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中英表麵友好合作,暗地裏則是深度敵對,因為中國要爭奪世界霸主地位,而英國則要保住世界霸主地位,雙方的核心利益矛盾,不可調和,所以都在為下一場戰爭積極準備著。
英國在此前的十幾年中,被李衛國的違鈔禍害不輕,英鎊大幅度貶值,假幣嚴重破壞了英國的金融和經濟,導致英國幾百年積累下來的黃金和白銀等財富大規模外流,被李衛國掠奪走了。
英國政府加大了打擊假幣行動,不過假幣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因為李衛國偽造的英鎊幾乎可以以假亂真,仿真度高達90%,一般普通英國公民無法識破,除非拿到銀行核對校驗編碼才能發現問題。
這讓英國政府很頭疼,最終逼得英國政府不得不減少紙幣流通,改為鑄造大麵額的金幣、銀幣,替換容易被偽造的紙幣。這極大的影響了英國貨幣市場,畢竟很多交易需要大量貨幣,拿著幾十斤重的硬幣顯然不如紙幣輕便,惹得英國公民怨聲載道。
很多英國商會為了避免違鈔帶來的損失,隻好放棄英鎊,改用國際上信得過的外幣作為交易和儲備貨幣,而人民幣的堅挺,始終跟黃金掛鉤,值得信賴,所以很多英國商會漸漸開始使用人民幣進行離岸交易,無形中打擊了英鎊,令人民幣不斷地吞噬原本屬於英鎊的國際第一貨幣地位,成為世界通用貨幣。
這正是李衛國想要看到的結果,當有一天人民幣成為全世界唯一堅挺的貨幣時,當全世界各國都在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時,那時候人民幣將統治全世界貨幣市場,中國將綁架全世界,什麽時候缺錢就開動印鈔機,讓世界各國來買單。
這是後世的美國做法,如今李衛國也在效仿,並一步步接近成功。
中英間的貨幣戰爭悄然進行,這一次李衛國沒有對其他歐美國家發動貨幣戰爭。隻是針對英國一國而已,目的就是緩和跟其他歐美國家的關係,即便無法拉攏這些歐美國家跟著中國一起對付英國,至少讓這些歐美國家明白。中國隻針對英國,不針對其他國家,但凡理智一點的國家,都明白不應該介入中英兩國間的博弈,否則會引火燒身。中立才是最好的選擇。
中英暗中角力,不僅僅表現在貨幣戰爭層麵,工業戰爭也拉開了序幕。
繼中國發明的平爐煉鋼之後,英國也不甘落後,大規模替換煉鋼高爐,增加鋼鐵產量,壓低鋼鐵出口價格,跟中國的鋼鐵進行國際競爭。
不過,英國人很悲催的發現,每當月底來臨之時。英國政府高興的對外公布本月英國鋼鐵產量較去年同比增長了10%,達到70萬噸。結果很快就有中國度支司(審計廳)對外公布,中國當月鋼鐵產量較去年同比增長了20%,達到100萬噸。
早在1869年時,中國的鋼鐵總產量實際上就已經超過了英國,隻是當時英國虛榮心作祟死不承認罷了,以為再過幾年英國絕對能把鋼鐵產量提升上去,甩掉中國幾條街。
結果,幾年過去了,英國的確大幅度提升了鋼鐵產量。卻沒能實現率開中國幾條街的願望,反而被中國甩開了幾條街。
英國就屁大點的島國,資源有限,雖然可以從海外殖民地運迴原材料進行加工生產。可惜英國人口少,勞動力有限,產能自然受到限製了。
反觀中國,國土麵積最近幾年不斷擴張,達到了1576萬平方公裏,超過沙俄成為世界國土麵積最大的國家。地大物博,七大工業基地完工投產,鋼產量和鐵產量每個月都在刷新紀錄,加上勞動力豐富,產能爆炸聲增長也就不足為奇了。
英國政府不服,一再降低鋼鐵出口價格,跟中國爭奪國際鋼鐵市場份額。結果又被中國狠狠的打臉,因為中國大幅度增長的鋼鐵產能,一方麵滿足國內建設消耗,另一方麵大量投放國際鋼鐵市場來賺錢。
