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真是好,還有湯可以喝……
theend
朋友看完說:那個右岸的生活真是無聊,不痛不癢像溫吞水一樣,與其活得那麽沉悶還不如去跳***城樓來個舉世矚目。
其實右岸的生活就是按照長輩給我設定的當前的狀態發展將來一定會出現的生活,不想卻被朋友罵得那麽慘。暗自心驚。
河的第三條岸
河的第三條岸到底在哪裏,連舒婷都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就是河床嘛!隻不過是另一種說法而已。就像我在網上的名字第四維一樣,其實第四維就是時間而已。簡單複雜化!
河的第三條岸不屬於右岸也不屬於左岸(那屬於我好了),它就是第三條岸,屬於過渡區的。
過渡區的東西是最複雜難懂的,比如化學的過渡型元素就令我相當頭痛。但複雜有複雜的美,總比處在兩個極端要好。珠穆朗瑪峰太冷,吐魯番盆地太熱,中原多好。
就像現在的我。
我上高二了,轟轟烈烈的生活,尋找每一個理由善待自己。我不是全年級的前三名,但我總是在前二十名內徘徊以便不使我的父母過分操心。我愛看嚴肅的電影也愛看日本的偶像劇。我看卡夫卡、大江健三郎也看古龍、衛慧。我在傳統的雜誌上發文章也在榕樹下說些瘋話。
我常常思考自己的生活,自覺是個比較有深度的人。
有人說: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在自己的眼淚中開始在別人的眼淚中結束。我覺得說這話的人很聰明但未免太宿命。兩次眼淚之間的幾十年是光芒萬丈還是晦澀暗淡完全由你自己做主。
所以說我既不是右岸也不是左岸,我是第三條岸,所以我寫的劇本缺乏真實的體驗難以操作。我很想寫寫自己的生活我想那一定是幾萬字的巨著,但韓寒說了:給自己寫自傳的人都很惡心。他的風頭正健所以我隻好放棄。我說了,我不是個出挑的人。
還是那句話,我希望能給王家衛寫劇本。雖然這句話也很不可理喻。但請注意我用的動詞是“希望”。同類型的句子還有:“我希望我能飛翔。”
這樣想就沒什麽不可理喻的了。
七天(1)
安妮寶貝有部小說叫《七年》,整整七年就是一場空前絕後的等待,等到最後大家一起死,不同的背景相同的宿命。而對於我來說七天就足夠了,七天之內我完成了生命的全部意義,很悲壯的樣子。
星期一我透過眼縫透過還未擦幹的
鮮血看到了我將要生活的世界
天空很暗很暗,沒有星星,沉重的雲壓得很低。黑色的,帶點陰暗的血紅色。沒有風,樹木像後現代的雕塑一樣紋絲不動。然後一聲霹靂,然後我降生了。
郭敬明這樣告訴他的朋友。結果每個人都很不以為然,說:你—去—死—啦!太誇張的話別說麽。我說的是事實,別人卻說我誇張,而真正誇張的東西卻被人們當作事實一樣接受。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可笑。
我的母親告訴我,她生我的那天她在電影院看恐怖片。我說她一點也不會胎教,她說正是為了胎教,教我學會勇敢。結果是我現在很膽小,這與我男生的外形很不相稱。不過我出生的時候真的很勇敢,隻是象征性地哭了兩聲,然後就睡著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與生俱來的勇敢漸漸退化,而在娘胎裏所受的驚嚇卻變本加厲地湧出來,成為我生命大悲哀中的一個小小悲哀。老媽的胎教的確是過火了,所以我現在常常對她說:物極必反,物極必反。
