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水瞄了太子一眼,接著慢吞吞道,「他有打擊太子的前科,而且據屬下所知,他與慕府大小姐關係密切,甚至連自己豢養多年的愛寵都轉送給了慕大小姐。」
「就如剛才何超所說,慕大小姐非常維護慕府與她父親,屬下認為離王極可能為了討她歡心而出手對付方同。」
為搏佳人一笑暗中擲兩柱砸方同?
太子微微搖了搖頭,楚離歌那個人就跟座冰山一樣,楚離歌若懂得憐香惜玉討美人歡心,這太陽大概都要打西邊出來了。
據他所知,楚離歌雖然豢養那隻小狐狸多年,但一直都是他的屬下在養;楚離歌並不親近那隻小狐狸,不過話說迴來,這麽多年,誰又看見楚離歌跟任何生物親近過?
所謂轉贈愛寵給佳人的事,依他看,不過是楚離歌不想養那隻狐狸隨手將它丟掉而已。
雖然這前因後果分析得不怎麽上道,不過他覺得,栽贓陷害方同一事,還是楚離歌的嫌疑最大。
太子抬頭,下巴朝另外一人點了點。
那人叫高陽,極具辨識度的額頭寬寬的亮亮的與他極窄的下巴非常不協調。
他沉吟半晌,才小心恭謹道,「稟殿下,屬下認為此事也有可能是昌義候所為。」
太子眉頭一揚,這見解倒是新鮮了。
「何以見得?」
「昌義候自願請求降爵這事,起因不是他的大公子裘天恕參與到私下搜羅運送材料嗎?」
高陽摸了摸下巴,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他大可以利用這個便利條件,瞞著他家大公子悄悄做下這事,然後再以他家大公子不知情為幌子摘清責任,再請求陛下降爵。」
「他這麽做的理由,就是他早知陛下要給昌義候府降爵,不過這主動心甘情願請求降爵,與日後被動削爵,結果雖是一樣,但其中可是兩碼事。」
主動自願請求降爵,陛下心裏還記得這個臣子識相;被動等著削爵,到時萬一惹怒聖心,可就不僅僅是削爵如此簡單了。
太子從小被作為儲君培養,自然深諳其中的道理與差別。
這個推測聽起來有理有據,不過可信度不高。
太子挑了挑眉,斜眼又朝另外一個幕僚望了過去。
那個人坐在最末座,叫信方,麵目陰沉透著鬱鬱晦暗之氣。
「殿下,」他抬頭,朝太子抱了抱拳,慢慢道,「屬下認為,這事我們可以反過來從誰最終獲利最大來入手分析。」
太子笑了笑,露出感興趣的模樣側頭看著他。
「前麵何超分析過了,方同這件事,從神策營與禁衛軍在大庭廣眾下鬥毆開始,至後麵大舉肅清兩軍重新安插人員為止,方同不過是整件事中的一環,也可以說是某段引子。」
他頓了頓,瞥見太子若有所思的垂眸沉吟,又道,「據我們調查的結果可以知道,整件事獲利最大的是右相夏星沉。後麵負責清查神策營與禁衛軍底細的人是他,重新洗牌在重要職位安插人員的人也是他。」
「不過,」信方說著,微微低了頭,「大家都清楚右相是陛下一手提拔起來的人。」
換句話說,就是楚帝的直係親信陣營中人。
太子麵色沉了沉,右相最後安排進去的人,表麵上來說是隸屬於右相夏星沉一派的人,但實際上,卻是他父皇直接安插進去的人。
兩軍中原來重要位置上的人物大多是他的人,如今這一撤換,幾乎全換成了效忠父皇的人。
太子眉頭漸漸蹙起,心情煩躁的同時也隱隱忐忑不安起來。
如果這事果真是父皇授意,那麽父皇一早就洞悉了方同被他收賣的事實,一直隱忍不發,就是為了一舉將他的勢力連根拔起。
父皇,這是對他近來作為極度不滿嗎?