中國的鋼鐵就地取材,開采和運輸成本低,而英國還得從海外殖民地運迴礦石進行加工,成本自然高了。同時,中國的鋼鐵廠采用先進的煉鋼方法,鋼材質量超過英國的滲碳鋼技術和德國的克虜伯鋼技術,練出來的鋼材質量最高,得到全世界各國的認同,使得中國的鋼鐵以物美價廉,性價比高贏得市場的認同。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的鋼鐵競爭力每況愈下,跟中國展開鋼鐵價格競爭後,吃很大虧。
當中國政府針對英國發動價格戰時,國際鋼鐵價格大降,成本高的英國鋼鐵廠大幅度虧損,不到半年,很多英國私人中小型鋼鐵廠就被迫關門停產,甚至是破產了。
當然,中英間的鋼鐵價格大戰,也讓世界其他國家的鋼材工廠很受傷,比英國鋼鐵技術更弱的法國、意大利、俄國等國家也是損失慘重。【ㄨ】不過,這當中出現了德國和美國的鋼鐵崛起。
德國因為跟中國結成戰略同盟關係,所以一些中國先進的鋼鐵技術轉讓給了德國,加上德國本身就有克虜伯鋼技術,所以冶煉出很好的鋼材能夠在中英鋼鐵價格大戰中存活下來。
而美國則除了技術上不如中國,沒有中國的先進煉鋼技術之外,某種程度上講,其他方麵跟中國不相上下,因為美國本身就是資源豐富的國家,鐵礦、煤礦分部集中易開采,生產成本甚至比中國還低,所以也在這場鋼鐵價格大戰中存活了下來。
於是,一場中英鋼鐵價格大戰,最終讓英國損失到吐血三升,中國贏得勝利,但卻也給了德國鋼鐵和美國鋼鐵崛起的機會。
這讓李衛國有些始料不及,不過他沒有放在心上,他有的是辦法。
很快,基於鋼鐵世界老大地位的中國政府開始了汽車價格戰。
此時各國都開始研究內燃機,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汽車,但整體上都不如中國造的汽車,因為一些關鍵技術和資源無法掌握。
比如中國汽車的氣缸發動機、軸承等材料,使用中國最先進的特種鋼材料,裏麵甚至加入了碳化鎢、鎳鉻合金等元素,國外無法生產這種鋼材。汽車輪胎采用的橡膠。雖然全世界很多種橡膠,西方各國也尋找了很多種橡膠樹,就是無法實現汽車用輪胎標準。他們都以為中國的橡膠來自呂宋州(菲律賓)的天然橡膠樹,卻不知道真正的原始橡膠樹來自巴西熱帶雨林。李衛國故意讓全世界都以為汽車輪胎隻能使用呂宋橡膠樹,把各國耍的團團轉。
這樣一來,中國一方麵壓低鋼鐵價格,卻不直接出口鋼材,轉而支持民族汽車工業生產。汽車生產成本下降,但汽車銷售價格卻上漲了,中間獲利巨大,讓國外汽車同行羨慕嫉妒恨,不得不從中國進口各種發動機、軸承、輪胎等部件。
同時,中英兩國相互承認專利權一事上,英國人突然發現自己吃了大虧,以前以為中國人不會創造,隻會山寨英國人的發明,為此英國政府千方百計的主動跟中國簽署專利保護條約。結果現在發現竟是自縛手腳,比如汽車的各部件相關發明和設計專利權,李衛國隨便拿出一些曆史上的經典汽車設計方案搶先申請專利,就讓中國汽車行業大放異彩,更讓英國人隻能羨慕卻無法去山寨,急的直蛋疼。
看到中國的汽車工業壟斷世界市場,金燦燦和白花花的硬通貨不斷流入中國人的口袋,世界各國都是羨慕和嫉妒,除了英國之外,似乎沒有哪國敢跟中國對抗。因為中國的軍事實力強大,打敗英國三次,打敗法國、美國和俄國各一次,這種戰績已經被全世界公認為軍事強國了。沒有哪國願意去惹一個軍事強國,所以隻能跟中國合作。
