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運和表情猙獰,砰的一拍桌子:
“本官看了曆年的賬目,直屬督糧道衙門的4座官倉當中理應還有15萬石細糧,7萬石粗糧。”
“爾等推三阻四,可是賬目有虧?”
見主官如此直接,下屬們意識到這一關很難過了。
一老吏出列,拱手道:
“道台,如今青黃不接。最多再等1個月,等秋糧入庫就好了。
“本官問的是清江浦糧倉裏的存糧為何不能調?”
老吏歎了一口氣,湊上去輕聲說道:
“迴大人,庫裏現在沒糧了。”
“什麽?”於運和從椅子上彈跳了起來,一把揪住老吏,“20幾萬石糧全貪墨了?你們有幾個腦袋?”
……
老吏訕笑道:
“大人別急,糧都在,隻不過換了一種方式存在。”
“每年青黃不接時,糧價最高。弟兄們就把庫裏的糧賣出去,換成銀子。過一兩個月,秋糧大規模上市,糧價最低。這個時候再花銀子買糧,一來一迴,就能憑空掙好多的銀子。”
“這銀子掙的堂堂正正,清清白白。”
眾人點頭如搗蒜。
大清朝的官吏們雖然不懂金融為何物,卻真正的把金融玩的爐火純青。
有什麽難的,無非四個字:高拋低入。
……
眾人嘰嘰喳喳:
“道台,誰能料到突然出了這事呢?”
“是啊是啊,這真不能怪弟兄們。不止咱們糧道衙門這樣做,大清朝所有的糧道私下都是這麽做的。”
於運和的口氣也緩和了許多,愁眉苦臉道:
“嘉親王那邊催促的緊。我們若一粒米都運不過去,到時候都得掉腦袋。你們先拿銀子贖迴一批糧食,押運到皖北前線解燃眉之急。”
“大人,如此一來今年可就白忙活了。”
“那你們說怎麽辦?”
老吏的眼珠子一轉,湊上前,耳語了幾句。
於運和的臉色刷的煞白,直擺手:
“不行不行,絕對不行。”
……
大清朝官場沒有秘密。
督糧道衙門,走夜路遇上鬼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各府的管糧同知、管糧通判心懷鬼胎,紛紛來打聽消息。
於運和眼睛通紅,壓力之下連續兩夜沒合眼。
他指著這些下屬罵道:
“本官是新上任,大不了一拍兩散,把天捅破:。”
“無論如何你們先湊出一兩萬石糧食穩住皖北的大軍,再晚上三五天,紙裏就真的包不住火了。”
揚州府管糧通判,姓金,是督糧口的老人。
他略一思索,出列勸阻道:
“大人消消氣,下官們都知道您說的是氣話。這件事要細論起來,糧道衙門一點錯都沒有。”
“那你的意思,錯誤都在嘉親王?”
“對。”
眾人紛紛點頭,立場十分鮮明。
於運和目瞪口呆,突然他感覺一股寒氣從背後冒起。
整個督糧道衙門如此團結,該不會先把自己這個主官滅口吧?
……
金通判繼續說道:
“於大人乃世家貴公子,不了解底下衙門的運轉規格。糧道衙門高拋低吸,乃是聖祖爺時期傳下來的規矩。”
“嘉親王可以殺了糧道衙門所有同仁。但是新官上任還是一樣。否則,虧空誰來補齊?福祉誰來分配?”
“於大人也莫慌。這件事您聽我們的就成。朝廷的刀落下來,下官們先上刑場。”
大堂一片死寂。
於運和也意識到自己觸犯了眾怒。
下屬們那毫不掩飾的鄙夷眼神,似乎在嘲諷自己是個胳膊肘向外拐的督糧道。
“諸位同僚,都散了吧。本官再琢磨琢磨。”
出了衙門,通判老金成了眾人的主心骨。
“金大人,你說怎麽辦?”
“我們都聽你的。”
老金拱手道:
“諸位同僚,於道台年輕不敢擔事,我老金敢。想讓咱們贖買迴庫糧,這是不可能的。”
眾人連聲叫好。
“不過,嘉親王督師皖北,若是我們一味死扛,估計會死很多人。”
……
眾人默然,知道這是實話。
一個年輕的親王很容易被激怒,從而做出過激行為。
老金輕輕的說道:
“選一位押運通判出來吧。犧牲他一人,保住所有人。”
“老王,您說呢?”
