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伴隨著裴慶的話語落下,大殿一片寂靜無聲。
“看來何生財之說,是真的了。”眾人眸光異色。
從裴慶的話語之中,便能知曉十六國使上奏君王組建聯合軍攻秦一事,已經屬實,
“組建聯合軍攻秦…”不少人沉吟。
所有人也都明白這個道理,心頭一陣顫抖。
尤其是東嶼十六國使,更是麵若膽寒,感受到秦王君的怒意,手臂都忍不住顫栗,
然而,他們依舊在強調冷靜,“不能衝動,秦國,定然不敢輕易發動戰爭…”
以秦國如今麵對的威脅,即便是秦王君知曉此事,定然也不敢同時麵對齊國和東嶼十六國的強大威懾,
他們身為國之使者,秦國若是對他們動手,便是等同於對東嶼十六國宣戰,兩者相比,秦王君必然不會輕易發動戰爭…
可是…
從近幾日與秦國的接觸來看,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這秦國何止是虎狼那麽簡單,根本就是無所畏懼,
而作為秦國君王的秦王君,能默許臣子如此,其人又怎會是好惹之輩…
必然是秦王君默許。
可也因此,讓他們不敢放下心中的擔憂,因為秦國這頭虎狼,就沒有什麽是不敢做的…
“王(秦王君),真的會與東嶼十六國宣戰麽?”
此時此刻,所有人都看向王台,最終如何定論,需要秦王君來決斷,
隻因為,秦王君,才是這片天地的主宰者,是這片天地的王,
此刻,大殿之內無比的安靜,落針可聞,所有人的眸光都看向王台之上的身影,等待秦王君的問責。
王台之上,秦淩天又豈會不知眾人的想法,
他的眼神始終淡漠而平靜,看著下方的裴慶,沒有說一言一語,使得空間逐漸變得微妙,氣溫像是在驟降,寒徹刺骨。
十六國使見到這一幕,心頭的巨石不斷地下沉,麵容越發凝重,
時間越長…對他們越不妙。
就在眾人都以為秦王君會下誅殺之令時,便見秦淩天並沒有眾人預料中的那樣震怒,
而是平淡的開口說道:“我秦國自創立以來,曆經一代又一代君王,自寡人之位,迄今已不下千年,期間,也曾在強盛時兵臨天下,也有因衰退而沒落…”
眾人聽到此話,麵容疑惑。
秦王君不下令處罰十六國使,在此時說這樣的話語,有什麽用意麽?
眾人不解。
王台上,秦淩天繼續在說道:“我秦國至今已是兵強馬壯,君臣一心,黎民奮起,可無懼一切挑戰…。”
“然,世人皆有惻隱之心,上天亦有好生之德,寡人不會誅殺爾等使臣,還會讓你們迴歸東嶼。”
“寡人相信,東嶼十六國是與我秦國一般心存道義,乃是正義之國,亦是正義之師。”
“寡人也相信十六國君王,決不會憑借區區一封密函,便發兵入侵他國之領土,而因此有失道義之名。”
秦淩天平淡的道。
說著,他看了下方跪拜之人一眼,隨手將何生財呈上的空白之紙不經意間捏成齏粉,便起身離開了王殿…
隻留下在場滿臉錯愕的眾人。
“這…”所有朝臣麵容疑惑,似有不解。
“唿,好險。”何生財抬眸看著從王台離去的背影,眼神閃爍了下,露出一抹心領神會之意,像是早已知曉秦王君會這樣做。
不過在場之人,可沒有他這樣的平靜,俱都不可置信,王,竟然會放十六國使迴東嶼。
“秦王君…放…放過我們了?”裴慶等十六國使聽到此話,語氣都帶著不可思議。
腦海中,隻有那句放他們迴歸東嶼的話語。
本以為秦國即便是不殺了他們,也會以他們為質來以此要挾,千思萬想,都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秦王君,竟然會放他們迴歸東嶼,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結果。
“退朝!”