當然,李衛國的戰術很成功,一手大棒,一手甜棗。軍事壓迫其他國家的同時,也不忘給他們點好處。比如加強經貿和軍事合作。通過雙邊貿易互取所需,通過軍事合作,對這些國家出口武器裝備。中國軍事實力強大,很多世界級先進武器裝備經曆了實戰的檢驗,所以很多國家都認可。再加上德國大規模從中國進口武器裝備,這起了一個非常好的帶頭作用。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家利益,看不慣英國當霸主已經很多年了,跟中國展開軍事合作,提高自身國防能力,這本身就附和各國核心利益。
所以,中國拋出經貿和軍貿的誘餌,很快就吸引了很多歐美國家的注意力,讓他們在中英兩國之間不選邊站,保持中立。
中國在軍事、科技、政治、經濟等方麵全麵出擊,軍事上加大軍品出口審批,允許更多的西方國家購買中國的武器裝備,當然外貿版的不可能比中國神策軍自用的好,但足以引誘西方國家了。
科技上也放開了一些出口限製,一些不影響中國世界科技霸主地位的民用技術允許出口,但會跟西方國家簽署技術協定,不允許轉讓給英國。對於西方國家來說,各自都有各自的國家利益,自然不會輕易將技術泄密給英國的。
政治上,中國政府分別向西方國家保證,隻要不跟中國敵對,就不會有違鈔攻擊這些國家的金融市場,這點保證對於西方國家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他們可是切身體會到違鈔給他們國家帶來的巨大影響,所以紛紛表示絕不與中國為敵。
經濟方麵,中國將和各國相互開放國內市場,降低進出口關稅。中國將開啟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加強沿途各國間的經貿關係。其中以鐵路合作為重點,中國將修建陸上絲綢之路沿線鐵路,中國出全資,占股份60%,享受99年經營權,沿線國家負責出讓沿線土地所有權、拆遷工作,享受40%股份。
通過這些手段,中國將跟除英國之外的大部分世界國家保持友好關係,雖然這些國家短時間內不可能倒向中國,但隻要不倒向英國就可以了。
於是,中英兩國間在國際舞台上開始了激烈的競爭和角逐,從經濟到軍事,從科技到政治,中英兩國紛紛動用外交手段,展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不過,在十九世紀,其他的手段都是其次,最終的勝負還得看雙方的軍事能力,誰的拳頭大誰才是勝利者。
對於這一點,中英兩國,乃至其他國家都深信不疑。
全世界都在盯著中英兩國的軍備發展方向和裝備數量,中英兩國的海軍軍備競賽一直在進行著,這個周期不斷在縮小。以前,中英兩國海軍在研製設計、造艦服役周期以五年為期限。但現在,雙方的海軍每年都在競爭。
比如去年中國海軍有三艘戰列艦開始鋪設龍骨,那麽英國很快得到消息,幾個月後便開工六艘同樣等級的戰列艦六艘或者九艘,幾乎以兩倍或者三倍的數量進行建造。
英國是海軍強國,造船廠多,造船能力強,控製的海洋麵積也遠超中國,是全球投送海軍,所以需要的戰艦數量自然要比中國海軍多得多,更何況英國海軍在黃岩島海戰中戰敗,對中國海軍忌憚,更加要提升戰艦數量了。
對於英國海軍的思維,李衛國最是清楚,所以當得知英國開工更多的戰艦時,中國海軍在隨後的第二年,迅速針對性的開工建造戰艦,逼著英國海軍再次投入更多的資金和人力造更多的戰艦,以期待拖垮英國的財政和經濟。
生怕英國海軍不跟拍,李衛國特意囑咐中國海軍召開記者發布會,公開一部分數據,同時也故意讓一部分英國間諜得到一些所謂的“機密”情報,以便刺激英國海軍建造更多針對性的戰艦。
李衛國不怕跟英國進行全麵軍備競賽,就怕英國不跟,隻要英國上鉤,那麽就有機會讓英國吃大虧。
比如中國海軍開工建造的是全鋼製戰列艦,但外觀上跟以前的鐵甲艦沒有太大變化,對外也宣稱是鐵甲艦,一旦英國海軍建造一堆鐵甲艦出來,將來雙方爆發海戰時,英國海軍決計要吃大虧的。(未完待續。)
