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衛軍攻克湖口炮台之後,通往鄱陽湖的大門徹底打開。洪承疇下令留下五千人看守炮台,其他大軍皆乘船進入湖中。


    “洪愛卿,諸位將軍,大家都說說,接下來該怎麽打?”禦船之中,朱由檢向眾人問道。


    “陛下,我軍現在兵臨鄱陽湖,麵對叛軍曾泰山壓頂之勢,叛軍必已膽寒,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可派出使者前往叛軍營地勸降,如此可以消弭戰火不戰而下。”剛押運糧草而來的袁可立建議道。


    “陛下,臣以為沒必要。叛軍很明顯士氣低落,我軍正常進攻便可輕易擊潰,何必費事勸降?”鄭芝龍卻道。他被任命為操江提督,已經有資格在禦前發言。


    “勸降費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袁可立幾乎要氣樂了,“兵兇戰危,即便我軍能夠輕易獲勝,必然會折損不少兵力,消耗無數錢糧。若能勸降則可不戰而下,豈非容易的多?”


    像鄭芝龍這樣粗鄙的武夫,袁可立根本就不願和其對話,不過這是禦前會議,不得不出聲反駁。


    “袁大人想過沒有,要想勸對方投降,必須許下條件,必須封官許願賞賜銀兩。而這些叛軍戰鬥力不值一提,招降過來也沒什麽用,事後還得花費銀兩遣散,耗費豈不是更多。相反我軍主動進攻擊潰他們,所費錢糧又有幾何?我軍大部分都是新募士兵,借著孱弱的叛軍練兵豈不是更好,又怕什麽傷亡?”鄭芝龍振振有詞道,說的竟然非常有道理。


    “老朽明白鄭將軍的想法,不外乎想賺取軍功而已。我等既然為陛下臣子,凡事當以國事為重,豈可隻考慮私利?”袁可立不屑道,


    “如鄭將軍所言,需要封官許願方能勸降,但封官許願到底多大則有我方掌控,至於耗費銀兩遣散降兵,不就是我們應該做的嗎?天下百姓皆是陛下子民,被挾裹的叛軍士兵也是。難道鄭將軍就希望看到數以萬計的叛軍潰兵逃入山野,那時又會給江西百姓帶來多大傷害?我們清剿這些潰兵又會耗費多少錢糧多少時間?”


    “這個......”鄭芝龍張嘴結舌,再也無法迴答。


    “陛下,袁尚書說的是,我們應該派出使者前往招降叛軍,如此說不定能夠速勝。”一直聽二人爭辯的洪承疇也站了出來,表態道。


    朱由檢點點頭:“既然二位愛卿都同意招降,那便招降吧。該封官許願盡可能的封,至於以後......”


    以後什麽朱由檢沒有再說下去,但他的意思眾人也都明白,以後當然是該清算清算。


    叛軍之中,有很多罪大惡極者,特別是擁立朱由崧監國的一眾人等,這些人朱由檢一個都不會放過。


    對敵勸降策略定了下來,具體人手則從錦衣衛中挑選,由劉文炳負責。


    接下來開始由督師洪承疇分派軍務。要想迅速解決叛軍,光是勸降肯定不行,還要威之以兵。隻有給其保持強大的壓力,讓其看不到獲勝的希望,他們才會主動投降。


    洪承疇下令,兵分兩路,一路由寧遠總兵劉永福率領,帶領劉興祚李延庚遼東諸將,率領遼兵三萬,棄船上岸,由陸路前往九江,進攻九江城。


    九江重鎮,扼守長江要地,占領九江便可斷絕叛軍逃亡湖廣路途,也能阻止湖廣叛軍援救南昌。不過現在孫傳庭正率領西路軍攻打湖廣,據報已經打下了襄陽,正沿著漢水向武昌進發,恐怕湖廣叛軍也沒有能力支援南昌叛軍。


    而剩下的十二萬大軍,則乘船沿湖一路南下,趕往叛軍駐守的康朗山大營,伺機與叛軍主力決戰。


    九江距離鄱陽湖湖口不到六十裏,當主力船隊還在南下的路上,劉永福已經帶著三萬大軍逼近九江城。


    此時的九江城人心惶惶。戰情危急,九江知府馬文朝邀請全城士紳公議,商量守城辦法。


    “諸位,昏君的軍隊已經打下了湖口,其前鋒數萬人已經到了九江城外二十裏,現在九江數十萬百姓的身家性命都在我等身上,我等當集思廣益,為監國殿下守住九江城。”馬文朝站起身來,衝眾士紳拱手道。


    馬文朝山東人,原本是德昌縣令,因為老家田地財富被瓜分,其父因罪大惡極被批鬥後處死,對崇禎朝廷極為憤恨,朱由崧在南昌被擁立為監國之後,馬文朝第一時間送賀表表示歸附,遂被越級提拔為九江知府。在南昌朝廷所有官員之中,馬文朝是對朱由崧最忠心的人,因為他已經無路可退。


