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不動聲色
大秦:我長公子的身份被識破了 作者:冬風必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此現在聞著這味道,最淡定的就是嬴政了。
見老爹已經為自己造好了勢,秦軒上前一步開口說道:
“今日本宮便請各位大臣嚐嚐泡麵的美味!”
聞此,諸位大臣吞口水吞得更加厲害了。
好家夥,這是給他們吃的?
看著味道確實是不錯啊!
雖然在朝堂上吃東西有些不和規矩,甚至不大雅觀。
但這香味兒實在是太誘人了,再加上正在鬧空城計的肚子。
竟沒有一個大臣出言反抗。
隨著秦軒拍了拍手,一行穿著灰色宮裝的宮女走了進來,將手中的泡麵丟到了大鼎中。
“這就算是泡麵嗎?看著不像能吃的。”
有大臣皺起了眉頭。
太子殿下莫非是在拿他們尋樂子。
那乳白色的,看上去硬硬的東西,怎麽瞧也不像是能吃的啊。
就算是大餅,做這麽厚好不好吃不說,中間也熟不了啊。
但他們心中的百般懷疑在泡麵端到跟前,入了口後,就全都變成了打臉。
這東西實在是太香了!
牛骨湯香滑可口,泡麵軟彈入味,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看著眾位大臣吃得“唿嚕唿嚕”的樣子,嬴政的臉上露出了一抹了然的笑容。
這些老小子,不過是一碗泡麵罷了,竟能香成這樣?
真是太沒出息了!
此時的嬴政早都已經忘了他自己在初嚐泡麵的時候有多麽的驚豔和滿意了。
甚至命人將泡麵加入了禦膳房菜譜裏。
“諸位愛卿,你們知道太子為什麽要研究泡麵嗎?”
看大家吃的差不多了,嬴政沉下了臉色開口說道。
“臣等不知!”
聽皇上起得這個話頭,眾位大臣就感覺到了不妙。
隨即,便看到嬴政一掌拍在了桌上。
“有人膽大包天,竟然敢貪汙軍用糧草!”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嘩啦啦得全都跪在了地上。
就連向來不可一世的宗親一派也都低下了頭不敢說話。
好家夥,誰這麽有膽子,貪汙糧草!
秦朝能夠統一六國,靠的便是軍事力量。
因此,嬴政將軍事力量看得有多重自是不用多說。
敢在這個上麵做小動作的人,還真的是壽星公上吊,活膩了啊。
在嬴政將此話說出時,秦軒便開始注意起了嬴臣。
在眾人齊刷刷跪地時,秦軒發現他似乎和朝中的幾位大臣交換了一下眼神。
這動作非常的微妙隱秘,若不是一直留心於此,恐怕是難以發現的。
而秦軒雖然注意到了這一點,可他卻裝作什麽都沒有發現的樣子。
也跟著文武百官們跪了下來。
雖然嬴臣確有問題,可秦軒仍然不能出言指疑他。
畢竟他身為皇室宗親,又貴為盧揚君。
若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即便秦軒貴為太子,都不能信口開河。
而且自己老爹似乎也很向著這位盧揚君。
萬一老爹幫著他說話的話,那自己豈不是要涼?
關於糧草貪汙一事,嬴政並沒有任何的推論。
他在此時順水推舟的說出其實也是為了警告幕後之人。
別以為自己的動作沒有人發現。
朝廷已經因為他的原因改良了軍糧,研製出了泡麵。
若是再做什麽別的舉動,就等著被揪出來吧。
雖然這樣會打草驚蛇,但還是邊疆的長久穩固更為重要。
退朝後,秦軒遲走了半步,在拐廊處伸手喚了影衛出來。
“想辦法調查盧揚君的行蹤。”
影衛微微頷首,翻身上了房簷。
影衛要傳喚影衛,所以秦軒站得位置也就比較隱蔽。
當他把事情交代完,準備出去時,卻恰好聽到了外麵有人在聊天。
“你有沒有聽過,儒家被滅門了!”