一道聲音在大殿內響起。
直到此時,聲音才將眾人拉迴了現實,一位位朝臣帶著疑惑隨之離去,十六國使同樣離開了王殿。
“秦王君不僅不殺我們,還放我們迴歸東嶼,這到底是什麽意思?”十六國使走在王宮的廊道上,心有餘悸的說道。
要知道何生財將那封密函交出,那裏麵的內容…
他們都一清二楚,可是證據確鑿啊!
本以為都已經到了必死之路,卻沒想到會是這樣,至於秦王君說的上天有好生之德?
他們嗤之以鼻。
要知道昔日秦國坑殺六十萬兵馬之時,那時的秦王君,可沒有這樣的感悟。
“不知。”
一位位使臣同樣麵容疑惑,搖搖頭表示心中的不解。
“不要想太多。”隻見日和王朝的使臣語氣停頓了一下,再次說道:“隻要我們能安全的離開這片魏地,便是最好的結果。”
對於他們現在的處境而言,無論是什麽用意,都比不上他們能安全的離開。
“嗯。”眾人點頭。
“等本使迴歸東嶼,定要上奏我王讓秦國好看。”裴慶傲然開口,就知曉秦王君不敢對他們下殺手。
“…”一眾國使無言,看了看周圍,察覺沒人注意這邊,方才暗唿了一口氣,
便俱都默契地離開了這座絲毫不想多待的王宮。
……
而此時的王殿內,何生財等歸降之臣也已經離開,隻剩下江南侯等人猶在。
明言看著十六國使離開的背影,眉頭皺了皺,不解的問道:“伍叔,我王怎會放他們離開?”
好不容易才逮到了拿下十六國使的理由,此時又放他們離開,無疑是放虎歸山…
至於他口中訊問之人乃是指江南侯,其真名伍昭,年齡與他的父親明絕是一輩,因此尊稱為伍叔。
“王之意,不好揣測。”
江南侯眼神平靜,思慮了片刻,方才又道:“何況,僅憑一封還未發出的密函就突下殺手…”
“若是東嶼十六國使死在了我秦國領地,將來,還有誰願意出使我秦國?這樣的理由,不足以令天下人信服。”
“正如王所言,國使無法代表君王,更不能代表一個王朝,而那一封密函終究隻是一張紙,無法成為鐵證,若是今天拿下了這些使臣,難免會落人口舍,給天下人借題發揮的理由。”
江南侯伍昭道。
“國之所以是為國,乃是所有人的國,而非一個人的國,王之所以會這麽做,完全是站在國的層麵上去考慮這件事。”
明言還是不放心的開口:“可從十六國使的態度來看,組建聯合軍是必然之勢,而東嶼十六國君王早就想入駐這片土地了,今天這樣做,不是放虎歸山麽。”
若非王開口允諾十六國使可迴歸東嶼,否則,他早就想對這些人動手了。
“放虎歸山?”哪知江南侯伍昭不屑的道:“我秦軍不出則已、一出必石破天驚,鐵騎之下勢必踏平一切,但凡是阻礙在我秦國的腳步,皆要碾成齏粉!”
“這區區十六國使,還談不上虎!”
“走吧。”江南侯伍昭邁步走出,“我感覺與東嶼十六國之間,必有一戰,這一天,要不了多久了。”
明言眸光閃爍,邁步離去。
與此同時,魏地!
伴隨著秦軍十餘萬精銳馬踏聯營,攻陷一座座城池,尤其是其中的三支鐵騎,像是真正的奇兵,利用卓越的閃電戰擊潰魏地兵防…
同時,在魏都失守不久之後,這個噩耗也已經傳到了魏國所有領地,
得知這一切的魏國城池兵防,呈現大批心灰意冷、意誌消沉的場麵,甚至,絕大部分將領開始率軍歸降,
這一切,可謂是來得不費吹灰之力,也在不久之後,讓秦軍得以迅速控製魏地所有城池。
……
齊王朝,齊王宮。
這一天,在齊王君迴歸齊國王都的同時,也得知了秦軍退兵的消息,頓時心頭暗凜。
隻見齊王君冷漠的道:“怎麽迴事?”
在魏都得知十萬秦軍攻齊的消息,他便毫不停歇的迴來,此時,竟聽到了秦軍退兵的消息,心頭又怎能沒有疑慮。
“迴稟王上!”
