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四皇子忍不住一笑說:“妹妹,你真是太擔心了,不知道是誰告訴你這件事的,但是你就不用多心了。”


    虞慧兒點點頭,沒有再是說什麽。


    接下來的,虞慧兒等人就在這裏準備迎接聖駕,傳燈獨自一人跑迴了京城。


    傳燈到了京城,直接以禁軍教官的身份去九皇子府上求見賽青田,賽青田沒有想到傳燈竟然這麽大膽,最後思索一番,讓仆人告訴傳燈,今天晚上在降魔洞前麵見麵。


    當天晚上,傳燈坐在達摩洞前,閉目沉思,如同得道高僧,月白色袈裟更為他增添了幾分出塵的氣質。


    賽青田穿著粗麻道袍,踏著一雙草鞋,背著一把劍,搖頭晃腦的走了過來。


    看著賽青田這個樣子,傳燈對著賽青田說:“賽青田,你倒是大膽,貧道還以為你不敢來見我。”


    “傳燈大和尚,你倒是說笑了,以前在興國寺的時候,山人還要懼怕你幾分,但是如今在京城,你我皆沒有什麽後援,山人為什麽要怕你?”


    賽青田說完,就這樣坐在地上,然後對著傳燈說;“你來找山人,是想殺了山人吧,不過山人倒是要勸你,不要這麽衝動,你應該明白,如今聖人的心意還沒有定下來,你若是為了四皇子而殺了我,到時候九皇子登基,你傳燈就算武功蓋世,也會被天下萬民追捕。”


    “你難道想說就這些嗎?賽青田,你這話說的倒是好聽,難道九皇子當了聖人,他會因為今天貧道不殺你而放過我嗎?”


    傳燈說完,拿出纏在腰間的鏈子刀,賽青田還是安坐在那裏,對著傳燈說:“你認為九皇子是那種斤斤計較的人?當初管夷吾還不是射傷過公子小白,小白也沒有追究管夷吾的仇,九皇子比起小白,可以說難以道記。傳燈大和尚,你是天下少有的高手,而且你不但武功高,人還聰慧,知道鬼府的秘密。九皇子登基之後,需要借助你的地方可多了。”


    賽青田說到這裏,站起身來,揮舞了衣袖,將道袍上的灰塵給拍去,然後背對著傳燈離開。


    傳燈見著賽青田離開的背影,不敢動手。


    “這人的六陰功將要大成,你不動手,但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玉簫郎君從降魔洞走了出來,看著傳燈說著。


    傳燈對玉簫郎君恭敬地說:“有勞教習大人為貧道跑這一趟了,不過這個魔教妖人,若是不除去的話,遲早是一個禍害。”


    “想要除去他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你將這一封信交給四皇子,四皇子看了之後,自然知道應該怎麽做了。”


    玉簫郎君拿出一封信給傳燈,傳燈收下,離開這裏。


    傳燈沒有注意到,玉簫郎君在他離開的時候,嘴角露出的一絲笑容。


    傳燈迴到卿雲圍場的時候,皇帝等人還沒有到來,不過諸位國公已經帶著兵馬到來了,這一次覲見,可不是一件小事。


    傳燈礙於身份,到了晚上才見到四皇子,將玉簫郎君給自己的的信交給四皇子,四皇子拆開這封信,微微皺眉,然後對著傳燈說:“你可曾看過這封信上寫著什麽?”


    “下臣不敢,不知道金教習在信中寫了什麽?”


    “金教習說賽青田邪功厲害,就算他也沒有把握取勝,讓本藩不要責怪你沒有完成任務。你先下去吧,這些日子,你還是注意一些。你要是衝了某位國公的駕,到時候就算本藩也保不住你。”


    四皇子這種沒有就藩的王爺,按照虞朝禮製,就要比各位國公地位要低。就算就藩了,他們這些名義上的親王,也不如國公能夠統領一軍。


    傳燈說是,等傳燈離開,四皇子再次看了看上麵的內容,然後將信給燒掉,看著這信徹底化作灰燼,四皇子才露出冷笑。


    很快四皇子尤其招唿各位國公了,好像這件事從來沒有發生過。


    皇帝第二天就到了,當天下午,皇帝就在自己禦帳裏麵召見了二十二位國公。如今這些國公多是第二代了,有些是第三代,尤其是平國公,是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人。


    “列位,朕每次召見列位一次,故人就要少幾個,朕感覺到一種莫名的哀傷。如今不是朝堂之上,朕也不用那麽一板一眼,朕隻想和你們說些掏心肺的話。你們的年輕,多數和朕差不多,朕從小就和你們一起長大,尤其是朕國公,朕大你三歲,天定三年,先帝垂危的時候,拉著你父親林肅敏公,還有輔國公青文正公的手,對著朕說,日後能安虞家天下,非此二人不可。”


