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驚變說時遲那時快,不過一瞬而已。


    自從夜明卜算之術有成以來,除開一些因幹係太大,算不了的事,可謂是“算無遺策”。


    即便對方是修士,也能有所感應,不至於全無防備。


    萬萬沒想到,上次明顯對妖類態度產生變化的從雲子會來這一手。


    一劍洞穿吳猴心房後,還不停手,竟然還想迴劍斬其首。


    不待其迴劍,就見夜明伸出一手,手上光華一閃,猶如金鐵一般,抓住寶劍。


    寶劍在他手中顫動不已,卻是難以掙脫。


    隨後,又見夜明身形衝去,抓向從雲子頸脖。


    從雲子身形後退的同時,一手庚金雷,一手丁火雷,打向夜明麵門。


    夜明身上發光,一個太極圖生成,擋住雷火直擊,手拍向從雲子,後者又是出招......


    二者在湖麵大戰,連過數十招之後,先手失去寶劍的從雲子不敵,被夜明一掌擊落水中。


    隨後,反手取出兩隻金鐵彎鉤,刺穿從雲子琵琶骨,將之鎖住,又一指點在天靈,將之定拿。


    如此,從雲子再動不得,被夜明所擒。


    方才吳猴被刺穿心口,中劍倒下,吳先生就立馬扶著。


    經過這麽一會兒,夜明擒住從雲子之後,再上船時,卻聽道吳先生慟哭起來。


    束少年也不如往日一般無憂無慮的,隻是喃喃說著:


    “好朋友,又走了......”


    夜明隨手將從雲子丟在甲板上,上前查看。


    吳先生見此,也是滿臉希冀的看著。


    一探之後,夜明也是搖頭道:


    “已經救不迴來了。”


    這話讓吳先生如遭雷擊,怔愣在原地。


    這段時日以來,他對這猴兒,愈發喜歡,甚至有些當做自家孩子看待,結果現在......


    吳先生大哭不已,又怒火攻心,舉起還有滾燙茶水的銅壺,照著從雲子就打。


    幾下下來,銅壺都被打扁。


    從雲子也被打的頭破血流,滿身是血。


    “你這善惡不分的雜碎,你比畜生還不如!”


    吳先生一邊打,一邊罵,


    “猴兒他有什麽錯?從來沒有害過人,就因為他是妖怪,就要殺他。


    我打死你,打死你!”


    麵對吳先生連續不斷地擊打,從雲子也是一言不發,滿頭滿身是血,但神情依舊冷漠。


    打了許久,吳先生打累了,坐在地上,泣淚不已。


    而夜明則是少有的一臉正色的看著吳猴倒下的軀體,緩緩出言道:


    “之前就算到這猴兒近幾日還有一劫,沒想到是應在此時......”


    原本傷心欲絕的吳先生聞言,雙眼一亮,站起身來,立即問道:


    “還有辦法救他?”


    夜明沒有迴答,隻是伸手對著其眉心一招。


    便見一個有些透明的猴子虛影自其眉心跳出,落在夜明掌中來迴翻滾,看去頗為靈動。


    “這是......魂魄......”


    吳先生立馬猜到事實,頓時感覺有些頹喪:


    “還好,還有魂魄,能轉世托生。”


    夜明沒有接這話,隻是看著抱著自己手指玩耍的猴兒魂魄,微微一笑。


    一側頭,看向從雲子,問道:


    “道長,上次一別,你的態度與現在可謂截然不同,能否告知於我,你這趟迴門中遇到了什麽?”


    已經成為一個“血人”的從雲子聞言,隻是道:


    “所有妖怪,都該死!”