揚州管糧通判王九槐,臉色刷的一下慘白,渾身戰栗甚至站不穩腳跟。
眾人憐憫的望著他。
朝廷有規製:
每年各省從管糧通判當中選一人,作為押運通判,負責本省的漕糧進京。
這是一項風險很大的工作,稍有紕漏,就會獲罪。
當然了,風險大收益也高。
如果某人連續三次押運漕糧數量無虧,那立馬可升一級!表現突出者甚至能夠獲見天顏麵。
……
王通判去年押運江北3府的漕糧,途中丟失了2成。
押運兵丁一直未曾離崗,也未曾遇上水賊。但滿載的糧船莫名其妙的空了許多。
駐通州的倉場總督暴跳如雷,沒有立刻殺他,是想讓他迴去補齊一些虧空,然後再酌情流放。
這一年內,
各方查訪無果。去年的押運到底被誰暗算了,到現在還是個未解之謎。
原本胖乎乎的他瘦成了一根麻杆。
……
王九槐兩行熱淚,哽咽了半天開口道:
“諸位,可別虧待了我的家人。”
老金很嚴肅的點點頭:
“規矩大於天。你就放心去吧。”
眾人也連忙拱手,齊刷刷的行禮。
當天,督糧道衙門就開始忙活了起來。
於運和收到了一份書麵匯報,他又是一夜未睡,次日默默的蓋章簽字。
清江浦碼頭,
背負糧袋的苦役來迴忙活,船隊掛起了“奉旨督糧”的旗幟,宣布滿載起航。
隻不過那吃水線怎麽看怎麽不像滿載。
……
揚州府王通判反而釋然了。
步履輕快,滿臉紅光,和眾人打招唿。
知情人說,老王在一家暗門子裏待了兩天兩夜,沒出門!
上船時還帶著十幾壇子老酒,毫無官威,和船上的水手、兵丁們酗酒,稱兄道弟,放浪形骸。
船至洪澤湖,
照例在西岸邊停泊,王通判下令,船隻密密麻麻挨著防賊。
夜間突然失火,火借風勢一下子把整個船隊都燒成了火球。
押運兵丁,水手紛紛跳水求生。
他們遊到岸邊,親眼目睹了癲狂的王通判站在船上大喊:
“揚州府通判王九槐,押運糧草途遭細作縱火。對不住皇上,對不住朝廷,沒臉逃生。”
喊完了,張開雙臂衝進了火海。
這一幕現場有數百人證。
總之,“數萬石糧草”在大火中被燒為灰燼,沉入湖中。
……
報信的人,兵分兩路。
一路去皖北軍中,一路迴淮安府。
之後,督糧道衙門又將此事匯報給布政使衙門、江北大營、還有京城。
由於案發地是安徽省泗州。
所以這樁失火大案,又卷入了一個倒黴鬼,泗州知州!
而督糧道衙門,一口咬定責任者是押運官!
既然王九槐已經投火自盡,死者為大,就不宜再追究了。畢竟人家的態度很端正,說死就死。
在大清朝,除了謀反大逆罪,一般不建議攻擊逝者!
很容易被人詬病為:沒有人性!
……
泗州知州嚇壞了。
第一時間就派出了精幹衙役,四處查訪,抓人找線索。
條條證據鏈都指向了江南的偽吳王。
有動機:燒毀糧草,間接支持了教匪殘部。
有前科:似燒過揚州官倉。
有實力:不解釋。
誰敢懷疑,誰就是潛在的“江南分子”。
督糧道衙門,果斷出兵抓捕了5個在清江浦碼頭分析案情蹊蹺的嫌疑犯,包括一個掌櫃,一個苦力,三個水手。
上了大刑,順利得到了他們“收了江南反賊黑錢”的口供還有物證。
遊街斬首示眾。
……
揚州知府胡佐佑,送來了“洪澤湖糧船被焚”事件詳細的卷宗,以及各衙門之間的行文。
布政使錢峰看了3遍,欲言又止。
最終還是問道:
“嘉親王那邊怎麽樣?”