    皇帝說到這裏,看了看輔國公繼續說:“後來二妃攝政,林肅敏公親自將你送到宮中,委屈你這位公子,當朕的侍衛長。而青文正公幾次勸說孝懿太後,才沒有讓吳氏封王,壞了高皇帝的規矩。這兩位國公,開國為首,護國第一,是朕的左膀右臂。”


    在場國公不說話,這虞朝建國的功臣,除了汪先生,韓白之外,就是七星將蘇林周青趙傅張,其中趙捷軒在懷化大敗之中,為了保護高皇帝,戰死沙場,其他六位都分了國公。


    這論功勞,最大的就是襄國公蘇武穆公,然後才是林肅敏公,因為蘇武穆公站在孝懿太後那邊,皇帝自然不會將他列在前麵了。


    皇帝再次看著衛國公和穆國公,對著他們說:“傅忠武公,周忠靖公在弘道年間病逝,後來有勞你們二位,勸說孝懿太後還政。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們的功勞,別人不知道,朕心中十分清楚。”


    皇帝說到這裏,咳嗽幾聲,再次說:“這一次朕和你們說這些,隻是朕已經老了,難以支撐這社稷江山,朕希望你們能夠像扶持朕那樣,扶持新的聖人。”


    諸位國公跪在地上,大聲說道:“臣等一定竭盡全力,輔助聖人的。”


    “朕知道你們很多人,和九位皇子之間都沾親帶故,你們有自己的打算,朕不也不準備怪你們,隻是希望你們能夠明白,這天下是公器,唯有有德之人才能居之,若是你們想要以私欲而害公器,遲早會惹出禍端來。”


    諸位國公還是說著不敢,皇帝訓示了一番,讓他們無須多禮,對著他們說:“朕想問你們幾件事,還希望你們能夠誠實地迴答朕,今天說的話,隻有我們二十三人知道,其他人絕不會知道。”


    皇帝說完,讓九思等人出去,等人都退下之後,皇帝對著他們說:“你們認為太子是否是一個堅固可托之人?”


    這些和皇子有聯姻的國公自然不好開口,皇帝看了一下貞國公,襄國公這三個自己的大舅子。


    安國公是因為自己父親在朝中當大司農,才襲了這安國公的位置。他和平國公一樣,在這裏麵都算小輩,皇帝自然不會詢問他的意見。


    “啟稟聖人,臣認為,太子昏庸,守成尚不足,實在難堪大任。”貞國公李星原早就被自己弟弟說通了,一心支持四皇子,自然不願意太子當皇帝。


    襄國公見貞國公開口了,才開口說:“太子無能,如今天下紛擾,不可以輕易托付神器。如今九位皇子手中皆有重兵,若是太子即位,恐怕難以活過元年。”


    襄國公這話語氣就重了很多,皇帝聽了之後,沉思了很久,看著眾位國公說:“列位的意思是,太子不可以重立?”


    定國公一向謹慎,聽皇帝的話似乎有怒意,於是開口說:“聖人,且看這一次太子監國如何?若是沒有什麽大錯,那太子就是可佐之人。曆代也有平庸之主,隻要有賢臣進用,奸邪退位。一樣海內升平,天下大治。”


    幾個國公心想這定國公不愧是謹言慎行,這話說的倒是沒有什麽毛病。太子平庸,這是天下人皆知,他們要是太子聖明,那睜眼說瞎話。


    賢國公也開口說:“道經有雲:治國如烹小鮮,聖人垂拱而天下治。如今聖人已經治世升平,萬民安樂。太子隻需垂拱,便可天下大治。”


    皇帝聽到這話,心中雖然舒服,但是看著諸位國公說:“若太子即位,九位皇子是否能夠安心就藩?”


    眾人又是沉默,最後鎮國公開口說:“首先十殿下就不會,現在十殿下擁兵二十萬,皆是各軍精銳,能對付西戎,自然也能對付天軍,臣竊以為,聖人若是真的要想太子即位,必先撤去大將軍王之號,讓太子執掌,然後立馬分封各位皇子,讓各位皇子前去就藩。”


    “朕擔心,他們有了封地,反而會更加難以監管,到時候,諸位愛卿,誰又能平定這九國之亂呢?”


    諸位國公也是沉默,很多國公心中是不願意的,周亞夫的下場他們都還記得,而且有些還是自己女婿,到時候他們兩不相幫都算給太子麵子了,更不用說協助天子了。


    皇帝也知道他們考量,不過皇帝還是抱著一絲僥幸,希望有一位能夠站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虞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虞太史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虞太史令並收藏虞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