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瑛拿過來的東西,周書記信了大半,但就算他信了,也不足以取信公社裏的其他人。
周書記一想到那爭執不下的兩派人,頭仿佛又開始疼了起來。
一個小小的知青點,怎麽會有這麽多事呢?
一開始就是給不給那兩個知青處分的問題,現在又有可能是兩個知青被其他人故意陷害了。
這人啊,越來越不好打交道了。
“程瑛同誌是吧,你放心,這個事情我們公社也會綜合考量的。我們公社不會冤枉任何一個人。”周書記還是給了一個口頭上的承諾。
到了現在,程瑛也沒有其他能摻合的事情了,“周書記,真的非常感謝您。”
程瑛又向周書記鞠了一躬,被他攔下了,“不要這麽客氣,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受之有愧啊。”
“那今天就先這樣吧,我送送你們。”
“沒事,您就不用送了。”
“無妨,我也出去透透氣,成天在辦公室裏,我的一把老骨頭都要散架了。”周書記開了個玩笑。
程瑛會心一笑,不再推辭。
一行人很快就走到了公社門口。
本來公社也不是很大,出來之後更是一覽無餘。
正當程瑛要向周書記告辭的時候,錢海突然出現在了眾人的麵前,一隻手捂著胸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程瑛有些驚訝,但她很快意識到錢海肯定知道些什麽,不然也不會在這個關頭過來。
錢海沒有看程瑛他們幾個,目光直直的看向一行人中最年長也是最突出的那一位,“李曉妮和李紹輝是被陷害的。”
程瑛看著錢海,有些害怕他下一刻就要說是自己陷害的曉妮和李紹輝。
但錢海沒有讓她失望,“我親眼看見是知青點的張澤善同誌把信塞到了李紹輝同誌的行李裏麵。”
這句話的分量可要比程瑛之前拿的那些東西要重多了。
周書記這迴真是有些驚訝了,沒想到一件事情竟然會有這麽多反轉。
但要是事情果真如此,那就容不得他馬虎了。
當下周書記就讓公社的魏佳去程家村把知青點的張澤善帶過來。
因為錢海的突然到來,程瑛幾人也不想走了,想要在這裏接著等消息。
而錢海作為目擊者和指證的人肯定要留下。
他們幾個坐在一個辦公室裏等通知,周書記不知道去哪忙了。
錢海本來正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但一直有一道揮之不去的視線在注視著他。
他睜眼望去,就看見了程瑛正在打量他,被他發現了也沒有躲閃,反而更加光明正大的盯著他,眉眼間帶著幾分疑惑。
“你為什麽肯幫我們?”明明她昨天去找他的時候,他還是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不肯吐露半點口風給她。
但錢海沒有正麵迴答她,而是提點道:“知青點可沒有什麽絕對的善人。”
程瑛想的卻更多,“曉妮和李紹輝被抓走的時候你沒有出聲,現在說出來對你有什麽好處?”
錢海笑了笑,笑容看起來有些憨厚,“總歸還是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的。”
不管錢海到底有什麽目的,但不可否認是他給事情帶來了轉機,這個情,她承了。
公社離這裏還算近,不然錢海也不會在知道程瑛他們幾個去公社了之後及時趕到。
程瑛他們沒等多久,張澤善就被帶過來了。
程瑛打開辦公室的門,看見了跟在魏佳後麵的張澤善。
他顯然也看見了他們幾人,心裏有些不安。
張澤善被帶去了另一個辦公室裏,跟他談話的還是周書記。
周書記讓他坐下,不要緊張,他有一些事情要和他談談。
張澤善看著麵前周書記和藹的態度,隻希望是自己想多了,但一想到他來時看見的程瑛幾人,心裏就非常忐忑。
張澤善強迫自己鎮定下來,等待周書記的問話。
周書記先是問了問他覺得李紹輝和李曉妮分別是怎麽樣的人。
張澤善本以為是自己的行為敗露了,聽到這覺得是虛驚一場,心稍稍放下。
他照例說了李曉妮和李紹輝都是很好的人,但說到相信他倆是不是清白的時候猶豫了一下,隻說自己和他們也不是很了解,不敢亂加評判。
周書記微微頷首,張澤善以為他是認同了他,心中一喜,看見周書記的茶水沒了,忙幫他添水。
但是下一刻他口中說出的話讓他大吃一驚,忽地好像聽不懂那幾個字的意思了,“但是有人說目睹是你把信放在了李紹輝同誌的行李裏的。”
張澤善畢竟太過年輕,心髒還沒有鍛煉的太強大,聽見這句話手猛地一抖,水壺裏的溫開水濺了出來,幸而沒有灑濕文件。
周書記沒有訓斥他,而是接過他手裏的茶壺,“年輕人做事要小心嘛!”
