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麗而恢宏的鳳棲宮裏,縱然白天外頭陽光燦爛,裏麵殿壁與殿頂所鑲嵌的夜明珠仍舊泛著柔和光澤。燦爛與柔和融合,更讓這金壁輝煌的宮殿顯得流光溢彩。
不過,此刻大殿的氣氛很明顯不那麽融洽愉快。
尤其是,皇後那本就冷艷難以親近的臉色,這會更冷若冰霜;而那描畫精緻的眉目,也因為這銳利隱含嘲諷的惱怒更添幾分淩厲氣勢。
她眉目沉凝,此刻就端坐在鳳座之中,垂眸端著精緻瓷盞抿著唇緘默不語。
左手旁不遠是高架的三足孔雀纏絲銅鼎,縷縷清香正從裏麵的鎏金香爐飄出,無聲無形的飄散至大殿每個角落。
聞著這香氣,便能讓人心寧神靜。
可在她下首,如坐針氈的正是當朝大將軍李懷天。
「還請娘娘示下。」
久聽不到迴音,李懷天忍不住忐忑看了眼上首雍容華貴冷艷的女子,硬著頭皮再重複一句。
對於這個胞妹,李懷天心裏還真是敬畏多於親近。
並非因為君臣地位之別,而是因為這個與他一母同胞的妹妹,詭譎難測的心機遠非他可以揣度得出來。
就比如此刻,皇後看似漫不經心的垂眸捧茶,可誰能想得透這個南楚身份最尊貴的女子心裏想些什麽。
良久,皇後才將精緻瓷盞往右手紫檀小案輕輕擱下。
半抬鳳眸,似笑非笑的掠他一眼,將他惴惴不安的模樣收盡眼底,心中越發鄙夷不屑。
「哥哥教出來的好兒子,事情都已經鬧得人盡皆知了,如今才到本宮這裏,本宮還能給哥哥出什麽好主意?」
沒有發怒,沒有譏諷,甚至連眼神也是冷漠而平和的。
可就是因為她反應如此平淡,李懷天這心裏才越發忐忑不安。
低著頭,忍耐著,十分恭謹的再道,「是臣教導無方,還請娘娘示下。」
皇後淡淡掠過他方正臉龐,「哥哥就算想讓本宮出主意,好歹也先讓本宮了解如今握在右相手裏的把柄是什麽吧?」
李懷天愕然的挑了挑眉,不期然迎上皇後隱含嘲諷的目光,心裏一怔,立時垂下頭去,紅著臉道,「那是一本記錄暗帳的帳冊與一疊鹽引。」
皇後轉著鳳眸靜靜聽著,除了不冷不熱掃他一眼外,並沒有插話。
李懷天腦袋垂得更低幾分,可即使如此,也沒有將他臉上羞愧之色全掩下去,「帳冊的帳目……有幾筆項記錄,那些記錄表麵上是買賣食鹽,實際上……是、是與軍餉有關。」
皇後眉頭擰了擰,眸光一瞬冰冷如電射去,「鹽引呢?」
其實這句話她問與不問都一樣,看李懷天的表情,就知道那些鹽引是什麽問題了。
不僅她知道那些鹽引有問題,經過昨天那兩場「熱鬧的」截殺與夜襲,隻怕是個人都對其中貓膩心中雪亮了。
這就是夏星沉手握證據卻不急著呈到楚帝跟前的原因嗎?
故意利用這些東西為餌誘他們前赴後繼的送把柄?
想到這裏,皇後眉頭擰得更緊些,目光淡淡劃過李懷天,眼神實在難掩唾棄。
身為李家嫡係,身為李氏一族現任家主,李懷天為天性所限可以不擅謀略。可他培養的下一代呢?那個棄文棄武混跡商流的李南勝,不是說是年輕一輩的智囊嗎?
如今這糊塗行事就是一介智囊該有的作風?
李懷天張了張嘴,對上皇後冰冷不掩失望的眼神,半天,憋紅了臉才吶吶憋出一句,「那些鹽引——並不是官府開具的真正鹽引。」
也就是,李家自己瞞天過海製造的假鹽引了。
「假帳假鹽引?還涉及龐大軍餉?」皇後一聲冷笑,冷艷麵容再也掩不住騰騰怒氣,「本宮的好哥哥,請你告訴我,你們要那麽多銀子做什麽?」
造反嗎?
她的兒子穩穩坐在南楚儲君之位,她用得著他們造反?