    聽了馬文朝的話,士紳們麵麵相覷,誰都不願出聲。


    形勢已經非常明顯了,朝廷大軍連戰皆捷,攻下江西是早晚的事,這個時候再主動對抗朝廷,實在不智。


    “爾等皆忘了當初如何對監國表忠心的,忘了如何捐錢捐物幫助監國組建大軍?眼下昏君打過來了,爾等還想置身事外當作什麽事都沒發生不成?一旦九江城破,禁衛軍能饒得了你們?”馬文朝冷笑了起來。


    馬文朝的話正中這些士紳軟肋,當初他們因為害怕朱由檢派人來江西均田,便支持朱由崧造反,試圖在南京殺死崇禎另立朝廷。當初有二十萬大軍,又有名將袁崇煥,南京城內文武士紳們也都對崇禎不滿,當時誰都以為能夠輕易打下南京城。


    可結果二十萬大軍土崩瓦解,統帥袁崇煥被擒後淩遲處死。戰報傳迴江西之後,震驚了南昌朝廷所有人,震驚了整個江西的士紳們。


    很多人都在擔心崇禎皇帝何時派軍隊來南昌,到時恐怕就是大家夥的末日。為了抵擋朝廷大軍,他們再次捐獻錢糧財物,幫助南昌監國朝廷組建軍隊。可是沒想到組建的軍隊戰鬥力如此差,在朝廷大軍的進攻下連丟數城,已經打到了鄱陽湖內,打到了九江城外。


    這些士紳們很害怕,害怕禁衛軍的兵威,不敢再和禁衛軍為敵。可是馬文朝說的話也有道理,一旦禁衛軍進城,必然不會放過他們這些人。


    既然如此,隻有拚了,就賭九江城能守住,賭監國軍能在鄱陽湖擋住禁衛軍主力。


    “拚了,死也要守住九江城!”士紳黃老爺站了出來,率先表示支持。


    “我願出糧食兩千石,幫助府尊守城。”糧商林老爺也站了出來。


    “我等皆聽府尊吩咐......”其他士紳名流也紛紛表態。


    “好,有諸位前輩支持,九江城必定能守住。”馬文朝大喜。


    九江原本就城高池闊,城內又有二十餘萬人口,隻要城內一心,敵方雖有數十萬也休想輕易攻下城池。而如今城中大部分士紳名流都表示支持守城,城中大部分財富都控製在這些人手中,他們能量之大可以想象。


    得到這些士紳支持,可以輕易籌集到足夠的錢糧,可以招募數以萬計的民壯幫著守城,城外那數萬禁衛軍想攻下九江千難萬難。


    “好,大家先籌備一批錢糧,我親自送到營中酬軍,先把城中軍隊穩住再說。”馬文朝當機立斷道。


    民心重要,軍心同樣重要,隻有上下一心才能守住九江城。


    趁著籌糧籌物之際,馬文朝又親自去了一趟鎮守太監府,求見鎮守太監李和,請求李和一起去勞軍。


    “咱家奉監國之命鎮守九江,勞軍是分內之事,府尊可派人將勞軍錢糧送到我府中,我自迴前去勞軍。”李和笑嗬嗬道。


    “......”馬文朝很是有些無語了。


    錢糧送到鎮守太監府,能到軍中的還剩多少?


    “公公那份下官已經令人備下了,戰事緊急,為防止軍心動搖,錢糧還是直接送到軍營裏好。”馬文朝道。


    李和深深的看了馬文朝幾眼,終於點頭道:“也好,就依府尊吧。”


    約定好勞軍時間,馬文朝便告辭而去。


    “幹爹,這姓馬的明顯沒把您放在眼裏。”侍候在一旁的小太監不忿的道。


    李和歎了口氣:“無所謂了,這九江城還不知道能不能守住呢,還得靠馬文朝守城。”


    “要是城守不住怎麽辦?幹爹,咱們是是不是得做好準備?”小太監問道。


    李和點點頭:“是得做準備了。”


    說著看了周圍一眼,招手讓小太監靠前,輕聲吩咐道:“小德子,你帶些銀兩悄悄去置辦一處宅院,不要讓任何人知道,若是城守不住,咱們至少有地方躲起來......”


    馬文朝迴到府衙,正在讓人清點士紳們籌集的錢糧,突然有手下人來報:


    “府尊,有兄弟看到東城城門開了,守門的士兵接了一個人進來,送到了許總兵府邸。”


    “嗯?”馬文朝愣了下,“這又說明什麽?”


    “城門府尊早就下令封了,任何人禁止進入,除非南昌來人。可南昌來人不應該先見府尊嗎?所以屬下估計,來人多半是敵軍派出的細作......”


    聽了手下的分析,馬文朝頓時不寒而栗。


    若真是崇禎派來的細作,必然是為了勸降,若是守江許勇被勸降了,自己再怎麽折騰也沒有用。


    “不要再清點了,來人,把所有東西裝車,隨我前往總兵府!”馬文朝厲聲道。


    ps:最近比較閑,想了想還是繼續寫吧,這本書傾注了很多心血和感情,太監了實在不甘心。不過斷更這麽久,人氣早就沒了,也賺不到什麽錢了。兄弟們如果真的喜歡,就給個訂閱支持一下吧。更新不會太快,畢竟還寫著另外一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陛下因何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國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國成並收藏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