“行轅移文要求淮安督糧道衙門再次起運糧草,但遭到了婉拒。畢竟,已經送過一次了。督糧道衙門如今也沒有餘糧了,合情合理。”
“那軍糧缺口怎麽辦?”
“建議嘉親王停止剿匪,就地征糧,再苦一苦皖北百姓。”
“泗州官府查出什麽線索了嗎?”
“洪澤湖浪大,船沉了,啥也找不到。抓了幾個漁民,他們供認好像似乎看到了賊人的船隻。想來是偽吳王無疑。”
見錢峰想較真,胡知府又連忙補刀:
“亦有縱火前科。”
去年,福康安視察揚州城,下榻處遭襲。全揚州城都聽見了炮聲!
盤點後發現,城中一口氣燒了十個八個官倉。
這口黑鍋必須扣在李鬱腦門上。
……
錢峰歎了一口氣,默默的合上了卷宗。
胡知府也鬆了一口氣,離開了布政使衙門。
心腹隨從突然說道:
“府尊,我們上次就不該給江北大營撥那1萬石軍糧。白花花的大米給丘八們吃,太可惜了。我們下次也~”
“閉嘴。”
……
皖北大營,
一群將官鬱悶的坐在帳內,望著上首的主心骨。
嘉親王永琰,咳嗽了兩聲,說道:
“本王已經向周邊數府行文,要求他們速速支援軍糧,填補缺口。”
“王爺,徐州鎮願繼續追殲殘敵。”徐州鎮總兵王世仁,拱手道。
“可營中沒有多餘軍糧了。”
“迴王爺。秋收在即,戰馬沿途啃莊稼就行。”
“這不妥吧?”
“王爺仁厚,付出些許代價,是為了更大的勝利。”
永琰點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士兵的口糧呢?”
“可以沿途籌糧。百姓們愛戴朝廷,想必會簞食壺漿,道迎王師。”
“王總戎忠心國事,本王會替伱請功的。”
“徐州鎮謝王爺恩典,隻求補充一些戰馬。”
“給你100匹?”
“嗻。”
王世仁開心的離開了,準備再搶幾波戰功。
實際上順刀教起義軍已經不存在了。死的死,逃的逃。
不過這並不影響剿匪。
王世仁可以指著太陽發誓:
“這一趟出去,斬首幾何,取決於我的視線裏能看見多少老百姓。”
永琰還是太年輕,不懂這裏麵的門道。這段時間他已經認定了超過4萬級教匪首級。
被底下的丘八們當成了散財童子!
直到兵部轉來了乾隆的手諭,他才煥然大悟。
……
安徽,池州府向西150裏,黃石磯。
4座五星棱堡均已竣工。
其中有3堡是互為犄角,呈等邊三角形分布,相距4裏。
另外1堡是獨自存在,距離堡壘群有20裏。
苗有林就站在這座孤零零的堡壘一角上,舉著千裏鏡。
“視野真好,一覽無餘。”
“方圓幾十裏就這麽一座土丘,清軍一定會猛攻這裏的。”
“老張,你是參謀,不必在這陪著老子,我派幾個騎兵送你迴去。”
張昌光沒有吭聲,害怕是真的。
但是他更想當官!
苗有林似乎是會讀心術,背對著他冒出一句:
“富貴險中求!”
“嗯。”
……
1裏外有個樹林,
士兵們輪番出動將樹全部砍光,樹幹運迴來綁紮成木排豎在外牆上,中間挖出了射擊方孔。
若是現在不砍,敵人來了就會被敵人利用做成盾牌,攻城器械,雲梯等等。
即使抽不出人力去砍伐,也要放一把火燒掉。
戰爭,一切都要不擇手段。
傍晚,太陽逐漸消失之前。
堡內再次從附近的河流取水,燒開放涼後讓士兵們灌滿皮囊。
“苗大人,會缺水嗎?”
