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眾人討論了一會,最終還是一致決定首先把這個事態匯報給淩初靜。
而淩初靜在聽完報告之後,則是擺出了一副明顯感到為難的表情,皺著眉頭說道。
“是這樣呀。關於那個,妳們不用擔心的,我想應該是友軍所為。妳們就這樣繼續前進就可以了。不如說,希望妳們能盡快趕至前方跟那胡來的友軍大人會合呢。”
雖說淩初靜的話中明顯有點含糊,但是,既然聽到作為提督的淩初靜這樣說到,眾人也打消了先前的憂慮。
當下,眾人重整旗鼓,朝著連接洞窟另一側出口的那條通道進發。
拿著纏繞「神喻火焰」的武器的艾薇兒走在最前方,旁邊是近戰能力不在前者之下,為了在對方成為靶子的情況下及時作出反應而緊跟著她的納爾遜,再之後則是加賀和赤城等人。
正如洞窟內部那個地下空間一樣,狹窄的道路上也布滿了「災厄獸」的屍體,幾乎是每前進兩步就會不小心踩到一具屍首又或者異型生物的殘肢。
在火光的照明下,眾人慢慢地向前走著,無論是誰都沒有出聲。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雖然有著提督的保證,不用再擔心那不知名的強者會否是敵人,不過心中的疑團卻仍然沒有消除。
根據軍部元帥若溪宛的戰略部署,被派遣至這裏的軍部成員理應隻有她們第七艦隊。當然,她們也不覺得身為提督的淩初靜會在轉達命令時出錯。
在這個前提下,先一步來到這裏的,到底又是誰呢?
從淩初靜的語氣來判斷,她對於這件事明顯是知情的。
這會是若溪宛的一步暗棋嗎?還是說,就連身為軍部元帥的若溪宛都被瞞過了?倘若這真的是她們敬愛的元帥大人的暗棋的話,當初對方又是為了什麽而安排這個後著呢?
是因為擔心她們的人身安危?抑或,單純地就隻是覺得以她們的能力不足以勝任這個牽連人類未來的斬首任務?
於敵軍的腹地發現強力的援軍的蹤影,本應是令人感到振奮的。然而,眾人畢竟是軍部十三艦隊的精銳,在七百至八百人的艦隊成員當中排行前六十的佼佼者,不消說,作為資深成員的自尊心還是有的。更何況,這個是賦予給第七艦隊整體的任務。
一旦想到自己等人的能力說不定被懷疑了,眾人的麵子便開始有點掛不住。
在將近二十人當中,就隻有加賀一個人在離開那個洞窟之前就已經洞悉真相。
雖然不是很明顯————少數屍體上那焦灼的痕跡,隻可能是姬月華所為。
姑勿論姬月華到底是怎樣收拾數量如此多的敵人。技術開發局開發出「屬性武器」的曆史本來便不長,於有能力單挑複數s-rank級「災厄獸」的人當中,同時符合“斬擊”與“火焰”這兩個條件的人就隻有姬月華而已。
趁著其他人不注意的時候,加賀悄悄捏了一下赤城的手臂,然後朝著自家好友打了個眼色。
就這樣地,原先便覺得有點不妥的赤城立即就會意過來。
感覺到眾人的士氣彷佛受到了輕微的影響,兩人透過目光進行交流,然而,彼此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無奈的眼神。
其他人在想什麽,身為第七艦隊精銳的其中一份子的她們當然不可能不知道了。
實話說,事到如今,繼續隱瞞姬月華的事情基本上已經沒有意義。
就連淩初靜都已經說出“到前方會合吧”這種說話了,反正繼續向前走的話最終肯定是會見到的。如果是為了提振士氣的話,把前輩的行蹤告訴同伴也是無可厚非。
但是,必須去想的一個問題是,把這件事告知同伴,真的就隻有好處嗎?
知道那位可靠的大人物就在前方的話,無論是誰都不可避免地產生一種安心的感覺。雖然如此,有誰能夠保證自己等人走的,跟對方走的是同一條路?
