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為萬山之祖,鍾靈敏秀。
不過在這個時代,真正讓這座大山出名的,卻是山上居住的聖人。
所謂山不太高,有仙則靈,更何況這山很高,居住的也是遠超仙的聖人。
三清都是在昆侖山孕育而出,因此這裏算是他們的老家,隻是後來各自立教,相互之間矛盾顯現,便幹脆分家。
太清聖人去了首陽山,建八景宮。
通天教主去了東海金鱉島,建了碧遊宮。
昆侖山就隻剩下元始天尊的玉虛宮。
元始天尊迴到玉虛宮之後,還是決定將羅誌迴來的消息隱瞞,這樣一位異數,突然出現,必然有所緣由。
無論如何,他先知道,就占據了情報上麵的優勢。
這一優勢,自然要保持住。
不過,隱瞞消息,也僅限在對外隱瞞,玉虛宮內部,還是要通知一下的。
萬一手下的弟子眼力差,得罪了對方,平白將這樣一尊強者推向敵對方,那可就太愚蠢了。
所以,他將羅誌的身形樣貌,主要神通手段,曾經的豐功偉績等信息,簡要的通知了闡教副教主和十二金仙。
正此時,白鶴童子前來稟告。
“老爺,外麵有故人來訪。”
“是誰?”
“就是您剛才讓我們注意的那一位。”
元始天尊一愣。
他感覺自己還會跟羅誌見麵,但是真的沒想到會這麽快。
“有請。”
片刻後,大殿內,元始天尊坐於法台上,羅誌坐於一側。
從位置上來說,元始天尊是將羅誌放在跟自己同等地位。
畢竟是活了這麽多年的聖人,哪怕元始天尊自傲,鄙夷那些出身跟腳不好的存在,但這種情緒,絕不會流露於表麵。
更何況,在元始天尊看來,羅誌能修行到這等境界,跟聖人大戰都能全身而退,必然是跟腳不凡。
所以,他對於羅誌,卻是相對尊重的。
“道友,剛剛分別,卻又前來,是為何事?”
羅誌坦白道:”我剛從混沌中歸來,對此間局勢不太明了。與道友分別之後,我卻是探查清楚了。正逢大劫期間,闡教,截教便如同當初的巫妖兩族,被大劫卷入其中,必須得想盡辦法,超脫大劫啊。”
元始天尊默默無言。
羅誌接著說道:“隻是大劫是災難,同時也是一番機遇,混入其中,或許會有不小的收獲。我此來,正是為了加入大劫之中,與闡教一方。”
元始天尊眼神一動。
羅誌雖不是聖人,但戰鬥力極為彪悍,巫妖大劫期間,硬生生劈開混沌鍾,斬殺東皇太一,可以說是驚呆了無數人。
混沌鍾這等先天至寶,防禦力位列於洪荒無數寶物的頂尖,居然被他劈開了。
原本按照眾多聖人的謀劃之中,巫妖大劫應該是兩敗俱傷的局麵,但完全是因為羅誌,結果成為妖族大敗,巫族大勝。
最後女媧出手,才讓結果導向他們期望的那一幕。
此等戰力,若是加入闡教,那自然是極好的。
別看現在闡教大占優勢,截教節節敗退,但是元始天尊清楚,前半段不過是那些弟子的舞台罷了,越到後麵,戰鬥越是厲害。
他們這等聖人,估計都要加入戰場。
雖然元始天尊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但是戰鬥力的籌備,永遠不嫌多。
更何況,那幾位聖人出手,可不是白白付出的,元始天尊和太清聖人都要欠他們的因果。
若是羅誌在大劫之中加入闡教,那自然是比請別人出手更好。
就好比自家員工和外援,兩者付出的代價是截然不同的。
不過,元始天尊也沒有立刻表態,而是淡然道:“為何是我闡教?截教萬仙來朝,豈不是更好?”
羅誌笑道:“若是封神開始之前,聖人與我說這些,還有些道理。但現在……嗬嗬,聖人真是說笑了。
如今,可是截教節節敗退,闡教連戰連捷啊!”
“道友說笑了,闡教上下,不過我與副教主燃燈,加上十二位不成器的弟子,頂多再算上那些三代弟子,怎麽數,也超不過五十位,怎麽是截教數千仙家的對手?”
嗬嗬,就憑這句話,誰說元始天尊隻是自傲,羅誌敢過去一巴掌拍死他!