中英表麵友好合作,暗地裏則是深度敵對,因為中國要爭奪世界霸主地位,而英國則要保住世界霸主地位,雙方的核心利益矛盾,不可調和,所以都在為下一場戰爭積極準備著。
英國在此前的十幾年中,被李衛國的違鈔禍害不輕,英鎊大幅度貶值,假幣嚴重破壞了英國的金融和經濟,導致英國幾百年積累下來的黃金和白銀等財富大規模外流,被李衛國掠奪走了。
英國政府加大了打擊假幣行動,不過假幣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因為李衛國偽造的英鎊幾乎可以以假亂真,仿真度高達90%,一般普通英國公民無法識破,除非拿到銀行核對校驗編碼才能發現問題。
這讓英國政府很頭疼,最終逼得英國政府不得不減少紙幣流通,改為鑄造大麵額的金幣、銀幣,替換容易被偽造的紙幣。這極大的影響了英國貨幣市場,畢竟很多交易需要大量貨幣,拿著幾十斤重的硬幣顯然不如紙幣輕便,惹得英國公民怨聲載道。
很多英國商會為了避免違鈔帶來的損失,隻好放棄英鎊,改用國際上信得過的外幣作為交易和儲備貨幣,而人民幣的堅挺,始終跟黃金掛鉤,值得信賴,所以很多英國商會漸漸開始使用人民幣進行離岸交易,無形中打擊了英鎊,令人民幣不斷地吞噬原本屬於英鎊的國際第一貨幣地位,成為世界通用貨幣。
這正是李衛國想要看到的結果,當有一天人民幣成為全世界唯一堅挺的貨幣時,當全世界各國都在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時,那時候人民幣將統治全世界貨幣市場,中國將綁架全世界,什麽時候缺錢就開動印鈔機,讓世界各國來買單。
這是後世的美國做法,如今李衛國也在效仿,並一步步接近成功。
中英間的貨幣戰爭悄然進行,這一次李衛國沒有對其他歐美國家發動貨幣戰爭。隻是針對英國一國而已,目的就是緩和跟其他歐美國家的關係,即便無法拉攏這些歐美國家跟著中國一起對付英國,至少讓這些歐美國家明白。中國隻針對英國,不針對其他國家,但凡理智一點的國家,都明白不應該介入中英兩國間的博弈,否則會引火燒身。中立才是最好的選擇。
中英暗中角力,不僅僅表現在貨幣戰爭層麵,工業戰爭也拉開了序幕。
繼中國發明的平爐煉鋼之後,英國也不甘落後,大規模替換煉鋼高爐,增加鋼鐵產量,壓低鋼鐵出口價格,跟中國的鋼鐵進行國際競爭。
不過,英國人很悲催的發現,每當月底來臨之時。英國政府高興的對外公布本月英國鋼鐵產量較去年同比增長了10%,達到70萬噸。結果很快就有中國度支司(審計廳)對外公布,中國當月鋼鐵產量較去年同比增長了20%,達到100萬噸。
早在1869年時,中國的鋼鐵總產量實際上就已經超過了英國,隻是當時英國虛榮心作祟死不承認罷了,以為再過幾年英國絕對能把鋼鐵產量提升上去,甩掉中國幾條街。
結果,幾年過去了,英國的確大幅度提升了鋼鐵產量。卻沒能實現率開中國幾條街的願望,反而被中國甩開了幾條街。
英國就屁大點的島國,資源有限,雖然可以從海外殖民地運迴原材料進行加工生產。可惜英國人口少,勞動力有限,產能自然受到限製了。
反觀中國,國土麵積最近幾年不斷擴張,達到了1576萬平方公裏,超過沙俄成為世界國土麵積最大的國家。地大物博,七大工業基地完工投產,鋼產量和鐵產量每個月都在刷新紀錄,加上勞動力豐富,產能爆炸聲增長也就不足為奇了。
英國政府不服,一再降低鋼鐵出口價格,跟中國爭奪國際鋼鐵市場份額。結果又被中國狠狠的打臉,因為中國大幅度增長的鋼鐵產能,一方麵滿足國內建設消耗,另一方麵大量投放國際鋼鐵市場來賺錢。