李懷天抬了抬眼角瞄她一眼,半晌,才囁囁道,「事已至此,還請娘娘示下。」訓斥什麽的,可以遲些再說。
如今,如何讓李家擺脫這次麻煩才是當務之急。
皇後麵無表情掠他一眼,冷冷道,「哥哥你自己都會說了,事已至此,本宮還能如何?」
把柄證據,人證物證什麽都給送足了,皇帝要是不捉住機會處置他們,連她自己都看不過眼。
李懷天訕訕,紅著臉默然半晌,「可是娘娘,這事……真沒有轉圈餘地?」
皇後瞥了瞥他,「本宮且問你,除了帳冊與鹽引之外,李南勝還有沒有做下其餘膽大妄為的事?」
李懷天有瞬間茫然,皺著眉頭努力迴想了一下,才道,「應該沒有吧。」
皇後忍不住冷冷嗤笑一聲,她這個兄長難道除了領兵打仗之外,這腦子裏就不能再裝些別的東西了嗎!
應該沒有?
「罷了,你且先迴去,讓人好好查查那些突然去鹽鋪鬧事的百姓是怎麽迴事。」皇後垂下眼眸,有些意興闌珊的朝李懷天揮了揮手。
李懷天恭敬站了起來,退出去之前還是忍不住再次垂詢,「娘娘,那右相的事……怎麽辦?」難道就由著它,不去處理了?
皇後抬眸,目光倏地冰冷銳利掃去,「這事已經鬧大,本宮縱然有三頭六臂也沒法再迴旋。」
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如今皇帝早就已經一清二楚了,她還強行插手,除了再添多個把柄之外,她看不出還有什麽用處。
還不如另劈蹊徑,看看能不能從其他地方找到突破口。
李懷天被她冰冷犀利的目光掃得渾身一震,僵了僵腰板,隻得躬身行禮道,「娘娘教訓得是,臣先告退。」
出了皇宮,李懷天心裏還是一片茫然,他不明白現在再查當初那些去鹽鋪鬧事的百姓還有什麽用。
不過想了想,他還是吩咐人去追查了。
「娘娘既然讓人去查,總歸不會無的放矢。」
待李懷天返迴大將軍府,要召李南勝詢問一二的時候,卻發覺這個兒子蹤影難尋,便隻得暫且將心中隱憂壓下。
翌日早朝,因傷休養了一天的夏星沉抱傷出現在金鑾殿上。
李懷天自然也位列朝臣之中,不是他喜歡站在這裏,而是……夏星沉今天上朝,他不得不關注。
眾大臣屏氣斂息整齊肅穆的站在大殿裏,就聽聞殿外傳來內侍尖沙的傳唱聲:「陛下駕到。」
朝臣立時恭恭敬敬垂首行禮,口中齊齊高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多時,眼角飄過一抹明黃龍袍,楚帝在金龍寶座坐定,冷淡無波的掃了眼群臣,「眾卿家平身。」
又一輪常規禮儀之後,楚帝瞥了瞥站在殿前的夏星沉,淡淡道,「聽聞右相近日就在宮門前遇刺,右相府夜裏還遇襲,可有此事?」
夏星沉站前一步,拱手道,「稟陛下,確有此事。」
「據聞右相因而受傷?」
「謝陛下關懷。」夏星沉一拱手,神態一改平日的慵懶隨意,眉目略帶著沉重之色,道,「臣有事啟奏。」
楚帝不動聲色掃了眼眾大臣,挑眉道,「呈上來。」
內侍隨即將夏星沉的奏摺呈到楚帝跟前,當然,除了奏摺,還有一本帳冊與一疊鹽引。
李懷天自聽聞楚帝親自垂詢夏星沉第一句話開始,臉色就不太好看了。
這會再看見夏星沉直接上奏還將證據一齊呈上去,這臉色就更加青黑紅白的輪換著變。
楚帝沉肅平靜的臉龐看不出有什麽情緒變化,雖然他早就已經知道這帳冊與鹽引的來龍去脈,此刻仍舊裝出一無所知的模樣,當場翻看夏星沉的摺子。之後,將摺子擱下,沒有發聲又繼續翻看起帳冊與鹽引。
可這過程,滿大殿的氣氛卻空前緊張,眾臣皆低頭斂目寂寂無聲。
「右相所奏之事,是否已經過查證屬實?」