這次議事討論來討論去,也沒有明確一致的意見與結果,太子懶得聽他們繼續爭論下去,便一揮手讓人散了。
鳳棲宮。
富麗堂皇的大殿中,皇後端坐鳳座,身穿一襲繡著大紅牡丹的宮裝,彰顯得她越發雍容華貴萬方。
她眉目低斂,沒戴護甲的圓潤手指正有一下沒一下的撥弄著精美瓷盞,靜靜聽著站在她跟前不遠的太子綜合幕僚各種分析後的結果。
半晌,她才抬頭瞥了眼神情忐忑的太子,「你自己認為,是誰在背後栽贓方同?」
她聲音輕輕的,甚至平靜得不帶一絲情緒起伏,可太子聽聞這樣可稱之為溫和的聲音,反倒寧願聽到她冷聲對他怒斥。
越是平靜溫和,暗下蘊藏的越是強烈的不滿。
在皇後無形積壓的氣勢下,太子連抬頭直視她的勇氣都沒有,隻敢垂著頭戰戰兢兢道,「母後,兒臣認為右相的嫌疑最大,其次是離王。」
皇後似笑非笑掠了掠他,「哦,敢問太子一句,你知道右相是誰的人嗎?」
太子心中咯噔一下,雖不知她這問話何意,不過卻不敢遲疑,隻好硬著頭皮答道,「右相是父皇直接越級提拔上來的。」
皇後笑了笑,冷艷的臉龐因這笑容而暖意流漾嫵媚動人。
她看了眼太子,依舊極平靜溫和的說道,「那是你從何處看出你父皇不滿你這個太子,想要換儲君的?」
這平淡好說話的詢問語氣,太子驚得頭皮一炸,當即臉色一白就跪了下去。
「兒臣知錯了。」
皇後掃他一眼,笑容一收,冷聲哼道,「你身為太子,作為從小培養的儲君,該學會從大處遠處看問題,這本不錯!」
「但是,」皇後聲音陡然又冷了一層,「光會看遠處望大局沒有用,因為往往影響大局甚至起決定性作用的都是不起眼的細微之處。」
太子將頭垂低,迴想這段日子以來朝政大小事務及楚帝的態度,他心中越發惴惴不安起來。
也許是一直待在太子這個位置上,所以他越發戰戰兢兢謹小慎微,一點風吹草動都能聯想到儲君之位上頭。
他倒是忘了,隻要他這個強勢的母後在,父皇無論如何也不會動他的。
想到此處,太子又不禁在心裏不情願的苦笑一下。
是她太強勢,還是他依賴成習慣?
皇後見他麵露悔意,又低聲哼了哼,才不冷不熱道,「現在再跟本宮說說,你還有什麽發現?」
太子緩緩站起來,慚愧的看了她一眼,「是,母後。」
他想起了自己府裏幕僚何超那一席細微分析,沉吟了一會,便將那席話簡明扼要的說了出來。
皇後聽罷,眼裏流彩閃了閃,挑眉有些意外的看了看他,「太子也認為慕府大小姐慕曉楓頗具嫌疑?」
聽這語氣瞧她神情,分明就是贊同的意思。
太子心下緊了緊,連忙道,「這是兒臣府裏一個幕僚的分析,原本兒臣覺得他看錯方向,不過兒臣剛才仔細想了想,覺得他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皇後似笑非笑看著他,倒是不說話。
太子知道,她這是考較他究竟對這事了解多少,真實看法又如何。
他下意識暗中吞了吞口水,腦子在飛速的運轉起來,在想那個慕府大小姐究竟還有什麽能與這事扯得上關係的。
這活動腦子積極一想,還真讓他發現以往他一直忽略的事情。
「母後,兒臣發現慕曉楓這個人確實不簡單。」
皇後神色不變,淡淡看著他,漫不經心的口吻道,「如何不簡單?」
「慕府唯一的姨娘及那姨娘所出的庶子女,在最近不到兩年的時間陸續都死亡了。」
太子停了一下,沉思了一會,又道,「以前他們一直相安無事,一定是因為之前他們沒有觸及慕曉楓的底線。」
皇後微微讚賞的看了他一眼,「依你之見,她的底線是什麽?」
可以說,在太子的幕僚何超留意到慕曉楓這個人以前,太子壓根沒留意個這樣一個女子存在。
但如今看自己母後這架勢,分明就是有了準確消息八成肯定慕曉楓是那個栽贓方同的人,才會一直藉機考較他。
太子作為皇後親生兒子,其實內心裏,他比任何人都希望獲得皇後認同讚賞。
就算眼下他知道有慕曉楓這麽一個小女子存在,可對於這樣一個與他毫無交集的女子,他哪裏會去了解她的底線所在。
可太子終歸是太子,他的智慧頭腦比普通人那是聰明不知多少倍。
不過一直在強勢的皇後麵前,相比之下才顯得平庸,才抬不起頭來而已。
心中一動,他略一思索就想起了何超分析時說過慕曉楓十分維護她的家人。
「母後,兒臣覺得她的底線就是她在乎的親人,包括她的父母兄長。」太子默了默,瞄見皇後沒有任何不悅的徵兆,心下稍鬆,這才又接著說道,「兒臣覺得她會狠下手段對付府裏的姨娘與庶出弟妹,一定是他們危害到她在意的親人性命。」
「此女狡猾之處就在於,她不動聲色將那些礙眼的人一個個除去,但半點也牽連不到她本人身上,甚至每一個人的死都是意外的有其他直接兇手。」
皇後瞥了他一眼,臉色微微緩了緩,「此外,對於慕曉楓這個人,你還有什麽了解?」
太子心下吃驚,難道這個慕曉楓還幹了什麽讓人側目的大事?
