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九十六章遠航
足足養了一個月的傷,李世民才能拄著拐柱下地,三個月後傷才完全好,這還得歸功於孫思邈配製的傷藥,否則以他的傷養半年也不一定會好,
原先的時空中,這一年天下已經大亂,楊廣已被殺,李淵也起兵反隋一年,李世民在對隋戰爭中多次斬露頭角,隻是現在的大隋卻正是曆代王朝中前所未有的強大,周邊滅國無數,連強漢也有所不及,李世民以前根本沒有機會展露才能,這一次,卻是等於受了當頭一棒。
傷好後的李世民陡然變了一個人,以前的李世民聰明有餘,沉穩不足,這一頓打卻讓他陡然成熟起來,連李淵也看不出兒子腦袋裏想什麽。
又是數年過去,此時已是大業二十年,大隋境內四海升平,百姓生活富足,溝通南北的大運河早已完成,皇帝又下令整修道路,分為主國道,郡道,縣道,其中規定國道,郡道必須用碎石,石灰,黃沙混合鋪就,國道可以容納八輛馬車並排而過,郡道可容納六輛馬車,縣道則需容納四輛馬車。陸路與水路仿佛象蛛網一樣布滿整個帝國,組成了溝通朝庭的迅捷通道。
因為使用了數百萬異族俘虜,朝庭修建運河和四通八道的陸路,非但沒有讓百姓感到負擔,反而因為朝庭對糧食龐大的需求,使得普通百姓日子越過越好,絲綢,棉布等以前的高端商品進入尋常百姓家中。
所有大臣和百姓都認為大隋已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就是三皇五帝的功業和皇帝也很可能不能相比,即使三皇五帝,又如何能讓全國所有百姓家家溫飽,而且武功極盛,周邊各國要麽被滅,要麽臣伏於帝國成為藩國。
朝庭的藩國並不多,多是東南半島上的國家,朝庭不是沒有想過將整個東南半島也直接納入帝國的統治,隻是東南半島天氣炎熱,森林茂密,大隋的精兵強將多出於北方,並不適應這種環境下作戰,朝庭隻對林邑發動過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雖然打到林邑的首府,隻是因為蚊蟲,瘟疫造成大量的非戰鬥減員,隻得作罷,接受林邑等國作為藩國了事。
這一年,朝庭主持的忠烈祠修建完畢,裏麵供奉著數萬征伐周邊異族各國犧牲的英烈姓名,小到士兵,大到將軍,英烈祠就建在皇帝的祖廟旁邊,與皇帝祖廟一起,共享朝庭每年的祭祀,忠烈祠建成之日,皇帝親自帶著大臣對忠烈祠進行祭祀,並規定每年這一日,為國家祭祀日,後世皇帝都要在這一天參加對忠烈祠的祭祀,以表朝庭永不忘記為國征戰而犧牲的戰士之意。
除了忠烈祠,另外皇宮中還建起了一座淩煙閣,淩煙閣掛的自然是大隋建立以來為朝庭立下功鄖的文臣武將副像,其中不分在世與否,文帝時期還是現今臣子,統統加以評定,選出最傑出的文臣,武將各十二人,使之千古流名,這二十四人並不是最終的人數,日後若是再有人功績超過此二十四人,也可以增進淩煙閣的名錄。
武將自然是以楊爽為首,文臣則是高潁為首,李德林、韓擒虎、賀若弼、蘇威、楊尚希、牛弘、韋孝寬、羅藝、史萬歲、麥鐵杖、呂沐霖、李綱、雲定興、屈突通、達溪長儒、長孫晟、元胄、房彥謙等二十四人得予上榜。
這二十四人中,活著的隻有十一人,其中十三人先後故去,文帝時期的臣子,如高潁,李德林、韓擒虎、賀若弼、蘇威、楊尚希、牛弘、韋孝寬等人都已經不在了,讓人想起不由不勝唏唏,不過,他們的家人從中得到了極大的榮譽,朝庭也重新對其封賞,也算得福及子孫。
