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不出預料,兩日後李世民從濟源迴來,對大肆操辦中元祭禮的兩個兒子大加讚許。
李承乾和李泰皆得嘉許賞賜,看似平分秋色,不分勝負。
但這一遭,還有一個好消息從長安傳來——太子妃蘇氏已有孕兩月,李承乾特意派快馬向君父報喜。
果不其然,李世民聞聽消息後龍顏大悅,立即下旨給東宮賞賜了不少珍玩藥品,以及百濟剛剛進貢的上好人參,給兒媳婦安胎。
雖說已經不是頭一迴當爺爺,已然有李欣這麽個孫子了,但李世民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更甚往昔。
畢竟此孫非彼孫,大有區別。
一來李承乾是嫡長子,又是當朝太子,儲君有子意味著江山得有直係傳承,在重視血脈傳承的古代,這一點至關重要。
再者,有孕的是太子妃,腹中之子便是嫡出,是大唐正經的長子嫡孫。隻要落草的是個男孩,身份將尊貴異常。
而李泰的兒子李欣,終究隻是個庶子,若非是皇帝頭一個孫子,孫以稀為貴,哪能這般金貴?
雖說李泰一直有意迴避此事,特意將李欣養在王妃閻婉膝下,仍舊不能改變兒子的出身。畢竟李欣出生之時,剛剛大婚不久的閻婉不過才十一歲,從生理角度而言,懷孕生子有些不切實際。
庶子終究是庶子,而且還是次子的庶子,出身差了太多太多。
毫無疑問,而今太子妃蘇氏腹中的孩子更為尊貴,意義非凡。難怪李世民高興,倍加重視,皆在情理之中。
李泰少不得有些黯然,前番得了魏王池的賞賜,算是領先,風光一時。而今太子妃有孕,太子李承乾迅速追上來,並且大有反超之勢。
本來是重要臂助,可以加分添彩的兒子李欣,也驟然大失光彩,著實損失不少啊!
怎麽辦?
有人給他出主意,彈劾太子不孝,理由是守孝期間行房,致使妻妾有孕。
聽到此言,李泰哭笑不得,順手便一巴掌抽過去,這樣的傻逼實在不宜留在魏王府,丟人現眼不說,說不定哪天還會坑害主人。
先不說皇家守孝以日代月,隻需守孝二十七日即可,縱然真該守孝三年,又能如何?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更何況長孫皇後生前一直期盼太子早日得子,如今如願以償,太子妃有孕算是大慰母後在天之靈,乃是天大盡孝的喜事,誰敢說句壞話?
關乎此事,隻能默默祈禱太子妃蘇氏生個女兒。然後辦好魏王府的文學館,編好《括地誌》,幾日後的文會亦十分重要……
然而李泰萬萬沒想到,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洛陽宮中,有人剛剛“參”了他一本。
……
貞觀殿裏,李世民正在單獨接見柱國老臣虞世南。
“臣虞世南拜見陛下。”
“伯施不必多禮,快坐!”李世民對這位比自己父親更年長的老臣很是尊敬。
“謝陛下。”
李世民笑問道:“此番江都之行可還順利?”
虞世南激動道:“托陛下洪福,一切順利,臨終前能去拜祭一迴兄長,也算是了了一樁心願。”
提及故人,李世民似也頗有感慨,歎道:“你們兄弟都是治世能臣,可惜令兄被宇文化及所害……朕得汝,甚幸之。”
“陛下謬讚了,臣垂垂老矣,能得陛下器重,實屬榮幸。”
“卿不必過謙,此去江都,一路見聞,可要向朕進諫點什麽?”李世民輕聲笑問,似想要通過虞世南了解些許江淮訊息。
“今年江淮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海晏河清,臣沒什麽可說的。不過前兩日到了洛陽……”
聽到虞世南話中有轉折意味,李世民當即問道:“洛陽怎樣?”
“迴陛下,臣前日迴到洛陽,曾前往伊闕故地重遊,見賓陽洞前工匠勞作,方知是魏王為先皇後修造佛龕,殿下仁孝之心甚佳,但是……”
“但是怎樣?”涉及亡妻愛子,李世民眉頭緊鎖,目光陡然凝重了許多。
虞世南沉聲道:“臣見監工手持皮鞭,對工匠多有責打,似不惜民力,力求進度……臣以為,如此急躁苛待,似有失皇家仁愛;
且先皇後在世,仁厚愛民的德行天下皆知,如今修佛龕既是為娘娘祈福,卻有違娘娘教誨,此舉恐怕不妥……”
李世民眉頭幾動,追問道:“果真如此嗎?”
“臣親眼所見。”
“此事是青雀主持,他知曉嗎?”李世民沒頭沒腦地又問了一句。
虞世南沉吟片刻,低聲道:“殿下或許失察,或許盡孝心切,操之過急……”
沒有準確的答案,也未正麵迴答,但李世民心中卻已然有數。
至少有一點,李泰已然是罪責難逃。如果不知道,則是失察之罪,挨點訓斥,丟點麵子罷了,沒什麽大事;如果知道,那可就是大事了,如此急功近利,意圖何在?
