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州突然受災之事可謂震動天下,值此天下動亂之時,大多數野心家們聞此,都是大喜。
而身在慶州的晉王黎諸用卻是差點氣死。
這場大災,基本上全都是在他的地盤上發生。
雖然還掌控的有璞州,但畢竟才到手不久,根基遠不如慶州穩。
更何況慶州乃是天下第一產糧地,是黎諸用實現雄霸天下目標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環。
突然而來的災害,不但直接摧毀慶州本年秋收,還讓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麵對此事,黎諸用立即下令救災。
但連作為自身根基之地的晉元府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各地聯絡中斷,光是組織起力量自救都已是一件難事。
逢此大難,百姓們為求生存,紛紛背井離鄉,向平州而去。
無他,平州這些年的治理情況,早就已經傳遍天下,眾人都知此地是可以安身立命的福地。
以往還能在原處過活時,大家也就口頭上談論一番,沒幾個實際行動的,此時卻是不得不親身前往。
再說平州方麵,由於本身處於澤江上遊區域,這次的大決堤影響並不大,隻有幾處險地水位升高了一些,造成一些微小損失,其他基本沒有問題。
慶州生災之後的第一時間便有人報至高希德處:
“大人,喜事,大喜事啊!
澤江決堤,信州南部和慶州地界一瀉千裏。
黎諸用部自顧不暇,防線幾乎潰散,此乃千載難逢的良機啊!”
報信之人麵上滿是激動之色,幾乎已經看到平州大軍趁機東出,拿下黎諸用。
誰知高希德聽聞此事,第一時間並不問黎諸用部防線具體怎樣,反而問起百姓傷亡。
報信人聞言一愣,這個他還真沒有具體關注過,隻知道來的時候,一路所見都是屍首。
嗯,僅此而已。
反正死的都是黎諸用治下百姓,和他們又沒有什麽關係。
對於報信人之言,高希德思慮一番之後,朗聲道:
“傳令各部,立即集結大軍。”
報信人聞言大喜:
“就該在此時出兵,必然勢如破竹。”
誰知高希德接著說道:
“各部帶上米糧衣物、帳篷船隻,前往救災。”
“啊,救,救災?”
報信人險些以為自己聽錯了,如此天賜良機,就該趁勢出兵,一舉消滅黎諸用才是,還救什麽災?
對於黎諸用的決定,在場眾人多是不解。
這時,卻見白先生自外而來,朗聲道:
“主公有令,諸位何故遲疑?”
“白先生,大人說是要去救災啊!
那慶州遭災,於我等而言,乃是大好事,何必去救?”
這人出言,其餘人亦是連連附和。
對於眾人言論,高希德道:
“諸位,此事卻是良機不假,但若在此時興兵,恐不知會有多少無辜百姓死於非命......”
“大人,當今天下紛亂,隻有早日結束亂世,才是根治之策,豈可在此事上過於迂腐!”
有人已經有些激動的言語中都顯出些許不敬。
其餘人也大多認為此時應當出兵征伐,而不是行救災之事。
白先生見此,忽然大笑起來。
眾人見此,都是疑惑看向他。
“白先生?”
“諸位,吾是笑你們沒能領會主公的意圖。”
“啊?”
眾人一向知道高希德為人,明白他說救災,定然是真心的,真沒看出什麽其他意圖。
白先生卻是笑著解釋道:
“其實百姓從不在意管理他們的是何人,但要是有人對他們好,自然會被記下。
在我等看來,他們是黎諸用治下百姓。
但在主公眼中,卻都是可以爭取的龐大力量。
主公此舉若成,便是挖斷黎諸用在慶州的人心根基啊!”