可能是我出生時哭得太少了,所以上天要我把欠下的債哭迴來。出生之後我就一直在哭,一直重複住院——出院——再住院——再出院的過程。周圍的鄰居說我養不活了,叫母親再生一個。母親最終的堅持是我現在還得以生存的全部原因。母親告訴我這一切,臉上滿是滄桑的表情。而我的表情卻很麻木,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盡管我很愛我的母親。母親看著我搖搖頭說,你這孩子真不懂事。我覺得我挺懂事的,我隻是不善於把內心的感情拿到臉上來展示而已。所以我注定不是一個好的戲子,戲子需要能在臉上展示出別人想要的感情的本事,而我沒有。就這麽簡單。
一歲,我開始說話。
一歲半,我學會走路。
兩歲,我會說:我要那個紅蘋果。
三歲,我開始我有記憶的童年。
星期二門前坐著我的外婆,河裏
有隻可愛的鴨子,天上有個大月亮,
我的玻璃瓶般美好的童年
我是個聰明的孩子,從小就是。我在外婆家長大的,很單純的童年,夾雜著花和青草的味道,還有外婆銀白頭發上的槐花氣味。我是個聰明的孩子,我外婆很喜歡我。
後來母親告訴我你該上學了,於是我就背著書包去學校。報名的時候老師看我很瘦小,捏捏我的小胳膊小腿兒,用打量牲口
的目光看了我很久,然後說:這孩子能跟上其他學生嗎?平生第一次我感到恥辱,所以我學習很努力。後來我每次考試都是一百分,每次考完了我都問第二名比我少多少分而不問第一名是誰,後來老師就很喜歡我。
我說過我是個聰明的孩子。
小學的六年我過得很滋潤,在山上放風箏捉迷藏,就算一個人也玩得很開心。然後迴家指著滿身的泥巴笑嘻嘻地對老媽說:你看我玩得。
小的時候被蛇咬過一次,在樓下。(我到現在也在奇怪為什麽樓下也會有蛇。)被咬了之後我靠在牆壁上以最舒服的姿勢用最平靜的聲音對樓上的媽媽說:我被蛇咬了。我媽看到我膝蓋上的血時的驚慌失措和我的穩如泰山絕對是世界上最大的落差。當然那蛇是無毒的,很善良。
惟一一次流眼淚是考試得了八十分父親要揍我,我當時想他要揍了我我就不叫他爸爸了。後來他真的沒有揍我,後來老師說我的試卷改錯了,我還是一百分。
我想到了我的老師。去年春節的時候我去看她,發現她的頭發已經很白了,而我還清楚地記得她在黑板麵前甩動黑色頭發的樣子。記憶中的老師是嚴厲的,而眼前分明是個慈祥的老太太。聽說老師快退休了。我走的時候碰見了老師現在的學生也就是我的師弟師妹們,看到他們我想到了自己。紅領巾在脖子上飄啊飄,很漂亮。
記憶中的童年被我主觀美化了,天永遠都是藍的,不許變成別的顏色;草永遠都是嫩的,不許變黃變幹;花永遠就是開的,不許敗不許謝。柏拉圖是我心目中尊貴的神,童年是我無法企及的烏托邦。
所以我現在看我的童年都是以一種仰視的目光,像一個滿身肮髒的浪人不敢靠近他心目中聖潔的女神一樣。童年縮成一粒沙子,陷在我的眼睛裏麵,逼迫我不停地流淚。明明就在
眼前卻看不到,明明已隨時間走得很遠,但疼痛感卻異常清晰猶如切膚。
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風在樹梢鳥兒在叫/不知怎麽睡著了/夢裏花落知多少
星期三一切開始於那個不易察覺的
生命的罅隙——那個夏天剛剛過去
秋天馬上來臨的時光裂縫
要我說出初中的事情的時候我才發現文字的蒼白與無力。在痛定思痛的迴望之中我發現三年我都在學一種規則。
你有棱角嗎?那你磨掉了再說。你有真話嗎?那你咽下去好了。你有怒火
嗎?那你找沒人的地方撒去。
就這麽簡單。