這似乎是在讓張澤善倒水不要太莽撞,但當他看見周書記那雙含笑的眼眸,心裏涼了半截,他這怕不是一語雙關,暗示自己已經露出了馬腳。
張澤善有些慌張,但在這種關頭還是強迫自己鎮定了下來,“周書記,我是被冤枉的。”
嘖,來的一個個都和他喊冤,他還覺得自己才是最冤枉的呢。周書記有些不耐。
他不太相信這種公開指證還能出什麽岔子。畢竟人都敢實名製跟你對峙了,總不會還是想要汙蔑你吧。
在張澤善無力的申辯的時候,剩下的人從張澤善的行李裏有了新的發現。
他的箱子裏有一遝信紙,都是空白的,但其中幾頁,可能會是因為張澤善寫信的時候拿它墊著,下麵隱約是一封信的字跡。
辦事員小心翼翼地收了起來,這可是他先發現的重要證據。
最後把信紙拿迴公社比對,發現材質和在曉妮那裏搜出來的信一模一樣,上麵透出的字跡和正好和一封信吻合。
麵對鐵證如山,張澤善無法狡辯了。
那封舉報信確實是他寫的,因為曉妮的字跡太難找,信也是他自己臨摹別人的筆跡胡亂寫的淫詞豔曲。
但是李紹輝這裏的信是被他放進去的,曉妮那裏的不是他幹的,畢竟他也進不去女知青的宿舍。
這點倒是合理。
周書記暗暗點頭。
誰知李紹輝還抱有幻想,“那如果我說出另一個人,能不能從輕處理?”
周書記一想到那爭執不下的兩派人,頭仿佛又開始疼了起來。
一個小小的知青點,怎麽會有這麽多事呢?
一開始就是給不給那兩個知青處分的問題,現在又有可能是兩個知青被其他人故意陷害了。
這人啊,越來越不好打交道了。
“程瑛同誌是吧,你放心,這個事情我們公社也會綜合考量的。我們公社不會冤枉任何一個人。”周書記還是給了一個口頭上的承諾。
到了現在,程瑛也沒有其他能摻合的事情了,“周書記,真的非常感謝您。”
程瑛又向周書記鞠了一躬,被他攔下了,“不要這麽客氣,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受之有愧啊。”
“那今天就先這樣吧,我送送你們。”
“沒事,您就不用送了。”
“無妨,我也出去透透氣,成天在辦公室裏,我的一把老骨頭都要散架了。”周書記開了個玩笑。
程瑛會心一笑,不再推辭。
一行人很快就走到了公社門口。
本來公社也不是很大,出來之後更是一覽無餘。
正當程瑛要向周書記告辭的時候,錢海突然出現在了眾人的麵前,一隻手捂著胸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程瑛有些驚訝,但她很快意識到錢海肯定知道些什麽,不然也不會在這個關頭過來。
錢海沒有看程瑛他們幾個,目光直直的看向一行人中最年長也是最突出的那一位,“李曉妮和李紹輝是被陷害的。”
程瑛看著錢海,有些害怕他下一刻就要說是自己陷害的曉妮和李紹輝。
但錢海沒有讓她失望,“我親眼看見是知青點的張澤善同誌把信塞到了李紹輝同誌的行李裏麵。”
這句話的分量可要比程瑛之前拿的那些東西要重多了。
周書記這迴真是有些驚訝了,沒想到一件事情竟然會有這麽多反轉。
但要是事情果真如此,那就容不得他馬虎了。
當下周書記就讓公社的魏佳去程家村把知青點的張澤善帶過來。
因為錢海的突然到來,程瑛幾人也不想走了,想要在這裏接著等消息。
而錢海作為目擊者和指證的人肯定要留下。
他們幾個坐在一個辦公室裏等通知,周書記不知道去哪忙了。
錢海本來正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但一直有一道揮之不去的視線在注視著他。
他睜眼望去,就看見了程瑛正在打量他,被他發現了也沒有躲閃,反而更加光明正大的盯著他,眉眼間帶著幾分疑惑。
“你為什麽肯幫我們?”明明她昨天去找他的時候,他還是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不肯吐露半點口風給她。
但錢海沒有正麵迴答她,而是提點道:“知青點可沒有什麽絕對的善人。”
程瑛想的卻更多,“曉妮和李紹輝被抓走的時候你沒有出聲,現在說出來對你有什麽好處?”
