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李治和謝逸等人自長安出發,沿著渭水東進,但不出潼關。


    在華州附近渡過渭河,向北直接向黃河岸邊而去,按照正常路徑,應該是在蒲津關東渡黃河,進入晉地。


    但李治和謝逸沒有這麽幹,據說河對岸的澤州已經有很多河東官員等候,現在過去並非良機,他們不想一入晉地就被人“包圍”。


    老天爺似乎也很幫忙,正值秋天,黃河上遊下起了秋雨,河水漲了不少,尤其是晉陝大峽穀之間,水流相當湍急。


    這種情況下,浮橋撤了,乘船渡河是有危險的,所以晉王殿下一行順理成章地停了下來。反正著急的是旁人,不是自己。


    趁著有空,謝逸帶著的李治四處遊覽,李二陛下說了,讓李治出門長長見識,如此也算是奉旨行事。


    先去壺口看瀑布,正值秋汛,所以壺口瀑布顯得相當壯觀,李治看到之後那表情是相當震撼。謝逸更是愜意,壺口兩岸,完全沒有後世那般遊人如織,自然也就不會顯得很擁擠。


    隨後又去了太史公司馬遷的祖籍韓城,遊覽拜謁太史公故裏,然後再去黃河岸邊去泡個溫泉。


    黃河岸邊有溫泉多處,還有個相當別致的名字叫作處/女泉,據說當地新婚女子出嫁前都會來此間沐浴。水質優良,風景如畫,在此間舒舒服服泡會溫泉,那是相當舒服。


    不過慢慢的,李治有些沉不住氣了,問道:“謝長史,我們在黃河以西逗留好嗎?”


    “反正過不了河,何必著急,河東的事情已經發生,遲早無所謂。”謝逸安撫道:“按照既定的行程,我們過去能看到什麽?殿下也不想被那些恭維的馬屁精煩擾吧?所以啊,不要著急,還是讓旁人去著急吧。”


    “也是!”李治點頭道:“那我們怎麽辦?到河東首先去何處呢?”


    “就這兩日找時間渡河。到了河東自然先去晉陽,那是我大唐北都,高祖皇帝和陛下龍興之處,該先去看看。別忘了。陛下的旨意是讓殿下前去拜謁高祖皇帝故居,名義上不能本末倒置。”


    “好,到時候先去晉陽,我也挺想去看看的。”李治點點頭,說道:“我確實想去看。還想去一遭晉陽宮,聽說那裏的精致也不錯。”


    “放心好了,殿下身為皇子,親王,駐蹕晉陽,自然可以入住晉陽宮。”沒錯,正是那座隋煬帝修建,唐高祖李淵被誘騙寵幸兩名煬帝妃子,被迫走上騎兵之路的晉陽宮。


    謝逸繼續道:“到了晉陽,殿下少不得得見一些人。”


    “什麽人?”


    “王家人!”


    李治恍然道:“這倒是。太原王氏乃是五姓七宗之一,河東第一大世家,少不得要見見。”


    “那是自然,不過該是王家人主動來拜會殿下您。”說到這裏,謝逸猛然想起來,在原本的曆史上,李治的原配不正是王皇後嘛,正是出身太原王氏。


    此行前去晉陽,如果與太原王氏的人見麵,會不會見到個小姑娘。然後順便把李治的婚事給解決了?


    可能是存在的,晉王到晉陽,太原王氏在這位嫡出皇子身上投資是很有可能的。不見得希望李治走得很遠,單單是能與皇家聯姻。尤其是一位皇帝鍾愛的皇子結親,好處肯定是有的。


    至於李世民那邊,應該也很樂意與太原王氏這樣的大家族聯姻。雖說李世民素來討厭山東世家,卻也是又愛又恨,不能一棒子打死。


    又打又拉,恩威並施是最為妥當的做法。打壓了滎陽鄭氏,對崔家多有提防,與王家聯姻是很不錯的安排。


    從曆史經驗來看,確實很有可能。


    隻是貌似曆史上李治和王皇後並不和睦,並非琴瑟和諧,而且沒有孩子,最終鬧得被廢的下場。


    想想還是挺遺憾的,雖然再皇家和政治麵前,這都不算事,但是吧,夫妻關係還是和睦寫的好。


    尤其是李治現在還年少,如果讓他早早對婚姻生活喪失信心,那麻煩可就大了。再者,因為武二娘子在謝家的緣故,謝逸總覺得有愧於李治,所以盡量想要補償他,讓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


    所以此番晉陽之行,與王家見麵,尤其是女孩見麵,必須要特別謹慎。為晉王殿下的終身幸福,少不得要多操心啊!


    ……


    在黃河以西耽擱了兩三日之後,秋雨漸漸停歇,李治和謝逸準備渡河東去。


    所選擇的地點還是蒲津關,此處在秦漢時名曰臨晉關,顧名思義,顯而易見。楚漢相爭之時,韓信正是從此處渡河,平定了西魏國,然後兵出太行山,才有了後來背水一戰。


    隋末天下大亂,李唐軍隊也正是由此從容進入關中,在關隴貴族的支持下,奪取都城長安,掌握關中要害,從而一統天下。


    毫無疑問,蒲津關乃是一處至關重要的戰略要地,前幾年北伐東邊突厥,很多糧食軍械等物資也都是從這裏運送到河東,然後運往雲中、定襄等地。


    縱然如今是和平歲月,此處也駐紮有一定的軍隊,保護這條河東前往關中最便捷,最要緊的道路。


    晉王要過河,地方官員自然是準備充分,早就備好了船隻,唯恐有什麽閃失。


    雖說戰時這裏搭建有浮橋,但平素並不方便,更何況如今秋汛正嚴重,浮橋很難固定。這個年代,又沒有什麽斜拉橋,懸索橋之類的設計和鋼鐵橋體,所以最方便穩妥的還是渡船。


    龐大的隨從,加上五百多護衛的士兵,過河需要的船隻不少,可以說幾乎將渡口附近所有的船隻都征調過來。


    以至於很多過河的人受到耽誤了行程,想要過河而不能,但略微打聽是皇子渡河,也就乖乖閉上嘴巴,沒什麽可說的了。


    不過其中也有例外,倒不是說此人膽大妄為,大放厥詞,而是此人頗有地位,一番說項之後,蒲津關的守軍不得不給他行個方便,讓他和晉王殿下一道過河。


    原因無他,蓋因此人姓王,來自晉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敗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三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三問並收藏唐朝敗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