但我是個任性的孩子,從小就是。我有棱角也不隻一個,請向我開炮。每個老師談到我都是笑一笑然後搖搖頭,很微妙的動作。因為我是他們要的成績最好的孩子卻不是他們要的聽話的孩子。但我是惟一一個會在畢業後的教師節給老師發賀卡的孩子,我是惟一一個畢業後在街上碰見老師會站得很直說老師好的孩子。老師說,這很難得。
我每次在全年級的排名都是隻用三根手指就能表示出來,很讓人羨慕的。那時考第一名的是個很胖的人,朋友說:他平時連一句完整的英語都說不通順,你考贏他,也讓他看看到底誰厲害啊。我說和這種人有什麽好爭的。我躲在成績單所建造的華麗城堡裏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當晦澀的古文絞痛我的大腦的時候我會從桌子裏抽出一本席慕容,把結局寫好讓淚水起程。我從來不做那種同一個類型重複千萬遍的習題。我看原版的英文小說而不願背誦無趣的課文。對於這一切老師的反應是從憤怒到規勸再到隨我的便。我是學生中的異數。
我的朋友很多,大多成績是靠下遊的。我始終認為他們比成績優秀的學生更聰明。因為曾經有個成績很好的女生在說她知道的歌曲時說的全是電視連續劇的主題曲——慶幸的是她起碼還要看電視劇。所以我是好學生裏的壞學生,壞學生裏的好學生。
優生一本正經地說,你不要每天和他們一起,那不好。我並不理會這種自以為成熟的規勸,我和我的朋友很好。好學生在背後笑是他們的事,傷不了我一根汗毛。
上帝丟下個聰明絕頂的孩子讓他接受塵世愚蠢俗人的笑。你們笑吧,我就是那個孩子。
星期四我不停地追逐那黑色的幸福,
就像蒙上眼睛尋找來時的路
我上高中了,這像一句宣言,很有氣勢。初三的疲憊已是昨日黃花,我們從自己有些雜亂的身體內部尋找著可以讓人快樂起來的亮點,畢竟青春是美好的。
我的高中是在另一個城市上的,我住校。第一次斷開家的牽絆的感覺卻無從說起。新鮮有一點,寂寞有一點,思念有一點。什麽都有但混合過後每種感覺都變得像淺淺的影子一樣辨不明白。赤橙黃綠青藍紫混在一起是伸手不見五指。原理相同。不用過多解釋。
我的高中是省重點,好學生如同過江之鯽。我是以全區第7的成績畢業的,我以為這是值得炫耀的成績。但當我
進入高中的第一天,在校門口的黑板上前50名的光榮榜上找不到自己的名字時,我丟失了全部的驕傲。
我說過我是個聰明而任性的孩子,我從來就不會認輸,所以在開學後的第一次考試中,我是全年級第八。每個人都睜大眼睛看著我,像在看一個奇跡。我很驕傲。
而我還要說的是初中曆經生死學會的規則被再次宣布作廢,上帝在頭頂做出曖昧的微笑。
“一層是一種掙紮/一層是一種蛻變/而在驀然迴首的痛楚裏/頻頻出現的是你我的年華。”席慕容是個很會說教的人。
朋友是有的,但高中的朋友多少會令你有些尷尬。我們是朋友也是敵人。我們以為戰勝了彼此就通向了羅馬,而事實是全國皆兵,高手潛伏在不可知的遠方。高考是一場全國性的悲壯戰爭,誰都知道。但我們真的無法把幾萬裏之外的一個形同空氣的學生當作自己的追擊
目標,距離讓遍布全國的壓迫感全部集中到自己的學校,其餘的人對我們來說無關痛癢。很是掩耳盜鈴。
所以我是個孤獨的孩子。
不要告訴我高中生有著偉大的友誼,我有足夠的勇氣將你咬得體無完膚。友誼是我們的賭注,為了高考我們什麽都可以扔出去。
我本來還不是這麽悲觀的,真正的失望是從我的筆記本接二連三不翼而飛之後,從我的參考書光明正大地出現在別人的桌子上之後,從我學會新的規則之後。
從那個微微變涼的秋天之後。秋天已經到了,冬天還會遠嗎?