楚帝聲音沉而冷,從他臉上看不出半分喜怒,不過身為帝王自然散發不怒而威的氣勢,卻在一個挑眉一個舉手之間壓得眾臣連大氣也不敢唿。
夏星沉拱了拱手,低沉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緩緩響起,「臣已經查證,帳冊與鹽引俱為造假之物。」
楚帝挑眉,斜眼冷淡掃過去。
「臣親自拿著這些鹽引到戶部查詢,確認陛下跟前這些俱為假冒之物;而帳冊上麵所記錄的大宗帳目出入,到底是什麽問題,」夏星沉頓了頓,眼角往李懷天瞟了瞟,「臣懇請陛下讓李大將軍親自解釋。」
楚帝冷冷掃了眼低頭冒汗的李懷天,忽岔開話題道,「朕聽說,前後兩批襲擊右相的刺客,皆是奔著朕跟前這本帳冊與鹽引去的?」
若不是真有問題,何必如此急切都要奪迴這些東西。
李懷天聽聞楚帝這輕飄飄一句話,就覺得全身一陣陣發寒。
夏星沉斟酌了一下,才答道,「臣呈上去的帳冊與鹽引,皆是前天在榮華大街的鹽鋪取來的,當時,九門提督姚濟青姚大人也在場。」
這還有什麽疑問,帳冊與鹽引必有問題無疑。
而且,這內裏涉及的問題隻是——不簡單。
楚帝並不急著下結論,聽了這話,隻沉默一下,又道,「還有哪位愛卿有本要奏?」
大殿朝臣一片靜默。
楚帝冷眼掠過朝臣頭頂,眼皮闔下,端過內侍遞來的茶慢慢呷了一口。
內侍隨後高聲傳唱道,「退朝。」
就這樣退朝了,可李懷天內心惶惶啊。
楚帝這不鹹不淡的態度,到底是什麽意思?
是相信夏星沉所奏?還是懷疑?又打算如何處置這個問題?
揣著滿腹心事,李懷天皺著眉頭迴到了大將軍府。
「父親,陛下打算如何處置帳冊的事?」李懷天一進入議事廳,李東海就首先忍不住問了起來。
那麽大金額的銀子出入,根本經不起查,隻要一查,立即就可以查到他們貪墨軍餉……。
這事認真追究的話,絕對可大可小;再加上私造鹽引,令國庫稅收受損……。
想起這些一個比一個後果嚴重的問題,李東海的眉頭擰起來之後就沒舒展過。
李懷天心事重重的在上首坐下,目光沉沉掃過去,道,「目前為父也猜不準陛下的心思。「
「對了,我讓你查的事可有消息?」
李懷天心煩意亂,想起皇後交待他務必要查的事,雖然想不通,卻不敢對這事掉以輕心。
李東海臉色變了變,「父親,那些鬧事的百姓果然是暗中受人鼓動,那天抬著擔架去鹽鋪的,有兩個是乞丐冒充的。」
李懷天挑眉,目光冷而怒,「可查到背後的人是誰?」
李東海搖了搖頭,不太確定道,「似乎有張家的蹤跡,似乎也有慕家的手筆。」
李懷天明顯怔了怔,「之前不是吩咐了你們不要輕易去招惹他們嗎?」
若沒有招惹,又怎麽會引來這兩家報復!
很明顯,不管李東海能不能確定,李懷天已經直接將這事算到那兩家頭上了。
他還記得,皇後當初就曾嚴厲告誡過他,讓他管束著這些後輩不要輕舉妄動。
李東海看他一眼,麵對他慍怒眼神,有些羞愧的低下頭去。
很多事情,未必是他出主意,但他也是默許李南勝那麽做卻瞞著李懷天……。
見狀,李懷天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可事情都已經發生了,現在再指責怒罵也沒法讓事情再倒迴頭去。
長嘆一聲,李懷天瞪著他,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語氣,恨恨道,「慕府自有娘娘對付,你們怎麽就是不聽!」
想當初,隻一個張廣,就差點令張慕兩家徹底反目成仇了!
