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緣先生,看樣子,四家三商之人不死心,還在試探我之心思。”


    元持心如此分析道。


    夜明一笑道:“其實我倒覺得是大人想多了,興許就是這個嚴公子自己犯蠢呢?”


    元持心聞言,有些懷疑的說道:


    “不至於吧,四家三商能在此地屹立多年不倒,雖然可能犯蠢,但也不至於如此......”


    說著說著,元持心也有些不自信。


    因為那位嚴高公子完全是無智惡少作為,從言語到氣質,都很純,一點不像裝的,看不出一點兒城府。


    元忠則是有些擔憂的說道:


    “老爺,那嚴高之姐畢竟是王爺寵妃,咱們這次得罪他,會不會引王爺不快?”


    元持心搖搖頭道:


    “我與王爺乃是故交,對於他的性格還是比較了解的。


    他這人什麽都好,就是瞧不起女人,尤其是對於身邊的女人,完全是隨時可拋棄。


    如有值得交換的好處,他絕不會吝惜用自己的女人交換。


    所以,此事不必擔心。”


    打了嚴高,果然沒有受到什麽針對報複,一夜無事。


    次日一早,又有百姓來報,說是經過測試,發現自家門板竟然也有腐蝕活物的能力。


    這消息一出,城中許多人慌亂起來,一個個都將門板拆下來測試。


    一番試下來,又發現三塊有問題的門板。


    這下,就連各大士紳富賈也都坐不住,再不管自家大門有多金貴值錢,紛紛拆下來,以雞鴨魚鵝等進行測試。


    結果發現,四家中的賈家正門竟然也會腐蝕活物,另外幾家的一些偏門、側門也都發現問題。


    一時間,整個平波府府城都人心惶惶。


    各家全都急匆匆往“默祖娘娘”廟前去祭拜。


    說起這“默祖娘娘”,關於她的傳說,相當多。


    對於沿海一帶的人來說,這位就是最值得信奉的神。


    什麽城隍、佛祖、道君之類,都要往後稍稍。


    沿海之人無論做什麽事,都會習慣性的祈求“默祖娘娘”。


    而且,隻要“默祖娘娘”同意,那誰勸都沒用。


    以前有一段時間,海上風浪特別大,有一個漁民還是要堅持出海。


    大家都勸他不要出海,但他偏要,因為占卜問過“默祖娘娘”了,卦象顯示能去。


    於是,這人真就冒著海上風浪出船。


    大家都以為這人出海必死。


    誰知,這家夥不但活著迴來,還打了一船大魚,直接籍此步入小富之家......


    不止如此,還有說,一人偷了別家東西,被抓去見官。


    這人死不認賬,即便大刑伺候,也絕不承認。


    就在縣官束手無策時,卻有人要求偷盜者對著“默祖娘娘”發誓說沒偷。


    那盜賊聞言,當場就承認是自己偷的......


    類似之事,在包括瀧州沿海州府等地數不勝數。


    可以說,在沿海之民的心中,“默祖娘娘”就是最大的。


    這次事一出,全城人都往“默祖娘娘”廟去,爭著上香求拜。


    原本就香火鼎盛的“默祖娘娘”廟,直接人滿為患。


    好在本地廟祝見過很多次這樣的場麵,應付起來遊刃有餘。


    大家也不敢在“默祖娘娘”廟造次,一個個都很配合,人雖多,卻並不混亂。


    元持心麵對這種明顯涉及神異之事,也並不迂腐,沒有死要麵子,既然有神,那就去拜神問問看。


    作為人人愛戴的知府,元持心帶著夜明等人來到“默祖娘娘”廟,不用排隊,自有廟祝引領入廟。


    對於知府大人先進廟,大家都沒意見。


    不少人都希望知府大人能溝通“默祖娘娘”,消弭此次禍端。


    元持心這時候也沒搞什麽大官也排隊的場麵功夫,隨著廟祝入內。


    “默祖娘娘”廟中布置古色古香,很有沿海一帶建築風格,一點兒不顯奢華。


    這也是眾人對“默祖娘娘”的尊重,因為這位不喜奢靡。


    大殿之中,立著看不清麵貌的“默祖娘娘”像。


    即便看不清臉,也能感覺到,這必然是一個心向蒼生之奇女子。


    元持心走入大殿,夜明和元忠都在門口等待,並未入內。


    元忠有些意外的看一眼夜明:


    “善緣先生為何不入內?”


    “在下畢竟隻是個幕僚,雖然大人待我極好,但也不可亂了尊卑。”


    夜明隨口找個理由。


    其實是不想進去惹眼,畢竟他又不可能對“默祖娘娘”下拜。


    大家都是神仙,沒這個規矩。


    就連眾神見天帝,也隻是躬身行禮,無跪拜之說。


    夜明隨意靠在門口柱子上,目光微眯看向那“默祖娘娘”像。


    可以看出來,這裏其實沒有神仙坐陣,也沒有類似城隍司之類的官署。


    由於“默祖娘娘”出現的很早,不出意外,應該是在一千五百年前隨天宮一起離去了。


    如今留在這裏的,隻是由百姓願力和“默祖娘娘”留下的一絲靈氣融合所誕生的“靈”。


    這個“靈”,沒有神智,隻會根據百姓的願力波動,給出一些簡單反饋。


    如此,倒也足夠。


    夜明見此,微微一笑,大神不在,那自己可發揮的空間就會大很多......