眾人聞言,先是一愣,再細細思索起來。
不少出身不高之人,都是認可此言。
那些出身高門大戶的,雖然不太理解這樣言論,但也不好當眾表示自己不懂,那不就顯得太沒水準。
高希德其實真沒想那麽多,方才決定不過是下意識的選擇。
明白這是白先生在幫自己解釋兼解圍,大是感動。
有白先生對此事性質定義之後,推動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不到十天時間,平州大軍便開動,由狄飛羽做三軍統帥。
隻不過,這一次的興師動眾,並非為征討土地而來。
這一次,狄飛羽的大軍之後,還跟著大量平州。
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是當初自慶州逃難而來的。
此次聽聞家鄉再次遭災,紛紛選擇跟著大軍一起,前去救援。
除此之外,眾多平州本地人也選擇跟著大軍一同前去。
如此浩浩蕩蕩的場麵,當真是令人震撼。
在眾人看不到的空中,兵煞將軍帶眾多陰兵一路保駕護航。
沿途各州府陰差也全麵出動,清理災氣之中誕生的邪祟鬼怪。
這般舉動,一時間震動仙凡兩界,可謂舉世矚目。
慶州邊界的守軍早被洪水衝散,此時剩下的聚在一起,隻是勉強生存,別提什麽戰鬥力。
忽見遠處地平線上密密麻麻的敵軍湧來,這支殘軍絕望不已。
軍中將領見此,知道絕無可能打贏或是逃脫,當即選擇投降。
等到投降之後,這才發現問題。
對方根本不是來打仗的,而是來救災的。
作為主帥的狄飛羽想起臨行前白先生的囑托,沒有為難這群降兵,將他們繳械之後,分發下一些食物。
隨後,狄飛羽宣布當場將他們釋放,讓他們各自迴家救災。
降兵們聽聞,又是意外,又是驚喜。
隨後,狄飛羽大軍一路又做了幾次類似的事。
那些慶州殘兵敗將們被放走,有直接迴家鄉救災的,也有依舊忠心黎諸用的。
不管是那種,他們在慶州地界,或主動或被動的宣揚起了一件事。
那就是,平州高希德沒有趁人之危,反倒在此時幫助救災,拯救那些不是自己治下的百姓。
這等消息一經傳出,慶州百姓無不對其感恩戴德。
而身處晉元府的黎諸用聞聽此事,氣的一口血吐出來。
“狗賊,竟敢趁此時機收攏人心!”
大罵高希德之後,黎諸用想要立即發兵,將對方打迴去。
但此時災害正盛,就連通傳消息都不方便,跟別提組織大軍。
無奈之下,隻能選擇爭取民心。
故此,黎諸用一方也全力救災起來。
再說狄飛羽一路救災,來到慶州重要關隘,截風關。
此地號稱慶州第一關,可同時扼守來自平州、信州的威脅。
不過此時這原本堅韌無比的截風關,卻已經坍塌一半,再算不上什麽險地,隨便就能攻進去。
狄飛羽大軍到底,確是有意外收獲。
原來黎諸用手下第一悍將,十三太保之一的黎源孝在此鎮守。
正常來說,有此人在此,截風關萬無一失。
但現在的情況顯然不正常。
截風關垮塌的半邊之中,就包括城中糧倉。
狄飛羽大軍來時,城中已經斷糧快半月。
而那黎源孝之勇,雖猶勝當初呂慶緒,卻是存在一個致命弱點,那便是怕餓。
若吃飽時,身如鐵塔,臂似龍柱,有萬人不擋之勇。
但有一頓餓到,立時便勁鬆骨軟,有氣無力。
偏偏他一頓飯量又大的驚人,一頓吃上一豬兩羊,都隻能算是墊吧墊吧。
此時截風關中斷糧已有幾日,黎源孝早就餓的毫無氣力。
對於狄飛羽大軍到來,更是毫無辦法。
於是乎,這位勇不可一世的猛將,便輕易做了俘虜。
雖然抓住黎源孝,但狄飛羽卻絲毫不感到高興。
他這人,向來高傲無比,這般擒住黎源孝,沒有絲毫值得自豪的,隻讓他覺得麵上無光。
但不管怎麽說,似黎源孝這般猛將,可不能如其他人一般隨意放走。
當即將此事傳至後方。
高希德聞知此事,立即與白先生相商。
隨後,白先生親趕赴前線。
在白先生來的途中,就已經有人試圖勸說黎源孝投降。
但這位對於黎諸用極為忠心,根本不可能勸降。
白先生到來之後,先與狄飛羽了解詳情,隨後親自前去查看黎源孝情況,對其人慰問一番之後,便下令放棄離去。
黎源孝見此,也是大感意外,本以為此番必死無疑,沒想到對方竟然連自己都肯放。
對於黎源孝被抓一事,黎諸用一方早就已經有些炸鍋。
這幾日正在不顧一切,征兵備戰。
不想那邊居然通知,讓他們接黎源孝迴去。
黎諸用大喜,派黎源信前去接應。
黎源信看著黎源孝從敵營中走出,身上並無傷痕,更無什麽受刑的痕跡,眼神頓時變得犀利起來。
“老十,看樣子,你在敵營這段時日,過得不錯啊!”
