這等罪名推到其他人身上就行,比如魏王李泰。
在成者王侯敗者寇的年代,史書就會留下貞觀十六年,魏王李泰反,弑殺君父,太子李承乾奮起誅殺平叛,重振大唐的記錄。
當然了,過程可能比較曲折,也可能會留下些許不雅記錄,或者被人詬病。但千百年後,歲月變遷,真相早已模糊。
父皇玄武門之變弑兄殺弟,逼迫君父本身也是大逆不道的行為,但經過十多年的掩飾和勵精圖治之後,現在誰還提那些不堪的往事?誰不說皇帝陛下英明神武?
還是那句話,成者王侯敗者寇!在皇家,就是成者聖君敗者亡!
父皇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至於不孝之舉……那也怪不得兒子了,如果不是父皇過度寵愛李泰等人,一步步把自己逼到如今的地步,自己也不會這麽做。
所以說到底也不完全怪自己,為了生存,為了身家性命不得不如此了!李承乾拳頭緊握,表情陰冷,做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決定。(未完待續。)
風雨將至,不過旦夕之間!
長安的大部分人已經敏感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心情都難以平靜,甚至忐忑。太子李承乾則深刻處於惶恐不安之中,昨晚他躺在榻上輾轉反側,壓根難以入眠。
此時此刻,他再一次體會到了稱心被抓走的那晚,那種極度無助的感覺。
李承乾不斷捏著拳頭,焦慮之情溢於言表,許久之後才低聲道:“紇幹,你說……孤現在該怎麽辦?”
“殿下……情況或許沒有嚴重到那個地步,您…不必過於緊張。”一向沉穩的紇幹承基說話也不免多了幾分緊張,微微有點結巴。
李承乾繼續捏著五指,低聲道:“孤也覺得是過於緊張了,但這般緊張並非全無必要,您信不信,這件事最終會牽涉到東宮。”
紇幹承基對此十分清楚,這件事不是東宮幹的,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說明有人蓄意陷害,最終一定會將髒水潑到東宮頭上,想辦法將東宮置於死地。
有人處心積慮,所以東宮肯定無法獨善其身,連清者自清都做不到,因為自己和陰弘智確實有來往。
隻要有人抓住了這一點,便足以成為攻訐的平局,這是鐵證,無論如何都賴不掉的。想想對方既然已經對李佑動手,想必肯定是有萬全的準備,所以僥幸的想法全無意義,太子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如果放在往常,皇帝陛下對太子足夠信任和疼愛,那麽清者自清倒也沒什麽。但去歲的幾件事情,皇帝對太子已經極度不滿,已經到了信任破產的邊緣,這個時候出這麽一件事,皇帝會怎麽想?
更加厭惡的可能性很大,至少沒有太多的耐心去替太子說話,或者想辦法為太子還清白。畢竟在孔穎達受傷和稱心的事情上,皇帝一定會用強硬的手段維護過東宮。
如果這次繼續這樣。天下人會怎麽想?皇帝不能總是強行維護一個屢屢犯錯的太子,天下也不會容許一個劣跡斑斑的太子,即便其中有不少蒙冤的成分。
現實就是讓人這麽無奈!
太子此刻考慮應對之策也完全在情理之中,但是這等時候怎樣的對策才有效用呢?
“殿下……殿下要不現在入宮向陛下自證清白?”
“那豈非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李承乾無奈搖頭道:“孤的難處正在這裏。這件事我們壓根無法主動證明清白,但等到別人出手的時候,基本上就晚了。”
“那……”紇幹承基沉吟道:“殿下,與陰弘智來往的人是屬下,到時候屬下擔下所有的事情便是了。”
“沒用的。你是東宮侍衛首領,是孤的心腹,隻要與你有關,孤如何能獨善其身?他們是衝著孤來的,這件事太大,你擔不住。”李承乾擺擺手,他對現狀認識的很清楚,絲毫沒有讓屬下當替罪羔羊的意思。
雖然是出於現實的理智考慮,不見得是李承乾多心疼屬下,但紇幹承基心中多少泛起一絲暖意。沉吟片刻道:“殿下。如果萬不得已,似乎隻有一個辦法奏效……”
“孤坐上皇位!”李承乾拳頭緊握,聲音很低沉,卻說出了一句驚天動地之語。
紇幹承基心中正是這般想法,但身為臣子,他不敢輕易說出來,如今太子親口到來,自然是再好不過。
李承乾左思右想,事已至此似乎隻能這般了,麵臨很可能被廢掉的危局。先下手為強自然是最好不過。
隻有當儲君變成皇帝,成為既成事實的時候,自己才能真的平安無事。
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開了個壞頭,給了李承乾一個很好的教材。父皇就是靠著無力和血腥登上皇位的,自己為什麽不能呢?
效仿玄武門之變?
恐怕不行,即便這時候帶著人去殺了魏王李泰,甚至是在長安的所有皇子,也無法達到當年父皇玄武門之變的效果。
當年秦王李世民本身是天策上將,麾下效用的文臣武將眾多。大唐有一多半的江山是他打下來的,威望擺在那裏。
即便再玄武門用了非常手段,大臣們也不敢說什麽,隻能乖乖的信服,甚至可以借此反過來控製,威脅老爹李淵。而李淵也沒有別的辦法,雖然還有別的兒子,但大多幼小,且能力有限,為了李唐江山傳承,他隻能默認事實,將皇位傳給二兒子李世民,哪怕他有些大逆不道。
但如今則不同,李承乾的威望很有限,他控製不住大臣,也控製不住李世民。即便長安的皇子全都死了,還有吳王李恪、蜀王李黯在外麵,皇位仍舊有繼承人,所以皇室不會默許一個謀反的太子登基。
所以玄武門之變的案例對於李承乾而言沒有參考價值,他所能做的隻有——弑君弑父。
隻有皇帝死了,太子才是合法的皇位繼承人,雖然這樣做大逆不道,但在你死我亡麵前,李承乾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
事已至此,唯有如此。
隻要成功,他登基就合乎禮法,彌補在威望上的缺憾,然後將弑君弑父這等罪名推到其他人身上就行,比如魏王李泰。
在成者王侯敗者寇的年代,史書就會留下貞觀十六年,魏王李泰反,弑殺君父,太子李承乾奮起誅殺平叛,重振大唐的記錄。
當然了,過程可能比較曲折,也可能會留下些許不雅記錄,或者被人詬病。但千百年後,歲月變遷,真相早已模糊。
父皇玄武門之變弑兄殺弟,逼迫君父本身也是大逆不道的行為,但經過十多年的掩飾和勵精圖治之後,現在誰還提那些不堪的往事?誰不說皇帝陛下英明神武?
還是那句話,成者王侯敗者寇!在皇家,就是成者聖君敗者亡!
父皇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至於不孝之舉……那也怪不得兒子了,如果不是父皇過度寵愛李泰等人,一步步把自己逼到如今的地步,自己也不會這麽做。
所以說到底也不完全怪自己,為了生存,為了身家性命不得不如此了!李承乾拳頭緊握,表情陰冷,做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決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