慕府楓林居裏,同樣猜不透楚帝用意的大有人在。
「小姐,右相今天早朝已經將充分證據都呈到禦前,可陛下似乎……沒有處罰李家的意思?」
甚至連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做做樣子的懲罰都沒有,冷玥實在想不通這位帝王腦子裏裝著什麽。
慕曉楓抬頭望著伸出亭子外麵的枝椏,淡淡道,「你看這些楓葉,如今看著還是生機勃勃翠綠一片,可終有一天會轉黃會落地,你著急什麽。」
冷玥怔了一會,隨即眼睛一亮,「小姐的意思是,那位遲早會處罰李家?」
</br>
富麗而恢宏的鳳棲宮裏,縱然白天外頭陽光燦爛,裏麵殿壁與殿頂所鑲嵌的夜明珠仍舊泛著柔和光澤。燦爛與柔和融合,更讓這金壁輝煌的宮殿顯得流光溢彩。
不過,此刻大殿的氣氛很明顯不那麽融洽愉快。
尤其是,皇後那本就冷艷難以親近的臉色,這會更冷若冰霜;而那描畫精緻的眉目,也因為這銳利隱含嘲諷的惱怒更添幾分淩厲氣勢。
她眉目沉凝,此刻就端坐在鳳座之中,垂眸端著精緻瓷盞抿著唇緘默不語。
左手旁不遠是高架的三足孔雀纏絲銅鼎,縷縷清香正從裏麵的鎏金香爐飄出,無聲無形的飄散至大殿每個角落。
聞著這香氣,便能讓人心寧神靜。
可在她下首,如坐針氈的正是當朝大將軍李懷天。
「還請娘娘示下。」
久聽不到迴音,李懷天忍不住忐忑看了眼上首雍容華貴冷艷的女子,硬著頭皮再重複一句。
對於這個胞妹,李懷天心裏還真是敬畏多於親近。
並非因為君臣地位之別,而是因為這個與他一母同胞的妹妹,詭譎難測的心機遠非他可以揣度得出來。
就比如此刻,皇後看似漫不經心的垂眸捧茶,可誰能想得透這個南楚身份最尊貴的女子心裏想些什麽。
良久,皇後才將精緻瓷盞往右手紫檀小案輕輕擱下。
半抬鳳眸,似笑非笑的掠他一眼,將他惴惴不安的模樣收盡眼底,心中越發鄙夷不屑。
「哥哥教出來的好兒子,事情都已經鬧得人盡皆知了,如今才到本宮這裏,本宮還能給哥哥出什麽好主意?」
沒有發怒,沒有譏諷,甚至連眼神也是冷漠而平和的。
可就是因為她反應如此平淡,李懷天這心裏才越發忐忑不安。
低著頭,忍耐著,十分恭謹的再道,「是臣教導無方,還請娘娘示下。」
皇後淡淡掠過他方正臉龐,「哥哥就算想讓本宮出主意,好歹也先讓本宮了解如今握在右相手裏的把柄是什麽吧?」
李懷天愕然的挑了挑眉,不期然迎上皇後隱含嘲諷的目光,心裏一怔,立時垂下頭去,紅著臉道,「那是一本記錄暗帳的帳冊與一疊鹽引。」
皇後轉著鳳眸靜靜聽著,除了不冷不熱掃他一眼外,並沒有插話。
李懷天腦袋垂得更低幾分,可即使如此,也沒有將他臉上羞愧之色全掩下去,「帳冊的帳目……有幾筆項記錄,那些記錄表麵上是買賣食鹽,實際上……是、是與軍餉有關。」
皇後眉頭擰了擰,眸光一瞬冰冷如電射去,「鹽引呢?」
其實這句話她問與不問都一樣,看李懷天的表情,就知道那些鹽引是什麽問題了。
不僅她知道那些鹽引有問題,經過昨天那兩場「熱鬧的」截殺與夜襲,隻怕是個人都對其中貓膩心中雪亮了。
這就是夏星沉手握證據卻不急著呈到楚帝跟前的原因嗎?
故意利用這些東西為餌誘他們前赴後繼的送把柄?
想到這裏,皇後眉頭擰得更緊些,目光淡淡劃過李懷天,眼神實在難掩唾棄。
身為李家嫡係,身為李氏一族現任家主,李懷天為天性所限可以不擅謀略。可他培養的下一代呢?那個棄文棄武混跡商流的李南勝,不是說是年輕一輩的智囊嗎?
如今這糊塗行事就是一介智囊該有的作風?
李懷天張了張嘴,對上皇後冰冷不掩失望的眼神,半天,憋紅了臉才吶吶憋出一句,「那些鹽引——並不是官府開具的真正鹽引。」
也就是,李家自己瞞天過海製造的假鹽引了。
「假帳假鹽引?還涉及龐大軍餉?」皇後一聲冷笑,冷艷麵容再也掩不住騰騰怒氣,「本宮的好哥哥,請你告訴我,你們要那麽多銀子做什麽?」
造反嗎?
她的兒子穩穩坐在南楚儲君之位,她用得著他們造反?