“問題不大。沿江地區的地下水位高。”苗有林用佩劍戳著地麵,“我估計最多挖個2丈就能出水。”
張昌光跟在後麵,若有所思。
參謀本部出來的人,思維都形成了若幹固定模式:
比如防禦戰前,先考慮工事、火器布置、彈藥,再考慮兵力、糧草、淡水、天氣。
……
夜晚,一片死寂。
棱堡棧道豎起了木頭杆子,上麵懸掛起十幾盞氣死風燈,各角布置了哨兵。
夏末,氣溫倒是不冷。
到了半夜,一名打盹的哨兵起來放水,迷迷糊糊之間抬眼望去。
四周居然望不見一盞燈!
他瞬間渾身汗毛豎起!
用力揉揉眼睛,依舊什麽也看不到。
他立馬踢了一下在迷糊酣睡的同伴:
“快起來,不對勁。”
“敵襲?”同伴立馬跳起來,抓起銅鑼就要示警。
“等一下。”
倆人定定神,似乎也沒有敵襲的跡象?堡內很安靜,還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唿嚕聲。
堡外也是一片死寂。
……
倆人順著棧道往前走了十幾丈,終於看到了掛在杆子上的氣死風燈透著朦朧的亮光。
又將腦袋探出矮牆,恍然大悟。
異口同聲道:“起大霧了。”
巡夜的值星官甘長勝也發現了天氣的異常,
按著劍柄走了過來,反複前進後退,觀察這盞燈的可視距離。
最終,他倒吸了一口涼氣:
“可見度5丈都不到。”
“快,立刻叫醒所有的哨兵,各就各位。我去稟告副總指揮。”
甘長勝跳下棧道,一溜小跑去了苗有林的屋子。
咚咚砸門,然後隔著木窗喊道:
“副總指揮,有急務。”
苗有林穿著單衣,抓起佩劍和手銃衝出來。
一抬頭,他就明白了怎麽迴事。
語氣裏透著緊張:
“這麽大的霧氣?有出事!”
“鳴鑼。”
深夜寧靜,鑼聲刺耳,正在酣睡的士兵們紛紛從睡夢中驚醒,衝出屋子。
很多人軍服都沒來得及穿,但卻沒忘了拿武器!
……
(本章完)
“本官看了曆年的賬目,直屬督糧道衙門的4座官倉當中理應還有15萬石細糧,7萬石粗糧。”
“爾等推三阻四,可是賬目有虧?”
見主官如此直接,下屬們意識到這一關很難過了。
一老吏出列,拱手道:
“道台,如今青黃不接。最多再等1個月,等秋糧入庫就好了。
“本官問的是清江浦糧倉裏的存糧為何不能調?”
老吏歎了一口氣,湊上去輕聲說道:
“迴大人,庫裏現在沒糧了。”
“什麽?”於運和從椅子上彈跳了起來,一把揪住老吏,“20幾萬石糧全貪墨了?你們有幾個腦袋?”
……
老吏訕笑道:
“大人別急,糧都在,隻不過換了一種方式存在。”
“每年青黃不接時,糧價最高。弟兄們就把庫裏的糧賣出去,換成銀子。過一兩個月,秋糧大規模上市,糧價最低。這個時候再花銀子買糧,一來一迴,就能憑空掙好多的銀子。”
“這銀子掙的堂堂正正,清清白白。”
眾人點頭如搗蒜。
大清朝的官吏們雖然不懂金融為何物,卻真正的把金融玩的爐火純青。
有什麽難的,無非四個字:高拋低入。
……
眾人嘰嘰喳喳:
“道台,誰能料到突然出了這事呢?”
“是啊是啊,這真不能怪弟兄們。不止咱們糧道衙門這樣做,大清朝所有的糧道私下都是這麽做的。”
於運和的口氣也緩和了許多,愁眉苦臉道:
“嘉親王那邊催促的緊。我們若一粒米都運不過去,到時候都得掉腦袋。你們先拿銀子贖迴一批糧食,押運到皖北前線解燃眉之急。”
“大人,如此一來今年可就白忙活了。”
“那你們說怎麽辦?”