中國的鋼鐵就地取材,開采和運輸成本低,而英國還得從海外殖民地運迴礦石進行加工,成本自然高了。同時,中國的鋼鐵廠采用先進的煉鋼方法,鋼材質量超過英國的滲碳鋼技術和德國的克虜伯鋼技術,練出來的鋼材質量最高,得到全世界各國的認同,使得中國的鋼鐵以物美價廉,性價比高贏得市場的認同。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的鋼鐵競爭力每況愈下,跟中國展開鋼鐵價格競爭後,吃很大虧。
當中國政府針對英國發動價格戰時,國際鋼鐵價格大降,成本高的英國鋼鐵廠大幅度虧損,不到半年,很多英國私人中小型鋼鐵廠就被迫關門停產,甚至是破產了。
當然,中英間的鋼鐵價格大戰,也讓世界其他國家的鋼材工廠很受傷,比英國鋼鐵技術更弱的法國、意大利、俄國等國家也是損失慘重。【ㄨ】不過,這當中出現了德國和美國的鋼鐵崛起。
德國因為跟中國結成戰略同盟關係,所以一些中國先進的鋼鐵技術轉讓給了德國,加上德國本身就有克虜伯鋼技術,所以冶煉出很好的鋼材能夠在中英鋼鐵價格大戰中存活下來。
而美國則除了技術上不如中國,沒有中國的先進煉鋼技術之外,某種程度上講,其他方麵跟中國不相上下,因為美國本身就是資源豐富的國家,鐵礦、煤礦分部集中易開采,生產成本甚至比中國還低,所以也在這場鋼鐵價格大戰中存活了下來。
於是,一場中英鋼鐵價格大戰,最終讓英國損失到吐血三升,中國贏得勝利,但卻也給了德國鋼鐵和美國鋼鐵崛起的機會。
這讓李衛國有些始料不及,不過他沒有放在心上,他有的是辦法。
很快,基於鋼鐵世界老大地位的中國政府開始了汽車價格戰。
此時各國都開始研究內燃機,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汽車,但整體上都不如中國造的汽車,因為一些關鍵技術和資源無法掌握。
比如中國汽車的氣缸發動機、軸承等材料,使用中國最先進的特種鋼材料,裏麵甚至加入了碳化鎢、鎳鉻合金等元素,國外無法生產這種鋼材。汽車輪胎采用的橡膠。雖然全世界很多種橡膠,西方各國也尋找了很多種橡膠樹,就是無法實現汽車用輪胎標準。他們都以為中國的橡膠來自呂宋州(菲律賓)的天然橡膠樹,卻不知道真正的原始橡膠樹來自巴西熱帶雨林。李衛國故意讓全世界都以為汽車輪胎隻能使用呂宋橡膠樹,把各國耍的團團轉。
這樣一來,中國一方麵壓低鋼鐵價格,卻不直接出口鋼材,轉而支持民族汽車工業生產。汽車生產成本下降,但汽車銷售價格卻上漲了,中間獲利巨大,讓國外汽車同行羨慕嫉妒恨,不得不從中國進口各種發動機、軸承、輪胎等部件。
同時,中英兩國相互承認專利權一事上,英國人突然發現自己吃了大虧,以前以為中國人不會創造,隻會山寨英國人的發明,為此英國政府千方百計的主動跟中國簽署專利保護條約。結果現在發現竟是自縛手腳,比如汽車的各部件相關發明和設計專利權,李衛國隨便拿出一些曆史上的經典汽車設計方案搶先申請專利,就讓中國汽車行業大放異彩,更讓英國人隻能羨慕卻無法去山寨,急的直蛋疼。
看到中國的汽車工業壟斷世界市場,金燦燦和白花花的硬通貨不斷流入中國人的口袋,世界各國都是羨慕和嫉妒,除了英國之外,似乎沒有哪國敢跟中國對抗。因為中國的軍事實力強大,打敗英國三次,打敗法國、美國和俄國各一次,這種戰績已經被全世界公認為軍事強國了。沒有哪國願意去惹一個軍事強國,所以隻能跟中國合作。
當然,李衛國的戰術很成功,一手大棒,一手甜棗。軍事壓迫其他國家的同時,也不忘給他們點好處。比如加強經貿和軍事合作。通過雙邊貿易互取所需,通過軍事合作,對這些國家出口武器裝備。中國軍事實力強大,很多世界級先進武器裝備經曆了實戰的檢驗,所以很多國家都認可。再加上德國大規模從中國進口武器裝備,這起了一個非常好的帶頭作用。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家利益,看不慣英國當霸主已經很多年了,跟中國展開軍事合作,提高自身國防能力,這本身就附和各國核心利益。