雖然軍部利用無人機偵察已經成了習慣,但是,無人機的技術終究也隻能應用在地麵偵察之上。像
這種入口相當隱蔽而且狹小,實際上內部卻別有洞天,道路錯綜複雜的洞穴,想要徹底調查完畢最少也需要兩﹑三天的時間。考慮到這裏是異型生物重要人物的所在地,內部戒備森嚴,無人機跑進來恐怕不到半分鍾的時間就會被發現了。從結論上來說,還是沒有可行的偵察手段。
在這個前提下,關於這個洞窟到底存在著多少條岔路和暗道,這些對她們來說都是未知之數。
雖說沿路上有異型生物的屍首充當路標,不過,誰也沒有辦法確保姬月華在中途沒有改道又或者繞迴去。
要是錯誤地判斷前方必然有著那位傳說中的英雄來接應,導致不自覺地采取了輕率的行動的話,那就是典型的陰溝裏翻船了。
推本溯源,她們之所以會無條件地動腦筋思考,那就是因為在之前的相處中受到姬月華的影響。然而,關於這一點,無論是赤城還是加賀都無法得出結論。
其實,如果姬月華本人在這裏,他肯定會果斷的把這件事告知自己的隊員。
負麵的影響當然需要考慮。但是,正麵的影響同樣不能忽視。
從時效性來說,得知前方有強力援軍對士氣的正麵效果是有實時性的。並且,提振起來的士氣可以在接下來的時間裏維持一段頗長時間,就像盲目的信仰一樣,直到眾人的體力消耗超過一半左右才開始削弱。
與之相對地,負麵的影響則是可避免的。
雖然在感到安心之際會稍稍放下戒心乃是人之常情,但是這一點是可以用理智來抵消的。
這畢竟不是隻有一個人的場合。在場的眾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軍部成員。
隻要每個人都時刻提醒自己必須小心戒備,充分地發揮團隊互相協助的精神,實際上會發生嚴重錯漏的可能性還是很小。
沒能爽快地得出這個結論,那就是因為加賀兩人雖然已經養成了思考的習慣,卻終究還是經驗不足,有點過於瞻前顧後。
眾人討論了一會,最終還是一致決定首先把這個事態匯報給淩初靜。
而淩初靜在聽完報告之後,則是擺出了一副明顯感到為難的表情,皺著眉頭說道。
“是這樣呀。關於那個,妳們不用擔心的,我想應該是友軍所為。妳們就這樣繼續前進就可以了。不如說,希望妳們能盡快趕至前方跟那胡來的友軍大人會合呢。”
雖說淩初靜的話中明顯有點含糊,但是,既然聽到作為提督的淩初靜這樣說到,眾人也打消了先前的憂慮。
當下,眾人重整旗鼓,朝著連接洞窟另一側出口的那條通道進發。
拿著纏繞「神喻火焰」的武器的艾薇兒走在最前方,旁邊是近戰能力不在前者之下,為了在對方成為靶子的情況下及時作出反應而緊跟著她的納爾遜,再之後則是加賀和赤城等人。
正如洞窟內部那個地下空間一樣,狹窄的道路上也布滿了「災厄獸」的屍體,幾乎是每前進兩步就會不小心踩到一具屍首又或者異型生物的殘肢。
在火光的照明下,眾人慢慢地向前走著,無論是誰都沒有出聲。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雖然有著提督的保證,不用再擔心那不知名的強者會否是敵人,不過心中的疑團卻仍然沒有消除。
根據軍部元帥若溪宛的戰略部署,被派遣至這裏的軍部成員理應隻有她們第七艦隊。當然,她們也不覺得身為提督的淩初靜會在轉達命令時出錯。
在這個前提下,先一步來到這裏的,到底又是誰呢?
從淩初靜的語氣來判斷,她對於這件事明顯是知情的。
這會是若溪宛的一步暗棋嗎?還是說,就連身為軍部元帥的若溪宛都被瞞過了?倘若這真的是她們敬愛的元帥大人的暗棋的話,當初對方又是為了什麽而安排這個後著呢?
是因為擔心她們的人身安危?抑或,單純地就隻是覺得以她們的能力不足以勝任這個牽連人類未來的斬首任務?