這聲音裏帶著幾分驚恐。
畢竟如今儒家在諸子百家中的地位可不低。
甚至之前還逼得皇上為儒生們設立了博士一職,獲得了旁聽朝堂的權利。
如今竟然消無聲息的就被滅門了,簡直讓人毛骨悚然。
而且因為儒生之前得罪了陛下不少次。
所以這次儒家出了事兒,皇上連表麵上的功夫都沒做。
甚至連調查一下的意思都沒有,就準備將這件事情輕輕掀過了。
“聽聞太子殿下最近一直在尋找諸子百家的秘寶,你說有沒有可能是太子殿下……”
這話說的秦軒就很冤枉了。
雖然他不咋喜歡儒家,但也從來都沒有過滅門這樣殘忍的想法啊。
畢竟儒家門派大了去了。
其中有沽名釣譽的老儒生,也有一些真心為國的儒士啊。
“不會是太子,若是太子殿下想收拾儒家,有一萬種辦法讓其生不如死。”
這話雖然將秦軒說得像個十惡不赦的恐怖魔頭。
但事實也的確如此。
那些酸儒懟皇上,發表言論。
說到底求得便是一個名垂青史。
但秦軒有的是辦法讓他們碌碌無為一輩子。
這可比要了他們的命還讓他們難受啊。
“那你說,哪位大人那麽閑,直接將儒家給滅了呢?”
如今秦一統六國,民間的那些大點的權勢也早都被收編或毀滅了。
畢竟臥榻之畔,豈容他人酣睡?
秦連六國都能統一,更別說那些小一點的勢力了。
邊境之外雖然有強權,但那些人根本就進不來。
所以細細想想,能不動聲色的滅了儒家,那肯定隻有朝中之人了。
“盧揚君似乎對儒家非常不滿啊。”
秦庭的言論之禁還不是恨嚴格。
身為朝中大臣八卦一些朝中之事也無所謂。
但忽然,其中一人卻壓低了聲音,神神秘秘地將這句話說了出來。
若不是秦軒有些功夫在身上,他還就真聽不到這大臣的話語了。
“盧揚君?”
另一人有些玩味的念出了這三個字。
緊接著兩人忽然笑了起來,相攜離開。
雖然秦朝實行言論自由,但他們也不能太過囂張了。
盧揚君作為朝中重臣,又是皇帝心尖尖上的人。
他們在朝堂門口對其進行討論,實在是有些過了。
若是僥幸無人聽到也就罷了,就當是兩人聊天了。
可萬一入了哪個宮女太監的耳朵,被傳到了皇帝跟前。
這兩位大臣別說是烏紗帽了,連腦袋都別想要了。
所以這話,點到為止便可。
見老爹已經為自己造好了勢,秦軒上前一步開口說道:
“今日本宮便請各位大臣嚐嚐泡麵的美味!”
聞此,諸位大臣吞口水吞得更加厲害了。
好家夥,這是給他們吃的?
看著味道確實是不錯啊!
雖然在朝堂上吃東西有些不和規矩,甚至不大雅觀。
但這香味兒實在是太誘人了,再加上正在鬧空城計的肚子。
竟沒有一個大臣出言反抗。
隨著秦軒拍了拍手,一行穿著灰色宮裝的宮女走了進來,將手中的泡麵丟到了大鼎中。
“這就算是泡麵嗎?看著不像能吃的。”
有大臣皺起了眉頭。
太子殿下莫非是在拿他們尋樂子。
那乳白色的,看上去硬硬的東西,怎麽瞧也不像是能吃的啊。
就算是大餅,做這麽厚好不好吃不說,中間也熟不了啊。
但他們心中的百般懷疑在泡麵端到跟前,入了口後,就全都變成了打臉。
這東西實在是太香了!
牛骨湯香滑可口,泡麵軟彈入味,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看著眾位大臣吃得“唿嚕唿嚕”的樣子,嬴政的臉上露出了一抹了然的笑容。
這些老小子,不過是一碗泡麵罷了,竟能香成這樣?
真是太沒出息了!
此時的嬴政早都已經忘了他自己在初嚐泡麵的時候有多麽的驚豔和滿意了。
甚至命人將泡麵加入了禦膳房菜譜裏。
“諸位愛卿,你們知道太子為什麽要研究泡麵嗎?”
看大家吃的差不多了,嬴政沉下了臉色開口說道。
“臣等不知!”
聽皇上起得這個話頭,眾位大臣就感覺到了不妙。
隨即,便看到嬴政一掌拍在了桌上。
“有人膽大包天,竟然敢貪汙軍用糧草!”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嘩啦啦得全都跪在了地上。
就連向來不可一世的宗親一派也都低下了頭不敢說話。
好家夥,誰這麽有膽子,貪汙糧草!
