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軒在兵力發展的問題上,早已經想好了對策。


    既然自家老頭子隻批了五千正規守軍,那就一個也不多!


    作為千古一帝,自然是好麵子的。


    超出了詔書上的限定人數,那就是抗旨!


    皇帝的麵子還要不要了?


    至於私底下換一個名頭發展,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隻要麵子上說得過去,想來皇帝也不會多說什麽。


    畢竟,在後世記載中,老頭子是把扶蘇送到了上郡擔任監軍。


    堂堂大秦長公子常駐,和接管了一郡之地有什麽區別!


    而且不僅僅是給了一郡之地,還還有三十萬精銳邊軍!


    從上郡到鹹陽,走直道也不過三天的路程。


    如此近的距離,始皇帝都敢給兒子三十萬大軍,足見其魄力!


    壓根就不怕造反!


    秦軒對持差別對待,表示不滿。


    憑啥在後世就能給扶蘇一郡之地外加三十萬精銳邊軍。


    給自己才區區五千城防軍!


    差別也太大了吧!


    不過


    秦軒在想到始皇帝的脾氣後,隱隱猜測這是老頭子故意為之。


    就看是想看看自己的能力!


    不管老頭是是不是這麽打算,反正秦某人是這麽認為了。


    所以,擴軍是勢在必行!


    也是萬一將來出現突變時,自己安身立命之本。


    不過,在兵力擴充的數量上,就不得不慎重了。


    畢竟,膠東郡的情況和上郡不同。


    上郡是邊陲重鎮,本身就有三十萬大軍駐守。


    扶蘇作為監軍,也相當於撿了個便宜。


    但是膠東郡卻不一樣。


    因為,在詔書的明文規定裏,隻有五千!


    那麽,皇帝的底線,應該是在十倍之內!


    秦軒權衡了很久,才決定將兵力上限設置在五萬。


    以免人數太多,引來皇帝的不快。


    新軍的成立,既然做不到人數優勢,那就隻能濃縮為精華。


    每一個新軍都將按照強度超過魏武卒的強度進行訓練每一個,必須是精銳中的精銳!


    這五萬人,就是新軍的核心力量,也是全職軍人!


    隻是名義上不屬於秦軍編製罷了。


    至於街道的管理,自然也不能落下。


    另外再招收三百人,不參與訓練隻巡視管理街道就可以了。


    如此一來,名頭也有了,郡城街道的管理人員也有了。


    一座郡城,三百人足矣!


    有了這三百人上街巡邏頂在明麵上,也不怕有人在朝中說三道四了。


    雖然一個郡城竟然用五萬城市管理人員,人數確實太多。


    讓五萬人隔幾天集體掃大街清理衛生,不合理嗎?!


    但秦某人就喜歡嚴格打造第一衛生城市,有錢任性不行?!


    想到有錢任性……


    養一隻五萬大軍的花費,可不是一筆小開支。


    而且以秦軒的練兵方式,單是夥食開支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所以,弄到錢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郡城剛剛結束反叛,正在恢複之中。


    不論是租賃船隻打魚拉動商貿,還是出海去東瀛、琉球搶黃金,都需要時間。


    所以,現在的重中之重就是要開拓財源。


    對於如何找快錢,那是早有準備。


    秦軒走到海邊的時候,已經能看到一個個四四方方的巨大的水泥池子。


    每一個池子,就像是一個小型的水庫!


    這些池子的位置,都是精挑細選的。


    保證在漲潮的時候能夠有足夠的海水灌入水庫!


    秦軒搞不出來發電機,隻能用人力。


    人多好辦事,趕製出來的若幹架腳踏式水車已經架好。


    把水庫裏的海水提升到蒸發池去,然後再一級一級抽入調節板和結晶板。


    最後進入到鹵池。


    鹽鹵經過鹵池澄清後灌入結晶池,晴天隻需要十二個小時結晶池內的鹵就能凝結成粗鹽了。


    製鹽,這就是秦軒賺快錢的方法!


    畢竟,最容易賺錢的生意通常都寫在秦律裏。


    販私鹽,可是要殺頭的!


    還有什麽方法比賣私鹽更賺錢呢!


    以大秦目前的技術,無論是製鹽的品質和產量,都和在海邊曬鹽無法比的!


    用灘曬法製鹽,是從清朝嘉慶年間才開始流傳,到了鹹豐時期才大規模推廣。


    在次之間,民間最常用的一直都是煎熬法。


    又怎麽比得上灘曬法的產量呢!


    蕭何跟隨在一旁,看著一口口巨大的水池,臉色很是糾結。


    根據秦軒的說法,等鹽場開始生產以後,鹽巴會一摞一摞的挑出去販賣。


    已經可以預料,當膠東郡的鹽流入市場,對大秦官府控製的鹽生意,絕對是絕大衝擊!


    到時候,連價格恐怕也會一路下跌。


    當年的齊國富庶,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盛產食鹽。


    鹽,可是國之根本啊!


    現在一個郡城的鹽產量遠超大秦全國各郡的量,這是要瘋的節奏啊!


    這是在朝廷的碗裏搶食啊!


    一旦追究起來,怕是所有人都要人頭落地!


    不由低聲提醒:“上將軍,我們這麽做,真的好麽?


    萬一朝廷追究起來……。”


    後麵的話沒敢說出來,但意思已經不言而喻。


    朝廷追究,販賣私鹽都得被治罪!


    蕭何好不容易才得到賞識,有了一展才華之地。


    可不想這位恩主因為一時頭腦發熱,觸怒了朝廷,那就悲催了!


    在朝廷碗中搶食,那和自殺無異!


    即便真如這位年輕的上將軍所計劃,建立起一支五萬精銳的新軍。


    但是真能擋得住大秦百萬雄師的圍剿?


    坐在寶座上的,可是滅了六國的始皇帝啊!


    連六國都抵擋不住,更何況區區一郡之地!


    秦軒淡然一笑,擺手道:“不打緊,本將軍自會處理!”


    如果是以前,秦軒還真沒膽子在始皇帝活著時從朝廷碗中搶食。


    但是現在身份不同了,又掌管了一郡之地的軍陣大權。


    販私鹽而已,死不了的。


    頂多被斥責一番,再老老實實把製鹽之法交給老頭就是了。


    至少在這段期間,憑借更佳的賣相和低廉的價格,能撈到不少錢!


    百姓能買到更便宜的鹽,也算是做好事了……。


    秦軒把所有人預測的都想了一遍。


    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交出製鹽之法。


    最後應該還能爭取到在膠東郡的販賣權。


    少是少了點,多少就是當補貼軍費開支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我長公子的身份被識破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風必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風必達並收藏大秦:我長公子的身份被識破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