忠烈祠和淩煙閣的建成,極大的鼓舞了諸多年輕人建功立業的心思,年齡大一點的人喜歡過平靜的生活,可是年輕人卻不如此,他們期盼能象先輩一樣,跨馬揮鞭,沙場縱橫,隻是揮然四顧,大隋四周已找不到強勁對手,讓他們頗有一種生不逢時的感覺。
國家富強,百姓富足,朝庭軍力強盛卻沒有了對手,許多大臣和百姓們都以為皇帝要馬放南山,偃武修文,從此天下太平時,楊勇向外發布了天下四海圖。
這天下四海圖自然就是簡易版的世界地圖,天下四海圖一出,整個國家都沸騰起來,原來世界是如此的大,尤其不可思議的大家所做的地方是在一個圓球上。
大地是圓形,早在東漢時就有論述,那就是張衡的渾天說,不過,渾天說隻是簡單的描述了一下“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
至於大地到底是什麽一個情況,有多大,張衡沒有說,他也不知道怎麽說,而朝庭發布的天下四海圖卻有詳細的說明,哪裏是陸地,哪裏是海洋,雖然隻是一個大概範圍,絕大多數島嶼沒有標明出來,這已經夠讓人震驚了。
大隋早已打開陸上的絲綢之路,京城雲集著從西域各國而來的商人,而隨著這些年大隋大力發展海軍,海貿的貨物吞吐裏已是陸路的數倍,沿海一帶又有南洋、印度、大食等國過來的商人,因此朝中官員對外界並不隔膜,雖然大家習慣性的以中原為中心,但西域,南洋有廣闊的領土和眾多的國家是不爭的事實。
隻是一直以來大家都視那些地方為蠻荒化外之地,如今看到這幅天下四海圖,才知道天下之大遠不是以前所想像的那樣,大隋所占據的土地還不到十成中的一成,更別論什麽天下的中心了。
雖然有人心下有不少疑慮,隻是卻沒有人敢公開質疑天下四海圖的真偽,因為天下四海圖是皇帝親自頒布,這些年皇帝施政的巨大功績,足以絕大部分人沒有懷疑皇帝所說話的勇氣,何況又有這麽多的佐證,又如何敢懷疑。
中國曆代版圖以唐為最盛,後麵一千多年,盡管王朝更替,卻再沒有超過唐朝的疆域範圍,何也,是漢人當真就沒有開拓之心嗎,當然不是,如果漢人沒有開拓之心,那麽也不會有黃河流域起步,擴展到西臨高山,東南麵臨大海,北臨沙漠,縱橫萬裏之地。
到底是什麽阻止了華夏民族的繼續擴張,有人說是地理,華夏民族一直是傳統的農耕民族,東南兩麵是大海,西麵有高山阻擋,隻有一個北麵還有廣闊的土地,隻是北部高原地區幹旱少雨,不適合農耕,就是占了下來對於朝庭也是無用,不但不能為朝庭提供賦稅,反而要花巨額軍費派兵駐紮,未免不劃算,正因為如此,唐朝前期雖然占據了北方大片領土,到了中期又全部丟掉。
由於不能擴張,漢人的力量隻能用於內耗之中,千百年來重複著一個個王朝的循環,他們渾然忘了,外麵還有更加廣闊的天地。
天下四海圖一出,那些正在感歎自己生不逢時的年輕人血液再次沸騰起來,天下如此之大,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他們即使做不到,博個封妻蔭子的機會總是有的,何況根據皇帝在天下四海圖上的介紹,無論是南下的澳州大陸還是大海對麵的美洲大陸,上麵隻有一些土人,他們沒有國家,連鐵器也不會治練,要想立下功勞還不容易嗎,那可是比整個中原加起來還要大上數倍的土地呀。
不光是年輕人激動,就是一些老成的官員也激動起來,曆代王朝起起伏伏,歸根結底還是由於土地,王朝的後期,由於土地的集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辛苦一年往往食不裹腹,一遇災年就成為流民,動搖著王朝的統治,眼下大隋雖然還沒有土地問題,但人口繁衍下去,總有一天會遇到,如果能多出數個中原之地,那能承載多少人口,想想就讓人激動不已。
