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民可汗在世之時,始畢可汗和處羅可汗的矛盾和仇恨就已經無法化解了。他們雖然都想殲滅對方,但是兩人都是剛剛上位的人,一切以整合勢力、凝聚實力為上。隻不過始畢可汗畢竟是名正言順上位的大可汗,他非但繼承了啟民可汗留下的精銳之師,突厥貴族又也比較信服;其整體實力勝過幾籌。


    處羅可汗確實弱於始畢可汗,但是大隋從冊封他為郡公那一刻起,便一直向他提供物資,使他擁有大量犀利武器、堅固鎧甲。其精銳之師裝備精良,戰鬥力十分強悍。而且啟民可汗臨終之前,將自己的可敦契骨氏送給了處羅,所以他還有契骨部落為外援,一旦他把各個部落整合完畢,實力並不弱於始畢多少。


    越是如此,始畢越是容不下處羅。草原隻能有一個王,既然處羅威脅到他的統治地位,萬萬不能讓他從容不迫的繼續發展下去。然而讓他憤怒和無奈的是,大隋王朝十分敵視他、一直幫助處羅死死的盯著他。


    麵對這種南北皆敵的局勢和艱難處境,始畢可汗可謂是心急如焚。他要是向處羅可汗宣戰的話,必須傾巢出動、方能殲滅對手,然而他又擔心南方那頭虎視眈眈的猛虎伺機北上;如果派的軍隊少了,根本不夠處羅殺。


    就在始畢可汗焦慮萬分之際,轉機忽然出現:先是隋朝出現轟動天下的隴西李氏大案,關隴勢力在這樁大案中慘遭清洗,鬧得人心惶惶。接著是西突厥四大勢力出了巨大的變故,隋朝為了“支援”向東收縮的泥撅處羅可汗,將囤積於休屠澤的涼州軍主力調迴張掖,以壯泥撅處羅可汗聲勢。


    隴西李氏大案尚未處理妥當,南陳餘孽又在隋朝大地掀起一陣陣驚濤駭浪,從而引走了大隋朝廷的注意力。


    眼見隋朝無暇他顧,始畢可汗與頡利可汗、突利可汗、阿史那思摩等等貴族都覺得這是殲滅處羅、統一草原的天賜良機;倘若坐等大隋王朝、處羅整合完畢,他們絕對鬥不過處羅。


    經過一番商量,眾人決定讓頡利可汗騙取大隋王朝的信任和支持,一旦自顧不暇的隋朝誤以為始畢兩麵皆敵,定然坐山觀虎鬥,而不是直接插手東\/突厥的內戰。


    與此同時,精銳盡出;爭取在大隋處理完內部事務之前,殲滅處羅可汗。


    幾番大戰下來,雙方損失慘重。雖然誰也滅不了誰,然而處羅可汗終究底蘊差,耗不過始畢可汗。


    就在始畢可汗大喜過望,意圖將處羅一舉殲滅之際;作為第三方勢力的鐵勒聯盟悍然入場。鐵勒聯盟大酋長薛斛蒼是一個有卓有遠見的人,他深諳唇亡齒寒之理,心知處羅可汗一旦敗亡,接下來便是自己了,眼見始畢可汗的主力大軍皆在西北方的燕然山一帶,於是率領鐵勒聯軍從東北方趁勢南下,猛烈攻打始畢可汗的產糧重地、肯特山河穀平原,使東\/突厥的南部汗庭完全暴露在鐵勒兵鋒之下。


    始畢可汗既震驚、憤怒,又無奈。他為了把鐵勒聯軍抵禦在汗庭之外,同時為了守住最為重要的產糧重地,隻好命令本來去攻打處羅的突利可汗阿史那叱吉設改變路線,讓他率領三萬騎兵,從燕然山東南方折道向東,馳援肯特山河穀平原。


    處羅可汗壓力大減,趁機合兵反擊,在獨洛水流域大敗阿史那思摩部將阿史那通武,斬殺始畢軍八千餘人。處羅軍士氣高漲,處羅可汗繼而兵分兩路,分別從西北、北方殺向駐紮在獨洛水以南的阿史那思摩大本營。


