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備道郭必進帶著兩萬軍隊剛過陳留城,便遭到了反賊的襲擊。


    一支反賊突然出現,在黎明時分對大軍營地展開了進攻,連殺人帶放火,從睡夢中醒來的明軍士兵慌亂萬分,紛紛逃跑,兩萬大軍一下子崩潰了。


    郭必進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情況,更不清楚進攻他的反賊數量有多少,便隨著潰兵一路逃迴了開封。


    事實上,進攻明軍的紅巾軍隻有一千餘人,為首的正是紅巾軍二當家穿天猴李全。


    李全跑江湖的出身,根本就不懂打仗。但江湖兒女,自然有生存的智慧。他知道官軍數量眾多,正麵打肯定打不過,隻能偷襲打悶棍。於是便帶著千餘紅巾軍躲在官道附近的荒村裏,然後趁著官軍宿營發動了進攻,沒想到一下子竟然把官軍打的崩潰了。


    當然,之所以能贏,也不僅是偷襲的原因,還因為開封的明軍實在太爛。


    連續一年不曾發餉,僅在出兵前才補發了數月餉銀,這樣的軍隊如何能打仗?


    開封的明軍士兵,幾乎一個月也不操練一次,平日裏都是給人當雇農或抗活養家,和農民其實沒什麽區別。大部分士兵沒有盔甲,有的隻是破破爛爛的軍衣,至於武器,大部分裝備的都是破刀爛矛這樣的冷兵器。火銃是有的,質量太差,根本沒人願用。


    這樣的軍隊,其實比農民軍強不了多少,戰鬥意誌甚至都不如農民軍,遭遇偷襲崩潰也是顯而易見的事。


    河南有沒有好點的軍隊?還是有的,河南巡撫樊尚景的標兵營戰力還算不錯,不過標兵營卻隨著河南巡撫樊尚景去了懷慶府,去圍堵從太行山出來的山西反賊,根本就沒在開封。


    若是樊尚景在的話,也輪不到兵備道郭必進領兵了。


    開封南城城牆上,看著潰敗而迴的開封明軍,張世澤忍不住連連搖頭。


    “侯爺,賊軍勢大,隻有您的禁衛軍才能對付得了,還請侯爺立刻出兵剿賊。”郭必進扶了扶跑歪了的帽子,對張世澤道。


    “賊軍到底有多少?領兵的是誰?”張世澤問道。


    “領兵的是紅巾賊二當家穿天猴,賊軍數量足有五六萬人。”郭必進道。逃跑的途中他倒是打聽了一下紅巾軍的情況,知道進攻自己的是誰,但紅巾軍的數量卻隨口誇張了一番,不如此無法解釋自己的慘敗。


    “五六萬人......”張世澤搖了搖頭,從聽說紅巾賊造反也才半個月時間,如何能發展的如此之快?即便能發展這麽快,也不過是一群聚集在一起的農民,連這樣的農民都打不過,這郭必進真是個廢物!


    “賊軍勢大,我若是率禁衛軍出擊,一旦戰敗,開封再無軍隊防守,一旦賊軍進攻開封將會非常麻煩。”張世澤隨口道。


    亂吧,亂吧,最好紅巾賊把河南各府殺上一遍,倒時便可以趁勢調遣大軍到河南,就像山東那樣趁機重設官府完成改製。


    張世澤不肯出兵,郭必進等開封官員也沒有辦法,以超品侯爵出任河南總兵,張世澤論地位尚在河南巡撫之上。


    紅巾軍作亂,距離開封不足一百裏,張世澤也很頭疼,不知道該出兵去剿反賊還是留在城中開展自己的工作,便召集手下商議。


    “侯爺,陛下給咱們的任務沒有剿匪一項,再說咱們就五六千人,若是去剿匪的話隻能傾巢而出,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徹底剿滅反賊,實在太耗時間。所以不必理會開封官員的請求,咱們隻做自己的事便可。”巡察使湯朝舉建議道。


    湯朝舉是科學院工科畢業生,在遼東曆練了一年多,成績優異,周遇吉率軍到山東剿匪時隨同大軍到了山東,此番被朱由檢委任為開封府巡察使,負責協助張世澤完成宗藩改製,並在開封建立巡察司,安插官吏進入開封府各衙門。