    吳先生一聽到這話,又是氣不過,對著他一頓拳打腳踢。


    夜明則是目光微眯,深深看向從雲子。


    看樣子,這清一門中,問題不小。


    明明打算讓門派觀念改變的從雲子,迴去一趟,竟然將自己的觀念又改了迴來。


    不但如此,似乎還加強了不少,變得比以往更為極端。


    沉思片刻之後,夜明忽然一笑,直接施法,帶著吳先生、白馬、束少年及吳猴殘軀升空離去,不再管從雲子。


    吳先生見此,不滿問道:


    “如此是非不分,善惡不辨之人,留之何用,要我說,殺了算了!”


    夜明笑道:“問題的根源不在他身上,殺了他,除了與清一門結死仇,並無用處。”


    “可猴兒因其而死,豈能放過。


    善緣公子若是礙於情麵,不好下手,讓我動手,那什麽清一門來了,找我便是,與你無幹。”


    夜明聞言笑道:


    “先生好魄力,在下佩服,隻是這責無需你來擔,清一門之事,來日方長,在下自會解決。”


    說著,又看一眼手中猴兒魂魄道,


    “眼下,還是先讓猴兒渡過此劫再說。”


    吳先生聞言,問道:


    “這是要送他轉世嗎?”


    “猴兒緣法未滿,此時轉世,太早。”


    聽夜明這麽說,吳先生麵上露出喜色。


    看樣子,猴兒似乎還有救。


    夜明張目遠望,看到遠處有一座大山,遠比其他山要高很多,笑道:


    “此處接天連地,倒是合適。”


    說著,飛遁而近。


    方行一段距離,尚未到山,便見有僧人迎來。


    僧人見到幾人,雙手合十,口誦佛號道:


    “幾位居士有理,主持說今日當有客來,命我前來相迎。”


    吳先生聞言,有些奇異:


    “貴地何寺,如何知我等要來?”


    僧人笑道:“鄙寺‘雷隱寺’,主持心有所感而知。”


    夜明則是笑道:“我等要借寶地最高之峰一用,還望行個方便。”


    僧人答道:“方才已經灑掃幹淨峰頂,隻待貴客。”


    夜明一笑,帶著一行,落於峰頂處。


    果見一高台平整立於眼前,周圍灑掃潔淨,無有半點塵埃。


    見此高台,夜明忽一揮手,便見一塊大石落於其上,此物正是得自娘子山石怪的石心。


    此石心內有靈韻,卻無神魂,難得成果。


    立石心後,又攤開手掌,對還在掌間嬉戲的猴兒笑道:


    “猴兒,當定心猿。”


    猴兒魂魄聞言,指一指自己空空的心口位置,有些猶豫。


    原來,從雲子一擊,不止傷肉身,竟是連魂魄一起傷到。


    此時猴兒之魂,亦是無心。


    夜明見此,隻是一笑,輕輕一吹,猴兒被吹得翻一個倒筋鬥,沒入石心之中。


    束少年見猴兒入了石心,麵上帶笑道:


    “這個好,我也要去。”


    夜明笑道:“這石中無你之位,你若進去,便隻能做猴兒缺失的心,你可願意?”


    束少年不答,隻是一笑,忽的放飛手中之鳥,任其高飛遠走,再不複返。


    往前一步,身形虛淡,融入石心之中。


    夜明見此,大笑道:“好一個赤子心落入無情石,此心得定,此魂得安矣!”


    話音方落,便見石心忽然生出九個孔竅來,有天地之靈氣灌注其中,看去玄妙非常。


    吳先生見此,也是心中大定,知道猴兒應當無事,且另有福源。


    夜明指著九竅石心道:


    “此番需得九日九夜,方可脫胎換骨,你我靜待即可。”


    吳先生聞言,微微臻首,又指著猴兒留下的殘軀道:


    “這又該如何?”


    夜明笑道:“無非二法,其一,依常人之法,棺槨以葬,墳塋以填。


    其二,依莊祖之法,生於天地,歸於天地。”


    吳先生聞言,略一沉吟之後道:


    “這本該由猴兒自己決定,但恐時日一久,遺褪腐朽,便由我替其決定好了。


    天生萬物以養人,而人無一物以報天,猴兒雖非人,但此理亦是相通,便效莊祖之法,以報天地吧!”