皇後瞧他神情,就不由得失望的垂了眼睫。還以為他長進了,原來還是跟以前一樣的自以為是。
「你可知左相的掌上明珠成親那天,出了什麽意外?」
太子茫然,「意外?」他掠見皇後冷沉下來的眉眼,心中一凜,連忙努力迴想。
一會,還真讓他想起來了,「葉小姐成親那天,據說弄得十分不愉快,聽聞男方的父母是鄉野出身,趕巧在他們成親那天到的京城,還……落了左相麵子。」
「趕巧?」皇後冷冷笑了笑,抬起鳳眸不含感情的看著他,「太子也認為是趕巧嗎?」
太子心中一凜,那天的事他也聽說了個大概,當時隻作趣事聽過便算。如今想來,果然不是簡單的趕巧。
那對父母當天趕到京城,落了左相麵子,又隱隱揭破葉小姐生性不檢,這明顯扯上了左相門風聲譽……。
這仔細一想,其中涉及的事情一旦他日爆發出來,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太子莫名驚出一身冷汗來。
他慚愧的低下頭,「母後訓斥得對,兒臣確實還需歷練。」
皇後哼了哼,眼角斜了他一下,「那你可知是誰冒左相女婿之名將那對父母千裏迢迢接到京城來的?」
太子心裏茫然毫無頭緒,可他不能在自己母後麵前事事都表現出一副無能的樣子。
眼角一挑,下意識道,「應該是左相的對手所為。」
皇後冷笑一聲,「按常理推測,這方向原也沒錯。不過太子,你不是別人,你是一國儲君,你不覺得這個答案太敷衍本宮了嗎?」
太子一驚,霍地抬頭看她,臉色微微變了變,失聲道,「母後的意思,該不會這事也是慕曉楓所為吧?」
如果何超分析得準確,慕曉楓為了維護她父親暗中栽贓方同,為父親出氣。
這理由,他勉強可以接受。
要偷偷弄兩根柱子到方同出生地,隻要有銀子有這心機,並不是太難的事。
可無緣無故與左相作對?
慕曉楓與左相還能有什麽仇怨嗎?
皇後見他吃驚模樣,心裏失望更甚。她冷哼一聲,「看來你還該迴去好好做做功課。慕曉楓此女心機詭詐,聰敏又有手段,還是睚眥必報的性子。」
皇後眯了一下鳳眸,再睜開,一片冰涼凝著太子微白臉龐,「不能再留著她壞事,你安排——」長睫落下,她緩緩抬手,在太子驚訝的眼神裏,做了必殺的手勢。
太子眼眸縮了縮,身子微微一震。
必殺?
如果那個女子真有母後形容的這樣危險,他倒是很想見識一下。如果可能,他覺得不如試著將人收歸麾下為他賣命更好。
為什麽非要一刀斬下永絕後患呢?
