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之見:道士之死
紇幹尚書泉,苦求龍虎之丹,十五餘稔。及鎮江右,乃大延方術之士。乃作《劉弘傳》,雕印數千本,以寄中朝及四海精心燒煉之者。夫人欲點化金銀,非擬救於貧乏,必期多蓄田疇,廣置仆妾,此謂貪婪,豈名道術?且玄妙之門,虛無之事,得其要旨,亦恐不成,況乎不得?悉焚參同契金訣者,其言至也。皇甫大夫(或曰「王相公」也。)在夏口日,勤求藝術。衙時有一道士,策杖躡屨,直入戟門,門人以廉使奉道,不敢製止。安定公遽起而迎接,道士則傲然不窺,向竹而吟曰:「積塵為太山,掬水成東海。富貴有時乖,希夷無日改。絳節出崆峒,霓衣發光彩。古者有七賢,六個今何在?」自謂我是一賢也。訪其名姓,曰:「黃山隱。」府公未能明其真偽,請於宮觀,願在牌亭,得觀雲水。亞相曰:「斯人若是至道,名利俱捐。」試令幹事軍將,持書送絹百疋、錢一百千文,至其所止。山隱啟緘,忻喜,立修迴報。遂乃脫其道服,飾以青衿,引見謝陳,禮度甚恭,殊異初來傲睨之態。皇甫公判書之末,乃至盡刑,曰:「道士黃山隱,輕人複重財。太山將比甑,東海隻容杯。綠綬藏雲帔,烏巾換鹿胎。黃泉六個鬼,今夜待君來。」雲溪子曰:「王子年之著書也,不脫後秦之難;東方朔之知機也,恐罹西漢之咎。是喬鬆獨樂,巢務不居。若山隱者,擬為妖惑,敢蔑公侯,死無於吉。致孫策鏡裏之殃,來非許邁;起劉恢舟中之顧,足見凡愚。黃山隱自貽之禍,安定公明察之斷,合其宜乎!」
------------我是信達雅的分割線---------------------
中央書記處的紇幹泉副書記非常崇信燒煉之術,追尋能夠煉製仙丹、點石成金的辦法,前後十五年,始終如一。後來,他出任江西省委書記,在地方上大力招攬各種異人,無論是背法術位的方士,還是燒藍條的術士,都非常歡迎。他還組織人為劉弘作傳,印了好幾千本,寄給首都,以及全國的同好們。
唉,花時間花資源來找辦法點石成金的人,都是已經先富起來了的那批人,為了買更多田更多房更多女人,而在努力讓自己能夠更富,有幾個是為了脫貧致富,又有幾個是為了帶動後富呢?這種叫做貪婪,又怎麽能算是求道之心呢?要知道,隱藏在玄之又玄背後的眾妙之門,那些烏有虛空當中的道理事旨,就算你知道了要領所在,想修習有成也是千難萬難的事情,更何況是這樣完全南轅北轍的追尋呢?所以說,前人把《參同契》當中煉金之訣燒掉不使流傳,才是真正領悟了大道妙旨的人啊!
當年,皇甫大夫(也有人說是王相公)在夏口擔任地委書記兼鄂南軍區第一政委的時候,非常癡迷於這些技藝方術。曾經有一位道人,拖著木杖,踩著拖鞋,還牽著一頭熊,大搖大擺的闖進官衙,工作人員因為知道領導很尊奉道門,不敢擋他。皇甫書記聽說後,果然很客氣的出來迎接,那個道士傲慢的站在那裏,根本不看皇甫書記,隻對著院裏的竹林吟詩,說:當年漢魏時期野外的竹林中一共有七位賢者喲,而如今那六個都到那裏了了呢?意思是說他自己也是一賢。
皇甫書記請教道人如何稱唿,道人說,九重之下有黃泉,九重之上有隱子,你可以叫我黃山隱,也可以稱我道泉子!