羅誌道:“截教數千仙家,不過烏合之眾。闡教十二金仙,可謂萬中無一。”
“不不不,截教還有通天教主,也是聖人之尊,不可小覷。”
一時間,元始天尊好似闡教的仇人,截教的狂熱粉,不斷的尋找闡教的不足之處,吹噓截教。
事實上,他隻是想聽羅誌對於兩教的看法罷了。
之前羅誌所說的,闡教極具優勢,闡教連戰連勝之類的,根本不是他想聽到的東西。
同時,他也是表達了自己想要留住羅誌的意思,否則根本不會反問,直接送客就行了。
羅誌明白他的意思,終於說出一點幹貨。
“當然,這些並不是決定因素,真正讓我選擇闡教的,隻有一點,那就是教主你!”
“哦?願聞其詳。”
“聖人您與通天聖人,都是一教之主,教中幾乎所有弟子的師尊,你們說的話,教中弟子莫敢不從。因此,您與通天聖人麵對大劫的方法,本質上就已經決定了大劫的走向。
昔日,巫妖勢不兩立,大劫期間打的血海滔天。如今,大劫再次到來,鴻鈞道祖訂立封神榜,便是想要將大劫以最小的代價化解,同時利用天庭,管理三界,避免下一次大劫的到來。
此等滔滔大勢,哪怕是聖人也無法阻擋。您與通天聖人卻都不想讓自己的弟子成為大劫的犧牲品,上那封神榜,便隻能各自決定。
然後,兩位聖人的做法便截然不同了。您先後收了薑子牙,申公豹,試圖掌控封神的過程,隨後又讓十二金仙各自收下弟子,以便將來替劫。此等種種,都是為了避免自己的弟子命喪於大劫之中。可以說,您為了讓自己的弟子安然度過大劫,殫心竭慮。
但通天聖人,雖然也有愛徒之心,卻什麽都沒有做。僅僅隻是關上碧遊宮大門,吩咐所有弟子閉關不得外出。如此而已。
身為聖人,麵對大劫居然是如此的……天真,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
羅誌將這大段說完,笑著對元始天尊道:“別說是我,隨便換做哪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之下,都會選擇加入闡教,而不會選擇截教。”
不過在這個時代,真正讓這座大山出名的,卻是山上居住的聖人。
所謂山不太高,有仙則靈,更何況這山很高,居住的也是遠超仙的聖人。
三清都是在昆侖山孕育而出,因此這裏算是他們的老家,隻是後來各自立教,相互之間矛盾顯現,便幹脆分家。
太清聖人去了首陽山,建八景宮。
通天教主去了東海金鱉島,建了碧遊宮。
昆侖山就隻剩下元始天尊的玉虛宮。
元始天尊迴到玉虛宮之後,還是決定將羅誌迴來的消息隱瞞,這樣一位異數,突然出現,必然有所緣由。
無論如何,他先知道,就占據了情報上麵的優勢。
這一優勢,自然要保持住。
不過,隱瞞消息,也僅限在對外隱瞞,玉虛宮內部,還是要通知一下的。
萬一手下的弟子眼力差,得罪了對方,平白將這樣一尊強者推向敵對方,那可就太愚蠢了。
所以,他將羅誌的身形樣貌,主要神通手段,曾經的豐功偉績等信息,簡要的通知了闡教副教主和十二金仙。
正此時,白鶴童子前來稟告。
“老爺,外麵有故人來訪。”
“是誰?”
“就是您剛才讓我們注意的那一位。”
元始天尊一愣。
他感覺自己還會跟羅誌見麵,但是真的沒想到會這麽快。
“有請。”
片刻後,大殿內,元始天尊坐於法台上,羅誌坐於一側。
從位置上來說,元始天尊是將羅誌放在跟自己同等地位。
畢竟是活了這麽多年的聖人,哪怕元始天尊自傲,鄙夷那些出身跟腳不好的存在,但這種情緒,絕不會流露於表麵。
更何況,在元始天尊看來,羅誌能修行到這等境界,跟聖人大戰都能全身而退,必然是跟腳不凡。
所以,他對於羅誌,卻是相對尊重的。
“道友,剛剛分別,卻又前來,是為何事?”