慕府,若能拉攏到他身邊,以後也是不小的助力。
如果那個女子最後不識相,非要逞一時意氣與他為敵破壞他的大計,到時再讓人斬殺永絕後患不遲。
皇後抬眸,掠過他閃爍不定的目光,心下隻慢慢地冷笑起來。
</br>
金水瞄了太子一眼,接著慢吞吞道,「他有打擊太子的前科,而且據屬下所知,他與慕府大小姐關係密切,甚至連自己豢養多年的愛寵都轉送給了慕大小姐。」
「就如剛才何超所說,慕大小姐非常維護慕府與她父親,屬下認為離王極可能為了討她歡心而出手對付方同。」
為搏佳人一笑暗中擲兩柱砸方同?
太子微微搖了搖頭,楚離歌那個人就跟座冰山一樣,楚離歌若懂得憐香惜玉討美人歡心,這太陽大概都要打西邊出來了。
據他所知,楚離歌雖然豢養那隻小狐狸多年,但一直都是他的屬下在養;楚離歌並不親近那隻小狐狸,不過話說迴來,這麽多年,誰又看見楚離歌跟任何生物親近過?
所謂轉贈愛寵給佳人的事,依他看,不過是楚離歌不想養那隻狐狸隨手將它丟掉而已。
雖然這前因後果分析得不怎麽上道,不過他覺得,栽贓陷害方同一事,還是楚離歌的嫌疑最大。
太子抬頭,下巴朝另外一人點了點。
那人叫高陽,極具辨識度的額頭寬寬的亮亮的與他極窄的下巴非常不協調。
他沉吟半晌,才小心恭謹道,「稟殿下,屬下認為此事也有可能是昌義候所為。」
太子眉頭一揚,這見解倒是新鮮了。
「何以見得?」
「昌義候自願請求降爵這事,起因不是他的大公子裘天恕參與到私下搜羅運送材料嗎?」
高陽摸了摸下巴,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他大可以利用這個便利條件,瞞著他家大公子悄悄做下這事,然後再以他家大公子不知情為幌子摘清責任,再請求陛下降爵。」
「他這麽做的理由,就是他早知陛下要給昌義候府降爵,不過這主動心甘情願請求降爵,與日後被動削爵,結果雖是一樣,但其中可是兩碼事。」
主動自願請求降爵,陛下心裏還記得這個臣子識相;被動等著削爵,到時萬一惹怒聖心,可就不僅僅是削爵如此簡單了。
太子從小被作為儲君培養,自然深諳其中的道理與差別。
這個推測聽起來有理有據,不過可信度不高。
太子挑了挑眉,斜眼又朝另外一個幕僚望了過去。
那個人坐在最末座,叫信方,麵目陰沉透著鬱鬱晦暗之氣。
「殿下,」他抬頭,朝太子抱了抱拳,慢慢道,「屬下認為,這事我們可以反過來從誰最終獲利最大來入手分析。」
太子笑了笑,露出感興趣的模樣側頭看著他。
「前麵何超分析過了,方同這件事,從神策營與禁衛軍在大庭廣眾下鬥毆開始,至後麵大舉肅清兩軍重新安插人員為止,方同不過是整件事中的一環,也可以說是某段引子。」
他頓了頓,瞥見太子若有所思的垂眸沉吟,又道,「據我們調查的結果可以知道,整件事獲利最大的是右相夏星沉。後麵負責清查神策營與禁衛軍底細的人是他,重新洗牌在重要職位安插人員的人也是他。」
「不過,」信方說著,微微低了頭,「大家都清楚右相是陛下一手提拔起來的人。」
換句話說,就是楚帝的直係親信陣營中人。
太子麵色沉了沉,右相最後安排進去的人,表麵上來說是隸屬於右相夏星沉一派的人,但實際上,卻是他父皇直接安插進去的人。
兩軍中原來重要位置上的人物大多是他的人,如今這一撤換,幾乎全換成了效忠父皇的人。
太子眉頭漸漸蹙起,心情煩躁的同時也隱隱忐忑不安起來。
如果這事果真是父皇授意,那麽父皇一早就洞悉了方同被他收賣的事實,一直隱忍不發,就是為了一舉將他的勢力連根拔起。
父皇,這是對他近來作為極度不滿嗎?