錢海笑了笑,笑容看起來有些憨厚,“總歸還是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的。”
不管錢海到底有什麽目的,但不可否認是他給事情帶來了轉機,這個情,她承了。
公社離這裏還算近,不然錢海也不會在知道程瑛他們幾個去公社了之後及時趕到。
程瑛他們沒等多久,張澤善就被帶過來了。
程瑛打開辦公室的門,看見了跟在魏佳後麵的張澤善。
他顯然也看見了他們幾人,心裏有些不安。
張澤善被帶去了另一個辦公室裏,跟他談話的還是周書記。
周書記讓他坐下,不要緊張,他有一些事情要和他談談。
張澤善看著麵前周書記和藹的態度,隻希望是自己想多了,但一想到他來時看見的程瑛幾人,心裏就非常忐忑。
張澤善強迫自己鎮定下來,等待周書記的問話。
周書記先是問了問他覺得李紹輝和李曉妮分別是怎麽樣的人。
張澤善本以為是自己的行為敗露了,聽到這覺得是虛驚一場,心稍稍放下。
他照例說了李曉妮和李紹輝都是很好的人,但說到相信他倆是不是清白的時候猶豫了一下,隻說自己和他們也不是很了解,不敢亂加評判。
周書記微微頷首,張澤善以為他是認同了他,心中一喜,看見周書記的茶水沒了,忙幫他添水。
但是下一刻他口中說出的話讓他大吃一驚,忽地好像聽不懂那幾個字的意思了,“但是有人說目睹是你把信放在了李紹輝同誌的行李裏的。”
張澤善畢竟太過年輕,心髒還沒有鍛煉的太強大,聽見這句話手猛地一抖,水壺裏的溫開水濺了出來,幸而沒有灑濕文件。
周書記沒有訓斥他,而是接過他手裏的茶壺,“年輕人做事要小心嘛!”
這似乎是在讓張澤善倒水不要太莽撞,但當他看見周書記那雙含笑的眼眸,心裏涼了半截,他這怕不是一語雙關,暗示自己已經露出了馬腳。
張澤善有些慌張,但在這種關頭還是強迫自己鎮定了下來,“周書記,我是被冤枉的。”
嘖,來的一個個都和他喊冤,他還覺得自己才是最冤枉的呢。周書記有些不耐。
他不太相信這種公開指證還能出什麽岔子。畢竟人都敢實名製跟你對峙了,總不會還是想要汙蔑你吧。
在張澤善無力的申辯的時候,剩下的人從張澤善的行李裏有了新的發現。
他的箱子裏有一遝信紙,都是空白的,但其中幾頁,可能會是因為張澤善寫信的時候拿它墊著,下麵隱約是一封信的字跡。
辦事員小心翼翼地收了起來,這可是他先發現的重要證據。
最後把信紙拿迴公社比對,發現材質和在曉妮那裏搜出來的信一模一樣,上麵透出的字跡和正好和一封信吻合。
麵對鐵證如山,張澤善無法狡辯了。
那封舉報信確實是他寫的,因為曉妮的字跡太難找,信也是他自己臨摹別人的筆跡胡亂寫的淫詞豔曲。
但是李紹輝這裏的信是被他放進去的,曉妮那裏的不是他幹的,畢竟他也進不去女知青的宿舍。
這點倒是合理。
周書記暗暗點頭。
誰知李紹輝還抱有幻想,“那如果我說出另一個人,能不能從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