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陛下!”曹變蛟匆匆而來,向朱由檢行禮拜見。


    “免禮平身,坐下陪朕吃飯吧。”朱由檢筷子都沒放下,隨口吩咐道。


    “謝陛下。”曹變蛟趕忙陪坐在一側,抓起筷子夾起了一隻雞腿就往嘴裏填。


    “慢點,沒人和你搶。”朱由檢沒好氣道。


    曹變蛟嘻嘻笑著,吃飯的速度絲毫沒有放慢。曹變蛟、周遇吉等都是武進士出身,又是出自西苑禁衛,是朱由檢真正的心腹,也隻有他們這些人才敢在朱由檢麵前“放肆”一下。


    朱由檢喝了口湯,放下了碗筷。王承恩端來茶盞放在朱由檢麵前,朱由檢慢條斯理的喝起茶來。


    曹變蛟運筷如飛,很快便把飯桌上飯食一掃而空,打了個飽嗝,滿足的呻吟了一聲。


    “吃飽了吧,吃飽了便說說抄家的事情怎麽樣了?”朱由檢放下了茶盞。


    “迴陛下,揚州城內有窩本的鹽商共有二十八家,每家我派去了二百士兵,已經把這些鹽商都控製了起來,鹽商本人由錦衣衛押解鹽運司衙門,其他家人暫時關在其家宅中。因為人手不夠,其他鹽商還沒來得及理會。”曹變蛟迴稟道。


    “查抄鹽商家產的事情進行的如何?”朱由檢淡淡的道。


    “隻抄了四家鹽商,其他鹽商還隻是抓人,沒來得及抄家清點其家產。”曹變蛟道。


    “先守住鹽商家宅園林,暫時不要再抄家。”朱由檢道,“朕想了想,用禁衛軍抄家實在有些不妥。禁衛軍都朕辛苦編練的無敵勇士,他們應該用在外驅韃虜、內平叛亂的戰場,而不是用在這個地方。”


    “陛下是擔心兄弟們被白花花的銀子晃瞎眼吧。”曹變蛟理解道。


    朱由檢點點頭:“是有這方麵想法。禁衛軍士兵大都是出自貧寒家庭,哪裏見過如揚州這般繁華?哪裏見過鹽商府邸那麽豪奢?麵對無數金銀財富,誰能保證他們不動心?雖然有軍紀約束,也很難保證有人不存僥幸心理。


    他們都是戰場上和建奴廝殺立下功勞的將士,都是國之幹城,朕可不想因為這種事情處罰他們!”


    曹變蛟道:“那抄家的事?”


    朱由檢道:“從各營選出老弱或者該退役士兵,約數百人規模,再把隨軍而來的宗室、招聘的讀書人編進去,組成一支專門抄家的隊伍。那些讀書人能寫會算,宗室則都祖上闊過見多識廣,知道什麽值錢什麽不值錢。抄家的事情由讀書人和宗室負責,士兵們負責監督。


    強調抄家紀律,任何人敢私藏錢財一律嚴懲,輕者罰勞役,重則殺頭!士兵凡是發現一例私藏事件,則重獎!宗室讀書人表現優異,不犯錯誤的話,記錄其功,優先選其為官吏。


    具體的細則你下去和其他人商議一下,盡快給朕弄個詳盡的抄家章程來。”


    “是。”曹變蛟答應著去了。


    在山東時舉行考試錄取了很多普通宗室,也招錄了不少貧寒讀書人,大部分培訓之後進入了各個衙門為吏,卻也有一部分跟隨著朱由檢南下,暫時還沒有委任官職。溫體仁去河南帶走了一部分,留在朱由檢身邊的還有二三百人,用這批人抄家最為合適。讓士兵們監督他們,再讓他們互相監督,還有敢起貪心者,當嚴懲不怠!而抄家也是對這些人的曆練,誰表現好誰表現不好,通過這一件件事都能體現出來。表現好有能力的重用,表現不好的將來隨便給個閑職。


    “諸將士隨朕南下奔波,一路著實辛苦,可從抄家銀子中拿出一部分用來犒賞三軍,每個士兵賞銀五兩,將官按照官階依次增加,這件事就由洪承疇負責,讓他盡快製定一個章程來。”朱由檢想了想,吩咐道。


    朱由檢仰仗的就是手中的禁衛軍,現在馬上發了大財自然不能虧待手下將士。


    “老奴這便讓人去通知大司馬。”王承恩連忙答應道。


    袁可立用最快的速度審問了鹽商和鹽運司官員,隻用了五天時間便結束了問案。而此時曹變蛟甚至都沒把鹽商們的家抄完。


    實在是沒什麽好問的,三木之下,這幫官吏、鹽商什麽都招了。有了足夠的證據,足以證明皇帝大動幹戈師出有名,袁可立便沒繼續詳查。


    “陛下,這是蔡安福等官吏,還有胡百萬等鹽商們的口供,可派人盡快發送朝廷,然後以邸報的形式傳抄天下!”袁可立道。


    朱由檢隨便翻了一下口供,點點頭,同意了袁可立的提議。


    “洪卿,袁卿,你們說說,鹽政如此敗壞,其根本原因是什麽?”朱由檢突然問道。


    “一是官吏貪婪,再就是鹽商們貪得無厭。”洪承疇率先道。


    朱由檢搖搖頭:“這隻是其表象,並非真正原因。”


    袁可立道:“臣以為真正的原因還是窩本製度並不合適。朝廷隻規定了每年應交的稅額,把行鹽資格直接給了若幹鹽商,讓他們負責食鹽販賣一應事宜。商人逐利,鹽商們為了多賺銀子,拚命壓低收鹽價格,逼得灶戶紛紛逃亡,使得朝廷從灶戶那裏征得鹽稅連年減少。鹽商為了少交稅銀,以大量私鹽摻入官鹽之中,更使得稅關收入減少。”


    朱由檢歎道:“窩本製度確實不合適,朝廷太過怠政,竟出了這樣的鹽政!其實大明的鹽政從開始就是錯的,從開中法到窩本製,一個比一個糟糕!當然其中最根本原因還是太祖爺製定的製度太過粗陋。”


    洪承疇和袁可立互視了一眼,皆感到有些震驚,沒想到朱由檢竟然把矛頭對準了明太祖朱元璋。


    這實在是有些大逆不道了!


    要知道在大明,朱元璋有著絕對無上的威望,其一手開創的各種製度,明明很多製度已經不合時宜,後代的皇帝中卻沒人敢擅改、敢違背!


    祖製是套在後來所有皇帝脖子上的枷鎖,使得他們隻能沿著朱元璋畫的圈子裏轉悠。


    實在逼得不行,也隻能對祖製進行簡單的修補,沒有人敢主動攻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陛下因何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國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國成並收藏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