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海湖中有修行資質的水族先前本就被他利用漁夫抓走相當一部分,剩下的都被江應民派人保護著,已經隨之一起撤走,餘下的數量不多。


    江敢大王等一圈抓捕下來,抓到的水族並不多。


    九頭蟲怪有些奇怪問道:


    “嶽丈,你抓這些水族,究竟是為何?”


    不待江應權迴答,就聽一個聲音傳來道:


    “自然是為本君所用。”


    眾人聞聲,轉頭看去,便見有三人走來。


    左右兩人,乃是夜叉總長和魚書判官。


    中間之人,不是別人,正是鯉龍李歧路。


    這三人出現,在其身後,還拖著另一個珊瑚籠,裏麵也關有許多水族在內。


    這時,江應權說道:


    “這位乃是原北澤江江神,也是本君如今最大的盟友。


    這些水族,便是用來助力李兄擺脫桎梏之用。”


    李歧路擺手道:“如今這段時日以來抓捕的水族已是足用,可助本君再次一窺真龍之境。


    隻是,那惡人善緣陰魂不散,屢次壞我大計,今番又出現在此,明擺著是衝本君來的。


    還需要請江兄助我鏟除此僚,以免礙事!”


    江應權聞言,點點頭道:


    “先前我與兄長鬥戰時,其就一直在觀望,又與李兄有怨,此人的確是大患,不可不除。”


    說著,轉頭對九頭蟲怪道,


    “蟲兒,著你點齊兵馬,排兵布陣,去將那廝斬殺!”


    “是!”


    九頭蟲怪點頭應下,就要離去。


    李歧路見此,立馬道:


    “不可,善緣此僚,兇狠殘暴,法力高深,僅賢侄帶隊,恐怕不妥。


    本君建議,全軍壓上,由江兄親自帶隊,務要將之碎屍萬段!”


    “李兄,區區一個人而已,這有些小題大做了吧?”


    “江兄,這事你還是聽我的比較好。”


    見李歧路如此慎重,江應權琢磨一下,覺得這樣也好,當即決定親自帶隊,傾巢出動,將對方直接消滅。


    如此,李歧路還是不放心,又吩咐手下夜叉總長、魚書判官一同助力。


    安排完這些之後,李歧路忽然側目,看向遠處:


    “看夠了嗎!”


    正在了望台水盆邊看水府內景象的吳先生忽然和李歧路來了個對視,被嚇得一個趔趄,靠在柱子上。


    水盆中的景象也一下子幻滅掉,變得尋常。


    夜明笑著拍拍吳先生胸口道:


    “先生,你說你湊那麽近幹什麽,人家本來要和我對視的,現在被你給頂了。”


    “我,我這不是想看的仔細一點兒嗎~~~”


    吳先生難得有些不好意思的說著。


    這時候,夜明忽然對吳猴說道:


    “猴兒,帶著吳先生騎上白馬,要保護好他。”


    說完,一閃身,消失在了望台上......


    不多時,忽見得:


    陰雲沉沉天光暗,水汽騰騰湖海昏。


    隻為孽神妒善緣,致令水君親領兵。


    夜叉總長麵獰惡,魚書判官心歹毒。


    新水君中軍掌號,九頭怪前部先鋒。


    江敢王為頭檢點,龍蛇弟隨後崢嶸。


    蝦兵蟹將齊頭進,魚士龜卒列隊行。


    眾部將兇威赫赫,群小妖殺氣騰騰。


    身著銀光寒鐵甲,手持斧鉞與刀槍。


    前架鐵盾堅如山,後張弓弩已開鋒。


    左邊邪法喚水龍,右是巨鱉怒目睜。


    上有陰雲遮天機,下有法陣攔生息。


    噴雲吐霧蔽凡塵,界海湖前大軍停。


    大軍停當,江應權帶著眾水軍立於雲上,張目尋找那善緣蹤跡。


    正自尋找見,忽見得遠處雲層之中有亮光透出,有一人自其中走來。


    且看來者:


