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城門雖然都在嚴格盤查,但對秦昊來說,要送方七佛他們出城,也並非什麽難事,畢竟在這個即將沒落的大宋王朝,就沒有錢辦不到的事情。


    隻要有錢,別說送他們出城,就算送他們送上天,那些看守城門的也會毫不猶豫地綁竹竿,送不上去,捅也要把他們捅上去。


    隻是,秦昊沒打算送他們出去,他們都是方臘手中的得力幹將,如果送他們出城,迴到江南,必將四處征殺,受傷害的永遠是那些小老百姓。


    因此,留下來是必須的。


    好在秦昊他們住在清風居已經有一段時間,不管是拱衛朝廷的禁軍,還是衙門的捕快,都知道這裏麵住的是什麽人,都知道他們是火拚梁山的英雄,是不可能收留叛賊的。


    更何況,秦昊不但是皇太孫的救命恩人,還是他的老師,沒事誰也不想往這邊摻合,縱算上麵的命令下來,也是簡簡單單的問詢了事,並沒有真個入內盤查。


    午休之後,趙良嗣的書童便來到清風居,說是官家要見他,該來的終於來了,秦昊簡單的收拾一番,便隨書童來到趙府,然後跟趙良嗣一起坐著轎子來到皇宮。


    迎接秦昊跟趙良嗣的是一個小太監,長得細白嫩肉的,就跟個姑娘似的,那日在太子府,秦昊也見過太監,卻沒有這般乖巧,不免看多兩眼。


    或許被人看得多了,那小太監也不以意,領著秦趙二人來到大慶殿西側的垂拱殿,這裏是皇帝日常辦公的地方。


    秦昊進來的時候,趙佶正伏在案桌上批閱奏章,聽到當值太監的報告,也僅僅是抬起頭來,對著兩人輕微地點點頭,卻沒有說話。


    整個宋朝君臣關係都是非常寬鬆的,這個還得益於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勒石三戒,其中第二條就是不殺讀書人,不殺上書言事者,所有宋一朝,都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朝的讀書人,如果不是在正式的場合見著皇帝是可以不用下脆的,所以趙良嗣跟秦昊進來後,也隻是對趙佶作揖,並沒有行下脆之視。


    趙佶的打扮顯得有些休閑,戴的是普通的學士方巾,穿的是普通的淡黃便裝,隻是他的神情卻顯得特別的凝重。


    兩人站在堂下等待差不多半個時辰,趙佶才將手中那些亂七八槽的奏章處理完,將朱筆放在筆架上,然後探身問起秦昊,“卿就是秦昊?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這個有點廢話,秦昊當作沒有聽見,隻是迴答是,也沒再說其他的,趙佶也沒想他說其他的,剛才的話不過是開場白,接下來才問起他最感興趣的事情:


    “當日宋江盤踞梁山,朝廷數萬大軍數次圍剿均無功而返,而卿僅憑區區數十人,便將梁山賊寇一網打盡,是如何做到的?”


    不講聯盟之事,卻提梁山舊事,想來在官家的心裏,是在為問詢破方臘之策,秦昊低頭沉思半晌,然後才道:


    “剿滅梁山非秦昊之力,而是梁山賊眾,搶百姓、殺平民、吃人肉,引起天怒人怨,然後老天爺看不過去,一把天火把他們都燒死了,是為天遣!”


    “天遣?”趙佶見秦昊沒有據功,不禁將身體向傾,探身問道。


    “天遣!”秦昊迴答得很肯定,在他迴答這句話的時候,連他自己都相信了。


    趙佶沒有理由懷疑秦昊,看得出他的神色有些失望,在他原來的設想中,秦昊既然能火燒梁山,也就能火燒方臘,如今看來,此路好像有些不通。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如此過得好半晌,趙佶這才指著桌上的那堆集如山的奏折,歎口氣道:“這些奏折都是來自江浙,奏的全是方臘的事情。


    說到這兒,隨手從裏麵抽出一本,單簡地瞄一眼後,隨即說道,“這本奏折來自桐廬,講的是三天前青溪縣失守,兵馬都監顏坦被殺,縣主翁開被活著。”


    這本奏析來自壽昌,說是方臘正在壽昌集結,看樣子壽昌是守不住的了,還有這本奏折來自杭州知府趙霆,說是方臘的目標應該杭州,叫朕派兵馳援!


    關於這樣的奏折有很多,朕就不一一例舉了,除方臘之外,還有潮州的陸行兒、湖州的陳箍桶、台州的呂師襄,這些人就像螞蟻一樣,從四麵八方爬出來,都在聲援方臘。”


    看得出趙佶的確是被方臘搞得一個頭兩個大,在歎完這些之後,這才拿起那份盟約,接著說道:


    “原想趁著金國勢盛,趁勢收迴幽州之地,為我大宋築起一道屏障,誰成想方臘逆反,打亂朝廷的全盤計劃,其勢甚兇,遠勝梁山。


    如果方臘之亂不能快速平定,則伐遼一事,朝廷將無兵可派,幽州之地必為金國所取,則我大宋將失卻最後的屏障,其勢危矣,兩位愛卿都是聯金抗遼的執行者,可有想法?”


    趙良嗣微微躬身,上奏道:“方臘叛亂所聚者農民也,這些人未曾進行專門的兵家訓練,絕非西軍之敵,如臣所料不差,待童太尉盡起西軍之兵時,將是方臘兵敗被俘時。”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數十萬大軍移師南下,行程數千裏,也並非說走就走,說到就到,按照他們現在的行軍速度,最快也要一個月後才能到達江南,如此耗財耗時,如何才是了局?”


    趙良嗣的話雖然是實話,也隻是稍減趙佶心中的焦慮,畢竟伐遼跟平方臘兩件事都迫在眉稍,稍有不慎,就將顧此失彼,於大宋朝來說,不管哪一種,都是傷筋冰骨的。


    時間,隻有時間才是趙佶現在想要的,隻有盡快平定方臘,才能讓大軍得到休整,才能達到伐遼的目的,因此,當他想到這兒的時候,又將目光投向秦昊。


    秦昊清清咽喉,緩緩地道:“剛才趙大人亦說過,方臘之眾,不過是些平頭百姓,未曾訓練,戰鬥力不強,他們這些人,曾經都是老實巴交的順民,之所以造反,亦不過是官逼民反!”


    “官逼民反?”


    趙佶覺得有些奇怪,他的性格是偏向溫順的,對臣民也是和和氣氣的,高興的時候還可以跟大臣們踢踢球,遛遛鳥,賞賞花草什麽的,從來都沒有逼過他們。


    所以,他自信地認為他治下的官員,對老百姓也是一團和氣,如財神爺那樣笑咪咪的才對,所以,當秦昊說到官逼民反的時候,他覺得非常的奇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色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劍道江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道江湖並收藏血色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