老吏的眼珠子一轉,湊上前,耳語了幾句。
於運和的臉色刷的煞白,直擺手:
“不行不行,絕對不行。”
……
大清朝官場沒有秘密。
督糧道衙門,走夜路遇上鬼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各府的管糧同知、管糧通判心懷鬼胎,紛紛來打聽消息。
於運和眼睛通紅,壓力之下連續兩夜沒合眼。
他指著這些下屬罵道:
“本官是新上任,大不了一拍兩散,把天捅破:。”
“無論如何你們先湊出一兩萬石糧食穩住皖北的大軍,再晚上三五天,紙裏就真的包不住火了。”
揚州府管糧通判,姓金,是督糧口的老人。
他略一思索,出列勸阻道:
“大人消消氣,下官們都知道您說的是氣話。這件事要細論起來,糧道衙門一點錯都沒有。”
“那你的意思,錯誤都在嘉親王?”
“對。”
眾人紛紛點頭,立場十分鮮明。
於運和目瞪口呆,突然他感覺一股寒氣從背後冒起。
整個督糧道衙門如此團結,該不會先把自己這個主官滅口吧?
……
金通判繼續說道:
“於大人乃世家貴公子,不了解底下衙門的運轉規格。糧道衙門高拋低吸,乃是聖祖爺時期傳下來的規矩。”
“嘉親王可以殺了糧道衙門所有同仁。但是新官上任還是一樣。否則,虧空誰來補齊?福祉誰來分配?”
“於大人也莫慌。這件事您聽我們的就成。朝廷的刀落下來,下官們先上刑場。”
大堂一片死寂。
於運和也意識到自己觸犯了眾怒。
下屬們那毫不掩飾的鄙夷眼神,似乎在嘲諷自己是個胳膊肘向外拐的督糧道。
“諸位同僚,都散了吧。本官再琢磨琢磨。”
出了衙門,通判老金成了眾人的主心骨。
“金大人,你說怎麽辦?”
“我們都聽你的。”
老金拱手道:
“諸位同僚,於道台年輕不敢擔事,我老金敢。想讓咱們贖買迴庫糧,這是不可能的。”
眾人連聲叫好。
“不過,嘉親王督師皖北,若是我們一味死扛,估計會死很多人。”
……
眾人默然,知道這是實話。
一個年輕的親王很容易被激怒,從而做出過激行為。
老金輕輕的說道:
“選一位押運通判出來吧。犧牲他一人,保住所有人。”
“老王,您說呢?”
揚州管糧通判王九槐,臉色刷的一下慘白,渾身戰栗甚至站不穩腳跟。
眾人憐憫的望著他。
朝廷有規製:
每年各省從管糧通判當中選一人,作為押運通判,負責本省的漕糧進京。
這是一項風險很大的工作,稍有紕漏,就會獲罪。
當然了,風險大收益也高。
如果某人連續三次押運漕糧數量無虧,那立馬可升一級!表現突出者甚至能夠獲見天顏麵。
……
王通判去年押運江北3府的漕糧,途中丟失了2成。
押運兵丁一直未曾離崗,也未曾遇上水賊。但滿載的糧船莫名其妙的空了許多。
駐通州的倉場總督暴跳如雷,沒有立刻殺他,是想讓他迴去補齊一些虧空,然後再酌情流放。
這一年內,
各方查訪無果。去年的押運到底被誰暗算了,到現在還是個未解之謎。
原本胖乎乎的他瘦成了一根麻杆。
……
王九槐兩行熱淚,哽咽了半天開口道:
“諸位,可別虧待了我的家人。”
老金很嚴肅的點點頭:
“規矩大於天。你就放心去吧。”
眾人也連忙拱手,齊刷刷的行禮。
當天,督糧道衙門就開始忙活了起來。
於運和收到了一份書麵匯報,他又是一夜未睡,次日默默的蓋章簽字。
清江浦碼頭,
背負糧袋的苦役來迴忙活,船隊掛起了“奉旨督糧”的旗幟,宣布滿載起航。
隻不過那吃水線怎麽看怎麽不像滿載。
……
揚州府王通判反而釋然了。
步履輕快,滿臉紅光,和眾人打招唿。
知情人說,老王在一家暗門子裏待了兩天兩夜,沒出門!
