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親們防盜係統已打開,低於百分之五十訂閱,四十八小時再看麽麽噠“我一路從海邊走迴來,熱的。”
前兩天,蘇雅落水發燒,身上沒有一點力氣,現在明顯好多了,隻是因為走了很遠的路,所以有點熱。
劉秀珍不滿的癟嘴:“你這丫頭就是不聽話,不舒服就好好躺著,又跑到海邊幹什麽。家裏現在有吃的了,你就不要再冒險下海去,這些東西腥死了,有什麽好吃啊,啊呸,呸……”
因為蘇爸爸早逝,所以老蘇家對於死字很忌諱,這次蘇雅落水險些溺死。劉秀珍勒令全家都不許說死字,現在自己倒說了出來,怕給閨女帶來晦氣,接連的呸了三口。
蘇雅卻是完全不在意:“我一會做好了,你就知道多好吃了。”
這時海鮮還沒有盛行,因為沒有什麽佐料,也不會處理和烹製海鮮。加上運輸不便,隻有螃蟹和蝦,魚類比較受歡迎,這些鮮貝類和海蠣子什麽的卻是無人問津。
海邊的漁民大多下海去打撈魚,有餓的很了也會去撿拾這些貝類,隻是不會收拾,做出來腥味很重。
海邊的漁民大多下海去打撈魚,有餓的很了也會去撿拾這些貝類,隻是不會收拾,做出來腥味很重。
劉秀珍還是有些不放心:“你真沒事了。”
蘇雅還沒有答話,二姐蘇娥卻已經從廚房跑了出來:“媽,妹妹都在家歇幾天了,既然她要做飯,你就給她個機會嗎?這幾天,我可累壞了,我去歇一會。”
蘇娥性格囉嗦愛計較,小時候可沒少欺負妹妹,此時蘇雅的記憶都冒了出來。現在妹妹落水剛好,她就想要偷懶,把做飯的活扔給自己,蘇雅頓時不幹了,便裝作懊悔的樣子道:“我應該裝作有事的樣子,躺床上再偷懶兩天。”
劉秀珍氣的揚起手就打她,手高高揚起輕輕落下。蘇雅卻驚天動地的叫喚,惹的劉秀珍發笑,追著她打:“你個臭丫頭,還學會裝模作樣了啊,看我不打你……”
劉秀珍的巴掌落在身上跟撓癢癢似的,蘇雅確切的感受到了什麽是,打是親罵是愛了,也深刻的感受到什麽是親情,也不躲避,隻笑著和她周旋。
蘇娥還在旁邊火上澆油的叫喊助陣,一家子正笑鬧的時候,低矮的牆頭上忽然露出了一個人頭。
雖然聖井村距離海邊很遠,但也經常刮風,地基和院牆都是石頭壘的,低矮但很是堅固。
隔壁鄰居王嬸就趴在牆頭上,一邊納鞋底子,一邊撇嘴譏笑:“又打閨女呐,小雅落水好不容易討個活命,你這做娘的真狠心,還打她。”
王嬸叫王桂枝,和劉秀珍前後腳嫁到了聖井村,兩人鄰居多年,免不了經常攀比,摩擦不斷,如今聽見動靜又在牆頭那邊冷嘲熱諷的。
見到她,劉秀珍慌忙拉了拉衣襟,把有補丁的一角拉到了後麵。今天下地,她換了一身舊衣服,深藍色的偏襟盤扣上衣,深藍色的褲子,上麵都是補丁,怕王桂枝看見了笑話。劉秀珍慌忙把衣襟上的補丁藏了起來,可是褲子上的就掖不住了。
但此刻她也顧不得了,停住手沒好氣的道:“我那有打孩子,你別胡說八道。”
王桂枝提高了聲音,笑道:“哎吆,莫非是我看走眼了,你是在給閨女撓癢癢呐。”
劉秀珍的動作,蘇雅自然看的清清楚楚,不禁一陣心酸,便抱住她的手臂笑眯眯的道:“王嬸,我媽就是給我撓癢癢的,她怎麽舍得打我,怕我身子不舒服,都不舍得讓我下地呐。”