左丞相身穿朝服,邁步走出,“十萬秦軍的確集結至北疆,犯我邊境,卻不曾想都打到了湖城外,又突然迴返北疆,直到如今,秦軍也再未出兵,老臣也不知其用意何在。”
“臣等附議。”一位位朝臣點頭示意。
齊王君見此,忍不住皺眉,沉吟:“這樣。”
對於左丞相的話,他還是很相信的。
隻是,秦軍這樣做,究竟是有什麽用意?
何況集結大軍,對於王朝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與消耗,以他對秦王君的了解來看,雖然秦國君王年少,但決不會做如此無意義之事。
可話說迴來,既然不會做無意義之事,那麽,秦國必然是有著某種目的。
又或許,是在隱藏著什麽。
“到底是什麽呢。”齊王君思慮,可驟然,他的眼眸一凝,忍不住斥喝一聲:“難不成是…”
聲音淡漠,似是猜測到了什麽驚人之事一般。
“調虎離山之計?”齊王君驚疑不定,心中也不敢肯定這個想法,可思來想去,也隻有這個想法最合乎實際。
“我王是猜到了什麽?”左丞相問道。
看王上麵容上的神色,必然是想到了不得了的大事,不過下一刻,便見一位傳信兵趕來此地,吸引了眾人的眸光…
“啟奏王上!我軍暗探傳來密函。”傳信兵跪拜而下,說著,呈上一封信函。
眾人見此,忽有不好的預感。
“難不成,真的如我所想。”齊王君麵容一沉,心下強調冷靜,便伸手接住,將密函拆開,
一時間,裏麵的內容,頓時映入眼簾。
“嗒!”
隻見齊王君的眸光收緊,手臂都不由一顫,拿捏不住,密函掉落在地。
“王上…”一眾朝臣麵容微變,王上可是出了名的處變不驚,密函之內,到底是什麽事能讓王如此震驚。
“嗯?”左丞相撿起密函,眼神看向裏麵的內容,便見一行字出現在視線中,而圍過來的眾朝臣也都看到了這一幕。
“魏王朝,滅國了。”
一句驚人的話語,響徹在王殿內。
“看來何生財之說,是真的了。”眾人眸光異色。
從裴慶的話語之中,便能知曉十六國使上奏君王組建聯合軍攻秦一事,已經屬實,
“組建聯合軍攻秦…”不少人沉吟。
所有人也都明白這個道理,心頭一陣顫抖。
尤其是東嶼十六國使,更是麵若膽寒,感受到秦王君的怒意,手臂都忍不住顫栗,
然而,他們依舊在強調冷靜,“不能衝動,秦國,定然不敢輕易發動戰爭…”
以秦國如今麵對的威脅,即便是秦王君知曉此事,定然也不敢同時麵對齊國和東嶼十六國的強大威懾,
他們身為國之使者,秦國若是對他們動手,便是等同於對東嶼十六國宣戰,兩者相比,秦王君必然不會輕易發動戰爭…
可是…
從近幾日與秦國的接觸來看,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這秦國何止是虎狼那麽簡單,根本就是無所畏懼,
而作為秦國君王的秦王君,能默許臣子如此,其人又怎會是好惹之輩…
必然是秦王君默許。
可也因此,讓他們不敢放下心中的擔憂,因為秦國這頭虎狼,就沒有什麽是不敢做的…
“王(秦王君),真的會與東嶼十六國宣戰麽?”
此時此刻,所有人都看向王台,最終如何定論,需要秦王君來決斷,
隻因為,秦王君,才是這片天地的主宰者,是這片天地的王,
此刻,大殿之內無比的安靜,落針可聞,所有人的眸光都看向王台之上的身影,等待秦王君的問責。
王台之上,秦淩天又豈會不知眾人的想法,
他的眼神始終淡漠而平靜,看著下方的裴慶,沒有說一言一語,使得空間逐漸變得微妙,氣溫像是在驟降,寒徹刺骨。
十六國使見到這一幕,心頭的巨石不斷地下沉,麵容越發凝重,
時間越長…對他們越不妙。
就在眾人都以為秦王君會下誅殺之令時,便見秦淩天並沒有眾人預料中的那樣震怒,
而是平淡的開口說道:“我秦國自創立以來,曆經一代又一代君王,自寡人之位,迄今已不下千年,期間,也曾在強盛時兵臨天下,也有因衰退而沒落…”
眾人聽到此話,麵容疑惑。
秦王君不下令處罰十六國使,在此時說這樣的話語,有什麽用意麽?
