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丞相之言倒是很符合大人國之人一貫所行。


    夜明等人也明顯可以感覺到,此國之人,無論貧富貴賤,身份地位,都會對自己有一種“大人物”狀態的要求。


    即便是岸邊船工,再是辛苦勞累,也不會如尋常勞工一般訴苦,隻會說是“事務繁忙”。


    對於別國之人的為人處世之道,幾人隻是好奇,並不會去幹涉或是指導什麽的。


    人家都年形成的習慣,無需一群才來的外人指手畫腳。


    如此,雙方之間交流雖然顯得有些官方,始終有距離感,但倒也算是融洽。


    正在等待丞相安排的人送來他們需要購買的物資時,卻見外間一人進來。


    其人表情沉穩,隻是步伐不免有些快。


    幾步來到丞相身邊,對其耳語。


    丞相聞言,略有些皺眉,隨即恢複正常。


    幾人看出應當是出現意外情況。


    隻是對方若不主動說出,他們也沒興趣管這些人的內政,隻消買夠物資離去便是。


    那丞相遲疑一下之後,對幾人拱手道:


    “不瞞幾位貴客,我國國庫發生失竊案件,諸位需要的物資,恐怕一時難以調配出來。”


    “失竊?”


    莊難聞言,頗有些意外,


    “不是說大人國人人都是品行高潔之人嗎?


    怎還會有盜賊?”


    那丞相聞言,依舊麵不改色的沉穩道:


    “我國之人,自然不會有這等人出現。


    隻是,國內,除我等‘大人’以外,偶爾亦會有‘小人國’之‘小人’混入其中。


    這些‘小人’外形與我等一般無二,足下亦有雲霧。


    不同在於,‘小人’足下雲霧皆是黑煙滾滾,與我等不同。”


    “相國的意思是,是‘小人國’之人所行盜竊之事?”


    羅遠途對於這等事比較關心,對他來說,這可是一個很好的故事素材。


    丞相點頭道:


    “大概率是‘小人’所為,這些‘小人國’之人,最是善於鑽營,做各種蠅營狗苟之事十分得心應手。


    最為關鍵的是,小人國有一種‘假意水’,用此水衝洗足下黑雲之後,可以在一定時間內,使之外表色彩絢爛,與我國之人足下雲霧一般。


    如此,混跡我國之人,令人難以分辨。”


    丞相簡單解釋之後,選擇暫時失陪,要帶人去查國庫失竊之案。


    對於這等事,夜明幾人都是來了興趣,表示要跟著一起去看。


    大人國之人不愧都是大氣量之人,對於這等有些冒犯的請求,亦是答應下來。


    大人國本身也不算太大,他們所為國庫,其實就是一個相對較大的倉庫。


    嗯,按比例來說,還是比中原倉庫小一圈,適合他們自身體型。


    因此,丞相等人可以輕鬆進入倉庫內查看,夜明等人看著“狗洞”大小的倉庫門,又見內部狹窄擁擠,隻好放棄進入其中的想法,隻是從外間看向內部。


    丞相帶人到國庫內查詢一圈之後,從內出來。


    莊難已經將事情都記下來,正要詢問這位調查結果時,卻聽後方有鼓樂之聲響起。


    幾人迴頭看去,卻見一個小一號的鑾駕在一群身著官服之人的簇擁下而來。


    丞相等人見到到來鑾駕,都是下跪禮拜,口稱“國主”。


    夜明幾人見此,隻是跟著做一個拱手禮,並未下拜。


    所謂上邦之民不拜下邦之君。


    身為中原人,在國內時,或許沒有那麽多講究。


    但出門在外,一個個內心都是十分自豪的。


    對於這等小國之主,拱手示意,已算是看得起。


    國主鑾駕來到,先聽其內傳出一個中年人“免禮”之音,再見隨行侍衛掀開轎簾。


    一身著王爺冕服之人自其中走出。


    這位國主身上的威勢,明顯要比其他國民強一截,有一種不怒自威,久居人上之感。


    杜世舟認出這位身上“王”服樣式,應當是當初受胥國冊封的正式藩屬國王服。


    這位國主顯然對於自身著裝很是滿意,多年來一直保養的很好,每逢出行,必要著身。


    其下了鑾駕,對夜明等上邦之人迴敬一個拱手禮,隨後,開口詢問丞相國庫失竊之事。


    丞相立即迴報道:


    “稟告國主,經過我等方才查看,可以確定,這次失竊,當是‘小人國’之人所為。


    且,這人應當是混在國庫值守之人中,監守自盜。


    若非今日幾位貴客來采買物資,提前發現此事,恐怕再過幾日,這‘小人’當就設法走脫了。”


    國主聞言,點點頭:


    “如此說來,這小人應當尚未來得及轉移,既然如此,那便將之找出來。”


    “是。”


    丞相很清楚,這事應當落到自己頭上了。


    或許對於夜明等人來說,不過一個尋常倉庫失竊而已,但對於“大人國”這樣的國家來說,這就是事關國庫的驚天大案,自然是要慎重對待的。


    國主交代徹查之後,又上前同夜明等人交談。


    這位國主對幾人的態度反而比丞相還要,不但有意與幾人拉進關係,還不忘問一問當今中原局勢。


    聽聞中原如此戰事還未結束時,這位明顯有些失落。


    見他如此明顯的表情,杜世舟問道:


    “國主因何苦惱?”


