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葉廣良忽然良心大作也就這一會兒,第二天上班的時候就恢複了正常,不然程瑛可能會更惡心。


    大家自從十月份進組以來,中間誰都沒有放鬆過,一直兢兢業業地每天朝七晚九地待在實驗室裏趕進度。


    終於,在年後不久,他們做完了這一階段的所有數據。


    之前葉廣良說讓程瑛準備一下在會上做個報告,那個會議便是他們共享研究成果,順便討論下一階段的研究內容的會議。


    程瑛花了幾天時間把自己負責的那塊結束掉,就一直在準備自己要報告的內容。


    葉廣良沒說要她做什麽報告,程瑛就把她的報告分成了兩塊,一部分是對她的工作的一個總結,另一部分就是對接下來的研究的一些想法。


    其實這次會議所有人都參加了,程瑛本以為自己可能是個例外,畢竟葉廣良每次開會都把她排除在外。


    但現在葉廣良終於不發神經了,程瑛平時在課題組的待遇也終於迴複到了正常水平。


    他們開會,其實就是把辦公室的桌椅拉一拉,拚成一個大桌子,大家圍坐一團。


    開會的時候,大家的神情明顯都很放鬆,開始進課題組的時候,大家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但好在,這些壓力他們都頂下來了。


    現在他們的項目有了一個好的開端,不僅不用再時刻擔心項目被砍,而且後麵的研究也會輕鬆很多。


    他們也不用再這麽拚命了。


    年紀輕的時候,這種強度的研究對他們可能不算什麽,但人一邁進中年,就覺得越來越吃力了。


    再這麽下去,他們愛人就該先不樂意了。


    不過放鬆歸放鬆,大家該有的素養還是在的,該討論的東西一點都不含糊。


    每個人都把自己負責的那塊實驗匯報了一遍,最後匯總到一起,就是他們這段時間以來研究的成果。


    程瑛正好是最後一個匯報的,她講完自己的實驗結果,沒停下來,又開始說自己對後麵實驗的設想。


    大家對前麵的實驗其實心裏都有數,哪怕不是自己負責的,但大家同在一個課題組裏,需要時時交流,沒有什麽是真的不知道的。


    雖說專人分管不同的模塊,由專人匯報的時候,大家多少會得到一些不一樣的感知,但這都沒有程瑛講的設想有趣。


    等程瑛講完,大家一致忽略了前麵的總結,直接對後麵的研究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


    程瑛的方案裏麵雖說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這些都在大家的包容度裏麵。


    而讓大家感到亮眼的地方,就在於程瑛不同於他們的考慮角度。


    一般來說,他們搞研究,很頭疼的一個點就是理論轉為實踐。


    很多他們的研究成果,卻因為無法轉化為實際應用而夭折。


    但他們一路以來,學的都是理論知識,也就進了實驗室之後開始慢慢接觸一些實際操作的部分。


    以至於他們做項目的時候,更擅長研究理論。


    但程瑛和他們不同,也許是因為侯博士對她的教學方法,又或是在海市的時候一直在搞應用方麵的研究。


    程瑛習慣於從實際應用出發去考慮問題。


    高壓陶瓷電容器本身需要的耐熱性、穩定性,和其他元器件的相容性,甚至是它本身的外觀,如何嵌入到設備裏,電路怎麽設計等等。


    這一係列需要考慮的問題全部都被程瑛事無巨細地考慮進來,直接從源頭上終結項目無法孵化成果的風險。


    程瑛正好坐在程瑛的右手邊,大集討論過後,他欣慰道:“小程真夠可以的啊。”


    “哪裏,我還有很多需要和師兄們學習。”程瑛謙虛道。


    老戴卻是搖了搖頭,“小程你說你之前學的是機械?”


    話題忽然一轉,程瑛不明所以,但還是點了點頭。


    “那就是了,”老戴若有所思,也沒有繼續賣關子,直接道,“學機械的話,物理應該學的比較多吧。”


    老戴也不需要程瑛迴答,又道:“小程不僅學了材料這一塊的化學方麵的知識,還有豐富的物理知識基礎。所以小程在研究起像是咱們項目裏這種涉及到學科交叉的內容時,其實是比我們更有優勢的。”


    老戴說完,辦公室裏沉默了一會兒。


    程瑛見氣氛不對,剛想打個哈哈過去,就聽吳雍道:“確實,我很喜歡小程的思維能力,以前還不知道為什麽,今天戴師兄一說,我算是明白了。”


    等吳雍說完,辦公室裏的氛圍忽然又正常起來,就好像剛才的凝滯隻是程瑛的錯覺。


    “小程好好幹,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坐在程瑛右手邊的師兄順手拍了拍程瑛的肩膀。


    程瑛當然會好好幹,但是這會兒好好一個會議,突然就成了程瑛的誇誇會,好像誰不誇程瑛兩句就不合群似的。


    程瑛有些無奈,隻好略顯生硬地問了幾個自己在項目裏遇到的疑惑,硬生生把話題轉移了迴去。


    好在大家也就是一時有所感慨,也不會追著程瑛不放,很快就繼續商討起接下來的研究方案。


    今天起碼要弄出一個比較概述的方案,剩下的細節則等到後麵再慢慢補充。


    程瑛第一個提出了方案,後麵大家也沒有把它否掉,而是直接在它的基礎上繼續討論。


    雖然方案是程瑛做的,但程瑛很少會發表自己的看法,大多時候都是在做記錄,隻有偶爾師兄們問起她的時候,她才會解釋。


    整個方案都是程瑛獨立去總結文獻、去思考總結的產物,充滿了屬於程瑛的思維痕跡,當大家對方案進行討論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和程瑛的思維進行碰撞。


    隨著大家的討論,程瑛也感覺自己思維中的缺陷和漏洞在慢慢被補齊。


    不知是不是大家有意教導程瑛,他們每一個討論都說的極為詳盡,把程瑛出現的問題一一點出,很少一語帶過,讓程瑛以後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一場會議下來,很多她有疑惑的地方都驀地豁然開朗,程瑛受益匪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它逼我學習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小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小稞並收藏係統它逼我學習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