    阿史那思摩獨木難支,他為了避免兩麵受敵,被迫向南撤退,以南部汗庭為依托。


    處羅可汗一鼓作氣,占領了於都斤山以南、南部汗庭以北的廣袤草原,他在之前的戰鬥中損失慘重,此時雖然也成了強弩之末、無力繼續向南進軍,但是卻能攻打負隅頑抗占領的土地的敵軍,同時很是默契的幫助鐵勒聯盟牽製南部汗庭的軍隊,使對薛斛蒼可以繼續作戰。


    西方和北方、東北出現了險情,令南部汗庭上下動蕩,而嚴峻的形勢也使始畢可汗焦頭爛額。他為了應對北方兩大強敵,也顧不上給大隋王朝演戲了,連忙命令頡利可汗率領三萬嫡係北上、協助阿史那思摩作戰。


    為今之計,他也隻能先把損失慘重、成為疲軍的處羅殲滅;之後再去對付生力軍一般的鐵勒聯盟。


    在南部汗庭一處營地之中,頡利可汗和二十多個部落酋長坐在一起,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熊熊的憤怒之色。


    當初始畢可汗告訴他們,隻要大家把處羅可汗殲滅,便能統一東\/突厥,之後再建立類似大隋王朝一般的國家,每個人都能成為宰相、大將軍。可是打到現在,他們看到的隻有慘烈的傷亡。


    “當前局勢,大家心裏有數。”頡利可汗目光看向眾人,沉聲問道:“眼下的糜爛局勢,還是隋朝沒有出手。如果隋朝騰出手來,我們必亡。大家都說一說,我們現在應當怎麽辦?我突厥的未來又在何處?”


    “沒有什麽好說的!從眼下的情況來看,咄吉讓啟可大可汗失望了。他狂妄自大,處處為敵,更是惹火了大隋王朝,他現在連小小的俟利弗設、鐵勒狗賊都殲滅不了,更別說大隋王朝作戰了,在他的帶領下,我突厥隻能敗亡一途。”一名白發花花的老者環視一周,蒼聲說道:“我們要想活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殺了他,另立一名得到大隋王朝認可、英明神武的大可汗。”


    另外一名酋長接過話頭,說道:“咄吉沒有能力勝任大可汗,而俟利弗設又奉隋朝的命令行事,要想讓突厥傳承下去,隻能換一個同樣獲得隋朝認可的人,唯有如此,方能與俟利弗設相提並論、方能使隋朝不出兵。”


    聞言,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頡利可汗。


    “我還有四萬精兵、幾萬控弦之士,而且我的封號是大隋王朝認可的。而叱吉設雖然還有三萬士兵,可他軟弱無能,絕對鬥不過薛斛蒼。”頡利可汗介紹完畢,毛遂自薦一般的說道:“我認為我是大可汗的最佳人選,也隻有我才能擊敗俟利弗設、薛斛蒼。”


    突厥人從來不講德才、從來不講推辭謙虛;他們隻看實力,始畢可汗如今已經被帳中這些人拋棄,突利可汗和阿史那思摩實力又不足,而處羅可汗又是敵人,所以唯一的選擇便是精銳未損、實力猶在的頡利可汗。


    大家聽他這麽一說,紛紛說道:“我堅決支持咄苾。”


    “我也是!”


    “還有我!”


    “……”


    見所有人都表明了自己態度,頡利可汗站了起來,一錘定音的說道:“既然大家都支持我,那就這麽決定了。大家下去以後,遵照咄吉之命,做出出兵援助阿史那思摩的樣子。至於咄吉本人,便交給我來辦。”


    怎麽辦?自然是將登基不久、外強中幹的阿史那咄吉弄死。


    此理,在座的每名酋長都懂,於是大家紛紛起身道:


    “遵命!”


    “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主沉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海思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海思雲並收藏大隋主沉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