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位親信看到這個情況,詢問說:“王爺,怎麽了?”


    “這些沒有膽量的東西,把寡人給賣了。”洛王氣鼓鼓地說著,四周的親信將地上的信件撿起來,然後看了起來,有些是洛王寫給其他藩王的密信,聯絡如何出兵。


    有些是那些王爺表忠心的信件,說如今他們能夠就藩,已經是聖人隆恩了,他們願意一輩子就這麽輔佐聖人,絕無二心。


    “王爺消氣,這些都是無膽無謀的鼠輩,不足以共事。”一個親信勸說著,然後另外一個親信說:“著一次聖人將這個信送過來,意思很明顯,他可以憑借這些密信,就處置王爺。”


    洛王冷靜下來,對著親信說:“那他寄來這些信是什麽意思?”


    “王爺,聖人還是顧忌太後的,太後曾經是平妃,現在軍中不少將軍是她提拔上來的,若是太後不悅,聖人有可能就下不了台,聖人寄來這信的意思很明白了,希望王爺你能夠……”親信沒有說完,洛王就明白過來。


    洛王聽到這話,冷笑地說:“他就是做夢,我就算死,也不會這麽簡單單地去死。而且我們未必沒有力量一搏,止武盟來了多少人?”


    “來了五千多人了,加上昭穆尊最開始幫王爺尋到的,現在王爺麾下有一萬戰士了,雖然說這一萬人要奪取天下有些難,但王爺至少有一搏之力,若是朝廷派來一個不知戰事來的,那麽王爺可以再次上演昆陽大捷,克奏神功了。”


    洛王聽到這話,對著親信說:“這些人是否可靠呢?寡人擔心,這一旦戰鬥起來,他們就臨陣脫逃了。”


    “現在還是可靠的,而且等到王爺大旗一豎起,他們就算想要跑,也沒有地方跑了。按照昭穆尊說的,這些人都是刀頭舔血的人,隻要王爺你給的出錢財,他們就會死命效忠你。”


    洛王聽到這話,一笑,對著親信說:“告訴時一遷,讓他想辦法多籌備一些錢銀。”


    親信點點頭,說自己會安排的。


    時一遷是平國公府上的一個家仆,等到洛王年紀大了一些,就派來照顧洛王,洛王當時雖然還不太懂事,但是見時一遷對於理財這方麵很有能力,於是就給了時一遷本錢,讓時一遷給弄,最後時一遷也沒有讓洛王失望,這些年來,洛王能大手大腳地花錢,也是時一遷那邊救濟的。


    洛王想了想,對著親信說:“時一遷一人,要提供大軍所需費用還是有些為難,寡人如今又不願意劫掠百姓,你們有什麽好的想法?”


    親信想了想說:“那麽王爺可以去找聖人要錢銀,按照祖製,藩王若是財不夠用,可以讓內府出錢。”


    “聖人知道我們的心思,還會出錢嗎?”


    “聖人就是等我們造反,這他才能名正言順地對付王爺。王爺,這爭奪天下,這點錢銀不過九牛一毛,王爺你應該想的是,誰帶領大軍,誰來做大軍的主帥。”


    洛王想了很久,對著親信說:“昭穆尊以前說有個叫做葉鷟鸑的女子帶兵不錯,可以一用。當然,他原本是想去京城去將元兆鼇和丁先貴給帶出來的。”


    一個親信聽到這話,對著洛王搖搖頭說:“王爺,自古以來,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葉鷟鸑不能用。”


    “怎麽說?”


    “她想要是光複大魏,而不是替王爺爭奪江山。王爺你難道願意將這姚姓江山,送給曹家,當一個異姓王?她既然不是替王爺你打天下,日後若是她掌握了兵權,成了尾大不掉之勢,那麽王爺豈不是為他人做嫁衣。”


    洛王聽到這話,對著親信說:“那麽讓小老十來帶兵如何,聽說他就在北四府一處民家。”


    “那麽王爺你是真心想要十殿下來當這個聖人了?”


    洛王聽到這裏,思來想去,對著他們說:“那麽你們有什麽合適人選?”