秦朝能夠統一六國,靠的便是軍事力量。
因此,嬴政將軍事力量看得有多重自是不用多說。
敢在這個上麵做小動作的人,還真的是壽星公上吊,活膩了啊。
在嬴政將此話說出時,秦軒便開始注意起了嬴臣。
在眾人齊刷刷跪地時,秦軒發現他似乎和朝中的幾位大臣交換了一下眼神。
這動作非常的微妙隱秘,若不是一直留心於此,恐怕是難以發現的。
而秦軒雖然注意到了這一點,可他卻裝作什麽都沒有發現的樣子。
也跟著文武百官們跪了下來。
雖然嬴臣確有問題,可秦軒仍然不能出言指疑他。
畢竟他身為皇室宗親,又貴為盧揚君。
若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即便秦軒貴為太子,都不能信口開河。
而且自己老爹似乎也很向著這位盧揚君。
萬一老爹幫著他說話的話,那自己豈不是要涼?
關於糧草貪汙一事,嬴政並沒有任何的推論。
他在此時順水推舟的說出其實也是為了警告幕後之人。
別以為自己的動作沒有人發現。
朝廷已經因為他的原因改良了軍糧,研製出了泡麵。
若是再做什麽別的舉動,就等著被揪出來吧。
雖然這樣會打草驚蛇,但還是邊疆的長久穩固更為重要。
退朝後,秦軒遲走了半步,在拐廊處伸手喚了影衛出來。
“想辦法調查盧揚君的行蹤。”
影衛微微頷首,翻身上了房簷。
影衛要傳喚影衛,所以秦軒站得位置也就比較隱蔽。
當他把事情交代完,準備出去時,卻恰好聽到了外麵有人在聊天。
“你有沒有聽過,儒家被滅門了!”
這聲音裏帶著幾分驚恐。
畢竟如今儒家在諸子百家中的地位可不低。
甚至之前還逼得皇上為儒生們設立了博士一職,獲得了旁聽朝堂的權利。
如今竟然消無聲息的就被滅門了,簡直讓人毛骨悚然。
而且因為儒生之前得罪了陛下不少次。
所以這次儒家出了事兒,皇上連表麵上的功夫都沒做。
甚至連調查一下的意思都沒有,就準備將這件事情輕輕掀過了。
“聽聞太子殿下最近一直在尋找諸子百家的秘寶,你說有沒有可能是太子殿下……”
這話說的秦軒就很冤枉了。
雖然他不咋喜歡儒家,但也從來都沒有過滅門這樣殘忍的想法啊。
畢竟儒家門派大了去了。
其中有沽名釣譽的老儒生,也有一些真心為國的儒士啊。
“不會是太子,若是太子殿下想收拾儒家,有一萬種辦法讓其生不如死。”
這話雖然將秦軒說得像個十惡不赦的恐怖魔頭。
但事實也的確如此。
那些酸儒懟皇上,發表言論。
說到底求得便是一個名垂青史。
但秦軒有的是辦法讓他們碌碌無為一輩子。
這可比要了他們的命還讓他們難受啊。
“那你說,哪位大人那麽閑,直接將儒家給滅了呢?”
如今秦一統六國,民間的那些大點的權勢也早都被收編或毀滅了。
畢竟臥榻之畔,豈容他人酣睡?
秦連六國都能統一,更別說那些小一點的勢力了。
邊境之外雖然有強權,但那些人根本就進不來。
所以細細想想,能不動聲色的滅了儒家,那肯定隻有朝中之人了。
“盧揚君似乎對儒家非常不滿啊。”
秦庭的言論之禁還不是恨嚴格。
身為朝中大臣八卦一些朝中之事也無所謂。
但忽然,其中一人卻壓低了聲音,神神秘秘地將這句話說了出來。
若不是秦軒有些功夫在身上,他還就真聽不到這大臣的話語了。
“盧揚君?”
另一人有些玩味的念出了這三個字。
緊接著兩人忽然笑了起來,相攜離開。
雖然秦朝實行言論自由,但他們也不能太過囂張了。
盧揚君作為朝中重臣,又是皇帝心尖尖上的人。
他們在朝堂門口對其進行討論,實在是有些過了。
若是僥幸無人聽到也就罷了,就當是兩人聊天了。
可萬一入了哪個宮女太監的耳朵,被傳到了皇帝跟前。
這兩位大臣別說是烏紗帽了,連腦袋都別想要了。
所以這話,點到為止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