你說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沙漠上守著天上的大月亮叫做孤獨那我是同意的;如果你說站在喧嘩的人群中卻不知所措也是孤獨那我也是同意的。但我要說的是後者不僅僅是孤獨更是殘忍的淩遲。
高中就是一場長達三年的淩遲,最後的最後大家同歸於盡。
孤單的你佇立在茫茫的塵世中/聰明的孩子提著易碎的燈籠/瀟灑的你將心事化盡塵緣中/孤獨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寵。
星期五我觀望著這一婆娑
世界的翻天覆地,懷著無知
無覺的意識欣賞著
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的跨度都是幾年,而星期四到星期五卻隻有一年,高一到高二。我不知道是時間過得越來越慢還是我的生命開始變成一種毫無生氣的停滯。不得而知。
我選的是理科,遵從父命
,很有悲壯的色彩,因為我犧牲掉了自己的意誌。其實我對文科的生活充滿向往,那才是我理所當然的歸屬。理科生要有心如止水的修行,我還不夠。我還惦記著外麵花花世界的美麗與眩目,我是個貪戀紅塵的人。小a是我的朋友,他在全家反對的情況下依然投奔文科去了。我很佩服他,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曆來就是一種壯舉。而我不行。
中午的時候我會去找小a吃飯,聽他給我講他們的考試題目是寫出《紅樓夢》的背景。我一邊幻想那本來就應該屬於我的生活一邊努力地尋找周圍稀薄的空氣維持唿吸。小a看著我的時候充滿了可憐的神色,我默不作聲。
理科生要擁有無與倫比的神經質而我還欠缺。我不會對飛過來的足球做出受力分析然後想象它的軌跡,我不會看見池塘裏冒出氣泡就研究那是空氣還是甲烷,我也不會對樓房做出完美的對角線。我不會但我的同學會,這就是差距。
曆史、政治課沒有人會上了,老師在上麵象征性地隨便講講,我們在下麵隨便聽聽。每個人的手上都是一本理科資料,充滿哲理的故事和悲壯的曆史無法打動他們,理性的神經堅不可摧。我覺得這一切很沒有道理,我望著老師的眼睛很虔誠,但他卻沒有與我唿應的激情。最後我隻好放棄,人人做題的大環境讓我放棄了曆史和政治。有時候人是很容易妥協的。
星期六文字從我的指尖以鮮血的
形式流出,我聽到它們落到
紙上發出鑽石般的聲響
我愛上了文字,這是一個理科生不可饒恕的錯誤。學校圖書館的小說很少有人借,小說區域常常隻有我一個人在轉悠,而參考書之類的早就被翻得不成樣子了。這是所重理輕文的學校。
重理輕文的學校裏的一個理科生愛上了文學,這與天方夜譚一樣不能讓人相信。我是個
theend
朋友看完說:那個右岸的生活真是無聊,不痛不癢像溫吞水一樣,與其活得那麽沉悶還不如去跳***城樓來個舉世矚目。
其實右岸的生活就是按照長輩給我設定的當前的狀態發展將來一定會出現的生活,不想卻被朋友罵得那麽慘。暗自心驚。
河的第三條岸
河的第三條岸到底在哪裏,連舒婷都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就是河床嘛!隻不過是另一種說法而已。就像我在網上的名字第四維一樣,其實第四維就是時間而已。簡單複雜化!
河的第三條岸不屬於右岸也不屬於左岸(那屬於我好了),它就是第三條岸,屬於過渡區的。
過渡區的東西是最複雜難懂的,比如化學的過渡型元素就令我相當頭痛。但複雜有複雜的美,總比處在兩個極端要好。珠穆朗瑪峰太冷,吐魯番盆地太熱,中原多好。
就像現在的我。
我上高二了,轟轟烈烈的生活,尋找每一個理由善待自己。我不是全年級的前三名,但我總是在前二十名內徘徊以便不使我的父母過分操心。我愛看嚴肅的電影也愛看日本的偶像劇。我看卡夫卡、大江健三郎也看古龍、衛慧。我在傳統的雜誌上發文章也在榕樹下說些瘋話。
我常常思考自己的生活,自覺是個比較有深度的人。