李世民雖然愛子無原則,但終究是帝王,絲毫不糊塗,尤其聞聽重臣諫言之時,考慮的自然就多了。
而且佛龕關乎為愛妻祈福,李世民非常重視,更容不得旁人在這件事上有小動作,褻瀆愛妻。
李世民沉吟片刻,目光深沉,悠悠道:“關乎此事,朕會叮囑魏王,讓他勿急勿躁,愛惜民力,弘揚朝廷和皇後的仁德。”
“陛下聖明。”虞世南心裏有數,點到為止即可。
“伯施,你有心了。”
虞世南頓首道:“陛下,諫言乃是為臣者本分,陛下能夠采信更是為臣者幸運,老臣深感有生之年,得遇陛下這樣的明主。
隻是老臣已然年邁,自覺精力大不如前,恐難再侍奉君前,故請陛下恩準臣歸家安養……”
辭官!
奏上最後一諫,虞世南突然提出辭官!
八十歲高齡,提出這樣的請求似乎合情合理。尤其是長途跋涉,祭奠亡兄之後,更加心有感觸,這都可以理解。
但虞世南這一走,朝中局勢似乎會有些微妙變化,這是李世民必須要考慮的。
第一反應,李世民有心挽留,但轉念一想,虞世南已經八十歲了,又能再挽留多久?強留朝中,不讓老臣安養晚年,似乎也不是仁君作風。
所以這事,他不能反對,但是眼下……時機似乎不那麽恰當。
“伯施啊,你年紀確實大了,迴家安養晚年,含飴弄孫也在情理之中,是應該。不過眼下,朕還離不開你啊!”李世民誠懇道:“再等等,待明年年初時再歸家,可好?”
李二陛下的心思,虞世南了然於心,皇帝需要這半年時間來重新布置,也許還得尋找新的合適人選。
此事不隻關乎皇帝,關乎朝堂,也關乎自己身後的一大群人。這個時候,隻要自己還能動彈,便不能立即撂挑子。略微的沉吟後,虞世南欣然道:“臣遵旨!”
*
ps:虞世南是次子,但過繼給叔父虞寄,故字伯施。按古代取表字傳統,“伯”為嫡長子所用字眼。
;
不出預料,兩日後李世民從濟源迴來,對大肆操辦中元祭禮的兩個兒子大加讚許。
李承乾和李泰皆得嘉許賞賜,看似平分秋色,不分勝負。
但這一遭,還有一個好消息從長安傳來——太子妃蘇氏已有孕兩月,李承乾特意派快馬向君父報喜。
果不其然,李世民聞聽消息後龍顏大悅,立即下旨給東宮賞賜了不少珍玩藥品,以及百濟剛剛進貢的上好人參,給兒媳婦安胎。
雖說已經不是頭一迴當爺爺,已然有李欣這麽個孫子了,但李世民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更甚往昔。
畢竟此孫非彼孫,大有區別。
一來李承乾是嫡長子,又是當朝太子,儲君有子意味著江山得有直係傳承,在重視血脈傳承的古代,這一點至關重要。
再者,有孕的是太子妃,腹中之子便是嫡出,是大唐正經的長子嫡孫。隻要落草的是個男孩,身份將尊貴異常。
而李泰的兒子李欣,終究隻是個庶子,若非是皇帝頭一個孫子,孫以稀為貴,哪能這般金貴?
雖說李泰一直有意迴避此事,特意將李欣養在王妃閻婉膝下,仍舊不能改變兒子的出身。畢竟李欣出生之時,剛剛大婚不久的閻婉不過才十一歲,從生理角度而言,懷孕生子有些不切實際。
庶子終究是庶子,而且還是次子的庶子,出身差了太多太多。
毫無疑問,而今太子妃蘇氏腹中的孩子更為尊貴,意義非凡。難怪李世民高興,倍加重視,皆在情理之中。
李泰少不得有些黯然,前番得了魏王池的賞賜,算是領先,風光一時。而今太子妃有孕,太子李承乾迅速追上來,並且大有反超之勢。
本來是重要臂助,可以加分添彩的兒子李欣,也驟然大失光彩,著實損失不少啊!
怎麽辦?
有人給他出主意,彈劾太子不孝,理由是守孝期間行房,致使妻妾有孕。
聽到此言,李泰哭笑不得,順手便一巴掌抽過去,這樣的傻逼實在不宜留在魏王府,丟人現眼不說,說不定哪天還會坑害主人。
先不說皇家守孝以日代月,隻需守孝二十七日即可,縱然真該守孝三年,又能如何?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更何況長孫皇後生前一直期盼太子早日得子,如今如願以償,太子妃有孕算是大慰母後在天之靈,乃是天大盡孝的喜事,誰敢說句壞話?