    劍眉星目神光閃,體軀修長瑞彩盈。


    走過處奇香自生,定靜時人見息心。


    手持巾幗將軍劍,腰懸花魄藏青盤。


    點燃嫁衣雙喜燭,睜著陰陽兩極眼。


    麵帶笑無懼鬼神,神藏彩遑論精怪。


    真不得仙人出世,假不了正神在此。


    那江應權見惡人善緣出現,目光微凝,知其不凡,不曾輕舉妄動,欲要使人出陣一探。


    九頭蟲怪上前,開口請戰:


    “嶽丈,不管這廝有多少本事,何種神通,都隻管讓小婿前去探探。”


    “賢婿請戰,自不怠慢,你且上前,與之鬥戰。


    若得順遂,自有嘉獎,賜予你看。


    但有不順,有我壓陣,無懼退散。”


    九頭蟲怪應諾領命,便自上前而來。


    惡蟲怪,麵如修羅,形似鬼怪。


    踏前一步,化為一九首巨怪。


    大如山嶽,粗如嶽山。


    九個頭,搖搖晃晃,獠牙光且寒;


    一個身,晃晃搖搖,鱗甲厚又彈。


    晃一晃身,螞蟥毒蟲如雨下;


    張一張口,腥臭之氣彌滿天。


    見這蟲怪撲來,對麵少年並不畏懼,反倒邁步上前。


    好正神,身披霞光,手持寶劍,威風凜凜,氣度不凡。


    那蟲怪,大叫,噴毒吐穢,獠牙外翻,好不兇惡。


    這神仙,輕笑,揮劍劈波,祥光瑞彩,端的良善。


    蟲怪愈叫愈是張狂,九首舞動,攻襲不斷。


    神人越打越是縹緲,寶劍鋒光,鱗摧首斷。


    雙方鬥戰不過幾合,蟲怪便被斬傷。


    黑血噴湧流如柱,爛肉冒氣食難咽。


    蟲怪慘唿一聲,自知不敵,再不敢同正神較量,拚著硬受一劍,丟下一首,倉惶逃迴陣中。


    江應權見女婿慘敗,首戰虧輸,也是知道惡人善緣本領非凡。


    再不敢托大玩兒什麽單打獨鬥,添油之戰。


    當即下令敲響進軍鼓,奏起出兵樂。


    眾惡妖聞聲,一個個張牙舞爪高聲叫,舞爪張牙齊頭進。


    一片陰雲蓋頂來,半邊天幕垂地斜。


    正神見此之景,伸手一招,雙喜燭飄然至身前。


    燭火瑩瑩,看去美好無限。


    雙喜交輝,令人遐思不停。


    隻見得好少年對紅燭一吹,便是一片火海。


    火焰翻飛,落入惡妖軍中。


    燒的那掌盾龜兵丟盾棄甲,倉惶亂竄;


    燒的那架弓弩手投矢跳車,亂竄倉惶。


    又燒的那禦法駕龍之妖停咒停法,上躥下跳;


    還燒的那體如大山之鱉罵爹罵娘,下跳上躥。


    眾惡妖,一個個撲火、打火、吹火、澆火,有何法用何法,隻求活得性命,但卻是難以奏效。


    有驚恐者,跳入水中,以求生路。


    豈料,身入水,火隨之入身,在其體軀之內燃燒。


    惡妖慘叫無用,被活活燒死。


    江應權見那惡人善緣一招就殺傷手下如此多兵卒,又驚又怒,再次擂鼓進軍。


    麾下江敢大王、龍蛇精怪、夜叉總長、魚書判官等四人帶隊,發起進攻。


    唯有丟掉一首的蟲怪,再不敢戰,丟下眾人,架起一片黑雲逃遁遠去。


    江應權幾次唿喊,其都不曾迴應,隻是遠去,再不複歸來。


    再說江敢大王等四人帶群妖圍攻善緣正神。


    這四人,個個都是水中惡神,百年貽害。


    本領也是各有千秋:


    江敢大王擅長禦風駕雨,長槍短棒;


    龍蛇精怪酷愛搬山運石,鐵鞭大錘;


    魚書判官舉書歪解水事,法術多變;


    夜叉總長自持勇力強悍,魚叉殺殘。


    四人一齊出手,與正神鬥戰,周圍又有眾多小妖協助。


    或是遞網,或是投石,或是暗箭,也有勇武者,舉刀上前......