眾人不解。
王台上,秦淩天繼續在說道:“我秦國至今已是兵強馬壯,君臣一心,黎民奮起,可無懼一切挑戰…。”
“然,世人皆有惻隱之心,上天亦有好生之德,寡人不會誅殺爾等使臣,還會讓你們迴歸東嶼。”
“寡人相信,東嶼十六國是與我秦國一般心存道義,乃是正義之國,亦是正義之師。”
“寡人也相信十六國君王,決不會憑借區區一封密函,便發兵入侵他國之領土,而因此有失道義之名。”
秦淩天平淡的道。
說著,他看了下方跪拜之人一眼,隨手將何生財呈上的空白之紙不經意間捏成齏粉,便起身離開了王殿…
隻留下在場滿臉錯愕的眾人。
“這…”所有朝臣麵容疑惑,似有不解。
“唿,好險。”何生財抬眸看著從王台離去的背影,眼神閃爍了下,露出一抹心領神會之意,像是早已知曉秦王君會這樣做。
不過在場之人,可沒有他這樣的平靜,俱都不可置信,王,竟然會放十六國使迴東嶼。
“秦王君…放…放過我們了?”裴慶等十六國使聽到此話,語氣都帶著不可思議。
腦海中,隻有那句放他們迴歸東嶼的話語。
本以為秦國即便是不殺了他們,也會以他們為質來以此要挾,千思萬想,都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秦王君,竟然會放他們迴歸東嶼,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結果。
“退朝!”
一道聲音在大殿內響起。
直到此時,聲音才將眾人拉迴了現實,一位位朝臣帶著疑惑隨之離去,十六國使同樣離開了王殿。
“秦王君不僅不殺我們,還放我們迴歸東嶼,這到底是什麽意思?”十六國使走在王宮的廊道上,心有餘悸的說道。
要知道何生財將那封密函交出,那裏麵的內容…
他們都一清二楚,可是證據確鑿啊!
本以為都已經到了必死之路,卻沒想到會是這樣,至於秦王君說的上天有好生之德?
他們嗤之以鼻。
要知道昔日秦國坑殺六十萬兵馬之時,那時的秦王君,可沒有這樣的感悟。
“不知。”
一位位使臣同樣麵容疑惑,搖搖頭表示心中的不解。
“不要想太多。”隻見日和王朝的使臣語氣停頓了一下,再次說道:“隻要我們能安全的離開這片魏地,便是最好的結果。”
對於他們現在的處境而言,無論是什麽用意,都比不上他們能安全的離開。
“嗯。”眾人點頭。
“等本使迴歸東嶼,定要上奏我王讓秦國好看。”裴慶傲然開口,就知曉秦王君不敢對他們下殺手。
“…”一眾國使無言,看了看周圍,察覺沒人注意這邊,方才暗唿了一口氣,
便俱都默契地離開了這座絲毫不想多待的王宮。
……
而此時的王殿內,何生財等歸降之臣也已經離開,隻剩下江南侯等人猶在。
明言看著十六國使離開的背影,眉頭皺了皺,不解的問道:“伍叔,我王怎會放他們離開?”