這次議事討論來討論去,也沒有明確一致的意見與結果,太子懶得聽他們繼續爭論下去,便一揮手讓人散了。
鳳棲宮。
富麗堂皇的大殿中,皇後端坐鳳座,身穿一襲繡著大紅牡丹的宮裝,彰顯得她越發雍容華貴萬方。
她眉目低斂,沒戴護甲的圓潤手指正有一下沒一下的撥弄著精美瓷盞,靜靜聽著站在她跟前不遠的太子綜合幕僚各種分析後的結果。
半晌,她才抬頭瞥了眼神情忐忑的太子,「你自己認為,是誰在背後栽贓方同?」
她聲音輕輕的,甚至平靜得不帶一絲情緒起伏,可太子聽聞這樣可稱之為溫和的聲音,反倒寧願聽到她冷聲對他怒斥。
越是平靜溫和,暗下蘊藏的越是強烈的不滿。
在皇後無形積壓的氣勢下,太子連抬頭直視她的勇氣都沒有,隻敢垂著頭戰戰兢兢道,「母後,兒臣認為右相的嫌疑最大,其次是離王。」
皇後似笑非笑掠了掠他,「哦,敢問太子一句,你知道右相是誰的人嗎?」
太子心中咯噔一下,雖不知她這問話何意,不過卻不敢遲疑,隻好硬著頭皮答道,「右相是父皇直接越級提拔上來的。」
皇後笑了笑,冷艷的臉龐因這笑容而暖意流漾嫵媚動人。
她看了眼太子,依舊極平靜溫和的說道,「那是你從何處看出你父皇不滿你這個太子,想要換儲君的?」
這平淡好說話的詢問語氣,太子驚得頭皮一炸,當即臉色一白就跪了下去。
「兒臣知錯了。」
皇後掃他一眼,笑容一收,冷聲哼道,「你身為太子,作為從小培養的儲君,該學會從大處遠處看問題,這本不錯!」
「但是,」皇後聲音陡然又冷了一層,「光會看遠處望大局沒有用,因為往往影響大局甚至起決定性作用的都是不起眼的細微之處。」
太子將頭垂低,迴想這段日子以來朝政大小事務及楚帝的態度,他心中越發惴惴不安起來。
也許是一直待在太子這個位置上,所以他越發戰戰兢兢謹小慎微,一點風吹草動都能聯想到儲君之位上頭。
他倒是忘了,隻要他這個強勢的母後在,父皇無論如何也不會動他的。
想到此處,太子又不禁在心裏不情願的苦笑一下。
是她太強勢,還是他依賴成習慣?
皇後見他麵露悔意,又低聲哼了哼,才不冷不熱道,「現在再跟本宮說說,你還有什麽發現?」
太子緩緩站起來,慚愧的看了她一眼,「是,母後。」
他想起了自己府裏幕僚何超那一席細微分析,沉吟了一會,便將那席話簡明扼要的說了出來。
皇後聽罷,眼裏流彩閃了閃,挑眉有些意外的看了看他,「太子也認為慕府大小姐慕曉楓頗具嫌疑?」
聽這語氣瞧她神情,分明就是贊同的意思。
太子心下緊了緊,連忙道,「這是兒臣府裏一個幕僚的分析,原本兒臣覺得他看錯方向,不過兒臣剛才仔細想了想,覺得他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皇後似笑非笑看著他,倒是不說話。
太子知道,她這是考較他究竟對這事了解多少,真實看法又如何。
他下意識暗中吞了吞口水,腦子在飛速的運轉起來,在想那個慕府大小姐究竟還有什麽能與這事扯得上關係的。
這活動腦子積極一想,還真讓他發現以往他一直忽略的事情。
「母後,兒臣發現慕曉楓這個人確實不簡單。」
皇後神色不變,淡淡看著他,漫不經心的口吻道,「如何不簡單?」
「慕府唯一的姨娘及那姨娘所出的庶子女,在最近不到兩年的時間陸續都死亡了。」
太子停了一下,沉思了一會,又道,「以前他們一直相安無事,一定是因為之前他們沒有觸及慕曉楓的底線。」
皇後微微讚賞的看了他一眼,「依你之見,她的底線是什麽?」
可以說,在太子的幕僚何超留意到慕曉楓這個人以前,太子壓根沒留意個這樣一個女子存在。
但如今看自己母後這架勢,分明就是有了準確消息八成肯定慕曉楓是那個栽贓方同的人,才會一直藉機考較他。
太子作為皇後親生兒子,其實內心裏,他比任何人都希望獲得皇後認同讚賞。
就算眼下他知道有慕曉楓這麽一個小女子存在,可對於這樣一個與他毫無交集的女子,他哪裏會去了解她的底線所在。
可太子終歸是太子,他的智慧頭腦比普通人那是聰明不知多少倍。
不過一直在強勢的皇後麵前,相比之下才顯得平庸,才抬不起頭來而已。
心中一動,他略一思索就想起了何超分析時說過慕曉楓十分維護她的家人。
「母後,兒臣覺得她的底線就是她在乎的親人,包括她的父母兄長。」太子默了默,瞄見皇後沒有任何不悅的徵兆,心下稍鬆,這才又接著說道,「兒臣覺得她會狠下手段對付府裏的姨娘與庶出弟妹,一定是他們危害到她在意的親人性命。」
「此女狡猾之處就在於,她不動聲色將那些礙眼的人一個個除去,但半點也牽連不到她本人身上,甚至每一個人的死都是意外的有其他直接兇手。」
皇後瞥了他一眼,臉色微微緩了緩,「此外,對於慕曉楓這個人,你還有什麽了解?」
太子心下吃驚,難道這個慕曉楓還幹了什麽讓人側目的大事?