    “哎~~實不相瞞,本王身上所穿王袍,乃是當初天朝冊封我父王時的賞賜。


    本王繼位以來,幾次有意再向天朝請賜王服,卻都因意外耽擱。


    帶到有暇時,天朝卻陷入內亂,請賜王服一事,又不知何時才能成......”


    說著,這位顯得很是沮喪。


    見他這樣,杜世舟想了想,對身後一名“水手”吩咐幾句。


    那水手聞言,點點頭,獨自離去。


    卻說丞相將所有在國庫值守之人都是聚集到一起,共有十六人。


    他對這十六人逐一盤問。


    奈何,這十六人都表示自己不知情,無法提供有用線索。


    這下,這位丞相也是有些抓瞎,不知該如何是好。


    莊難一直在注意查案進度,見大人國查案水準如此一般,不由有些驚訝,上前對丞相道:


    “相國,你這般問詢便算是查案結束?”


    “不然呢?隻是本相德行還是不足,沒能找出那隱藏小人之言語漏洞,找不出其人。”


    對於這位的話,莊難有些無語,隨後道:


    “這還不簡單,大人都是心智堅定之輩,小人則無此心智。


    隻需對他們稍稍用刑,不愁那小人不招。”


    本來這的確是個快速辨別的方法,誰知,大人國眾人聞言,都是連連擺手。


    那國主更是帶頭道:


    “不可,萬萬不可。


    大人豈可刑法加身?


    尤其是為區區小人損傷己身,更是萬萬不可。”


    “那諸位不想要清白嗎?”


    莊難又問那群看守國庫的守衛。


    守衛們聞言,都表示為了清白,願意受刑。


    但是其他人,包括國主在內,卻是堅決反對上刑之事。


    他們堅持刑不上大夫,誰勸也沒用。


    見他們如此,莊難提筆在紙上記下。


    隨後,他笑道:


    “其實我倒是有不上刑的辦法。”


    聽到這話,國主、丞相異口同聲問道:


    “是何方法?”


    莊難掃視一圈眾守衛:


    “丞相之所以問不出線索,是因為大家現在都在一處,相互之間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同僚。


    讓他們這樣相互檢舉對方,實在不合適。


    在下建議,讓他們分別匿名寫下對其他人可疑行為的猜測。


    最後統一交上來,交由相國辨別。


    如此,既不傷同僚情分,又能獲得線索。


    諸位以為此法如何?”


    聽到莊難這個建議,國主眼前一亮,對相國道:


    “就按這位貴客所言去辦。”


    相國得令,命人將這些護衛分別帶到不同房間,給他們紙筆,讓各自匿名書寫自己所見可疑情況。


    見護衛們都被隔離開,莊難又湊到相國身邊,對其耳語。


    相國聞言,先是有些不情願,再是認可莊難所說,轉頭對著手下人吩咐幾句......


    不多時,眾護衛全部寫好匿名檢舉信,匯總在一起,交給相國。


    相國沒有私下看,而是當眾展示書信。


    這一展示,眾人才發現問題。


    十六封匿名信中,十五封都是一字未寫的空白。


    唯有最後一封,其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內容全都是舉報一名叫做“光楣”的守衛。


    其他守衛見此,一齊看向那名叫“光楣”的守衛。


    其人見眾同僚都看向自己,當即擺手道:


    “諸位同僚,我絕非小人,更不會做監守自盜之事。”


    這位雖然叫屈,卻也是一副鐵骨錚錚模樣。


    隻是周圍其他守衛對其卻是不信任的模樣,其中一人更是義正言辭道:


    “光楣,事到如今,你還想狡辯不成?


    你果然是一個無恥小人。”


    在這位厲聲斥責“光楣”時,卻見相國道:


    “拿下。”


    便見其身邊兵士上前,當場將那義正言辭的守衛拿下。


    眾人見此,都是一愣。


    有人不由道:


    “相國,你抓錯人了。”


    丞相聞言,卻是嚴肅道:


    “沒有抓錯,他才是那個小人。”


    眾人聞言,都是意外,“光楣”更是有些不可置信的樣子。


    因為被抓的這位方才雖然指責自己,但平常可是和自己相交最好之人。


    他怎麽會是小人?


    丞相知道眾人不信,解釋道:


    “我等大丈夫,行得正坐得端,有事從來都是當麵說,從不背後詆毀他人。


    諸位不願背後說人壞話,故而全都交白紙。


    唯獨那小人,才會寫下諸多構陷之言。”


    此言一出,眾人都有些恍然大悟一般。


    一迴想,自己當時的確是不願背後論人長短,這才沒有動筆。


    沒想到其他人也都是這樣想的。


    那被抓住之人聞言,還有不服:


    “說好的匿名舉報,那封信上又無有署名,你如何篤定是我所寫?”


    此言一出,其餘人都是看向丞相,想知道原因。


    按理說,這種事,應當做到公平公正,大家不知誰寫的才對。


    對此,丞相語氣平淡的對那被抓之人道:


    “原因很簡單,諸位都是心存正直的大丈夫,進入房間後,無人關門閉窗,自外可見,無一人動筆,因此他們房內之筆都是幹的。


    唯你一人,門窗緊閉,奮筆疾書,屋內筆墨用去不少。


    如此,你還想狡辯嗎?”


    那人聞言,臉色一下變得煞白,心態直接崩潰。


    隨後,便見其足下雲霧立即化為濃濃黑煙,再也藏不住身份。


    眾人見此,徹底確認,這就是那混入國中的小人。


    丞相見之,對其人嗤之以鼻,對兵士道:


    “帶下去,嚴加審問!”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魔有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即墨若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即墨若穀並收藏修魔有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