    眾位親信都沉默了,最後一個親信說:“屬下也沒有合適的人選。”


    氣氛一下就沉重起來,洛王不由煩躁起來,以前他手下倒是有帶兵的人,但是最後都背叛了自己。


    跟著自己來的,也沒有什麽將帥之才,他自己雖然懂一點兵法,但是要說指揮千軍萬馬,和整個朝廷對抗,他倒是沒有把握。


    他當初想著的就是藩王各地起事,那麽朝廷就會分散力量,自己這邊壓力小了,他有昭穆尊輔佐,倒是可以自己當主帥,和朝廷對抗。


    如今事態變成這樣,一時間,他們竟然沒有可以調用的人。


    這沉默了一刻鍾,洛王對著親信說:“那麽按照現在這個情況,造反是不行了。”


    一個親信說:“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隻要豎起了招兵旗,不愁吃糧人,但如今這個情況,屬下愚昧,認為主公不如暫且去尋找名將。”


    “尋找,尋到了,他就會忠於寡人嗎?若是寡人是聖人,什麽都好說了。”


    洛王說到這裏,厭煩地說:“接下來,你們集思廣益,給朕想一個確實可行的法子。”


    這一想就想到下午,一個親信看著地上的信,突然說:“屬下如今算是明白了朝廷的心意,朝廷的意思很明顯,是要王爺你學吳太伯。”


    洛王聽到這話,想到了當初文皇帝讓皇甫太後告訴自己的,自己應該多讀《吳太伯列傳》。


    想到這裏,洛王心裏一涼,心中萬般不是滋味,最後才喃喃地說:“父皇,難道你早就想到了今天了。”


    洛王站起身來,走出帳篷,望著外麵的茫茫草原,突然放聲長嘯。


    等洛王長嘯一番,讓眾人先下去,讓他好深思量一番。


    這一思量就是七天之後,這一天洛王在遠處的一個山丘,遙遙祭奠了高皇帝和文皇帝,然後洛王在香案麵前,取下自己的紫金冠,將一頭秀發直接割去,然後讓人在自己手臂上紋上紋身,帶著自己親信一起騎馬離開了。


    目睹這一切的雲歌府知府自己寫了一道折子,連同洛王最後的辭呈給遞了上去。


    這兩樣東西到了朝堂上,自然又是一場風波,聖人閱覽了這辭呈,洛王說的意思很簡單,是自己無德無不能,無法輔佐聖人,如今聖人盛意拳拳,自己能感受到聖人對自己的器重。洛王不願意辜負聖人,又不能抗旨不尊,隻好效仿古人,斷發紋身,融入蠻夷,再也不會迴到中原來。


    聖人當著朝臣的麵就哭了,說洛王好傻,為什麽要做這樣的事情,他若是不願意來京城,就不來就是了。


    聖人還說洛王之賢,天下皆知,他還真準備效仿故人,將這大位讓給九皇子,哪想到,洛王會做出這種傻事來。


    最後聖人還準備下令,讓朝廷將洛王追迴來,不能讓洛王就這樣化作蠻夷。


    當然四妃三司六卿都識趣出聲阻止,說洛王既然已經斷發紋身,若是在迴來受封,接受大位,會讓天下人恥笑。


    如今不如隨了洛王的心意,讓洛王逍遙在山野之中,做一個葛天氏之民。


    在群臣的勸說之下,聖人也就沒有再說什麽。


    接下來就是退朝,等到聖人迴到了勤政閣,就召見了一個人。


    這人進來行禮之後,聖人詢問說:“沈廣森,你父親的病好些了嗎?”


    “啟稟聖人,一切有勞聖人掛念,家父……”沈廣森說到這裏,嗚咽了一下,沒有繼續說下去。


    “你父親對朝廷有功,這些時日,朕特準你不用來上朝了,好好照顧你父親吧。”


    沈廣森自然感謝了一番,迴到了家中,沈期頤如今臥病在床,沈廣森問安之後,將聖人告訴自己的話,告訴了沈期頤。


    沈期頤聽到這話,對著沈廣森說:“聚仲呀聚仲,聖人的意思很明白了,你還不明白嗎?”


    “父親,你不要瞎想,聖人不是那樣刻薄之人。”沈廣森安慰地說,如今沈期頤一沒有得罪聖人的對方,二是時日不多,聖人犯不著逼死一個將死的人。


    沈期頤過了很久才幽幽地說:“聖人如天之仁,能當他的臣子,乃是萬世修來的福分,而老夫,老夫這些天,天天看到孝昭太後,這麽多年了,該來的還是要來的。”


    沈廣森安慰地說:“父親大人,這是你想多了,孝昭太後怎麽會知道這些時日的事情,而且聖人的旨意,你難道能夠違背嗎?”


    “聚仲,你就不用安慰老夫了,你知道為什麽聖人讓老夫兩次前去三省殿嗎?按照民間的俗話,這叫投名狀。老夫宣讀了兩道旨意,換來你們五個人的前途。老夫若是還有那麽一點羞愧之心,就應該拒絕,聖人最多將老夫罷官,也不會因此殺了老夫。你看卞坦,他到最後,還是清白的。”


    說到這裏,沈期頤歎了一口氣,然後說:“如今玉琮當了這大宗伯,他這個人,辦事周到,手段毒辣。你在他手下辦事,多長一個心眼,不要得罪他,否則的話,沈家八代興盛,就要毀在一朝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虞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虞太史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虞太史令並收藏虞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