恰在此時,海軍傳來消息,發現了天下四海圖上標明的澳州,船隻沿著澳洲邊沿前進了一個多月,依然沒有能夠將澳洲的麵積探明,可知澳洲極大,天下四海圖完全正確。
皇帝早有言明,澳洲幹旱少雨,中間大部分地區被沙漠覆蓋,並不適合大規模移民,隻是盡管如此,移民數百萬人完全可行,當然,現在朝庭沒有這麽大規模跨海移民的能力,隻是先期派人開發是一定要進行,為了鼓勵中原百姓奔赴海外,楊勇下令實行分封製和宅地法。
分封製是針對官吏,凡是在本朝有爵位的官員願意移民到澳州,不但爵位提升一級,而且進行實封,親王可以劃出二十萬頃土地作為封地,開國公可以實封五萬頃,開國侯可以實封二萬頃,開國伯實封一萬頃,開國子實封五千頃,開國男實封一千頃,凡是九品以上官員,如果原先沒有爵位,隻有願意到澳洲為官,都可以授予開國男的身份,而宅地法則是針對普通百姓,普通百姓隻要踏入澳洲就可以獲得一百頃的土地,朝庭承諾可以永不收迴。
有移民海外的先例,又麵對著如此優待,還真有不少百姓心動,雖然人數不多,剛開始一年隻有幾千人,不過,這已經夠了,當初第一次登上澳洲的英國殖民者也不過數百人,如今大隋提前一千年登上此島,可以想像,澳洲再也沒有白種人什麽事了。
相對於澳洲幹旱少雨,到處是荒漠的情況,富饒的美洲才真正令人向往,大業二十一年,就在發現澳洲大陸一年後,青州港口人山人海,岸上的人拚命的對著港口揮手,許多女子更是哽咽出聲,而港口內四艘巨大的海船正在緩緩起錨,海船甲板上也站滿了水手,同樣正在拚命的向岸上揮手。
這四艘海船是人類有始以來造出的最大船隻,每艘船可載重五萬料,折合二千七百噸,可以同時容納上千人在海上航行,大隋傾盡全力,選最好的工匠,最好的木料,花費了足足五年的時間才打造了這四艘大船。
這四艘大船自然是要前往美洲大陸探險的船隻,此時每艘船上隻載有三百人,其餘空間全部用來儲存清水,糧食,各種水果,蔬菜種子,藥物,他們預計要大半年的時間才會到達目的地,中間運氣好的話會遇上小島,若是運氣不好,這大半年的時間就不能著陸,一直在海上渡過。
船上的水手都是精挑細選,年齡在二十五歲到三十歲的壯年小夥,盡管準備充足,而且大家都對皇帝敬若神明,可是到底能不能到達皇帝所說的美洲大陸,誰也心裏沒底,這一次航行就等於是生離死別,他們的親人自然要來送行。
在親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四艘大船準時起航,駛向茫然大海,這四艘大船經曆了種種海上航行的風險,最終在七個月後有三艘大船抵達美洲,其中有一艘船遭到風暴襲擊觸礁沉沒,好在大部分人及時轉移,不過,還是有數十人犧牲,加上海上生病死亡的人員,出發時的一千二百二十人,最終隻有一千零九十三人安全抵達。
二年後,三艘大船返迴,他們帶迴了美洲土地上各種特有的物產,也帶迴了那裏富饒無比的消息,整個大隋引起巨大的轟動,皇帝下令,原先在澳洲的分封製和宅地法同樣適用於美洲,同時解除了蜀王楊秀的幽禁,直接將蜀王,晉王兩人的封地定在美洲大陸,又選一名皇子作為整個美洲大陸的統領,最終三皇子楚王楊裕自請前往。
一支更為浩大的船隊在大業二十五年起行,這隻船隊由數百隻船隻組成,船上人員數萬員,其中包括工匠,郎中,農民,商人,士子,軍隊各行各業,還包括三名親王,其中一名正是三皇子楚王楊裕。