王桂枝挑眉:“你就護著這個糊塗娘吧,你這孩子燒了兩天了,身子肯定沒什麽力氣,嗯,嬸子蒸的窩窩,你先吃兩個墊墊。”她說著,把手絹包的兩個窩窩頭放在了院牆上。
蘇雅有些看不懂兩人,明明整天鬥的烏眼雞似的,但老蘇家有什麽事,王桂枝卻是跑的最快的。家裏的孩子要是有個頭疼腦熱的,王桂枝比劉秀珍都緊張,經常罵她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兩人整天吵的不可開交,但有什麽事,王桂枝卻還是毫不猶豫的跑過來幫忙。
蘇雅看著母親,等著她示下,老蘇家已經是習慣成自然了,什麽事都聽劉秀珍的,她沒發話,蘇雅是不敢去接窩窩頭的。
劉秀珍裂開嘴,扯出一絲僵硬的笑容來:“接著,不拿白不拿。”
蘇雅聽話的走過去,接過了窩窩頭,給王桂枝道謝。這年頭,缺吃少穿的,窩窩頭平常也是吃不到的。
王桂枝把窩窩遞給蘇雅,手絹甩了甩又裝了起來,一邊不滿的撇嘴道:“我是心疼孩子,要是換了你落水,餓死我也不管你。”
劉秀珍不甘示弱:“我餓死也不會吃你家的東西。”
兩人又開始了每天例行的唇槍舌劍,互相攻擊,蘇雅歎氣:“媽,我餓了。”
一句話成功的打斷了兩人,劉秀珍還沒來得及說話,王桂枝卻搶先道:“你媽就是個糊塗蟲,不會照顧孩子。孩子都病了好幾天,也不舍得做點好吃的,整天摳死摳活的,攢著錢做棺材板啊。”
劉秀珍硬著脖子道:“誰說的,娥,去上屋挖點玉米麵。”猶豫了一下又接道:“再挖半瓢白麵。”
蘇娥的眼睛頓時亮了:“媽,小雅病剛好,再拿兩個雞蛋給她補補吧。”
分田到地政策好了,不再限製養殖雞鴨的數量,劉秀珍就多喂了幾隻雞。但攢下的雞蛋要用來換油鹽醬醋的,平時哪裏舍得吃,隻有家裏幾個孩子過生日的時候,給煮一個就是大餐了。
雖然母親答應了,但蘇娥卻很了解她,隻挖了小半瓢玉米麵,白麵挖的就更少了。
被王秀珍奚落,劉秀珍臉上有些掛不住,但也舍不得再挖麵了,正氣鼓鼓的不知該怎麽迴嘴。
蘇雅卻笑著說道:“這些已經很多了,一會我蒸成玉米麵發糕,咱們一家都吃不完。”
“就這麽點麵,你騙誰啊,就別護著你媽,來糊弄我了。”
蘇雅笑嗬嗬的道:“王嬸瞧好吧,一會來我們家吃飯啊。”
雖然蘇雅給自己掙迴了麵子,但讓王桂枝過來吃飯,她卻有些不情願,暗中去拉蘇雅的衣襟。
王桂枝看見了,故意嘻嘻的笑道:“好,那我就看小雅的本事了。”
劉秀珍還擔心蘇雅是吹牛,蘇雅卻是毫不在乎,把窩窩遞給她,劉秀珍避開了:“你自己吃。”怕蘇雅拒絕,又接道:“我才不吃她家的東西。”
蘇娥卻是毫不嫌棄的搶走了一個:“媽不吃我吃。”
窩窩頭是玉米麵做的,裏麵隻摻了一點白麵,吃起來拉嗓子,但蘇娥也稀罕的什麽似的。蘇雅卻沒有吃,把窩窩頭收了起來,等弟弟蘇浩迴來,塞給了他。
蘇浩今年十五了,因為營養跟不上,個子顯得有些矮,但很是懂事:“三姐,你生病了,這窩窩頭還是留著你吃吧。”
前世,蘇雅是孤兒,從來沒有人這麽疼她,惦記著她。蘇雅的眼眶一熱,把窩窩頭塞進他手裏道:“王嬸給了兩個,我剛吃了一個,這是你的。”
“那咱媽和二姐……”
不等蘇浩說完,蘇雅就截口道:“他們都已經吃過了,這個是給你留的,你趕緊吃吧。”