黎源孝雖然勇猛,但卻是沒多少心眼的,聽到八哥這麽說,並未多想:
“白先生和狄將軍人都很不錯,並未為難於我。”
“哦,是嗎?那他們可對你有什麽交代?”
“並無交代。”
“並無交代?”
“對。”
黎源信的眼神愈發不對勁兒:
“老十,怎麽這就向著敵軍說話了?”
“實話實說而已。”
黎源孝不覺得自己所言有什麽問題,轉而道,
“八哥,有吃的沒,他們那邊什麽都好,就是不讓我吃飽,實在餓得慌。”
“吃的......”
黎源信看著黎源孝的模樣,目中有著許多陰冷之意,不知想到什麽,忽然大笑起來,
“有,在別人家吃不飽,到自己家難道還能餓著你不成,走,跟我迴去,先飽餐一頓,再去見義父。”
“八哥真好!”
黎源孝真心感謝著。
黎源信身邊副將看著黎源孝走向夥房,悄聲對黎源信道:
“將軍,您才該是王爺手下第一大將,可自從十太保來後,就一直壓您一頭,如今被俘歸來,已是威儀大損,您重迴巔峰的時機快到了!”
“哼,此事不用你說,本將自有計較。”
......
而身在慶州的晉王黎諸用卻是差點氣死。
這場大災,基本上全都是在他的地盤上發生。
雖然還掌控的有璞州,但畢竟才到手不久,根基遠不如慶州穩。
更何況慶州乃是天下第一產糧地,是黎諸用實現雄霸天下目標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環。
突然而來的災害,不但直接摧毀慶州本年秋收,還讓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麵對此事,黎諸用立即下令救災。
但連作為自身根基之地的晉元府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各地聯絡中斷,光是組織起力量自救都已是一件難事。
逢此大難,百姓們為求生存,紛紛背井離鄉,向平州而去。
無他,平州這些年的治理情況,早就已經傳遍天下,眾人都知此地是可以安身立命的福地。
以往還能在原處過活時,大家也就口頭上談論一番,沒幾個實際行動的,此時卻是不得不親身前往。
再說平州方麵,由於本身處於澤江上遊區域,這次的大決堤影響並不大,隻有幾處險地水位升高了一些,造成一些微小損失,其他基本沒有問題。
慶州生災之後的第一時間便有人報至高希德處:
“大人,喜事,大喜事啊!
澤江決堤,信州南部和慶州地界一瀉千裏。
黎諸用部自顧不暇,防線幾乎潰散,此乃千載難逢的良機啊!”
報信之人麵上滿是激動之色,幾乎已經看到平州大軍趁機東出,拿下黎諸用。
誰知高希德聽聞此事,第一時間並不問黎諸用部防線具體怎樣,反而問起百姓傷亡。
報信人聞言一愣,這個他還真沒有具體關注過,隻知道來的時候,一路所見都是屍首。
嗯,僅此而已。
反正死的都是黎諸用治下百姓,和他們又沒有什麽關係。
對於報信人之言,高希德思慮一番之後,朗聲道:
“傳令各部,立即集結大軍。”
報信人聞言大喜:
“就該在此時出兵,必然勢如破竹。”
誰知高希德接著說道:
“各部帶上米糧衣物、帳篷船隻,前往救災。”
“啊,救,救災?”