第九十六章遠航
足足養了一個月的傷,李世民才能拄著拐柱下地,三個月後傷才完全好,這還得歸功於孫思邈配製的傷藥,否則以他的傷養半年也不一定會好,
原先的時空中,這一年天下已經大亂,楊廣已被殺,李淵也起兵反隋一年,李世民在對隋戰爭中多次斬露頭角,隻是現在的大隋卻正是曆代王朝中前所未有的強大,周邊滅國無數,連強漢也有所不及,李世民以前根本沒有機會展露才能,這一次,卻是等於受了當頭一棒。
傷好後的李世民陡然變了一個人,以前的李世民聰明有餘,沉穩不足,這一頓打卻讓他陡然成熟起來,連李淵也看不出兒子腦袋裏想什麽。
又是數年過去,此時已是大業二十年,大隋境內四海升平,百姓生活富足,溝通南北的大運河早已完成,皇帝又下令整修道路,分為主國道,郡道,縣道,其中規定國道,郡道必須用碎石,石灰,黃沙混合鋪就,國道可以容納八輛馬車並排而過,郡道可容納六輛馬車,縣道則需容納四輛馬車。陸路與水路仿佛象蛛網一樣布滿整個帝國,組成了溝通朝庭的迅捷通道。
因為使用了數百萬異族俘虜,朝庭修建運河和四通八道的陸路,非但沒有讓百姓感到負擔,反而因為朝庭對糧食龐大的需求,使得普通百姓日子越過越好,絲綢,棉布等以前的高端商品進入尋常百姓家中。
所有大臣和百姓都認為大隋已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就是三皇五帝的功業和皇帝也很可能不能相比,即使三皇五帝,又如何能讓全國所有百姓家家溫飽,而且武功極盛,周邊各國要麽被滅,要麽臣伏於帝國成為藩國。
朝庭的藩國並不多,多是東南半島上的國家,朝庭不是沒有想過將整個東南半島也直接納入帝國的統治,隻是東南半島天氣炎熱,森林茂密,大隋的精兵強將多出於北方,並不適應這種環境下作戰,朝庭隻對林邑發動過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雖然打到林邑的首府,隻是因為蚊蟲,瘟疫造成大量的非戰鬥減員,隻得作罷,接受林邑等國作為藩國了事。
這一年,朝庭主持的忠烈祠修建完畢,裏麵供奉著數萬征伐周邊異族各國犧牲的英烈姓名,小到士兵,大到將軍,英烈祠就建在皇帝的祖廟旁邊,與皇帝祖廟一起,共享朝庭每年的祭祀,忠烈祠建成之日,皇帝親自帶著大臣對忠烈祠進行祭祀,並規定每年這一日,為國家祭祀日,後世皇帝都要在這一天參加對忠烈祠的祭祀,以表朝庭永不忘記為國征戰而犧牲的戰士之意。
除了忠烈祠,另外皇宮中還建起了一座淩煙閣,淩煙閣掛的自然是大隋建立以來為朝庭立下功鄖的文臣武將副像,其中不分在世與否,文帝時期還是現今臣子,統統加以評定,選出最傑出的文臣,武將各十二人,使之千古流名,這二十四人並不是最終的人數,日後若是再有人功績超過此二十四人,也可以增進淩煙閣的名錄。
武將自然是以楊爽為首,文臣則是高潁為首,李德林、韓擒虎、賀若弼、蘇威、楊尚希、牛弘、韋孝寬、羅藝、史萬歲、麥鐵杖、呂沐霖、李綱、雲定興、屈突通、達溪長儒、長孫晟、元胄、房彥謙等二十四人得予上榜。
這二十四人中,活著的隻有十一人,其中十三人先後故去,文帝時期的臣子,如高潁,李德林、韓擒虎、賀若弼、蘇威、楊尚希、牛弘、韋孝寬等人都已經不在了,讓人想起不由不勝唏唏,不過,他們的家人從中得到了極大的榮譽,朝庭也重新對其封賞,也算得福及子孫。
忠烈祠和淩煙閣的建成,極大的鼓舞了諸多年輕人建功立業的心思,年齡大一點的人喜歡過平靜的生活,可是年輕人卻不如此,他們期盼能象先輩一樣,跨馬揮鞭,沙場縱橫,隻是揮然四顧,大隋四周已找不到強勁對手,讓他們頗有一種生不逢時的感覺。