蘇浩十五歲,半大小子正是能吃的時候,隻是家裏窮,飯都吃不飽,哪裏能吃上饅頭,就是窩窩頭也少見。聽姐姐和母親都吃了,他才接過來,但還是很珍惜的小口吃著,生怕一下子就吃完了,惹得蘇雅心酸,揉著他的頭道:“你先去歇著,一會姐給你做好吃的。”
蘇雅把玉米麵用熱水燙了,和白麵拌在一起,絞成稠一些的麵糊。那時候沒有發酵粉,都是上次蒸饅頭的時候剩下的老酵子放著,下次接著用。
蘇雅把老酵子用水化開了,放入麵糊裏,地鍋水燒熱了,用箅子隔開,把發麵盆放在上麵熱著。鍋蓋也不蓋嚴,虛掩著,沒多長時間就發好了,比剛攪拌的時候漲了二倍多。
麵雖然少,但加了水攪成麵糊,卻很多,現在發開了,足足有多半盆子。開始放麵的時候,隻勉強蓋著盆底,現在發開了卻這麽多,蘇娥也很驚奇,就在一邊幫忙。
蘇家別的稀缺,紅棗卻很多,家裏門前的兩棵棗樹,每年都結很多紅棗,吃不完便曬幹了。新年蒸饅頭的時候用,有時候來客人了,抓兩把閑磕牙,也很體麵。
因此蘇雅也不吝嗇,放了十幾顆紅棗,用刀把紅棗切開,剝出棗核,把紅棗一分兩半,放在發麵的上麵。等麵開發完全就開始蒸,蒸好的時候,又在鍋裏悶了幾分鍾才開鍋,滿滿的一盆子。
不過一點點的麵,卻做出這麽多的發糕,劉秀珍都有些意外。玉米麵多白麵少,做出來的發糕黃燦燦的,發糕上麵是一層紅棗,紅棗蒸熟了香甜的氣味很濃,整個廚房都是紅棗甜絲絲的味道。
蘇雅把發糕拿出來,切成一小塊,足足切了二十多塊。劉秀珍小心翼翼的捏起了一塊,那發糕看著很厚,一捏卻隻剩下了一指厚,手鬆開又迅速地彈了迴去,鬆軟喧騰的跟棉花似的。
親們防盜係統已打開,低於百分之五十訂閱,四十八小時再看麽麽噠“我一路從海邊走迴來,熱的。”
前兩天,蘇雅落水發燒,身上沒有一點力氣,現在明顯好多了,隻是因為走了很遠的路,所以有點熱。
劉秀珍不滿的癟嘴:“你這丫頭就是不聽話,不舒服就好好躺著,又跑到海邊幹什麽。家裏現在有吃的了,你就不要再冒險下海去,這些東西腥死了,有什麽好吃啊,啊呸,呸……”
因為蘇爸爸早逝,所以老蘇家對於死字很忌諱,這次蘇雅落水險些溺死。劉秀珍勒令全家都不許說死字,現在自己倒說了出來,怕給閨女帶來晦氣,接連的呸了三口。
蘇雅卻是完全不在意:“我一會做好了,你就知道多好吃了。”
這時海鮮還沒有盛行,因為沒有什麽佐料,也不會處理和烹製海鮮。加上運輸不便,隻有螃蟹和蝦,魚類比較受歡迎,這些鮮貝類和海蠣子什麽的卻是無人問津。
海邊的漁民大多下海去打撈魚,有餓的很了也會去撿拾這些貝類,隻是不會收拾,做出來腥味很重。
海邊的漁民大多下海去打撈魚,有餓的很了也會去撿拾這些貝類,隻是不會收拾,做出來腥味很重。
劉秀珍還是有些不放心:“你真沒事了。”
蘇雅還沒有答話,二姐蘇娥卻已經從廚房跑了出來:“媽,妹妹都在家歇幾天了,既然她要做飯,你就給她個機會嗎?這幾天,我可累壞了,我去歇一會。”
蘇娥性格囉嗦愛計較,小時候可沒少欺負妹妹,此時蘇雅的記憶都冒了出來。現在妹妹落水剛好,她就想要偷懶,把做飯的活扔給自己,蘇雅頓時不幹了,便裝作懊悔的樣子道:“我應該裝作有事的樣子,躺床上再偷懶兩天。”