報信人險些以為自己聽錯了,如此天賜良機,就該趁勢出兵,一舉消滅黎諸用才是,還救什麽災?
對於黎諸用的決定,在場眾人多是不解。
這時,卻見白先生自外而來,朗聲道:
“主公有令,諸位何故遲疑?”
“白先生,大人說是要去救災啊!
那慶州遭災,於我等而言,乃是大好事,何必去救?”
這人出言,其餘人亦是連連附和。
對於眾人言論,高希德道:
“諸位,此事卻是良機不假,但若在此時興兵,恐不知會有多少無辜百姓死於非命......”
“大人,當今天下紛亂,隻有早日結束亂世,才是根治之策,豈可在此事上過於迂腐!”
有人已經有些激動的言語中都顯出些許不敬。
其餘人也大多認為此時應當出兵征伐,而不是行救災之事。
白先生見此,忽然大笑起來。
眾人見此,都是疑惑看向他。
“白先生?”
“諸位,吾是笑你們沒能領會主公的意圖。”
“啊?”
眾人一向知道高希德為人,明白他說救災,定然是真心的,真沒看出什麽其他意圖。
白先生卻是笑著解釋道:
“其實百姓從不在意管理他們的是何人,但要是有人對他們好,自然會被記下。
在我等看來,他們是黎諸用治下百姓。
但在主公眼中,卻都是可以爭取的龐大力量。
主公此舉若成,便是挖斷黎諸用在慶州的人心根基啊!”
眾人聞言,先是一愣,再細細思索起來。
不少出身不高之人,都是認可此言。
那些出身高門大戶的,雖然不太理解這樣言論,但也不好當眾表示自己不懂,那不就顯得太沒水準。
高希德其實真沒想那麽多,方才決定不過是下意識的選擇。
明白這是白先生在幫自己解釋兼解圍,大是感動。
有白先生對此事性質定義之後,推動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不到十天時間,平州大軍便開動,由狄飛羽做三軍統帥。
隻不過,這一次的興師動眾,並非為征討土地而來。
這一次,狄飛羽的大軍之後,還跟著大量平州。
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是當初自慶州逃難而來的。
此次聽聞家鄉再次遭災,紛紛選擇跟著大軍一起,前去救援。
除此之外,眾多平州本地人也選擇跟著大軍一同前去。
如此浩浩蕩蕩的場麵,當真是令人震撼。
在眾人看不到的空中,兵煞將軍帶眾多陰兵一路保駕護航。
沿途各州府陰差也全麵出動,清理災氣之中誕生的邪祟鬼怪。
這般舉動,一時間震動仙凡兩界,可謂舉世矚目。
慶州邊界的守軍早被洪水衝散,此時剩下的聚在一起,隻是勉強生存,別提什麽戰鬥力。
忽見遠處地平線上密密麻麻的敵軍湧來,這支殘軍絕望不已。
軍中將領見此,知道絕無可能打贏或是逃脫,當即選擇投降。
等到投降之後,這才發現問題。
對方根本不是來打仗的,而是來救災的。
作為主帥的狄飛羽想起臨行前白先生的囑托,沒有為難這群降兵,將他們繳械之後,分發下一些食物。
隨後,狄飛羽宣布當場將他們釋放,讓他們各自迴家救災。
降兵們聽聞,又是意外,又是驚喜。
隨後,狄飛羽大軍一路又做了幾次類似的事。
那些慶州殘兵敗將們被放走,有直接迴家鄉救災的,也有依舊忠心黎諸用的。
不管是那種,他們在慶州地界,或主動或被動的宣揚起了一件事。
那就是,平州高希德沒有趁人之危,反倒在此時幫助救災,拯救那些不是自己治下的百姓。
這等消息一經傳出,慶州百姓無不對其感恩戴德。
而身處晉元府的黎諸用聞聽此事,氣的一口血吐出來。
“狗賊,竟敢趁此時機收攏人心!”
