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裏


    嬴政坐在上方,悠悠的抿著茶水。


    而眼角餘光,還停留在桌上攤開的奏折上。


    始皇帝的勤勉,在曆代皇帝中也能名列前茅。


    曾經每日批閱竹簡一百二十斤,不但是腦力活,還是個體力活。


    就勤勉來說,恐怕隻有後世的老朱皇帝能拚一拚!


    忽然


    趙高攏著手垂頭走了進來,恭敬的匯報:“陛下,公子扶蘇求見。”


    嬴政神情一怔,皺起眉頭道:“讓他進來。”


    隻是心中還是有些許意外和失望。


    本來,他以為來的人會是將閭。


    畢竟,朝廷之上的爭鬥讓他折損兩名投效的大臣。


    作為主上,這時候怎麽也要來一趟。


    就算是來請安的,也要把麵子做足,讓外麵的人以為是來求情的。


    免得落下一個薄情寡義的名聲。


    一旦名聲壞了,以後再想讓他人效死力就難了!


    朝堂上的大臣就隻有那麽多,這批追隨的人若是最後沒落到好下場,以後誰還敢來投效。


    將閭隻是公子,而不是皇帝!


    皇帝隻有一個,公子卻有很多。


    能站在朝堂之上的,哪一個不是聰明狡猾之輩。


    有了諫大夫和吏中丞的例子在前,以後耍滑躲在後麵隻吆喝是必然的。


    而那些還在左右搖擺的,在儲君之位公布之前都不敢再投效了。


    畢竟,沒有從龍之功,將來頂多不受重用。


    等年齡上去了,衣錦還鄉也是能落個善終。


    若是投效一個薄情寡義的主人,像吏中丞和諫大夫一樣被當做可以隨意犧牲的馬前卒,那才悲催!


    他們是要撈好處,而不是去送死的!


    但將閭今日隻要來了,宮裏人多眼雜,消息肯定會傳出去。


    傳到那些大臣的耳朵裏,至少也會認為公子盡力了。


    不會背上薄情寡義的名頭!


    可惜,嬴政等了一個時辰,來得卻不是預料的人……。


    很快,一名儒雅青年走了進來,恭敬行禮:“兒臣拜見父皇!”


    嬴政微微頷首,詢問道:“你怎麽來了?”


    按照規矩,在批閱奏折的時候是不喜歡被人打擾的。


    兒子們也熟知這一點,所以即便是請安也不會在這個時間過來。


    但扶蘇依舊是來了,那麽肯定是有什麽事。


    嬴政看著下方的兒子,心念急轉。


    片刻,心中便隱隱有了猜測。


    應該是為今日詔命之事而來!


    心底不由好奇:難道他不願隨軍出征?


    或者,想當主將?


    這個念頭在腦海中閃過,眉頭皺得就更深了。


    當主將,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前有趙國臨陣換帥,把老將廉頗換掉,讓熟讀兵書的趙括代替,結果一舉坑掉了趙國的主力!


    扶蘇的情況,算起來也和趙括類似。


    都是熟讀兵書,卻沒有獨自領兵作戰的經驗。


    有了趙括的教訓在前,又怎麽可能答應讓其為主將呢!


    嬴政對於大軍的領兵之人,可是嚴格審核控製的!


    哪怕是當初的秦軒,也是在展現出了一些才能之後才得到領兵的機會。


    即便如此,在第一次統兵的時候也安排了征伐經驗豐富的名將王賁為副將。


    雖然王賁是副將,手中卻有皇帝密旨。


    如果秦軒的大方略出現問題,王賁是可以臨機決斷取而代之的!


    嬴政對於扶蘇的性格,那是太了解了。


    優柔寡斷還心慈手軟,根本就無法獨立主持大局。


    此次前來,若真不知天高地厚想要主將的位置,那肯定免不了要一番訓斥了!


    果然


    扶蘇抬起頭,恭敬的說道:“兒臣是為父皇任命一事而來。”


    嬴政深深看了一眼下方的兒子,開口道:“講!”


    扶蘇立刻說道:“啟稟父皇,扶蘇自知領兵經驗尚缺,恐難擔任副將一職!”


    嬴政眉頭一挑,臉上了露出詫異之色。


    開始還以為這個兒子是為爭奪主帥而來。


    若真是如此不知輕重,那就免不得斥責一番了!


    沒想到,他竟然不是為了爭奪兵權而來,眼中不由閃過一抹欣慰之色。


    能夠知道自己的短柄,主動提出讓賢的話,倒是識大體!


    不過作為皇帝的兒子,沒有經驗可以學。


    多帶幾次兵,自然就熟悉了。


    而且此次任命扶蘇為副將,那是有深意的!


    膠東郡船塢經過數月的努力,甚至嬴政為了加快進度征召了兩萬民夫!


    在同時開工建造下,已經建好了六艘戰船,第七艘也在建造中!


    就差最大的旗艦完成之後就可以出海遠征了!


    對於大海之外,可是抱著幻想的!


    雖然秦軒已經說了所謂的瀛洲仙山就是一座火山地震頻發的島嶼。


    仙人肯定是沒有,衣不遮體的土猴子倒是有不少!


    但嬴政隨著年齡增長,對長生越發的渴望。


    即便是認同了這個說法,但心中隱隱還抱有一絲期盼。


    希望這一次兒子是錯的。


    希望瀛洲之上真有仙人,求得長生不老丹藥歸來!


    隻要大軍沒有抵達,他終究還抱有一絲幻想。


    隻有讓使者真真切切親眼確認了才會死心!


    所以,在對長生的期盼和渴望之下才會主動征召民夫前往膠東郡造船。


    而此次征伐東瀛的主事人,就是扶蘇了。


    當爹的自然清楚兒子是什麽秉性。


    說白了,根本不是領兵的料,才特意安排曆練。


    所以才特意安排了一個副將的職務讓其領兵,也算是一種磨礪。


    就算真有個差池,上麵還有個大哥替他收拾爛攤子。


    嬴政對於扶蘇的教導磨礪,可謂是用心良苦。


    在原軌跡中,即便被這個兒子氣到吐血,依舊讓他去了上郡。


    而且上郡的主將是和他關係甚密的蒙恬,等於是把三十萬大軍交到了扶蘇的手上!


    可惜,縱然千古一帝用心良苦,也想不到這個兒子是扶不上牆的爛泥。


    被儒家忽悠瘸了的腦子裏隻有忠君,哪怕猜到有貓膩依然按照詔書自刎。


    三十萬大軍愣是沒有起到作用!


    但凡有那麽一丁點的血性脾氣,也不會落得身死的下場!


    自己死還不夠,連蒙恬都成了陪葬!


    畢竟,公子都自刎了,作為忠於大秦的將門之後又怎麽有膽量造反呢?


    落得身死的下場,不是沒有原因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我長公子的身份被識破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風必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風必達並收藏大秦:我長公子的身份被識破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