李懷天抬了抬眼角瞄她一眼,半晌,才囁囁道,「事已至此,還請娘娘示下。」訓斥什麽的,可以遲些再說。
如今,如何讓李家擺脫這次麻煩才是當務之急。
皇後麵無表情掠他一眼,冷冷道,「哥哥你自己都會說了,事已至此,本宮還能如何?」
把柄證據,人證物證什麽都給送足了,皇帝要是不捉住機會處置他們,連她自己都看不過眼。
李懷天訕訕,紅著臉默然半晌,「可是娘娘,這事……真沒有轉圈餘地?」
皇後瞥了瞥他,「本宮且問你,除了帳冊與鹽引之外,李南勝還有沒有做下其餘膽大妄為的事?」
李懷天有瞬間茫然,皺著眉頭努力迴想了一下,才道,「應該沒有吧。」
皇後忍不住冷冷嗤笑一聲,她這個兄長難道除了領兵打仗之外,這腦子裏就不能再裝些別的東西了嗎!
應該沒有?
「罷了,你且先迴去,讓人好好查查那些突然去鹽鋪鬧事的百姓是怎麽迴事。」皇後垂下眼眸,有些意興闌珊的朝李懷天揮了揮手。
李懷天恭敬站了起來,退出去之前還是忍不住再次垂詢,「娘娘,那右相的事……怎麽辦?」難道就由著它,不去處理了?
皇後抬眸,目光倏地冰冷銳利掃去,「這事已經鬧大,本宮縱然有三頭六臂也沒法再迴旋。」
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如今皇帝早就已經一清二楚了,她還強行插手,除了再添多個把柄之外,她看不出還有什麽用處。
還不如另劈蹊徑,看看能不能從其他地方找到突破口。
李懷天被她冰冷犀利的目光掃得渾身一震,僵了僵腰板,隻得躬身行禮道,「娘娘教訓得是,臣先告退。」
出了皇宮,李懷天心裏還是一片茫然,他不明白現在再查當初那些去鹽鋪鬧事的百姓還有什麽用。
不過想了想,他還是吩咐人去追查了。
「娘娘既然讓人去查,總歸不會無的放矢。」
待李懷天返迴大將軍府,要召李南勝詢問一二的時候,卻發覺這個兒子蹤影難尋,便隻得暫且將心中隱憂壓下。
翌日早朝,因傷休養了一天的夏星沉抱傷出現在金鑾殿上。
李懷天自然也位列朝臣之中,不是他喜歡站在這裏,而是……夏星沉今天上朝,他不得不關注。
眾大臣屏氣斂息整齊肅穆的站在大殿裏,就聽聞殿外傳來內侍尖沙的傳唱聲:「陛下駕到。」
朝臣立時恭恭敬敬垂首行禮,口中齊齊高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多時,眼角飄過一抹明黃龍袍,楚帝在金龍寶座坐定,冷淡無波的掃了眼群臣,「眾卿家平身。」
又一輪常規禮儀之後,楚帝瞥了瞥站在殿前的夏星沉,淡淡道,「聽聞右相近日就在宮門前遇刺,右相府夜裏還遇襲,可有此事?」
夏星沉站前一步,拱手道,「稟陛下,確有此事。」
「據聞右相因而受傷?」
「謝陛下關懷。」夏星沉一拱手,神態一改平日的慵懶隨意,眉目略帶著沉重之色,道,「臣有事啟奏。」
楚帝不動聲色掃了眼眾大臣,挑眉道,「呈上來。」
內侍隨即將夏星沉的奏摺呈到楚帝跟前,當然,除了奏摺,還有一本帳冊與一疊鹽引。
李懷天自聽聞楚帝親自垂詢夏星沉第一句話開始,臉色就不太好看了。
這會再看見夏星沉直接上奏還將證據一齊呈上去,這臉色就更加青黑紅白的輪換著變。
楚帝沉肅平靜的臉龐看不出有什麽情緒變化,雖然他早就已經知道這帳冊與鹽引的來龍去脈,此刻仍舊裝出一無所知的模樣,當場翻看夏星沉的摺子。之後,將摺子擱下,沒有發聲又繼續翻看起帳冊與鹽引。
可這過程,滿大殿的氣氛卻空前緊張,眾臣皆低頭斂目寂寂無聲。
「右相所奏之事,是否已經過查證屬實?」
楚帝聲音沉而冷,從他臉上看不出半分喜怒,不過身為帝王自然散發不怒而威的氣勢,卻在一個挑眉一個舉手之間壓得眾臣連大氣也不敢唿。
夏星沉拱了拱手,低沉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緩緩響起,「臣已經查證,帳冊與鹽引俱為造假之物。」