因為暫時判斷不出這個人的真假,皇甫書記請他先住在本地的道觀裏麵,但道泉子拒絕了,說no!又補充說,這是洋話,你聽不懂,讓我住在牌亭裏就好,我喜歡看水雲間,有梅花烙和醜丈夫也可以拿來翻翻。
(安置好道人後),市委秘書長給皇甫書記建議說,我倒有個辦法,這要真是修道的啊,名利都不放心上的。就安排服務人員,給他送了一百匹絹,又送了一百貫錢,說,我們書記很喜歡魏野仙蹤,這是本月的打賞!
道泉子看到打賞後,臉色立刻就變了,馬上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迴信,並脫掉道袍,換上西裝,恭恭敬敬的前來拜訪,表示謝意。皇甫書記表示說,你人不錯,但那頭熊很討厭。道泉子就立刻把熊趕了出去,還說,現在道爺有打賞了,還要熊幹什麽呢?!
皇甫書記笑著說,原來這樣啊!
就吩咐人把道泉子捆了起來,推到一個坑裏,又在坑中放上了各種各樣的毒蟲,然後看到快要咬死時,就把他拖上來治療,治好了再推下去,就這樣重複了九次,才發了慈悲,說,可以讓他去死啦!並寫了一首詩為他送行說,黃泉六個鬼,就缺你一位!
我(雲溪子)聽到這個故事,不禁感歎說,禍福無門,唯人自招,道泉子如果不是自己不開眼招惹了不該招惹的善良正直的人,又怎麽會落到這樣的下場?書記這樣處理他,真是再正確沒有了!
------------我是介紹名詞的分割線---------------------
廉使:在不同朝代指不同的官位,中晚唐葉期,廉使指的就是觀察使,是集地方黨政軍大權於一事的人物。
安定公:是以郡望指代,唐有安定皇甫家,數出重臣。
------------我是介紹背景的分割線---------------------
本事出自《雲溪友議》,當初摘錄下來的時候,本來是想等什麽時候想噴騙子了,給拿出來用,結果誰知世事難預料……唔,好吧,知道我在說什麽的人,自然就明白啦!
紇幹尚書泉,苦求龍虎之丹,十五餘稔。及鎮江右,乃大延方術之士。乃作《劉弘傳》,雕印數千本,以寄中朝及四海精心燒煉之者。夫人欲點化金銀,非擬救於貧乏,必期多蓄田疇,廣置仆妾,此謂貪婪,豈名道術?且玄妙之門,虛無之事,得其要旨,亦恐不成,況乎不得?悉焚參同契金訣者,其言至也。皇甫大夫(或曰「王相公」也。)在夏口日,勤求藝術。衙時有一道士,策杖躡屨,直入戟門,門人以廉使奉道,不敢製止。安定公遽起而迎接,道士則傲然不窺,向竹而吟曰:「積塵為太山,掬水成東海。富貴有時乖,希夷無日改。絳節出崆峒,霓衣發光彩。古者有七賢,六個今何在?」自謂我是一賢也。訪其名姓,曰:「黃山隱。」府公未能明其真偽,請於宮觀,願在牌亭,得觀雲水。亞相曰:「斯人若是至道,名利俱捐。」試令幹事軍將,持書送絹百疋、錢一百千文,至其所止。山隱啟緘,忻喜,立修迴報。遂乃脫其道服,飾以青衿,引見謝陳,禮度甚恭,殊異初來傲睨之態。皇甫公判書之末,乃至盡刑,曰:「道士黃山隱,輕人複重財。太山將比甑,東海隻容杯。綠綬藏雲帔,烏巾換鹿胎。黃泉六個鬼,今夜待君來。」雲溪子曰:「王子年之著書也,不脫後秦之難;東方朔之知機也,恐罹西漢之咎。是喬鬆獨樂,巢務不居。若山隱者,擬為妖惑,敢蔑公侯,死無於吉。致孫策鏡裏之殃,來非許邁;起劉恢舟中之顧,足見凡愚。黃山隱自貽之禍,安定公明察之斷,合其宜乎!」
------------我是信達雅的分割線---------------------
中央書記處的紇幹泉副書記非常崇信燒煉之術,追尋能夠煉製仙丹、點石成金的辦法,前後十五年,始終如一。後來,他出任江西省委書記,在地方上大力招攬各種異人,無論是背法術位的方士,還是燒藍條的術士,都非常歡迎。他還組織人為劉弘作傳,印了好幾千本,寄給首都,以及全國的同好們。
唉,花時間花資源來找辦法點石成金的人,都是已經先富起來了的那批人,為了買更多田更多房更多女人,而在努力讓自己能夠更富,有幾個是為了脫貧致富,又有幾個是為了帶動後富呢?這種叫做貪婪,又怎麽能算是求道之心呢?要知道,隱藏在玄之又玄背後的眾妙之門,那些烏有虛空當中的道理事旨,就算你知道了要領所在,想修習有成也是千難萬難的事情,更何況是這樣完全南轅北轍的追尋呢?所以說,前人把《參同契》當中煉金之訣燒掉不使流傳,才是真正領悟了大道妙旨的人啊!