    夜明聞言一笑,一指猴兒殘軀,其軀便飛起,落入山下林中......


    吳先生見此,忽然一笑,有一種頓悟之感生出。


    這時,先前僧人又道:


    “主持在‘三藏殿’以待貴客。”


    夜明笑道:“此處有我看護,吳先生自去便可。”


    吳先生也不矯情,隨僧人而去。


    不多時,便見山中之寺。


    當真是金碧輝煌,處處佛韻。


    入寺中之後,見有一殿,上書“三藏殿”三個鎏金大字。


    吳先生入內,見一老僧端坐蒲團。


    老僧見吳先生入內,起身笑迎,一禮道:


    “緣法如此,需得先生親入此處,禮數不周之處,還望先生見諒。”


    吳先生連忙還禮道:


    “不敢,此番幸得貴寺相助,吳某感激不盡。”


    兩人寒暄幾句之後,老僧忽然指著大殿道:


    “此殿名為‘三藏殿’,先生可知,何謂‘三藏’?”


    “吳某愚鈍,請大師示下。”


    “世間之煩惱,如江海湖海之泥沙,無窮無盡,若想超脫,需得悟淨;


    世間之欲望,如豬豚貪食之無度,駁雜穢惡,若想超脫,需得悟能;


    世間之規矩,如鎖猿縛馬之枷鎖,冷血森嚴,若想超脫,需得悟空。


    悟空、悟能、悟淨者,方得三藏,才可超脫。”


    吳先生聞言,若有所思的喃喃著:


    “悟空、悟能、悟淨......”


    老僧見吳先生思索,帶笑等待,並不幹擾。


    良久之後,吳先生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老僧見此,緩緩點頭。


    “多謝大師點撥,隻是請問大師,吳某不過一凡夫俗子,緣何同吳某說這些?”


    老僧緩緩道:“世間真理大道,就在世人眼前,而世人愚頑不知。


    若想將此大道傳出,需得加以潤色,使之能被世人接受方可。”


    “所以,大師是想借吳某之筆,以醒世人?”


    “是此理也。”


    見老僧承認,吳先生有些受寵若驚:


    “在下才學淺薄,對世間真理,本就一知半解,如何能擔此重任?”


    “先生慧根深藏,不必妄自菲薄。


    人心無非靈台方寸之處,斜月三星之間。


    先生之才,車載鬥量,將至理藏於故事中,想能為世人所解。”


    老僧說著,又指著身後書架道:


    “我處有‘三藏真經’九九八十一卷,先生可時時觀讀,想能有所助益。”


    吳先生聞言,雙手合十謝過。


    接下來時日,吳先生每日都在三藏殿中與老僧論道,每日正午必到峰頂查看石心情況。


    到第九日時,吳先生方到峰頂,尚未走近,就見夜明笑著拉他退後。


    接著,隻聽一身巨響,那石心碎裂,自其中蹦出一猴。


    猴自空中連翻幾個筋鬥,落地之時,霎時化為三十丈巨猿,氣勢駭人,聲威隆隆。


    巨猿毛發豎立,仰天長嘯,聲勢浩大,氣勢磅礴。


    過一陣後,巨猿身上光華內斂,又化變為一隻小猴子,落於地麵。


    一路跑到吳先生跟前,拉著吳先生手,以臉摩擦,做親昵狀。


    一旁夜明見此,笑道:


    “先生,你我至此,也該別離,這猴兒、馬兒都留於你,我去也。”


    說罷,轉身下山,消失無蹤。


    吳先生見此,並不意外,隻是笑著對其消失方向一禮。


    隨後又以手撫猴兒頭頂道:


    “你今渡過劫難,雖是猴,卻通人性,名中猴字可去也。


    自今日起,你就叫——


    吳空。”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魔有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即墨若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即墨若穀並收藏修魔有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