    “可紅巾反賊就在開封城外,本侯還怎麽進行宗藩改製。”張世澤歎道。


    開封城太大,人口太多,手下雖然有五千餘人,但張世澤仍然感覺捉襟見肘,在加上反賊就在開封不遠,若是因為改製引起政局混亂,使得反賊坐大就麻煩了。


    “城外的反賊不用理會,咱們五千軍隊足以控製住城防。現在先在開封城內進行改製,先把開封城清理一遍,使得開封城成為咱們的基本盤,然後便可以以開封為基,清剿反賊平定各府。”湯朝舉建議道。


    “好吧,就這樣做。”張世澤點頭道,“我這便去見周王,先從周王那裏著手。”


    開封城內,周王朱恭枵地位最尊,雖然沒有權力,但影響卻很大。若是周王肯配合,則事半功倍!


    而在明末藩王之中,周王朱恭枵算是少有的賢王。明末之時,麵對流民軍的進攻,明朝各藩王表現都很差,一聽說“流寇”襲來,便置大明律令於不顧,載著妻小、財寶棄城而逃,他們四處搬遷,顛沛流離,疲於奔命,例如:襄陽襄王、荊州惠王、武昌楚王、長沙吉王、衡州桂王、寶慶岷王等等,一接到農民軍即將奔襲而來的戰報,頓時驚恐萬狀,顫栗不已,哪裏還顧得上皇室貴胄的尊嚴與臉麵,立馬收拾細軟,慌忙腳底抹油。


    而即便那些沒逃的藩王,表現也很差,麵對攻到城外的農民軍,麵對饑寒交迫的守軍,很多藩王吝嗇異常,一毛不拔,寧願束手就擒,也不願拿出王府的金銀財富犒軍,最後城池被農民軍攻破,性命和財產皆被農民軍奪去。比如洛陽福王、西安秦王,還有成都的蜀王。


    而在諸多藩王當中,周王朱恭枵的表現尤為難得。當李自成攻下洛陽之後,帶著數萬大軍進攻開封時,周王朱恭枵慷慨陳詞道:“城垣既陷,身且不有,而況於金乎?城苟得保,何患乎無金?”


    朱恭枵拿出王府的錢糧,招募勇士守城,犒勞守城士兵。在他的鼓勵下,開封城中軍民爆發出了極大的守城熱情,接連擊退了李自成闖軍兩次進攻。


    第一次攻開封,李自成率領三萬軍隊,第二次和羅汝才合兵,軍隊數量達五十萬之眾!兩次攻城,李自成用盡了所有辦法,卻仍然無法攻破開封城牆,損失很大,甚至李自成的一隻眼睛都被守軍射瞎。


    直到第三次,李自成的闖軍和開封守軍不約而同的挖掘黃河大堤,試圖以黃河水衝垮對方,結果開封城被洪水衝塌,開封方才陷落。


    開封孤城,阻擋了李自成的闖軍兩年時間,開封陷落,中原再無重鎮在朝廷之手,意味著整個中原徹底陷落,北京也失去了屏障。李自成占據了整個中原之後,無後顧之憂之下,才有機會進攻北京。而在開封城的防守中,周王朱恭枵起到的作用非常之大!


    考慮到這些,朱由檢才讓張世澤給周王留些體麵,不要像對待魯王、德王那樣。


    張世澤的求見,德王朱恭枵自然不敢怠慢,命大開中門,由世子朱紹烱代表自己迎張世澤入內。


    “拜見周王殿下。”


    “平北候快快免禮。”


    寒暄之後,張世澤直接道明來意:“王爺,臣出任河南總兵,其實是奉陛下旨意來河南實施宗藩改製,第一站便是開封,還請王爺能夠支持微臣,做出表率。”


    周王苦笑道:“四年前,陛下進行改製時,寡人已經交出了很多田地,王府現在所有田地隻剩下十萬畝,多是曆代先帝賜給的王田。周王府上下千餘口,皆要靠著這些王田養活,若是沒了這些王田,周王府將如何生存?”


    張世澤搖了搖頭:“王爺每年有祿米萬石,王田也會給王爺留一些,足以維持藩王體麵。恕臣直言,王爺子嗣皆有爵位,何必王爺養活?王府內何必維持千人之多?”