上船時還帶著十幾壇子老酒,毫無官威,和船上的水手、兵丁們酗酒,稱兄道弟,放浪形骸。
船至洪澤湖,
照例在西岸邊停泊,王通判下令,船隻密密麻麻挨著防賊。
夜間突然失火,火借風勢一下子把整個船隊都燒成了火球。
押運兵丁,水手紛紛跳水求生。
他們遊到岸邊,親眼目睹了癲狂的王通判站在船上大喊:
“揚州府通判王九槐,押運糧草途遭細作縱火。對不住皇上,對不住朝廷,沒臉逃生。”
喊完了,張開雙臂衝進了火海。
這一幕現場有數百人證。
總之,“數萬石糧草”在大火中被燒為灰燼,沉入湖中。
……
報信的人,兵分兩路。
一路去皖北軍中,一路迴淮安府。
之後,督糧道衙門又將此事匯報給布政使衙門、江北大營、還有京城。
由於案發地是安徽省泗州。
所以這樁失火大案,又卷入了一個倒黴鬼,泗州知州!
而督糧道衙門,一口咬定責任者是押運官!
既然王九槐已經投火自盡,死者為大,就不宜再追究了。畢竟人家的態度很端正,說死就死。
在大清朝,除了謀反大逆罪,一般不建議攻擊逝者!
很容易被人詬病為:沒有人性!
……
泗州知州嚇壞了。
第一時間就派出了精幹衙役,四處查訪,抓人找線索。
條條證據鏈都指向了江南的偽吳王。
有動機:燒毀糧草,間接支持了教匪殘部。
有前科:似燒過揚州官倉。
有實力:不解釋。
誰敢懷疑,誰就是潛在的“江南分子”。
督糧道衙門,果斷出兵抓捕了5個在清江浦碼頭分析案情蹊蹺的嫌疑犯,包括一個掌櫃,一個苦力,三個水手。
上了大刑,順利得到了他們“收了江南反賊黑錢”的口供還有物證。
遊街斬首示眾。
……
揚州知府胡佐佑,送來了“洪澤湖糧船被焚”事件詳細的卷宗,以及各衙門之間的行文。
布政使錢峰看了3遍,欲言又止。
最終還是問道:
“嘉親王那邊怎麽樣?”
“行轅移文要求淮安督糧道衙門再次起運糧草,但遭到了婉拒。畢竟,已經送過一次了。督糧道衙門如今也沒有餘糧了,合情合理。”
“那軍糧缺口怎麽辦?”
“建議嘉親王停止剿匪,就地征糧,再苦一苦皖北百姓。”
“泗州官府查出什麽線索了嗎?”
“洪澤湖浪大,船沉了,啥也找不到。抓了幾個漁民,他們供認好像似乎看到了賊人的船隻。想來是偽吳王無疑。”
見錢峰想較真,胡知府又連忙補刀:
“亦有縱火前科。”
去年,福康安視察揚州城,下榻處遭襲。全揚州城都聽見了炮聲!
盤點後發現,城中一口氣燒了十個八個官倉。
這口黑鍋必須扣在李鬱腦門上。
……
錢峰歎了一口氣,默默的合上了卷宗。
胡知府也鬆了一口氣,離開了布政使衙門。
心腹隨從突然說道:
“府尊,我們上次就不該給江北大營撥那1萬石軍糧。白花花的大米給丘八們吃,太可惜了。我們下次也~”
“閉嘴。”
……
皖北大營,
一群將官鬱悶的坐在帳內,望著上首的主心骨。
嘉親王永琰,咳嗽了兩聲,說道:
“本王已經向周邊數府行文,要求他們速速支援軍糧,填補缺口。”
“王爺,徐州鎮願繼續追殲殘敵。”徐州鎮總兵王世仁,拱手道。
“可營中沒有多餘軍糧了。”
“迴王爺。秋收在即,戰馬沿途啃莊稼就行。”
“這不妥吧?”
“王爺仁厚,付出些許代價,是為了更大的勝利。”
永琰點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士兵的口糧呢?”
“可以沿途籌糧。百姓們愛戴朝廷,想必會簞食壺漿,道迎王師。”
“王總戎忠心國事,本王會替伱請功的。”
“徐州鎮謝王爺恩典,隻求補充一些戰馬。”
“給你100匹?”
