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部尚書擰到一半的眉頭便古怪的僵了僵,心中一動,唰的扭頭望過去,「怎麽?有新發現?」
他問得又快又急,以至忤作呆了呆,才反應過來,「大人,確實有新發現。」
忤作站了起來,手裏用鑷子夾著一塊帕子之類的東西。
「這是剛剛在死者裏衫縫起一角發現的,這上麵繡有字,興許能從這帕子找出死者身份。」
不得不說,忤作這個意外發現確實令人心喜。
刑部尚書幾乎迫不及待的將帕子拿到手裏,心情急切之餘,竟忘了顧忌這帕子上麵沾有血漬。
急急抖開皺巴巴的帕子,就近燈火微微眯起眼睛就看了起來。
「何愁黃昏獨自愁,西墜斜陽無顏色。」
已經完全變了原樣的帕子,除了無頭無尾這兩句詩不似詩詞不成詞的文字外,竟然再無其他。
刑部尚書一時又是失望又抱著微末希望,翻來覆去又盯著帕子研究了半天,終也無法從這塊染了汙漬的帕子找出更多有用信息來。
皺著眉頭掃了眼屍首,才將目光無奈的移到忤作臉上,沉聲道,「你繼續檢驗一遍,看有沒有什麽有用的線索。」
說罷,他捏著那塊帕子疾步出了停屍房。
他不擅長這些婦人玩意,不過總有人擅長。他隱隱有預感,那死者身份大概隻能從這塊帕子上麵找突破了。
一聲令下,自然便有衙差將城裏最擅長辨識帕子用料與出處的人找到衙門。
兩個時辰後,終於有了第一個確切消息。
這帕子,是一家叫春意的布料鋪所售的羅絲,當然這種布料並不是春意獨有。而是歡場的姑娘才喜歡拿這種料子做手帕,而恰恰在春意附近就有家叫醉臥的青樓。
有了目標,自然就好辦事了。
「拿著這塊帕子給我到醉臥去,一個一個姑娘的問,一定要問出這帕子的主人來。」
刑部尚書躊躇滿誌,以為順著這塊帕子為線索,從醉臥問出死者身份是十拿九穩的事。
隻可惜,他高興太早了。
衙差從醉臥問了一圈下來,卻沒有一個姑娘承認那是自己所繡的帕子。
刑部尚書看見衙差垂頭喪氣的迴來,心立時就沉了沉;不過他也不氣餒,他相信有線索在手,死者的身份遲早能問出來。
「將這帕子上麵的字多眷抄幾份,派多幾個人出去詢問。」就在大堂裏,刑部尚書負手踱了幾步,想了一會,忽道,「將這兩行字分別拆分組合成人名試著詢問。」
他總覺死者如此寶貝的東西,一定有非同尋常的意義,興許上麵那兩行字就暗嵌著誰的名字也不一定。
一天之後,衙差終於有更進一步明確消息帶了迴來。
「黃顏?何無色?」
念著這兩個名字,刑部尚書苦笑著鬆了口氣,「這兩人什麽關係?死者什麽身份?」
「稟大人,這黃顏是暗香苑裏一個丫環,何無色——何無色是京郊大營一個校尉。」刑部尚書剛剛鬆展的眉頭立時又擰了起來,那衙差接著又道,「何無色與這個丫環的關係,嗯……,據屬下打聽,這兩人大概暗下有了情意,何無色似乎正在籌銀子贖這個丫環。」
「等等,」刑部尚書急聲打斷,「這個何無色家庭關係如何?」
衙差嘆了口氣,「這就是個孤兒,在京城無親無故,熬了十多年才得到賞識剛剛提拔為校尉還不出三個月,誰料就這麽死於非命。」
刑部尚書皺著眉頭,眼裏閃過一抹若有所思,「無親無故?」
所以死了好幾天也沒有人發現?更沒有人到衙門報案?