大罵高希德之後,黎諸用想要立即發兵,將對方打迴去。
但此時災害正盛,就連通傳消息都不方便,跟別提組織大軍。
無奈之下,隻能選擇爭取民心。
故此,黎諸用一方也全力救災起來。
再說狄飛羽一路救災,來到慶州重要關隘,截風關。
此地號稱慶州第一關,可同時扼守來自平州、信州的威脅。
不過此時這原本堅韌無比的截風關,卻已經坍塌一半,再算不上什麽險地,隨便就能攻進去。
狄飛羽大軍到底,確是有意外收獲。
原來黎諸用手下第一悍將,十三太保之一的黎源孝在此鎮守。
正常來說,有此人在此,截風關萬無一失。
但現在的情況顯然不正常。
截風關垮塌的半邊之中,就包括城中糧倉。
狄飛羽大軍來時,城中已經斷糧快半月。
而那黎源孝之勇,雖猶勝當初呂慶緒,卻是存在一個致命弱點,那便是怕餓。
若吃飽時,身如鐵塔,臂似龍柱,有萬人不擋之勇。
但有一頓餓到,立時便勁鬆骨軟,有氣無力。
偏偏他一頓飯量又大的驚人,一頓吃上一豬兩羊,都隻能算是墊吧墊吧。
此時截風關中斷糧已有幾日,黎源孝早就餓的毫無氣力。
對於狄飛羽大軍到來,更是毫無辦法。
於是乎,這位勇不可一世的猛將,便輕易做了俘虜。
雖然抓住黎源孝,但狄飛羽卻絲毫不感到高興。
他這人,向來高傲無比,這般擒住黎源孝,沒有絲毫值得自豪的,隻讓他覺得麵上無光。
但不管怎麽說,似黎源孝這般猛將,可不能如其他人一般隨意放走。
當即將此事傳至後方。
高希德聞知此事,立即與白先生相商。
隨後,白先生親趕赴前線。
在白先生來的途中,就已經有人試圖勸說黎源孝投降。
但這位對於黎諸用極為忠心,根本不可能勸降。
白先生到來之後,先與狄飛羽了解詳情,隨後親自前去查看黎源孝情況,對其人慰問一番之後,便下令放棄離去。
黎源孝見此,也是大感意外,本以為此番必死無疑,沒想到對方竟然連自己都肯放。
對於黎源孝被抓一事,黎諸用一方早就已經有些炸鍋。
這幾日正在不顧一切,征兵備戰。
不想那邊居然通知,讓他們接黎源孝迴去。
黎諸用大喜,派黎源信前去接應。
黎源信看著黎源孝從敵營中走出,身上並無傷痕,更無什麽受刑的痕跡,眼神頓時變得犀利起來。
“老十,看樣子,你在敵營這段時日,過得不錯啊!”
黎源孝雖然勇猛,但卻是沒多少心眼的,聽到八哥這麽說,並未多想:
“白先生和狄將軍人都很不錯,並未為難於我。”
“哦,是嗎?那他們可對你有什麽交代?”
“並無交代。”
“並無交代?”
“對。”
黎源信的眼神愈發不對勁兒:
“老十,怎麽這就向著敵軍說話了?”
“實話實說而已。”
黎源孝不覺得自己所言有什麽問題,轉而道,
“八哥,有吃的沒,他們那邊什麽都好,就是不讓我吃飽,實在餓得慌。”
“吃的......”
黎源信看著黎源孝的模樣,目中有著許多陰冷之意,不知想到什麽,忽然大笑起來,
“有,在別人家吃不飽,到自己家難道還能餓著你不成,走,跟我迴去,先飽餐一頓,再去見義父。”
“八哥真好!”
黎源孝真心感謝著。
黎源信身邊副將看著黎源孝走向夥房,悄聲對黎源信道:
“將軍,您才該是王爺手下第一大將,可自從十太保來後,就一直壓您一頭,如今被俘歸來,已是威儀大損,您重迴巔峰的時機快到了!”
“哼,此事不用你說,本將自有計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