所以,中國拋出經貿和軍貿的誘餌,很快就吸引了很多歐美國家的注意力,讓他們在中英兩國之間不選邊站,保持中立。
中國在軍事、科技、政治、經濟等方麵全麵出擊,軍事上加大軍品出口審批,允許更多的西方國家購買中國的武器裝備,當然外貿版的不可能比中國神策軍自用的好,但足以引誘西方國家了。
科技上也放開了一些出口限製,一些不影響中國世界科技霸主地位的民用技術允許出口,但會跟西方國家簽署技術協定,不允許轉讓給英國。對於西方國家來說,各自都有各自的國家利益,自然不會輕易將技術泄密給英國的。
政治上,中國政府分別向西方國家保證,隻要不跟中國敵對,就不會有違鈔攻擊這些國家的金融市場,這點保證對於西方國家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他們可是切身體會到違鈔給他們國家帶來的巨大影響,所以紛紛表示絕不與中國為敵。
經濟方麵,中國將和各國相互開放國內市場,降低進出口關稅。中國將開啟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加強沿途各國間的經貿關係。其中以鐵路合作為重點,中國將修建陸上絲綢之路沿線鐵路,中國出全資,占股份60%,享受99年經營權,沿線國家負責出讓沿線土地所有權、拆遷工作,享受40%股份。
通過這些手段,中國將跟除英國之外的大部分世界國家保持友好關係,雖然這些國家短時間內不可能倒向中國,但隻要不倒向英國就可以了。
於是,中英兩國間在國際舞台上開始了激烈的競爭和角逐,從經濟到軍事,從科技到政治,中英兩國紛紛動用外交手段,展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不過,在十九世紀,其他的手段都是其次,最終的勝負還得看雙方的軍事能力,誰的拳頭大誰才是勝利者。
對於這一點,中英兩國,乃至其他國家都深信不疑。
全世界都在盯著中英兩國的軍備發展方向和裝備數量,中英兩國的海軍軍備競賽一直在進行著,這個周期不斷在縮小。以前,中英兩國海軍在研製設計、造艦服役周期以五年為期限。但現在,雙方的海軍每年都在競爭。
比如去年中國海軍有三艘戰列艦開始鋪設龍骨,那麽英國很快得到消息,幾個月後便開工六艘同樣等級的戰列艦六艘或者九艘,幾乎以兩倍或者三倍的數量進行建造。
英國是海軍強國,造船廠多,造船能力強,控製的海洋麵積也遠超中國,是全球投送海軍,所以需要的戰艦數量自然要比中國海軍多得多,更何況英國海軍在黃岩島海戰中戰敗,對中國海軍忌憚,更加要提升戰艦數量了。
對於英國海軍的思維,李衛國最是清楚,所以當得知英國開工更多的戰艦時,中國海軍在隨後的第二年,迅速針對性的開工建造戰艦,逼著英國海軍再次投入更多的資金和人力造更多的戰艦,以期待拖垮英國的財政和經濟。
生怕英國海軍不跟拍,李衛國特意囑咐中國海軍召開記者發布會,公開一部分數據,同時也故意讓一部分英國間諜得到一些所謂的“機密”情報,以便刺激英國海軍建造更多針對性的戰艦。
李衛國不怕跟英國進行全麵軍備競賽,就怕英國不跟,隻要英國上鉤,那麽就有機會讓英國吃大虧。
比如中國海軍開工建造的是全鋼製戰列艦,但外觀上跟以前的鐵甲艦沒有太大變化,對外也宣稱是鐵甲艦,一旦英國海軍建造一堆鐵甲艦出來,將來雙方爆發海戰時,英國海軍決計要吃大虧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