有人說: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在自己的眼淚中開始在別人的眼淚中結束。我覺得說這話的人很聰明但未免太宿命。兩次眼淚之間的幾十年是光芒萬丈還是晦澀暗淡完全由你自己做主。
所以說我既不是右岸也不是左岸,我是第三條岸,所以我寫的劇本缺乏真實的體驗難以操作。我很想寫寫自己的生活我想那一定是幾萬字的巨著,但韓寒說了:給自己寫自傳的人都很惡心。他的風頭正健所以我隻好放棄。我說了,我不是個出挑的人。
還是那句話,我希望能給王家衛寫劇本。雖然這句話也很不可理喻。但請注意我用的動詞是“希望”。同類型的句子還有:“我希望我能飛翔。”
這樣想就沒什麽不可理喻的了。
七天(1)
安妮寶貝有部小說叫《七年》,整整七年就是一場空前絕後的等待,等到最後大家一起死,不同的背景相同的宿命。而對於我來說七天就足夠了,七天之內我完成了生命的全部意義,很悲壯的樣子。
星期一我透過眼縫透過還未擦幹的
鮮血看到了我將要生活的世界
天空很暗很暗,沒有星星,沉重的雲壓得很低。黑色的,帶點陰暗的血紅色。沒有風,樹木像後現代的雕塑一樣紋絲不動。然後一聲霹靂,然後我降生了。
郭敬明這樣告訴他的朋友。結果每個人都很不以為然,說:你—去—死—啦!太誇張的話別說麽。我說的是事實,別人卻說我誇張,而真正誇張的東西卻被人們當作事實一樣接受。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可笑。
我的母親告訴我,她生我的那天她在電影院看恐怖片。我說她一點也不會胎教,她說正是為了胎教,教我學會勇敢。結果是我現在很膽小,這與我男生的外形很不相稱。不過我出生的時候真的很勇敢,隻是象征性地哭了兩聲,然後就睡著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與生俱來的勇敢漸漸退化,而在娘胎裏所受的驚嚇卻變本加厲地湧出來,成為我生命大悲哀中的一個小小悲哀。老媽的胎教的確是過火了,所以我現在常常對她說:物極必反,物極必反。
可能是我出生時哭得太少了,所以上天要我把欠下的債哭迴來。出生之後我就一直在哭,一直重複住院——出院——再住院——再出院的過程。周圍的鄰居說我養不活了,叫母親再生一個。母親最終的堅持是我現在還得以生存的全部原因。母親告訴我這一切,臉上滿是滄桑的表情。而我的表情卻很麻木,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盡管我很愛我的母親。母親看著我搖搖頭說,你這孩子真不懂事。我覺得我挺懂事的,我隻是不善於把內心的感情拿到臉上來展示而已。所以我注定不是一個好的戲子,戲子需要能在臉上展示出別人想要的感情的本事,而我沒有。就這麽簡單。
一歲,我開始說話。
一歲半,我學會走路。
兩歲,我會說:我要那個紅蘋果。
三歲,我開始我有記憶的童年。
星期二門前坐著我的外婆,河裏
有隻可愛的鴨子,天上有個大月亮,
我的玻璃瓶般美好的童年
我是個聰明的孩子,從小就是。我在外婆家長大的,很單純的童年,夾雜著花和青草的味道,還有外婆銀白頭發上的槐花氣味。我是個聰明的孩子,我外婆很喜歡我。
後來母親告訴我你該上學了,於是我就背著書包去學校。報名的時候老師看我很瘦小,捏捏我的小胳膊小腿兒,用打量牲口
的目光看了我很久,然後說:這孩子能跟上其他學生嗎?平生第一次我感到恥辱,所以我學習很努力。後來我每次考試都是一百分,每次考完了我都問第二名比我少多少分而不問第一名是誰,後來老師就很喜歡我。
我說過我是個聰明的孩子。
小學的六年我過得很滋潤,在山上放風箏捉迷藏,就算一個人也玩得很開心。然後迴家指著滿身的泥巴笑嘻嘻地對老媽說:你看我玩得。
小的時候被蛇咬過一次,在樓下。(我到現在也在奇怪為什麽樓下也會有蛇。)被咬了之後我靠在牆壁上以最舒服的姿勢用最平靜的聲音對樓上的媽媽說:我被蛇咬了。我媽看到我膝蓋上的血時的驚慌失措和我的穩如泰山絕對是世界上最大的落差。當然那蛇是無毒的,很善良。
