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闖入大殿者,正是當今聖上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朱棣。


    朱棣是1360年生人,今年十五歲。


    雖然在秦楓穿越來的那個時空,十五歲還是中學生,但在七百年前,十五歲完全可以娶妻生子了。


    更何況朱棣從小勇武過人,喜歡打熬氣力,摔跤為樂,所以這會兒已經頗有些虎虎生風,站在大殿正中,比那些身經百戰的悍將,竟也絲毫不差。


    雖然沒有屍山血海裏滾出來的煞氣,但卻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銳氣。


    這會兒,聽到父皇不滿,朱棣也是不閃不避,先躬身行禮,然後大聲說道:“兒臣也想要追隨秦楓秦先生,去艦隊上鍛煉自己,未來為了我大明江山,出一份力!”


    此言一出,金鑾殿上安靜下來。


    這是第一個站出來的皇子,可謂是勇氣可嘉。


    然而……皇帝會怎麽看?


    不確定皇帝意圖之前,這些老成持重的臣子,也不會輕易發表意見。


    說實話,這個朱老四,出現得有點唐突了!


    徐達等人雖然不說話,但心裏都在暗暗盤算,眼角也時不時跳動一下,仿佛嗅到了某種危險的味道。


    為何說朱棣唐突,那不是沒有原因的。


    因為秦楓剛才描畫的那個廣闊的大航海藍圖,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極為陌生的。


    按照傳統的觀念,正所謂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這便是逐鹿天下四個字的由來。


    從那以後,逐鹿問鼎,便是一代又一代英雄豪傑的至高追求,為了登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不知多少智勇雙全的強者,南征北戰,經曆無數廝殺,最終也很難確定鹿死誰手。


    今天,現在,坐在寶座上的聖上,便是這一屆的最終勝者!


    可是……


    天下。


    什麽是天下?


    毫無疑問,要是按照傳統的說法,現在大明完全就是天下共主!


    就連北元都徹底解決了,北方大片的土地雖然不能說完全掌控,但剩下的連癬疥之疾都算不上,大明沒有全麵占領,隻不過是因為那裏苦寒貧瘠,實在懶得過去罷了。


    至於隔海相望的那些小國。


    你猜為什麽會被列為“不征之國”?


    不征的意思,絕不是說沒有能力征服。


    而是……壓根也不值得征服啊!


    圖個啥?


    君不見倭國那邊曝出有銀礦,結果怎麽樣,還不是大征而特征,現在已經成了大明重要的白銀產區。


    除了這些,好像就沒了啊!


    幾乎沒了!


    天下,已盡在大明掌控。


    那麽接下來通常的做法是什麽?


    是確保天下穩定,各地安穩並且始終服從中央的管轄。


    為了確保這一點,曆代君王常見的做法是,分封藩王,鎮守各地。


    理由很簡單,藩王畢竟也是皇室子孫,總不會站出來推翻自己吧?


    這樣,就能讓江山始終落在一家一姓的手中,祈求一個千秋萬載,祈求一個萬世不移。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大家也都看到了過往王朝的結果。


    皇室子孫,隻怕也並不是那麽值得信任的。


    好,把視角迴到大明這邊。


    當今聖上,也早就開始了藩王分封的製度,給所有皇子都劃分了具體的屬地,隻待他們長大成人,便要就藩,然後共同守護大明王朝,直到千秋萬代。


    可是現在!


    情況變了啊!


    主要是這個“天下”的範疇,似乎要發生變化了。


    大海的另一邊,有什麽?有多大的地方?有沒有人?有沒有跟大明一樣強大的國度……


    全都是未知數。


    那麽如果大明要征服這個更大的世界,當然要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作為跟隨聖上東征西討的這些悍將來說,擁有極強的信心,能夠碾碎任何膽敢對抗大明的敵人。


    天下,不管多大,都遲早是咱們大明的!


    到那個時候,也一樣要分封藩王,一樣要鎮守四海。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四皇子朱棣站出來,說要跟隨艦隊,學習各種經驗,應該是很符合聖上心意的。


    但……問題在於,聖上可以封,但你不能討。


    現在你主動說要跟隨秦楓,遠征四海,這可就有點犯忌諱!


    其實曆朝曆代,皇子是很尷尬的存在。


    除了太子之外。


    你不能不積極,否則就被認為沒出息,也就沒話語權,更沒有任何人願意跟著你。


    你更不能太積極,否則……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現在這位四皇子朱棣,顯然就是太積極了,積極得讓許多人暗暗捏了把汗,不知道皇帝今天心情好的情況下,會怎麽看這個問題。


    這其實就是聖上一念之間的事兒。


    要是皇上不以為意,一句話就能過去。


    要是皇上認了真,那可就麻煩大了。


    沒人會在這個時候說話。


    大家都是鼻觀口,口觀心,緘默不語,假裝沒看見,把目光低垂下去,生怕觸犯了什麽忌諱。


    能做主的,隻有朱元璋。


    朱元璋望著這個最像自己的兒子,心思十分複雜。


    平心而論,他其實很喜歡這個兒子。


    在原本的計劃裏,他打算把最重要的北方交給朱棣,讓他鎮守北方,給他大哥做一個最好的屏障。


    可是後來……


    秦楓的那些心聲,實在太可怕了!


    現在朱元璋早已知道,在秦楓穿越而來的那個時空裏,曆史的軌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自己做夢也想不到的變化!


    首先,標兒早死……


    直到現在,哪怕朱標的身體已經壯得像頭牛,跟秦楓心聲裏那個略有些孱弱的太子已經截然不同,但朱元璋一旦想到那種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慘,還是心有餘悸。


    標兒一死,大明江山社稷,就隻能傳給他的兒子。


    可是皇太孫朱雄煐也……


    然後就輪到朱允炆。


    可是這個朱允炆!


    算了,不提也罷。


    朱元璋皺著眉頭,看著站在大殿正中,一臉英氣的老四,心中極不平靜。


    秦楓心聲裏,提到那朱允炆,簡直能讓人氣歪了鼻子。


    所以,其實那場所謂的靖難之役,也怪不得老四……


    朱元璋想起這些年,尤其是剛開始聽說老四竟敢造反,可真是沒少給他來幾頓狠的,然而事情並不是真的發生,現在迴想起來,多少也有點對不住這孩子。


    那麽現在,標兒的身體應該沒問題了。


    大明也在秦楓的指引下,漸漸走向更加興盛,更加不可估量的廣闊未來。


    航海一開,大明重開疆域!


    這些新的疆域,也同樣是大明領土,同樣需要人來鎮守啊。


    派哪個皇子去呢?


    除了標兒,再除了老四,其他的那些人,無論是才華還是能力,其實都差點意思,不堪大用。


    那麽,老四真的可以用麽?


    會不會有朝一日,他在海外養精蓄銳,厲兵秣馬,竟然把艦隊掉轉炮口,反過來轟向大明?


    轟向咱,他沒那個膽子!


    但若是咱不在了,對他哥哥……


    敢賭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劍西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西來並收藏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