「那查到他曾與誰有仇怨嗎?」根據忤作驗屍的結果,何無色明顯與人打鬥被滅口。
嚴守敬這會想得很簡單,對方大概顧忌著何無色小小校尉的身份,才一不做二不休,殺了人幹脆毀屍滅跡。
可想了想,又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勁,隻好捏著眉心,擺擺手示意衙差縷縷往下查。
不過這一迴的調查並沒有之前如此順利,因為衙差深入調查才發現,這何無色在京郊大營口碑十分不錯,這便等於間接排除了被人仇殺的可能。
隻從調查中得出一個結果,那就是何無色出事的時候正在休假,所以誰也不知他當時的動向。
不過有了確切日期,再加上之前屍首是在護城河內河被沉屍這個推斷,調查總算慢慢有了進展。
就在何無色休假當晚,曾有個醉死在小巷裏睡過去的醉漢,意外目睹了有人在民居零星散布的內河附近打鬥。
根據那個被打鬥聲意外驚醒的醉漢描述,將何無色殺害並沉屍的兇手應該是一個身形高大的中年漢子,當時他遠遠一瞥,獨獨記得那漢子滿臉胡碴樣貎甚是兇煞,以至隻望了一眼,就害怕得再不敢看。
裝死繼續睡在原地聽著打鬥聲結束,再聽著打更聲漸漸靠近,才終於偷偷摸摸溜走。
「滿臉胡碴樣貎甚是兇煞的中年大漢?」
刑部尚書重複一句,心情卻越發煩躁。這案子並沒有他預期料想中那麽容易破,越查下去似乎迷團越多。
好在還算有個不完整的目擊證人,即使線索不明朗,還能算有跡可尋,還能繼續追查下去。
大概是刑部尚書高壓之下,衙差的動作居然十分高效。
這次隻用了兩天時間,就意外發現了與那醉漢描述相近的「兇嫌」。
幾經明查暗訪之後,刑部尚書終於將這起意外發現的無名屍首案給查得七七八八了。
可是查明真相之後,刑部尚書心裏非但沒有鬆口氣的感覺,反而在寫奏摺的時候,一邊躊躇難以下筆一邊皺著眉頭嘆氣。
不過,再難下筆,他終究還是將奏摺寫好,將案情簡單陳述清楚之後,便將奏摺送往了宮裏。
「竟然是這樣?」楚帝在禦書房翻開奏摺,越往下閱,臉色便越臭。
合上奏摺,他在禦案後思慮了一會,忽沉聲吩咐道,「來人,給朕查一查,現在京郊大營第三營第七隊的校尉是何人接任。」
</br>
刑部尚書擰到一半的眉頭便古怪的僵了僵,心中一動,唰的扭頭望過去,「怎麽?有新發現?」
他問得又快又急,以至忤作呆了呆,才反應過來,「大人,確實有新發現。」
忤作站了起來,手裏用鑷子夾著一塊帕子之類的東西。
「這是剛剛在死者裏衫縫起一角發現的,這上麵繡有字,興許能從這帕子找出死者身份。」
不得不說,忤作這個意外發現確實令人心喜。
刑部尚書幾乎迫不及待的將帕子拿到手裏,心情急切之餘,竟忘了顧忌這帕子上麵沾有血漬。
急急抖開皺巴巴的帕子,就近燈火微微眯起眼睛就看了起來。
「何愁黃昏獨自愁,西墜斜陽無顏色。」
已經完全變了原樣的帕子,除了無頭無尾這兩句詩不似詩詞不成詞的文字外,竟然再無其他。
刑部尚書一時又是失望又抱著微末希望,翻來覆去又盯著帕子研究了半天,終也無法從這塊染了汙漬的帕子找出更多有用信息來。
皺著眉頭掃了眼屍首,才將目光無奈的移到忤作臉上,沉聲道,「你繼續檢驗一遍,看有沒有什麽有用的線索。」
說罷,他捏著那塊帕子疾步出了停屍房。
他不擅長這些婦人玩意,不過總有人擅長。他隱隱有預感,那死者身份大概隻能從這塊帕子上麵找突破了。
一聲令下,自然便有衙差將城裏最擅長辨識帕子用料與出處的人找到衙門。
兩個時辰後,終於有了第一個確切消息。
這帕子,是一家叫春意的布料鋪所售的羅絲,當然這種布料並不是春意獨有。而是歡場的姑娘才喜歡拿這種料子做手帕,而恰恰在春意附近就有家叫醉臥的青樓。
有了目標,自然就好辦事了。
「拿著這塊帕子給我到醉臥去,一個一個姑娘的問,一定要問出這帕子的主人來。」