羅誌坦白道:”我剛從混沌中歸來,對此間局勢不太明了。與道友分別之後,我卻是探查清楚了。正逢大劫期間,闡教,截教便如同當初的巫妖兩族,被大劫卷入其中,必須得想盡辦法,超脫大劫啊。”
元始天尊默默無言。
羅誌接著說道:“隻是大劫是災難,同時也是一番機遇,混入其中,或許會有不小的收獲。我此來,正是為了加入大劫之中,與闡教一方。”
元始天尊眼神一動。
羅誌雖不是聖人,但戰鬥力極為彪悍,巫妖大劫期間,硬生生劈開混沌鍾,斬殺東皇太一,可以說是驚呆了無數人。
混沌鍾這等先天至寶,防禦力位列於洪荒無數寶物的頂尖,居然被他劈開了。
原本按照眾多聖人的謀劃之中,巫妖大劫應該是兩敗俱傷的局麵,但完全是因為羅誌,結果成為妖族大敗,巫族大勝。
最後女媧出手,才讓結果導向他們期望的那一幕。
此等戰力,若是加入闡教,那自然是極好的。
別看現在闡教大占優勢,截教節節敗退,但是元始天尊清楚,前半段不過是那些弟子的舞台罷了,越到後麵,戰鬥越是厲害。
他們這等聖人,估計都要加入戰場。
雖然元始天尊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但是戰鬥力的籌備,永遠不嫌多。
更何況,那幾位聖人出手,可不是白白付出的,元始天尊和太清聖人都要欠他們的因果。
若是羅誌在大劫之中加入闡教,那自然是比請別人出手更好。
就好比自家員工和外援,兩者付出的代價是截然不同的。
不過,元始天尊也沒有立刻表態,而是淡然道:“為何是我闡教?截教萬仙來朝,豈不是更好?”
羅誌笑道:“若是封神開始之前,聖人與我說這些,還有些道理。但現在……嗬嗬,聖人真是說笑了。
如今,可是截教節節敗退,闡教連戰連捷啊!”
“道友說笑了,闡教上下,不過我與副教主燃燈,加上十二位不成器的弟子,頂多再算上那些三代弟子,怎麽數,也超不過五十位,怎麽是截教數千仙家的對手?”
嗬嗬,就憑這句話,誰說元始天尊隻是自傲,羅誌敢過去一巴掌拍死他!
羅誌道:“截教數千仙家,不過烏合之眾。闡教十二金仙,可謂萬中無一。”
“不不不,截教還有通天教主,也是聖人之尊,不可小覷。”
一時間,元始天尊好似闡教的仇人,截教的狂熱粉,不斷的尋找闡教的不足之處,吹噓截教。
事實上,他隻是想聽羅誌對於兩教的看法罷了。
之前羅誌所說的,闡教極具優勢,闡教連戰連勝之類的,根本不是他想聽到的東西。
同時,他也是表達了自己想要留住羅誌的意思,否則根本不會反問,直接送客就行了。
羅誌明白他的意思,終於說出一點幹貨。
“當然,這些並不是決定因素,真正讓我選擇闡教的,隻有一點,那就是教主你!”
“哦?願聞其詳。”
“聖人您與通天聖人,都是一教之主,教中幾乎所有弟子的師尊,你們說的話,教中弟子莫敢不從。因此,您與通天聖人麵對大劫的方法,本質上就已經決定了大劫的走向。
昔日,巫妖勢不兩立,大劫期間打的血海滔天。如今,大劫再次到來,鴻鈞道祖訂立封神榜,便是想要將大劫以最小的代價化解,同時利用天庭,管理三界,避免下一次大劫的到來。
此等滔滔大勢,哪怕是聖人也無法阻擋。您與通天聖人卻都不想讓自己的弟子成為大劫的犧牲品,上那封神榜,便隻能各自決定。
然後,兩位聖人的做法便截然不同了。您先後收了薑子牙,申公豹,試圖掌控封神的過程,隨後又讓十二金仙各自收下弟子,以便將來替劫。此等種種,都是為了避免自己的弟子命喪於大劫之中。可以說,您為了讓自己的弟子安然度過大劫,殫心竭慮。
但通天聖人,雖然也有愛徒之心,卻什麽都沒有做。僅僅隻是關上碧遊宮大門,吩咐所有弟子閉關不得外出。如此而已。
身為聖人,麵對大劫居然是如此的……天真,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
羅誌將這大段說完,笑著對元始天尊道:“別說是我,隨便換做哪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之下,都會選擇加入闡教,而不會選擇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