皇後瞧他神情,就不由得失望的垂了眼睫。還以為他長進了,原來還是跟以前一樣的自以為是。
「你可知左相的掌上明珠成親那天,出了什麽意外?」
太子茫然,「意外?」他掠見皇後冷沉下來的眉眼,心中一凜,連忙努力迴想。
一會,還真讓他想起來了,「葉小姐成親那天,據說弄得十分不愉快,聽聞男方的父母是鄉野出身,趕巧在他們成親那天到的京城,還……落了左相麵子。」
「趕巧?」皇後冷冷笑了笑,抬起鳳眸不含感情的看著他,「太子也認為是趕巧嗎?」
太子心中一凜,那天的事他也聽說了個大概,當時隻作趣事聽過便算。如今想來,果然不是簡單的趕巧。
那對父母當天趕到京城,落了左相麵子,又隱隱揭破葉小姐生性不檢,這明顯扯上了左相門風聲譽……。
這仔細一想,其中涉及的事情一旦他日爆發出來,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太子莫名驚出一身冷汗來。
他慚愧的低下頭,「母後訓斥得對,兒臣確實還需歷練。」
皇後哼了哼,眼角斜了他一下,「那你可知是誰冒左相女婿之名將那對父母千裏迢迢接到京城來的?」
太子心裏茫然毫無頭緒,可他不能在自己母後麵前事事都表現出一副無能的樣子。
眼角一挑,下意識道,「應該是左相的對手所為。」
皇後冷笑一聲,「按常理推測,這方向原也沒錯。不過太子,你不是別人,你是一國儲君,你不覺得這個答案太敷衍本宮了嗎?」
太子一驚,霍地抬頭看她,臉色微微變了變,失聲道,「母後的意思,該不會這事也是慕曉楓所為吧?」
如果何超分析得準確,慕曉楓為了維護她父親暗中栽贓方同,為父親出氣。
這理由,他勉強可以接受。
要偷偷弄兩根柱子到方同出生地,隻要有銀子有這心機,並不是太難的事。
可無緣無故與左相作對?
慕曉楓與左相還能有什麽仇怨嗎?
皇後見他吃驚模樣,心裏失望更甚。她冷哼一聲,「看來你還該迴去好好做做功課。慕曉楓此女心機詭詐,聰敏又有手段,還是睚眥必報的性子。」
皇後眯了一下鳳眸,再睜開,一片冰涼凝著太子微白臉龐,「不能再留著她壞事,你安排——」長睫落下,她緩緩抬手,在太子驚訝的眼神裏,做了必殺的手勢。
太子眼眸縮了縮,身子微微一震。
必殺?
如果那個女子真有母後形容的這樣危險,他倒是很想見識一下。如果可能,他覺得不如試著將人收歸麾下為他賣命更好。
為什麽非要一刀斬下永絕後患呢?
慕府,若能拉攏到他身邊,以後也是不小的助力。
如果那個女子最後不識相,非要逞一時意氣與他為敵破壞他的大計,到時再讓人斬殺永絕後患不遲。
皇後抬眸,掠過他閃爍不定的目光,心下隻慢慢地冷笑起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