當年,皇甫大夫(也有人說是王相公)在夏口擔任地委書記兼鄂南軍區第一政委的時候,非常癡迷於這些技藝方術。曾經有一位道人,拖著木杖,踩著拖鞋,還牽著一頭熊,大搖大擺的闖進官衙,工作人員因為知道領導很尊奉道門,不敢擋他。皇甫書記聽說後,果然很客氣的出來迎接,那個道士傲慢的站在那裏,根本不看皇甫書記,隻對著院裏的竹林吟詩,說:當年漢魏時期野外的竹林中一共有七位賢者喲,而如今那六個都到那裏了了呢?意思是說他自己也是一賢。
皇甫書記請教道人如何稱唿,道人說,九重之下有黃泉,九重之上有隱子,你可以叫我黃山隱,也可以稱我道泉子!
因為暫時判斷不出這個人的真假,皇甫書記請他先住在本地的道觀裏麵,但道泉子拒絕了,說no!又補充說,這是洋話,你聽不懂,讓我住在牌亭裏就好,我喜歡看水雲間,有梅花烙和醜丈夫也可以拿來翻翻。
(安置好道人後),市委秘書長給皇甫書記建議說,我倒有個辦法,這要真是修道的啊,名利都不放心上的。就安排服務人員,給他送了一百匹絹,又送了一百貫錢,說,我們書記很喜歡魏野仙蹤,這是本月的打賞!
道泉子看到打賞後,臉色立刻就變了,馬上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迴信,並脫掉道袍,換上西裝,恭恭敬敬的前來拜訪,表示謝意。皇甫書記表示說,你人不錯,但那頭熊很討厭。道泉子就立刻把熊趕了出去,還說,現在道爺有打賞了,還要熊幹什麽呢?!
皇甫書記笑著說,原來這樣啊!
就吩咐人把道泉子捆了起來,推到一個坑裏,又在坑中放上了各種各樣的毒蟲,然後看到快要咬死時,就把他拖上來治療,治好了再推下去,就這樣重複了九次,才發了慈悲,說,可以讓他去死啦!並寫了一首詩為他送行說,黃泉六個鬼,就缺你一位!
我(雲溪子)聽到這個故事,不禁感歎說,禍福無門,唯人自招,道泉子如果不是自己不開眼招惹了不該招惹的善良正直的人,又怎麽會落到這樣的下場?書記這樣處理他,真是再正確沒有了!
------------我是介紹名詞的分割線---------------------
廉使:在不同朝代指不同的官位,中晚唐葉期,廉使指的就是觀察使,是集地方黨政軍大權於一事的人物。
安定公:是以郡望指代,唐有安定皇甫家,數出重臣。
------------我是介紹背景的分割線---------------------
本事出自《雲溪友議》,當初摘錄下來的時候,本來是想等什麽時候想噴騙子了,給拿出來用,結果誰知世事難預料……唔,好吧,知道我在說什麽的人,自然就明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