劉秀珍氣的揚起手就打她,手高高揚起輕輕落下。蘇雅卻驚天動地的叫喚,惹的劉秀珍發笑,追著她打:“你個臭丫頭,還學會裝模作樣了啊,看我不打你……”
劉秀珍的巴掌落在身上跟撓癢癢似的,蘇雅確切的感受到了什麽是,打是親罵是愛了,也深刻的感受到什麽是親情,也不躲避,隻笑著和她周旋。
蘇娥還在旁邊火上澆油的叫喊助陣,一家子正笑鬧的時候,低矮的牆頭上忽然露出了一個人頭。
雖然聖井村距離海邊很遠,但也經常刮風,地基和院牆都是石頭壘的,低矮但很是堅固。
隔壁鄰居王嬸就趴在牆頭上,一邊納鞋底子,一邊撇嘴譏笑:“又打閨女呐,小雅落水好不容易討個活命,你這做娘的真狠心,還打她。”
王嬸叫王桂枝,和劉秀珍前後腳嫁到了聖井村,兩人鄰居多年,免不了經常攀比,摩擦不斷,如今聽見動靜又在牆頭那邊冷嘲熱諷的。
見到她,劉秀珍慌忙拉了拉衣襟,把有補丁的一角拉到了後麵。今天下地,她換了一身舊衣服,深藍色的偏襟盤扣上衣,深藍色的褲子,上麵都是補丁,怕王桂枝看見了笑話。劉秀珍慌忙把衣襟上的補丁藏了起來,可是褲子上的就掖不住了。
但此刻她也顧不得了,停住手沒好氣的道:“我那有打孩子,你別胡說八道。”
王桂枝提高了聲音,笑道:“哎吆,莫非是我看走眼了,你是在給閨女撓癢癢呐。”
劉秀珍的動作,蘇雅自然看的清清楚楚,不禁一陣心酸,便抱住她的手臂笑眯眯的道:“王嬸,我媽就是給我撓癢癢的,她怎麽舍得打我,怕我身子不舒服,都不舍得讓我下地呐。”
王桂枝挑眉:“你就護著這個糊塗娘吧,你這孩子燒了兩天了,身子肯定沒什麽力氣,嗯,嬸子蒸的窩窩,你先吃兩個墊墊。”她說著,把手絹包的兩個窩窩頭放在了院牆上。
蘇雅有些看不懂兩人,明明整天鬥的烏眼雞似的,但老蘇家有什麽事,王桂枝卻是跑的最快的。家裏的孩子要是有個頭疼腦熱的,王桂枝比劉秀珍都緊張,經常罵她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兩人整天吵的不可開交,但有什麽事,王桂枝卻還是毫不猶豫的跑過來幫忙。
蘇雅看著母親,等著她示下,老蘇家已經是習慣成自然了,什麽事都聽劉秀珍的,她沒發話,蘇雅是不敢去接窩窩頭的。
劉秀珍裂開嘴,扯出一絲僵硬的笑容來:“接著,不拿白不拿。”
蘇雅聽話的走過去,接過了窩窩頭,給王桂枝道謝。這年頭,缺吃少穿的,窩窩頭平常也是吃不到的。
王桂枝把窩窩遞給蘇雅,手絹甩了甩又裝了起來,一邊不滿的撇嘴道:“我是心疼孩子,要是換了你落水,餓死我也不管你。”
劉秀珍不甘示弱:“我餓死也不會吃你家的東西。”
兩人又開始了每天例行的唇槍舌劍,互相攻擊,蘇雅歎氣:“媽,我餓了。”
一句話成功的打斷了兩人,劉秀珍還沒來得及說話,王桂枝卻搶先道:“你媽就是個糊塗蟲,不會照顧孩子。孩子都病了好幾天,也不舍得做點好吃的,整天摳死摳活的,攢著錢做棺材板啊。”
劉秀珍硬著脖子道:“誰說的,娥,去上屋挖點玉米麵。”猶豫了一下又接道:“再挖半瓢白麵。”
蘇娥的眼睛頓時亮了:“媽,小雅病剛好,再拿兩個雞蛋給她補補吧。”
分田到地政策好了,不再限製養殖雞鴨的數量,劉秀珍就多喂了幾隻雞。但攢下的雞蛋要用來換油鹽醬醋的,平時哪裏舍得吃,隻有家裏幾個孩子過生日的時候,給煮一個就是大餐了。