國家富強,百姓富足,朝庭軍力強盛卻沒有了對手,許多大臣和百姓們都以為皇帝要馬放南山,偃武修文,從此天下太平時,楊勇向外發布了天下四海圖。
這天下四海圖自然就是簡易版的世界地圖,天下四海圖一出,整個國家都沸騰起來,原來世界是如此的大,尤其不可思議的大家所做的地方是在一個圓球上。
大地是圓形,早在東漢時就有論述,那就是張衡的渾天說,不過,渾天說隻是簡單的描述了一下“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
至於大地到底是什麽一個情況,有多大,張衡沒有說,他也不知道怎麽說,而朝庭發布的天下四海圖卻有詳細的說明,哪裏是陸地,哪裏是海洋,雖然隻是一個大概範圍,絕大多數島嶼沒有標明出來,這已經夠讓人震驚了。
大隋早已打開陸上的絲綢之路,京城雲集著從西域各國而來的商人,而隨著這些年大隋大力發展海軍,海貿的貨物吞吐裏已是陸路的數倍,沿海一帶又有南洋、印度、大食等國過來的商人,因此朝中官員對外界並不隔膜,雖然大家習慣性的以中原為中心,但西域,南洋有廣闊的領土和眾多的國家是不爭的事實。
隻是一直以來大家都視那些地方為蠻荒化外之地,如今看到這幅天下四海圖,才知道天下之大遠不是以前所想像的那樣,大隋所占據的土地還不到十成中的一成,更別論什麽天下的中心了。
雖然有人心下有不少疑慮,隻是卻沒有人敢公開質疑天下四海圖的真偽,因為天下四海圖是皇帝親自頒布,這些年皇帝施政的巨大功績,足以絕大部分人沒有懷疑皇帝所說話的勇氣,何況又有這麽多的佐證,又如何敢懷疑。
中國曆代版圖以唐為最盛,後麵一千多年,盡管王朝更替,卻再沒有超過唐朝的疆域範圍,何也,是漢人當真就沒有開拓之心嗎,當然不是,如果漢人沒有開拓之心,那麽也不會有黃河流域起步,擴展到西臨高山,東南麵臨大海,北臨沙漠,縱橫萬裏之地。
到底是什麽阻止了華夏民族的繼續擴張,有人說是地理,華夏民族一直是傳統的農耕民族,東南兩麵是大海,西麵有高山阻擋,隻有一個北麵還有廣闊的土地,隻是北部高原地區幹旱少雨,不適合農耕,就是占了下來對於朝庭也是無用,不但不能為朝庭提供賦稅,反而要花巨額軍費派兵駐紮,未免不劃算,正因為如此,唐朝前期雖然占據了北方大片領土,到了中期又全部丟掉。
由於不能擴張,漢人的力量隻能用於內耗之中,千百年來重複著一個個王朝的循環,他們渾然忘了,外麵還有更加廣闊的天地。
天下四海圖一出,那些正在感歎自己生不逢時的年輕人血液再次沸騰起來,天下如此之大,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他們即使做不到,博個封妻蔭子的機會總是有的,何況根據皇帝在天下四海圖上的介紹,無論是南下的澳州大陸還是大海對麵的美洲大陸,上麵隻有一些土人,他們沒有國家,連鐵器也不會治練,要想立下功勞還不容易嗎,那可是比整個中原加起來還要大上數倍的土地呀。
不光是年輕人激動,就是一些老成的官員也激動起來,曆代王朝起起伏伏,歸根結底還是由於土地,王朝的後期,由於土地的集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辛苦一年往往食不裹腹,一遇災年就成為流民,動搖著王朝的統治,眼下大隋雖然還沒有土地問題,但人口繁衍下去,總有一天會遇到,如果能多出數個中原之地,那能承載多少人口,想想就讓人激動不已。