惟一一次流眼淚是考試得了八十分父親要揍我,我當時想他要揍了我我就不叫他爸爸了。後來他真的沒有揍我,後來老師說我的試卷改錯了,我還是一百分。
我想到了我的老師。去年春節的時候我去看她,發現她的頭發已經很白了,而我還清楚地記得她在黑板麵前甩動黑色頭發的樣子。記憶中的老師是嚴厲的,而眼前分明是個慈祥的老太太。聽說老師快退休了。我走的時候碰見了老師現在的學生也就是我的師弟師妹們,看到他們我想到了自己。紅領巾在脖子上飄啊飄,很漂亮。
記憶中的童年被我主觀美化了,天永遠都是藍的,不許變成別的顏色;草永遠都是嫩的,不許變黃變幹;花永遠就是開的,不許敗不許謝。柏拉圖是我心目中尊貴的神,童年是我無法企及的烏托邦。
所以我現在看我的童年都是以一種仰視的目光,像一個滿身肮髒的浪人不敢靠近他心目中聖潔的女神一樣。童年縮成一粒沙子,陷在我的眼睛裏麵,逼迫我不停地流淚。明明就在
眼前卻看不到,明明已隨時間走得很遠,但疼痛感卻異常清晰猶如切膚。
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風在樹梢鳥兒在叫/不知怎麽睡著了/夢裏花落知多少
星期三一切開始於那個不易察覺的
生命的罅隙——那個夏天剛剛過去
秋天馬上來臨的時光裂縫
要我說出初中的事情的時候我才發現文字的蒼白與無力。在痛定思痛的迴望之中我發現三年我都在學一種規則。
你有棱角嗎?那你磨掉了再說。你有真話嗎?那你咽下去好了。你有怒火
嗎?那你找沒人的地方撒去。
就這麽簡單。
但我是個任性的孩子,從小就是。我有棱角也不隻一個,請向我開炮。每個老師談到我都是笑一笑然後搖搖頭,很微妙的動作。因為我是他們要的成績最好的孩子卻不是他們要的聽話的孩子。但我是惟一一個會在畢業後的教師節給老師發賀卡的孩子,我是惟一一個畢業後在街上碰見老師會站得很直說老師好的孩子。老師說,這很難得。
我每次在全年級的排名都是隻用三根手指就能表示出來,很讓人羨慕的。那時考第一名的是個很胖的人,朋友說:他平時連一句完整的英語都說不通順,你考贏他,也讓他看看到底誰厲害啊。我說和這種人有什麽好爭的。我躲在成績單所建造的華麗城堡裏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當晦澀的古文絞痛我的大腦的時候我會從桌子裏抽出一本席慕容,把結局寫好讓淚水起程。我從來不做那種同一個類型重複千萬遍的習題。我看原版的英文小說而不願背誦無趣的課文。對於這一切老師的反應是從憤怒到規勸再到隨我的便。我是學生中的異數。
我的朋友很多,大多成績是靠下遊的。我始終認為他們比成績優秀的學生更聰明。因為曾經有個成績很好的女生在說她知道的歌曲時說的全是電視連續劇的主題曲——慶幸的是她起碼還要看電視劇。所以我是好學生裏的壞學生,壞學生裏的好學生。
優生一本正經地說,你不要每天和他們一起,那不好。我並不理會這種自以為成熟的規勸,我和我的朋友很好。好學生在背後笑是他們的事,傷不了我一根汗毛。
上帝丟下個聰明絕頂的孩子讓他接受塵世愚蠢俗人的笑。你們笑吧,我就是那個孩子。
星期四我不停地追逐那黑色的幸福,
就像蒙上眼睛尋找來時的路
我上高中了,這像一句宣言,很有氣勢。初三的疲憊已是昨日黃花,我們從自己有些雜亂的身體內部尋找著可以讓人快樂起來的亮點,畢竟青春是美好的。
我的高中是在另一個城市上的,我住校。第一次斷開家的牽絆的感覺卻無從說起。新鮮有一點,寂寞有一點,思念有一點。什麽都有但混合過後每種感覺都變得像淺淺的影子一樣辨不明白。赤橙黃綠青藍紫混在一起是伸手不見五指。原理相同。不用過多解釋。
我的高中是省重點,好學生如同過江之鯽。我是以全區第7的成績畢業的,我以為這是值得炫耀的成績。但當我
進入高中的第一天,在校門口的黑板上前50名的光榮榜上找不到自己的名字時,我丟失了全部的驕傲。