好不容易才逮到了拿下十六國使的理由,此時又放他們離開,無疑是放虎歸山…
至於他口中訊問之人乃是指江南侯,其真名伍昭,年齡與他的父親明絕是一輩,因此尊稱為伍叔。
“王之意,不好揣測。”
江南侯眼神平靜,思慮了片刻,方才又道:“何況,僅憑一封還未發出的密函就突下殺手…”
“若是東嶼十六國使死在了我秦國領地,將來,還有誰願意出使我秦國?這樣的理由,不足以令天下人信服。”
“正如王所言,國使無法代表君王,更不能代表一個王朝,而那一封密函終究隻是一張紙,無法成為鐵證,若是今天拿下了這些使臣,難免會落人口舍,給天下人借題發揮的理由。”
江南侯伍昭道。
“國之所以是為國,乃是所有人的國,而非一個人的國,王之所以會這麽做,完全是站在國的層麵上去考慮這件事。”
明言還是不放心的開口:“可從十六國使的態度來看,組建聯合軍是必然之勢,而東嶼十六國君王早就想入駐這片土地了,今天這樣做,不是放虎歸山麽。”
若非王開口允諾十六國使可迴歸東嶼,否則,他早就想對這些人動手了。
“放虎歸山?”哪知江南侯伍昭不屑的道:“我秦軍不出則已、一出必石破天驚,鐵騎之下勢必踏平一切,但凡是阻礙在我秦國的腳步,皆要碾成齏粉!”
“這區區十六國使,還談不上虎!”
“走吧。”江南侯伍昭邁步走出,“我感覺與東嶼十六國之間,必有一戰,這一天,要不了多久了。”
明言眸光閃爍,邁步離去。
與此同時,魏地!
伴隨著秦軍十餘萬精銳馬踏聯營,攻陷一座座城池,尤其是其中的三支鐵騎,像是真正的奇兵,利用卓越的閃電戰擊潰魏地兵防…
同時,在魏都失守不久之後,這個噩耗也已經傳到了魏國所有領地,
得知這一切的魏國城池兵防,呈現大批心灰意冷、意誌消沉的場麵,甚至,絕大部分將領開始率軍歸降,
這一切,可謂是來得不費吹灰之力,也在不久之後,讓秦軍得以迅速控製魏地所有城池。
……
齊王朝,齊王宮。
這一天,在齊王君迴歸齊國王都的同時,也得知了秦軍退兵的消息,頓時心頭暗凜。
隻見齊王君冷漠的道:“怎麽迴事?”
在魏都得知十萬秦軍攻齊的消息,他便毫不停歇的迴來,此時,竟聽到了秦軍退兵的消息,心頭又怎能沒有疑慮。
“迴稟王上!”
左丞相身穿朝服,邁步走出,“十萬秦軍的確集結至北疆,犯我邊境,卻不曾想都打到了湖城外,又突然迴返北疆,直到如今,秦軍也再未出兵,老臣也不知其用意何在。”
“臣等附議。”一位位朝臣點頭示意。
齊王君見此,忍不住皺眉,沉吟:“這樣。”
對於左丞相的話,他還是很相信的。
隻是,秦軍這樣做,究竟是有什麽用意?
何況集結大軍,對於王朝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與消耗,以他對秦王君的了解來看,雖然秦國君王年少,但決不會做如此無意義之事。
可話說迴來,既然不會做無意義之事,那麽,秦國必然是有著某種目的。
又或許,是在隱藏著什麽。
“到底是什麽呢。”齊王君思慮,可驟然,他的眼眸一凝,忍不住斥喝一聲:“難不成是…”
聲音淡漠,似是猜測到了什麽驚人之事一般。
“調虎離山之計?”齊王君驚疑不定,心中也不敢肯定這個想法,可思來想去,也隻有這個想法最合乎實際。
“我王是猜到了什麽?”左丞相問道。
看王上麵容上的神色,必然是想到了不得了的大事,不過下一刻,便見一位傳信兵趕來此地,吸引了眾人的眸光…
“啟奏王上!我軍暗探傳來密函。”傳信兵跪拜而下,說著,呈上一封信函。
眾人見此,忽有不好的預感。
“難不成,真的如我所想。”齊王君麵容一沉,心下強調冷靜,便伸手接住,將密函拆開,
一時間,裏麵的內容,頓時映入眼簾。
“嗒!”
隻見齊王君的眸光收緊,手臂都不由一顫,拿捏不住,密函掉落在地。
“王上…”一眾朝臣麵容微變,王上可是出了名的處變不驚,密函之內,到底是什麽事能讓王如此震驚。
“嗯?”左丞相撿起密函,眼神看向裏麵的內容,便見一行字出現在視線中,而圍過來的眾朝臣也都看到了這一幕。
“魏王朝,滅國了。”
一句驚人的話語,響徹在王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