恰在此時,海軍傳來消息,發現了天下四海圖上標明的澳州,船隻沿著澳洲邊沿前進了一個多月,依然沒有能夠將澳洲的麵積探明,可知澳洲極大,天下四海圖完全正確。
皇帝早有言明,澳洲幹旱少雨,中間大部分地區被沙漠覆蓋,並不適合大規模移民,隻是盡管如此,移民數百萬人完全可行,當然,現在朝庭沒有這麽大規模跨海移民的能力,隻是先期派人開發是一定要進行,為了鼓勵中原百姓奔赴海外,楊勇下令實行分封製和宅地法。
分封製是針對官吏,凡是在本朝有爵位的官員願意移民到澳州,不但爵位提升一級,而且進行實封,親王可以劃出二十萬頃土地作為封地,開國公可以實封五萬頃,開國侯可以實封二萬頃,開國伯實封一萬頃,開國子實封五千頃,開國男實封一千頃,凡是九品以上官員,如果原先沒有爵位,隻有願意到澳洲為官,都可以授予開國男的身份,而宅地法則是針對普通百姓,普通百姓隻要踏入澳洲就可以獲得一百頃的土地,朝庭承諾可以永不收迴。
有移民海外的先例,又麵對著如此優待,還真有不少百姓心動,雖然人數不多,剛開始一年隻有幾千人,不過,這已經夠了,當初第一次登上澳洲的英國殖民者也不過數百人,如今大隋提前一千年登上此島,可以想像,澳洲再也沒有白種人什麽事了。
相對於澳洲幹旱少雨,到處是荒漠的情況,富饒的美洲才真正令人向往,大業二十一年,就在發現澳洲大陸一年後,青州港口人山人海,岸上的人拚命的對著港口揮手,許多女子更是哽咽出聲,而港口內四艘巨大的海船正在緩緩起錨,海船甲板上也站滿了水手,同樣正在拚命的向岸上揮手。
這四艘海船是人類有始以來造出的最大船隻,每艘船可載重五萬料,折合二千七百噸,可以同時容納上千人在海上航行,大隋傾盡全力,選最好的工匠,最好的木料,花費了足足五年的時間才打造了這四艘大船。
這四艘大船自然是要前往美洲大陸探險的船隻,此時每艘船上隻載有三百人,其餘空間全部用來儲存清水,糧食,各種水果,蔬菜種子,藥物,他們預計要大半年的時間才會到達目的地,中間運氣好的話會遇上小島,若是運氣不好,這大半年的時間就不能著陸,一直在海上渡過。
船上的水手都是精挑細選,年齡在二十五歲到三十歲的壯年小夥,盡管準備充足,而且大家都對皇帝敬若神明,可是到底能不能到達皇帝所說的美洲大陸,誰也心裏沒底,這一次航行就等於是生離死別,他們的親人自然要來送行。
在親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四艘大船準時起航,駛向茫然大海,這四艘大船經曆了種種海上航行的風險,最終在七個月後有三艘大船抵達美洲,其中有一艘船遭到風暴襲擊觸礁沉沒,好在大部分人及時轉移,不過,還是有數十人犧牲,加上海上生病死亡的人員,出發時的一千二百二十人,最終隻有一千零九十三人安全抵達。
二年後,三艘大船返迴,他們帶迴了美洲土地上各種特有的物產,也帶迴了那裏富饒無比的消息,整個大隋引起巨大的轟動,皇帝下令,原先在澳洲的分封製和宅地法同樣適用於美洲,同時解除了蜀王楊秀的幽禁,直接將蜀王,晉王兩人的封地定在美洲大陸,又選一名皇子作為整個美洲大陸的統領,最終三皇子楚王楊裕自請前往。
一支更為浩大的船隊在大業二十五年起行,這隻船隊由數百隻船隻組成,船上人員數萬員,其中包括工匠,郎中,農民,商人,士子,軍隊各行各業,還包括三名親王,其中一名正是三皇子楚王楊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