    夜明正神臨危不亂,撥動腰間藏青盤,有青藤翠蔓生出,將明槍暗箭,咒術邪法俱是擋在身外。


    又是手中巾幗劍,劍過之處,群妖挨著就死,擦著就傷,哀鴻一片。


    江應權見如此還是不得勝,麵目沉似水,神色陰雲般。


    冷哼一聲,身上煞氣湧動,翻手召出那陰氣環繞,鬼霧森森的鐵鞭來。


    腳步踏前,乘著陰風,向著正神攻去。


    麵對這五人帶眾小妖圍攻,隻見夜明正神一甩袖,自袖中飛出七顆色彩各不相同的珠子。


    七顆珠子依次排開,呈赤橙黃綠青藍紫之色。


    正神駢指一點,七顆珠子噴出七種不同火焰來,向四周而去。


    七種火焰雖未一體,但每一種也都厲害非常。


    又有正神催動,效果自是非同凡響。


    烈火過處,小妖們哀嚎一片。


    凡被火焰燎到一點兒,便立時化為齏粉,隨風而散。


    便是運氣好,隻是被煙熏一下,也要魂焦體枯,生不如死。


    一時間,火焰過處,大片小妖都被清空,許多受到影響的小妖如下餃子一般自雲頭跌落下去,落進湖裏。


    這正神將七顆珠子繞在身邊,不時催發,又有巾幗劍、藏青盤、雙喜燭助力,與江應權等五大惡妖相爭,亦是不落下風。


    江應權見幾人久攻不下,也覺麵上無光。


    身形一變,化為一條足有十幾丈長的巨大水蛇。


    這水蛇身上,鱗片已經有些似龍,頭上有一對蛟龍之角,看去怪異兇悍。


    其他幾人見此,也都各自顯出原形,打算全力施為。


    江敢大王、江龍蛇也都化為巨大水蛇。


    魚書判官化為一尾巨型鯰魚。


    隻有夜叉總長外表變化不大,隻是變大了好幾丈。


    一群妖怪圍攻正神,毒牙、逆鱗、兵刃、法術等手段紛至遝來。


    明招、暗招、花招、奇招各招毫無忌諱。


    對此,夜明正神身上靈光大放,有絲絲佛韻出現,一個碩大的“卍”字印出現,照著江應權頂頭壓去。


    江應權口吐“龍息”,以圖抵禦。


    奈何並無用處,“卍”字印打破法術,擊在其頭頂。


    江應權慘叫一聲,龍角斷裂,天靈蓋險些被打碎。


    這一擊之下,雖未死,但已然重傷。


    其他幾妖見此,大驚失色,硬著頭皮繼續與之爭鬥。


    正神不急不緩,從容不迫,不因擊敗一人而小覷其餘人。


    與之相鬥時,逐一找尋破綻,或以道法擊之,或以佛法擊之。


    一番激烈相鬥之後:


    江敢大王被斬斷龍角,哀嚎慘叫;


    龍蛇精怪被燒焦蛇麟,慘叫哀嚎;


    魚書判官被割開皮肉,痛苦難耐;


    夜叉總長被打斷獠牙,難耐痛苦。


    眾妖連續吃大虧,沒討到一絲便宜,都是心慌意亂,再無戰意。


    江應權有心弑神,無力為繼。


    隻得長歎一聲,唿喚幾人撤退。


    眾妖聞聲,如蒙大赦,急忙後撤。


    正神不依不饒,反倒出手留人。


    本想留魚書判官,奈何這怪太過滑溜,被其溜掉。


    最終隻得一劍將夜叉總長梟首。


    斬殺此怪後,再看去,其餘幾怪已經隨同江應權遁入水中,不見蹤影。


    要是換個人在此,還真不一定敢追進去,畢竟這是別家地盤。


    但惡人善緣可不在乎這些,知道一些此地底細的他,並無畏懼。


    身上仙光一閃,便鑽入水中,追著江應權等,直奔水府方向而去......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魔有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即墨若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即墨若穀並收藏修魔有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