於敵軍的腹地發現強力的援軍的蹤影,本應是令人感到振奮的。然而,眾人畢竟是軍部十三艦隊的精銳,在七百至八百人的艦隊成員當中排行前六十的佼佼者,不消說,作為資深成員的自尊心還是有的。更何況,這個是賦予給第七艦隊整體的任務。
一旦想到自己等人的能力說不定被懷疑了,眾人的麵子便開始有點掛不住。
在將近二十人當中,就隻有加賀一個人在離開那個洞窟之前就已經洞悉真相。
雖然不是很明顯————少數屍體上那焦灼的痕跡,隻可能是姬月華所為。
姑勿論姬月華到底是怎樣收拾數量如此多的敵人。技術開發局開發出「屬性武器」的曆史本來便不長,於有能力單挑複數s-rank級「災厄獸」的人當中,同時符合“斬擊”與“火焰”這兩個條件的人就隻有姬月華而已。
趁著其他人不注意的時候,加賀悄悄捏了一下赤城的手臂,然後朝著自家好友打了個眼色。
就這樣地,原先便覺得有點不妥的赤城立即就會意過來。
感覺到眾人的士氣彷佛受到了輕微的影響,兩人透過目光進行交流,然而,彼此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無奈的眼神。
其他人在想什麽,身為第七艦隊精銳的其中一份子的她們當然不可能不知道了。
實話說,事到如今,繼續隱瞞姬月華的事情基本上已經沒有意義。
就連淩初靜都已經說出“到前方會合吧”這種說話了,反正繼續向前走的話最終肯定是會見到的。如果是為了提振士氣的話,把前輩的行蹤告訴同伴也是無可厚非。
但是,必須去想的一個問題是,把這件事告知同伴,真的就隻有好處嗎?
知道那位可靠的大人物就在前方的話,無論是誰都不可避免地產生一種安心的感覺。雖然如此,有誰能夠保證自己等人走的,跟對方走的是同一條路?
雖然軍部利用無人機偵察已經成了習慣,但是,無人機的技術終究也隻能應用在地麵偵察之上。像
這種入口相當隱蔽而且狹小,實際上內部卻別有洞天,道路錯綜複雜的洞穴,想要徹底調查完畢最少也需要兩﹑三天的時間。考慮到這裏是異型生物重要人物的所在地,內部戒備森嚴,無人機跑進來恐怕不到半分鍾的時間就會被發現了。從結論上來說,還是沒有可行的偵察手段。
在這個前提下,關於這個洞窟到底存在著多少條岔路和暗道,這些對她們來說都是未知之數。
雖說沿路上有異型生物的屍首充當路標,不過,誰也沒有辦法確保姬月華在中途沒有改道又或者繞迴去。
要是錯誤地判斷前方必然有著那位傳說中的英雄來接應,導致不自覺地采取了輕率的行動的話,那就是典型的陰溝裏翻船了。
推本溯源,她們之所以會無條件地動腦筋思考,那就是因為在之前的相處中受到姬月華的影響。然而,關於這一點,無論是赤城還是加賀都無法得出結論。
其實,如果姬月華本人在這裏,他肯定會果斷的把這件事告知自己的隊員。
負麵的影響當然需要考慮。但是,正麵的影響同樣不能忽視。
從時效性來說,得知前方有強力援軍對士氣的正麵效果是有實時性的。並且,提振起來的士氣可以在接下來的時間裏維持一段頗長時間,就像盲目的信仰一樣,直到眾人的體力消耗超過一半左右才開始削弱。
與之相對地,負麵的影響則是可避免的。
雖然在感到安心之際會稍稍放下戒心乃是人之常情,但是這一點是可以用理智來抵消的。
這畢竟不是隻有一個人的場合。在場的眾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軍部成員。
隻要每個人都時刻提醒自己必須小心戒備,充分地發揮團隊互相協助的精神,實際上會發生嚴重錯漏的可能性還是很小。
沒能爽快地得出這個結論,那就是因為加賀兩人雖然已經養成了思考的習慣,卻終究還是經驗不足,有點過於瞻前顧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