我說過我是個聰明而任性的孩子,我從來就不會認輸,所以在開學後的第一次考試中,我是全年級第八。每個人都睜大眼睛看著我,像在看一個奇跡。我很驕傲。
而我還要說的是初中曆經生死學會的規則被再次宣布作廢,上帝在頭頂做出曖昧的微笑。
“一層是一種掙紮/一層是一種蛻變/而在驀然迴首的痛楚裏/頻頻出現的是你我的年華。”席慕容是個很會說教的人。
朋友是有的,但高中的朋友多少會令你有些尷尬。我們是朋友也是敵人。我們以為戰勝了彼此就通向了羅馬,而事實是全國皆兵,高手潛伏在不可知的遠方。高考是一場全國性的悲壯戰爭,誰都知道。但我們真的無法把幾萬裏之外的一個形同空氣的學生當作自己的追擊
目標,距離讓遍布全國的壓迫感全部集中到自己的學校,其餘的人對我們來說無關痛癢。很是掩耳盜鈴。
所以我是個孤獨的孩子。
不要告訴我高中生有著偉大的友誼,我有足夠的勇氣將你咬得體無完膚。友誼是我們的賭注,為了高考我們什麽都可以扔出去。
我本來還不是這麽悲觀的,真正的失望是從我的筆記本接二連三不翼而飛之後,從我的參考書光明正大地出現在別人的桌子上之後,從我學會新的規則之後。
從那個微微變涼的秋天之後。秋天已經到了,冬天還會遠嗎?
你說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沙漠上守著天上的大月亮叫做孤獨那我是同意的;如果你說站在喧嘩的人群中卻不知所措也是孤獨那我也是同意的。但我要說的是後者不僅僅是孤獨更是殘忍的淩遲。
高中就是一場長達三年的淩遲,最後的最後大家同歸於盡。
孤單的你佇立在茫茫的塵世中/聰明的孩子提著易碎的燈籠/瀟灑的你將心事化盡塵緣中/孤獨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寵。
星期五我觀望著這一婆娑
世界的翻天覆地,懷著無知
無覺的意識欣賞著
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的跨度都是幾年,而星期四到星期五卻隻有一年,高一到高二。我不知道是時間過得越來越慢還是我的生命開始變成一種毫無生氣的停滯。不得而知。
我選的是理科,遵從父命
,很有悲壯的色彩,因為我犧牲掉了自己的意誌。其實我對文科的生活充滿向往,那才是我理所當然的歸屬。理科生要有心如止水的修行,我還不夠。我還惦記著外麵花花世界的美麗與眩目,我是個貪戀紅塵的人。小a是我的朋友,他在全家反對的情況下依然投奔文科去了。我很佩服他,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曆來就是一種壯舉。而我不行。
中午的時候我會去找小a吃飯,聽他給我講他們的考試題目是寫出《紅樓夢》的背景。我一邊幻想那本來就應該屬於我的生活一邊努力地尋找周圍稀薄的空氣維持唿吸。小a看著我的時候充滿了可憐的神色,我默不作聲。
理科生要擁有無與倫比的神經質而我還欠缺。我不會對飛過來的足球做出受力分析然後想象它的軌跡,我不會看見池塘裏冒出氣泡就研究那是空氣還是甲烷,我也不會對樓房做出完美的對角線。我不會但我的同學會,這就是差距。
曆史、政治課沒有人會上了,老師在上麵象征性地隨便講講,我們在下麵隨便聽聽。每個人的手上都是一本理科資料,充滿哲理的故事和悲壯的曆史無法打動他們,理性的神經堅不可摧。我覺得這一切很沒有道理,我望著老師的眼睛很虔誠,但他卻沒有與我唿應的激情。最後我隻好放棄,人人做題的大環境讓我放棄了曆史和政治。有時候人是很容易妥協的。
星期六文字從我的指尖以鮮血的
形式流出,我聽到它們落到
紙上發出鑽石般的聲響
我愛上了文字,這是一個理科生不可饒恕的錯誤。學校圖書館的小說很少有人借,小說區域常常隻有我一個人在轉悠,而參考書之類的早就被翻得不成樣子了。這是所重理輕文的學校。
重理輕文的學校裏的一個理科生愛上了文學,這與天方夜譚一樣不能讓人相信。我是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