    元持心不知外麵某位正神正義的想法,進入大殿之後,正一正衣冠,敬香上拜。


    作為一府主管,他不用行跪拜之禮。


    躬身一禮之後,將香插入香爐中,隨後,便出言請“默祖娘娘”指引。


    門口的夜明目光微動,可以看到,元持心身上濃厚的浩然正氣在其言語聲後,有一道飛出,落入“默祖娘娘”像中。


    神像發出常人不可見之光,緩緩在前聚集。


    光華灑下,落在下方香爐之中。


    香灰被攪動,化為幾個字......


    外間遠觀眾人隻看到在知府大人請願之後,香灰自行動起來,出現字跡。


    這一幕讓眾人驚唿起來,門外一群人頓時山唿海嘯般跪地下拜,口中大唿“默祖娘娘顯靈”。


    大殿內的元持心也是驚訝於“默祖娘娘”如此靈驗。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江南人,他從小對“默祖娘娘”的故事也是耳濡目染,此時見“默祖娘娘”顯靈,心中不免有些激動。


    立即看向香灰所成之字,乃是“禮海觀”三字,在元持心看後三息,字跡消失不見,爐中香灰恢複正常。


    得到提示後,元持心對神像再一禮,退出大殿。


    剛一出來,就被眾人圍起來,紛紛詢問“默祖娘娘”給了什麽提示。


    這事元持心自然不好公之於眾,說是娘娘暗示,不可多言。


    眾人聞言,雖然不免有些失望,但也表示理解。


    隨後,百姓們自發讓開道路,恭送元持心等人離去。


    而城中關於“默祖娘娘”顯靈之事,也是一下子傳開。


    許多人都誇元知府乃是真正的好官,否則也不會得到“默祖娘娘”的認可。


    一行迴到府衙後,進入政事房最裏間,元忠把門。


    元持心這才說出“禮海觀”三字。


    “善緣先生,不知你可知這‘禮海觀’在哪兒?”


    夜明道:“在下也不是本地人,如何知曉,這事恐怕需要問本地人。”


    元持心聞言,叫來薑新林詢問“禮海觀”之事。


    “禮海觀......”


    薑新林思索一會兒之後道,


    “大人,這‘禮海觀’小人知道的也不多。


    這家道觀應該就在平波府範圍,隻是平素很是神秘,少有門人出關。


    據說門中都是會法術的真仙人,但有外出,定是有降妖除魔之大事。


    而且,其門派所在地鮮有人知,想要找到,恐怕不容易。”


    “那你可知,誰知道這仙門所在地?”


    “這,小人也不知。”


    揮退薑新林之後,元持心打算尋找城中一些宿老,這些人經曆得多,可能會知道一些線索。


    元忠表示這事交給他就好。


    領了這差事後,便安排衙役、捕快等尋找城中老人,逐一詢問起來。


    隻是不防這些老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嘴不嚴,明明一再強調不要將“禮海觀”之事宣揚出去。


    老人們也都表示會守口如瓶。


    結果這些人都是些敞口瓶,等問話人一走,立即就將事情到處宣傳。


    沒多久,全城都知道知府大人在找“禮海觀”。


    這讓元忠羞愧不已,自覺辦砸了差事。


    元持心並未責怪他,隻是讓他繼續用心辦事。


    不得不說,有時候,事情人盡皆知,也不一定是壞事。


    比如這次,百姓們聽說是知府大人在找“禮海觀”,且很可能與“默祖娘娘”的提示有關,紛紛自覺發動起來,尋找線索。


    人多力量大,不是瞎說的。


    不到一天,就有數十人到府衙提供消息。


    通過那些見過“禮海觀”弟子之人的描述,範圍很快縮小起來。


    最後,所有線索都匯聚在了平波府城外七十裏的“觀海山”上。


    隻是這山有點兒問題,據百姓們所說,這山終年被霧氣所籠罩,所有進入山中的人,都會迷路,最後又莫名其妙的走出來。


    從來沒有人能穿過迷霧,上到山上去。


    元持心聞聽此事,又念及這山就叫“觀海山”,決定親自前去看看。


    次日一大早,便乘船順江而來,直達“觀海山”下。


    遠遠看去,觀海山毗鄰大海,是附近最高的一座山。


    無論什麽時節,周圍都有雲霧環繞,根本看不清山上景象。


    元持心見此,知百姓所說應當不假,此處當有仙門。


    夜明看一眼這山後,微微一笑,沒說什麽,隻是跟著元持心一起下船,往山中去。


    進入山中,果真被大霧所迷。


    沒走多久,隨同而來的親衛竟然走散,隻剩下夜明、元持心、元忠三人在一起。


    元持心見此,並不畏懼,繼續往前去。


    不多時,發現前方有一斷崖,斷崖下深不見底,隻是看一眼,就令人眼暈,心中恐懼自生。


    斷崖旁立有一石碑,上有“心有齟齬落此崖,正氣存身路如平”之句。


    元持心觀察這石碑一會兒之後,看一眼前方萬丈懸崖,竟是大步向前。


    元忠見此大驚:“老爺!”


    卻見元持心一步踏出,竟然穩穩踩在空中,如履平地,不見一點兒墜落跡象。


    夜明也是一笑,邁步上前,跟上元持心。


    元忠見自家老爺都去了,也不管那麽多,踏步往前。


    一步往前,整個人直接掉落下去。


    隻是方掉落一點兒,就見元持心腳下忽然延伸出一朵雲霞托住元忠,載他懸於空中。


    夜明見此笑道:


    “好一個忠心耿耿之人,你這名字,倒是沒錯。”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魔有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即墨若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即墨若穀並收藏修魔有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