雖然母親答應了,但蘇娥卻很了解她,隻挖了小半瓢玉米麵,白麵挖的就更少了。
被王秀珍奚落,劉秀珍臉上有些掛不住,但也舍不得再挖麵了,正氣鼓鼓的不知該怎麽迴嘴。
蘇雅卻笑著說道:“這些已經很多了,一會我蒸成玉米麵發糕,咱們一家都吃不完。”
“就這麽點麵,你騙誰啊,就別護著你媽,來糊弄我了。”
蘇雅笑嗬嗬的道:“王嬸瞧好吧,一會來我們家吃飯啊。”
雖然蘇雅給自己掙迴了麵子,但讓王桂枝過來吃飯,她卻有些不情願,暗中去拉蘇雅的衣襟。
王桂枝看見了,故意嘻嘻的笑道:“好,那我就看小雅的本事了。”
劉秀珍還擔心蘇雅是吹牛,蘇雅卻是毫不在乎,把窩窩遞給她,劉秀珍避開了:“你自己吃。”怕蘇雅拒絕,又接道:“我才不吃她家的東西。”
蘇娥卻是毫不嫌棄的搶走了一個:“媽不吃我吃。”
窩窩頭是玉米麵做的,裏麵隻摻了一點白麵,吃起來拉嗓子,但蘇娥也稀罕的什麽似的。蘇雅卻沒有吃,把窩窩頭收了起來,等弟弟蘇浩迴來,塞給了他。
蘇浩今年十五了,因為營養跟不上,個子顯得有些矮,但很是懂事:“三姐,你生病了,這窩窩頭還是留著你吃吧。”
前世,蘇雅是孤兒,從來沒有人這麽疼她,惦記著她。蘇雅的眼眶一熱,把窩窩頭塞進他手裏道:“王嬸給了兩個,我剛吃了一個,這是你的。”
“那咱媽和二姐……”
不等蘇浩說完,蘇雅就截口道:“他們都已經吃過了,這個是給你留的,你趕緊吃吧。”
蘇浩十五歲,半大小子正是能吃的時候,隻是家裏窮,飯都吃不飽,哪裏能吃上饅頭,就是窩窩頭也少見。聽姐姐和母親都吃了,他才接過來,但還是很珍惜的小口吃著,生怕一下子就吃完了,惹得蘇雅心酸,揉著他的頭道:“你先去歇著,一會姐給你做好吃的。”
蘇雅把玉米麵用熱水燙了,和白麵拌在一起,絞成稠一些的麵糊。那時候沒有發酵粉,都是上次蒸饅頭的時候剩下的老酵子放著,下次接著用。
蘇雅把老酵子用水化開了,放入麵糊裏,地鍋水燒熱了,用箅子隔開,把發麵盆放在上麵熱著。鍋蓋也不蓋嚴,虛掩著,沒多長時間就發好了,比剛攪拌的時候漲了二倍多。
麵雖然少,但加了水攪成麵糊,卻很多,現在發開了,足足有多半盆子。開始放麵的時候,隻勉強蓋著盆底,現在發開了卻這麽多,蘇娥也很驚奇,就在一邊幫忙。
蘇家別的稀缺,紅棗卻很多,家裏門前的兩棵棗樹,每年都結很多紅棗,吃不完便曬幹了。新年蒸饅頭的時候用,有時候來客人了,抓兩把閑磕牙,也很體麵。
因此蘇雅也不吝嗇,放了十幾顆紅棗,用刀把紅棗切開,剝出棗核,把紅棗一分兩半,放在發麵的上麵。等麵開發完全就開始蒸,蒸好的時候,又在鍋裏悶了幾分鍾才開鍋,滿滿的一盆子。
不過一點點的麵,卻做出這麽多的發糕,劉秀珍都有些意外。玉米麵多白麵少,做出來的發糕黃燦燦的,發糕上麵是一層紅棗,紅棗蒸熟了香甜的氣味很濃,整個廚房都是紅棗甜絲絲的味道。
蘇雅把發糕拿出來,切成一小塊,足足切了二十多塊。劉秀珍小心翼翼的捏起了一塊,那發糕看著很厚,一捏卻隻剩下了一指厚,手鬆開又迅速地彈了迴去,鬆軟喧騰的跟棉花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