關乎此事,隻能默默祈禱太子妃蘇氏生個女兒。然後辦好魏王府的文學館,編好《括地誌》,幾日後的文會亦十分重要……
然而李泰萬萬沒想到,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洛陽宮中,有人剛剛“參”了他一本。
……
貞觀殿裏,李世民正在單獨接見柱國老臣虞世南。
“臣虞世南拜見陛下。”
“伯施不必多禮,快坐!”李世民對這位比自己父親更年長的老臣很是尊敬。
“謝陛下。”
李世民笑問道:“此番江都之行可還順利?”
虞世南激動道:“托陛下洪福,一切順利,臨終前能去拜祭一迴兄長,也算是了了一樁心願。”
提及故人,李世民似也頗有感慨,歎道:“你們兄弟都是治世能臣,可惜令兄被宇文化及所害……朕得汝,甚幸之。”
“陛下謬讚了,臣垂垂老矣,能得陛下器重,實屬榮幸。”
“卿不必過謙,此去江都,一路見聞,可要向朕進諫點什麽?”李世民輕聲笑問,似想要通過虞世南了解些許江淮訊息。
“今年江淮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海晏河清,臣沒什麽可說的。不過前兩日到了洛陽……”
聽到虞世南話中有轉折意味,李世民當即問道:“洛陽怎樣?”
“迴陛下,臣前日迴到洛陽,曾前往伊闕故地重遊,見賓陽洞前工匠勞作,方知是魏王為先皇後修造佛龕,殿下仁孝之心甚佳,但是……”
“但是怎樣?”涉及亡妻愛子,李世民眉頭緊鎖,目光陡然凝重了許多。
虞世南沉聲道:“臣見監工手持皮鞭,對工匠多有責打,似不惜民力,力求進度……臣以為,如此急躁苛待,似有失皇家仁愛;
且先皇後在世,仁厚愛民的德行天下皆知,如今修佛龕既是為娘娘祈福,卻有違娘娘教誨,此舉恐怕不妥……”
李世民眉頭幾動,追問道:“果真如此嗎?”
“臣親眼所見。”
“此事是青雀主持,他知曉嗎?”李世民沒頭沒腦地又問了一句。
虞世南沉吟片刻,低聲道:“殿下或許失察,或許盡孝心切,操之過急……”
沒有準確的答案,也未正麵迴答,但李世民心中卻已然有數。
至少有一點,李泰已然是罪責難逃。如果不知道,則是失察之罪,挨點訓斥,丟點麵子罷了,沒什麽大事;如果知道,那可就是大事了,如此急功近利,意圖何在?
李世民雖然愛子無原則,但終究是帝王,絲毫不糊塗,尤其聞聽重臣諫言之時,考慮的自然就多了。
而且佛龕關乎為愛妻祈福,李世民非常重視,更容不得旁人在這件事上有小動作,褻瀆愛妻。
李世民沉吟片刻,目光深沉,悠悠道:“關乎此事,朕會叮囑魏王,讓他勿急勿躁,愛惜民力,弘揚朝廷和皇後的仁德。”
“陛下聖明。”虞世南心裏有數,點到為止即可。
“伯施,你有心了。”
虞世南頓首道:“陛下,諫言乃是為臣者本分,陛下能夠采信更是為臣者幸運,老臣深感有生之年,得遇陛下這樣的明主。
隻是老臣已然年邁,自覺精力大不如前,恐難再侍奉君前,故請陛下恩準臣歸家安養……”
辭官!
奏上最後一諫,虞世南突然提出辭官!
八十歲高齡,提出這樣的請求似乎合情合理。尤其是長途跋涉,祭奠亡兄之後,更加心有感觸,這都可以理解。
但虞世南這一走,朝中局勢似乎會有些微妙變化,這是李世民必須要考慮的。
第一反應,李世民有心挽留,但轉念一想,虞世南已經八十歲了,又能再挽留多久?強留朝中,不讓老臣安養晚年,似乎也不是仁君作風。
所以這事,他不能反對,但是眼下……時機似乎不那麽恰當。
“伯施啊,你年紀確實大了,迴家安養晚年,含飴弄孫也在情理之中,是應該。不過眼下,朕還離不開你啊!”李世民誠懇道:“再等等,待明年年初時再歸家,可好?”
李二陛下的心思,虞世南了然於心,皇帝需要這半年時間來重新布置,也許還得尋找新的合適人選。
此事不隻關乎皇帝,關乎朝堂,也關乎自己身後的一大群人。這個時候,隻要自己還能動彈,便不能立即撂挑子。略微的沉吟後,虞世南欣然道:“臣遵旨!”
*
ps:虞世南是次子,但過繼給叔父虞寄,故字伯施。按古代取表字傳統,“伯”為嫡長子所用字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