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她買得多了,一般都是交給馮進去辦,很少自己出麵。


    周老太道:“是因為地的事兒。那塊地不是周家的,是我昌家的,哪裏有我爺奶、爹娘的墳墓在。老婆子想著,你要是想買那塊地,就得幫著老婆子照看著點家饒墳墓,怕你不樂意,想見你一麵,這事兒。”


    周老太是獨女,可周老爺子不樂意做上門女婿,而周老太的爹跟周父是故交,也不想讓故交之子做贅婿,就提出要是生了兩個兒子,就過繼一個給昌家。


    周老爺子答應了,可他短命啊,第二個兒子還沒冒出來他就死了。


    死的時候留下遺言,是讓周老大長大後迴中州去,中州才是他們的祖地。


    因此周老大是放棄了河安府的一切,按照周老爺子的遺願去了中州。


    周老太很生氣,因著這事兒是跟著自家兒子鬧了十幾年的變扭,如今年紀大了,去年病了一場後也想通了,這才樂意把宅子賣給顧錦裏,去中州投奔兒子。


    賣宅子、賣地,算是周老太對兒子的示好。


    可自家爺奶、爹娘的墳墓不可能這麽快就遷走,得選日子才能乞骸骨,所以要顧錦裏幫著照看。


    周老太到這裏,已經哭出聲來:“老婆子不孝,委屈了自家爺奶、爹娘,可活人總不能為死人活著。”


    她已經跟兒子強了十幾年,再強下去,她怕是連死都見不到兒子一麵。


    顧錦裏聽罷,對周老太的兒子很是惱怒,這人為了自己的爹卻這般薄待自己的老娘,也不是個孝順的。


    可周老太已經決定去投奔兒子了,她也沒有多什麽,隻好答應下來:“您老放心,以後逢年過節,我都會讓人去祭拜昌家的幾位老人,直到您家遷墳為止,您老放心去中州。”


    還有一點顧錦裏很不明白……


    “周家奶奶,中州那邊並不太平,您把河安府的家業都賣了,萬一將來有個變故,想要再迴河安府就比較難了。”


    周老太聽罷,很是欣慰:“丫頭,你能提醒老婆子這一句,可見是個有良心的,可你年輕,不知道那些世家豪族在想什麽……我爺、我爹都是前朝人,他們是知道的,那些世家豪族啊,是巴不得亂呢,他們早就準備好了,你不用擔心老婆子。”


    她兒子是給豪族做門客的,早在三年前就跟她過:要是真的亂起來,靠著世家豪族的庇護才能活下來,自己待在這裏,就算有家業,那家業也保不住。


    顧錦裏聽罷,沒有再多,該提醒的她已經提醒了。


    周家在城郊的地,位置很不錯,前方通著大道,後方有一座山,翻過山就能進入深山,是前有去路,後有後路,要是再建個塢堡,就算亂起來,短時間內人待在塢堡裏也不怕。隻要抗住了就能往深山裏逃。


    周家的這片地不,連著山一共有個八百畝,可因著是旱地跟山地居多,江淮江南的豪族又喜歡水田,因此沒有被豪族搶去。


    周老太感激顧錦裏,給她的價格很是公道,隻要三兩銀子一畝,八百畝地,兩千四百兩就拿下了。


    顧錦裏高忻不行了,給了銀子後,立刻讓二慶去把地契給過戶了,午時之前就高高興心把地契揣迴了家。


    可她剛高興沒多久,大慶就來報:“東家,城裏有四撥人找了呂柏,想讓他繼續用孝道來攻訐大少爺。”


    這四撥人裏,有一位是致誓老翰林,很是迂腐,覺得顧老爺子跟顧老太雖然有錯,可顧大山因此不認他,也是大不孝。


    顧錦安身為孫子卻看著顧老爺子被趕出河安府而不救人,更是要遭打雷劈!


    一位是史先生,自詡名門狂士,看不起顧錦安這等逃荒來的泥腿子,不想讓顧錦安拿到三元的才名。


    還有兩撥人是府城薛家跟葛家的人,他們兩家都有考生參加了府試,也是奔著府案首去的,得知顧錦安學問好,想在私德上把他給拉下來。


    顧錦裏很是無語:“不過就是個府試,又不是春闈,至於嗎?”


    顧錦安得知後,卻是笑道:“你可還記得鄒江家當年為何招禍?不就是身有才名遭了鄒縣丞的嫉妒。科考一事,對於所有人來都很重要,誰家都想搶個名額,自然是用盡各種手段的,每次科考都會有考生無緣無故的遭災,或是病了,或是被人打斷手腳。”


    而這些很多都是人為的,就是為了幹掉那些有才名的考生,讓他們無法參加科考,讓自己能多個機會。畢竟科舉錄取的人數有限,你幹掉一個,自己就有可能上榜。


    顧錦裏聽罷,冷笑道:“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我們了。”


    想要用孝道壓人是吧,她就不信那四撥饒家裏個個都是大孝子!


    顧錦裏從來不是個好話的人,是立刻讓大慶他們查這四家人後宅裏的醃臢事兒,不到三就查出來一大堆。


    那位老翰林寵妾滅妻,在京城做翰林的時候還因為妾動了胎氣,而沒有迴來看望病重的嶽父,結果不但連嶽父的最後一麵沒有見到,還錯過嶽父出殯,簡直是大不孝啊!


    嶽父雖然不是親爹,女婿卻也要孝順的。


    這事兒經過書先生一,滿府城的人都知道了,都在罵老翰林被妾迷了心竅,連嶽父的死活都不管了,是道貌岸然的敗德之徒!


    那位史先生則是仗著自己出身好,又愛做些狂士行徑,在江南的時候強了一個黃花閨女,雖然用銀子擺平了,可不耽誤書先生書啊,是把史先生的這些孽債給輪著了好幾。


    薛家跟葛家也沒好到哪裏去,薛少爺是弄大了表妹的肚子還在跟府城的俞家議親。


    議親的對象還是俞老大饒孫女,是把俞老大人氣壞了,直接跟薛家退親,薛家是哭著上門求和,卻被俞家給打了出去。


    葛家則是兄弟多,一個個都想著多分些家產,各房是生怕自己吃虧,死命的摟公中的銀子,把葛家老太爺都給氣病了。


    葛家不孝的事兒也被書先生拿來了。


    四家輪換著,把四家人給得生不如死,是直到四月十九放榜當還在著四家的事兒。


    顧錦裏是津津有味的聽了幾八卦,不過四月十九這沒空聽了,是早早起來等著放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農門小福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十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十裏並收藏重生農門小福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