楚帝挑眉,斜眼冷淡掃過去。
「臣親自拿著這些鹽引到戶部查詢,確認陛下跟前這些俱為假冒之物;而帳冊上麵所記錄的大宗帳目出入,到底是什麽問題,」夏星沉頓了頓,眼角往李懷天瞟了瞟,「臣懇請陛下讓李大將軍親自解釋。」
楚帝冷冷掃了眼低頭冒汗的李懷天,忽岔開話題道,「朕聽說,前後兩批襲擊右相的刺客,皆是奔著朕跟前這本帳冊與鹽引去的?」
若不是真有問題,何必如此急切都要奪迴這些東西。
李懷天聽聞楚帝這輕飄飄一句話,就覺得全身一陣陣發寒。
夏星沉斟酌了一下,才答道,「臣呈上去的帳冊與鹽引,皆是前天在榮華大街的鹽鋪取來的,當時,九門提督姚濟青姚大人也在場。」
這還有什麽疑問,帳冊與鹽引必有問題無疑。
而且,這內裏涉及的問題隻是——不簡單。
楚帝並不急著下結論,聽了這話,隻沉默一下,又道,「還有哪位愛卿有本要奏?」
大殿朝臣一片靜默。
楚帝冷眼掠過朝臣頭頂,眼皮闔下,端過內侍遞來的茶慢慢呷了一口。
內侍隨後高聲傳唱道,「退朝。」
就這樣退朝了,可李懷天內心惶惶啊。
楚帝這不鹹不淡的態度,到底是什麽意思?
是相信夏星沉所奏?還是懷疑?又打算如何處置這個問題?
揣著滿腹心事,李懷天皺著眉頭迴到了大將軍府。
「父親,陛下打算如何處置帳冊的事?」李懷天一進入議事廳,李東海就首先忍不住問了起來。
那麽大金額的銀子出入,根本經不起查,隻要一查,立即就可以查到他們貪墨軍餉……。
這事認真追究的話,絕對可大可小;再加上私造鹽引,令國庫稅收受損……。
想起這些一個比一個後果嚴重的問題,李東海的眉頭擰起來之後就沒舒展過。
李懷天心事重重的在上首坐下,目光沉沉掃過去,道,「目前為父也猜不準陛下的心思。「
「對了,我讓你查的事可有消息?」
李懷天心煩意亂,想起皇後交待他務必要查的事,雖然想不通,卻不敢對這事掉以輕心。
李東海臉色變了變,「父親,那些鬧事的百姓果然是暗中受人鼓動,那天抬著擔架去鹽鋪的,有兩個是乞丐冒充的。」
李懷天挑眉,目光冷而怒,「可查到背後的人是誰?」
李東海搖了搖頭,不太確定道,「似乎有張家的蹤跡,似乎也有慕家的手筆。」
李懷天明顯怔了怔,「之前不是吩咐了你們不要輕易去招惹他們嗎?」
若沒有招惹,又怎麽會引來這兩家報復!
很明顯,不管李東海能不能確定,李懷天已經直接將這事算到那兩家頭上了。
他還記得,皇後當初就曾嚴厲告誡過他,讓他管束著這些後輩不要輕舉妄動。
李東海看他一眼,麵對他慍怒眼神,有些羞愧的低下頭去。
很多事情,未必是他出主意,但他也是默許李南勝那麽做卻瞞著李懷天……。
見狀,李懷天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可事情都已經發生了,現在再指責怒罵也沒法讓事情再倒迴頭去。
長嘆一聲,李懷天瞪著他,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語氣,恨恨道,「慕府自有娘娘對付,你們怎麽就是不聽!」
想當初,隻一個張廣,就差點令張慕兩家徹底反目成仇了!
慕府楓林居裏,同樣猜不透楚帝用意的大有人在。
「小姐,右相今天早朝已經將充分證據都呈到禦前,可陛下似乎……沒有處罰李家的意思?」
甚至連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做做樣子的懲罰都沒有,冷玥實在想不通這位帝王腦子裏裝著什麽。
慕曉楓抬頭望著伸出亭子外麵的枝椏,淡淡道,「你看這些楓葉,如今看著還是生機勃勃翠綠一片,可終有一天會轉黃會落地,你著急什麽。」
冷玥怔了一會,隨即眼睛一亮,「小姐的意思是,那位遲早會處罰李家?」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