“嗻。”
王世仁開心的離開了,準備再搶幾波戰功。
實際上順刀教起義軍已經不存在了。死的死,逃的逃。
不過這並不影響剿匪。
王世仁可以指著太陽發誓:
“這一趟出去,斬首幾何,取決於我的視線裏能看見多少老百姓。”
永琰還是太年輕,不懂這裏麵的門道。這段時間他已經認定了超過4萬級教匪首級。
被底下的丘八們當成了散財童子!
直到兵部轉來了乾隆的手諭,他才煥然大悟。
……
安徽,池州府向西150裏,黃石磯。
4座五星棱堡均已竣工。
其中有3堡是互為犄角,呈等邊三角形分布,相距4裏。
另外1堡是獨自存在,距離堡壘群有20裏。
苗有林就站在這座孤零零的堡壘一角上,舉著千裏鏡。
“視野真好,一覽無餘。”
“方圓幾十裏就這麽一座土丘,清軍一定會猛攻這裏的。”
“老張,你是參謀,不必在這陪著老子,我派幾個騎兵送你迴去。”
張昌光沒有吭聲,害怕是真的。
但是他更想當官!
苗有林似乎是會讀心術,背對著他冒出一句:
“富貴險中求!”
“嗯。”
……
1裏外有個樹林,
士兵們輪番出動將樹全部砍光,樹幹運迴來綁紮成木排豎在外牆上,中間挖出了射擊方孔。
若是現在不砍,敵人來了就會被敵人利用做成盾牌,攻城器械,雲梯等等。
即使抽不出人力去砍伐,也要放一把火燒掉。
戰爭,一切都要不擇手段。
傍晚,太陽逐漸消失之前。
堡內再次從附近的河流取水,燒開放涼後讓士兵們灌滿皮囊。
“苗大人,會缺水嗎?”
“問題不大。沿江地區的地下水位高。”苗有林用佩劍戳著地麵,“我估計最多挖個2丈就能出水。”
張昌光跟在後麵,若有所思。
參謀本部出來的人,思維都形成了若幹固定模式:
比如防禦戰前,先考慮工事、火器布置、彈藥,再考慮兵力、糧草、淡水、天氣。
……
夜晚,一片死寂。
棱堡棧道豎起了木頭杆子,上麵懸掛起十幾盞氣死風燈,各角布置了哨兵。
夏末,氣溫倒是不冷。
到了半夜,一名打盹的哨兵起來放水,迷迷糊糊之間抬眼望去。
四周居然望不見一盞燈!
他瞬間渾身汗毛豎起!
用力揉揉眼睛,依舊什麽也看不到。
他立馬踢了一下在迷糊酣睡的同伴:
“快起來,不對勁。”
“敵襲?”同伴立馬跳起來,抓起銅鑼就要示警。
“等一下。”
倆人定定神,似乎也沒有敵襲的跡象?堡內很安靜,還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唿嚕聲。
堡外也是一片死寂。
……
倆人順著棧道往前走了十幾丈,終於看到了掛在杆子上的氣死風燈透著朦朧的亮光。
又將腦袋探出矮牆,恍然大悟。
異口同聲道:“起大霧了。”
巡夜的值星官甘長勝也發現了天氣的異常,
按著劍柄走了過來,反複前進後退,觀察這盞燈的可視距離。
最終,他倒吸了一口涼氣:
“可見度5丈都不到。”
“快,立刻叫醒所有的哨兵,各就各位。我去稟告副總指揮。”
甘長勝跳下棧道,一溜小跑去了苗有林的屋子。
咚咚砸門,然後隔著木窗喊道:
“副總指揮,有急務。”
苗有林穿著單衣,抓起佩劍和手銃衝出來。
一抬頭,他就明白了怎麽迴事。
語氣裏透著緊張:
“這麽大的霧氣?有出事!”
“鳴鑼。”
深夜寧靜,鑼聲刺耳,正在酣睡的士兵們紛紛從睡夢中驚醒,衝出屋子。
很多人軍服都沒來得及穿,但卻沒忘了拿武器!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