    周王沉默了下來,他雖然比其他藩王賢明一些,但又豈願自己的家產被生生掠奪?哪怕對方時皇帝。


    “周王府在開封兩百多年,開封城內郡王數量五十多位,將軍六百多,中尉三千餘。王爺您說周王府王田隻剩下十多萬畝,也許吧。但是其他郡王名下的田地呢?據我所知,中原田地泰半入藩府,剩下大半歸士紳,上千萬河南百姓,擁有的田地不足一成。這些百姓還要繳納皇糧國稅,還要供養宗室的祿米。


    王爺,就在杞縣,有紅巾軍造反,短短半月數量發展到數萬之多,為何會這樣?要是百姓們有活路,豈會冒著殺頭的危險鋌而走險?”


    “陛下整日夜不能寐,為的便是大明江山,王爺您是大明藩王,應該為陛下分憂解難,為了大明江山舍卻一些利益不是應當嗎?”


    周王長歎一口氣:“平北侯不要說了,這周王府裏的東西你看上了什麽都拿去便是,便是拿去本王性命也可以。從你到達河南那刻起,本王便知道自己會落得什麽下場,無外乎和德王、魯王一樣......”


    張世澤搖頭道:“王爺和德王魯王不同,臣臨來河南之前,陛下有過囑咐,說王爺您素來賢明深明大義。”


    周王眼睛一亮:“陛下真的是這麽說的?”


    張世澤點點頭:“千真萬確,臣豈敢有虛言?王爺,陛下他為了大明江山殫精竭慮,然大明各地連年災旱,很多地方顆粒無收,流民遍地。而朝廷稅收卻連年減少,根本就沒有銀子養軍撫民。故陛下力圖變革,期望能解救萬民,希望能中興大明。


    宗室之弊眾所周知,耗費了大明太多錢糧。從太祖時隻有二十三位宗室,到現在大明的宗室已達二十多萬,而且數量還會越來越多,早晚一日,會把大明徹底拖垮!大明已經無力供養如此龐大的宗室數量,已經到了不改不可的時候!王爺您素來賢明,當清楚我說的情況,當明白陛下之苦衷。”


    周王深吸了一口氣:“陛下之苦衷,本王明白了。好吧,宗藩改製便從周藩始,本王全力支持平北侯你!”


    “多謝王爺!”張世澤喜道。


    當下二人商議,周王同意交出王府大部分王田,隻保留五千畝用來供養王府。周王府的太監宮女仆役也解散大半,連同護衛隻保留百餘人的規模。


    不僅周王府,開封城內其他郡王的田地也悉數上交,每個郡王隻保留千畝田地,剩下的皆納入清田司充為官有。周王朱恭枵是周國國王,對周王一係宗室有著處置之權,開封府其他郡王皆得聽從周王命令。


    除了土地以外,周王府也放棄了宗室祿米分發權。從今以後,周王一係祿米皆有清田司負責發放,周王府不再插手。


    放棄了這麽多,也得到了一些,最起碼從今往後,周王不必擔心會落得福王、德王一樣的下場。周王府田地少了大半,但浮財還在,每年還有萬石祿米,仍然可以做一個富貴賢王。


    至於其他宗室,除了郡王以外,將軍中尉將不再世襲。郡王的長子可封為世子,繼承王位,其他兒子則皆為平民,將軍中尉的後代更不用說。


    取消對宗室的限製,從此以後,宗室可以科考當官,可以做工種田,可以經商,不過找工作後,相當於放棄了宗室身份,以後不再有祿米領。事實上對很多普通的宗室來說,靠祿米根本吃不飽。周王雖然賢明,但一樣克扣宗室祿米,周王一係的普通宗室一樣過得苦不堪言,沿街乞討者也不少。


    張世澤同時宣布,會在五日後麵對宗室舉行考試,考試通過者進行培訓,然後可以授官,當然要先從吏員做起,當然考試通過之後,這些宗室的祿米也不再發放。


    周王一係的宗室都聚集在開封城周圍,五天的時間足夠他們準備。


    宗室改製的布告張貼在周王府外以及各個重要路口,開封城內的宗室一片沸騰。


    擁有田地的郡王將軍如喪考妣,而數量眾多的中尉則歡唿雀躍。


    ps:一天天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啥,真的很頹廢,我要想法振作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陛下因何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國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國成並收藏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