刑部尚書躊躇滿誌,以為順著這塊帕子為線索,從醉臥問出死者身份是十拿九穩的事。
隻可惜,他高興太早了。
衙差從醉臥問了一圈下來,卻沒有一個姑娘承認那是自己所繡的帕子。
刑部尚書看見衙差垂頭喪氣的迴來,心立時就沉了沉;不過他也不氣餒,他相信有線索在手,死者的身份遲早能問出來。
「將這帕子上麵的字多眷抄幾份,派多幾個人出去詢問。」就在大堂裏,刑部尚書負手踱了幾步,想了一會,忽道,「將這兩行字分別拆分組合成人名試著詢問。」
他總覺死者如此寶貝的東西,一定有非同尋常的意義,興許上麵那兩行字就暗嵌著誰的名字也不一定。
一天之後,衙差終於有更進一步明確消息帶了迴來。
「黃顏?何無色?」
念著這兩個名字,刑部尚書苦笑著鬆了口氣,「這兩人什麽關係?死者什麽身份?」
「稟大人,這黃顏是暗香苑裏一個丫環,何無色——何無色是京郊大營一個校尉。」刑部尚書剛剛鬆展的眉頭立時又擰了起來,那衙差接著又道,「何無色與這個丫環的關係,嗯……,據屬下打聽,這兩人大概暗下有了情意,何無色似乎正在籌銀子贖這個丫環。」
「等等,」刑部尚書急聲打斷,「這個何無色家庭關係如何?」
衙差嘆了口氣,「這就是個孤兒,在京城無親無故,熬了十多年才得到賞識剛剛提拔為校尉還不出三個月,誰料就這麽死於非命。」
刑部尚書皺著眉頭,眼裏閃過一抹若有所思,「無親無故?」
所以死了好幾天也沒有人發現?更沒有人到衙門報案?
「那查到他曾與誰有仇怨嗎?」根據忤作驗屍的結果,何無色明顯與人打鬥被滅口。
嚴守敬這會想得很簡單,對方大概顧忌著何無色小小校尉的身份,才一不做二不休,殺了人幹脆毀屍滅跡。
可想了想,又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勁,隻好捏著眉心,擺擺手示意衙差縷縷往下查。
不過這一迴的調查並沒有之前如此順利,因為衙差深入調查才發現,這何無色在京郊大營口碑十分不錯,這便等於間接排除了被人仇殺的可能。
隻從調查中得出一個結果,那就是何無色出事的時候正在休假,所以誰也不知他當時的動向。
不過有了確切日期,再加上之前屍首是在護城河內河被沉屍這個推斷,調查總算慢慢有了進展。
就在何無色休假當晚,曾有個醉死在小巷裏睡過去的醉漢,意外目睹了有人在民居零星散布的內河附近打鬥。
根據那個被打鬥聲意外驚醒的醉漢描述,將何無色殺害並沉屍的兇手應該是一個身形高大的中年漢子,當時他遠遠一瞥,獨獨記得那漢子滿臉胡碴樣貎甚是兇煞,以至隻望了一眼,就害怕得再不敢看。
裝死繼續睡在原地聽著打鬥聲結束,再聽著打更聲漸漸靠近,才終於偷偷摸摸溜走。
「滿臉胡碴樣貎甚是兇煞的中年大漢?」
刑部尚書重複一句,心情卻越發煩躁。這案子並沒有他預期料想中那麽容易破,越查下去似乎迷團越多。
好在還算有個不完整的目擊證人,即使線索不明朗,還能算有跡可尋,還能繼續追查下去。
大概是刑部尚書高壓之下,衙差的動作居然十分高效。
這次隻用了兩天時間,就意外發現了與那醉漢描述相近的「兇嫌」。
幾經明查暗訪之後,刑部尚書終於將這起意外發現的無名屍首案給查得七七八八了。
可是查明真相之後,刑部尚書心裏非但沒有鬆口氣的感覺,反而在寫奏摺的時候,一邊躊躇難以下筆一邊皺著眉頭嘆氣。
不過,再難下筆,他終究還是將奏摺寫好,將案情簡單陳述清楚之後,便將奏摺送往了宮裏。
「竟然是這樣?」楚帝在禦書房翻開奏摺,越往下閱,臉色便越臭。
合上奏摺,他在禦案後思慮了一會,忽沉聲吩咐道,「來人,給朕查一查,現在京郊大營第三營第七隊的校尉是何人接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