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習武成風。
北風山麓,淩武書院。
這座占地廣袤,依山而建,作為帝國第一習武聖地的書院,武學底蘊頗深,而帝國大多數武將,但凡都出自此處。
書院分為內院和外院。
天色剛蒙蒙亮,書院校場中,已然拳風陣陣。千餘名身著灰色勁衫的少年正在打著木樁,校場周圍,站著十餘名教頭,督促著少年練武。
“砰、砰、砰!。”
校場內每人身前一根碗口粗的木樁,少年們對其踢打,淬煉肉身,肆意的破空聲,迴蕩在北風山麓,響徹整個校場。
隻有一人例外,便是角落中的一名少年,他身前不是木樁,反而是一塊更堅硬的石柱,已有一人合抱之粗。
對於千機宗皇,這個十二歲的少年,便是這千餘弟子中的一員,生於一戶普通農家,十歲那年便被送到這淩武書院,苦學了二年,登臨煉體期三重天。
這樣的武學天資,即便是在整個淩武書院也是絕無第二的,更何況他是一個平民之子,沒有那些衙內的家世。
更可貴的是,他鬥武實力也數一數二,這千餘名弟子中,沒人能過他手幾招,也是這樣,他在書院中名聲很響,連內院的弟子也聽過他的名號。其中最為人稱道便是,一次與內院煉體五重天弟子衝突,不會武技的千機宗皇毫發無損,反而打殘了那弟子,也轟動了書院,撂下個兇名。
不過不論旁人如何,他都清楚的知道心中所願,記得當年他離開家鄉之時,爹爹交給他的玉墜,那個隱藏了多年的故事。
他是一個棄嬰,不知道他的親生父母是誰,至少是被人遺棄在一座木筏上,而被養父撫養,養父罕見的姓氏——慶,便為他取了‘生’字,也是這樣,希望他重獲新生。
“如果不是爹爹,我想,怎麽能活到今日!”
而那玉墜也被他帶在脖頸,雕刻著四海二字,這是他唯一能知道的,有關身世的線索。
隻是兩年中,他翻遍了書院典籍,都沒有絲毫提到四海二字,不過也不是沒有線索,那就是木筏,他的家鄉在江畔,順著江畔,便是深海,而海的另一邊,沒人知道有什麽。
漸漸的,在這不停的修習中,他也發現了自己的不凡,那就是氣力的增長,遠遠超出同齡孩子,那些木樁,他擊斷起來毫不費力。
他心中一直相信一個事實,身世不凡,最少他的雙親是被逼無奈,才離開他,隻為能讓他活下去,而此,他做到了。
千機宗皇身腰筆直,麵色冷峻,調息片刻才閉上眼睛,憑著氣感猛擊石柱,拳拳巨響。他的力道還不足以擊斷石柱,他明白,隻有斷之,才能突破三重天。
武者修煉,以淬煉肉身為根本,稱之為煉體。九重煉體,一至三重,淬煉皮肉筋骨。隨著修煉增加,氣力漸增,肌如磐石,最強處,可撕虎裂豹,三石強弓如孩童玩具一般,信手而來。
按照書院中所授,木樁淬煉拳腳,也是基本功;以力道斷之,為突破煉體三重天。
當然世間也有異人,便是千機宗皇這類,天生神力,所以不能用常理來看待。
而一旦突破煉體三重,單憑拳腳之力便可碎裂一根木樁。而三重天之後,皮骨堅固,氣血旺盛日漸濃烈,直至充盈全身,碎金斷岩;最重要的是,四重天可以修習各類武技,刀法、劍術、槍決,這些書院弟子們夢寐以求的。
再看那些督促教頭,皆為練體六重天,一手武學,千機宗皇在其手下,隻怕幾招便敗下陣。這其中,又以一位白衣老者為首——孫老,外院總教頭,鎮國刀客,武學造詣,已過八重天。
能成為鎮國刀客,舉手投足間,氣勢如山,都是極富威望之人,相傳,孫老也是出自淩武書院。
千機宗皇渾身肌肉繃緊,一拳一拳盡全力擊打,手腳上包裹的布條已被血跡浸透,更不用說每一次擊打的疼痛。他赤裸著上身,每天這樣重複千次擊打,不至手腳上留下新傷舊痕,渾身肌肉也酸麻疼痛;每晚他腿腳手臂都嚴重脫力,走路都吃力異常,忍受著肌體的強烈疲憊。
他背負著天才的名號,那是用命拚來的,沒有大家族的背景,他的身上的傷很少能痊愈,便被新傷覆蓋。
今日,對他來說,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拳風擊打中,千機宗皇突然感覺自己體內最深處,似乎有一絲新生的氣力。要知道,氣力是武者的根源,而這股新生氣力來的極快極猛,幾乎是瞬間湧入全身。
就是現在,千機宗皇用盡全身的力道,後腳踏碎了地麵,一拳猛衝身前石柱
砰!一聲巨響,隨之而來的哢嚓聲。
石柱爆裂,飛濺起片片石屑,卷起地麵塵土,引動了整個校場。
“哈哈,突破了,我終於擊碎了這石柱!”灰塵中,傳來一陣狂笑不羈。
千機宗皇看著碎裂的石柱碎片,握緊雙拳,血從布條上滴滴落下,可依然不能擋住他心中激動。
刹那間,校場上千餘弟子聽到這聲音,幾乎都寂靜下來,齊刷刷的朝千機宗皇看過去,目光中充滿了驚詫和羨慕。
早就知道校場中有一個怪胎,氣力大的竟然,書院特別為其製作一塊石柱。那石柱可以承受五石氣力的連續打擊,單憑力氣,別說煉體四重,就是五重都需要動用武技才能擊斷,更別說是打成碎片。
現在,一個怪胎,以煉體三重天,強行擊碎石柱,這氣力,最少也有七石之巨。
兩年前曾經驚動了整個淩武書院的少年,今日有再次在世人麵前展現他的天資。
校場上的弟子眼神各異,但都一絲豔羨,他終於可以進入書院的內院,這也意味著他在淩武書院的地位大幅提升,從千餘弟子的下院,進入到僅有百餘年輕弟子的上院。
塵土散盡,千機宗皇身影負手而立,疼痛絲毫沒有影響他的氣質,他一步一步走向前,一路上,校場弟子立即讓開一條路,沒人敢與之對視。
這就是強者,永遠在仰視眾人
“很好,千機宗皇,你果然沒有讓書院失望,沒有辜負你的天賦,不過切不可心生驕傲,內院
北風山麓,淩武書院。
這座占地廣袤,依山而建,作為帝國第一習武聖地的書院,武學底蘊頗深,而帝國大多數武將,但凡都出自此處。
書院分為內院和外院。
天色剛蒙蒙亮,書院校場中,已然拳風陣陣。千餘名身著灰色勁衫的少年正在打著木樁,校場周圍,站著十餘名教頭,督促著少年練武。
“砰、砰、砰!。”
校場內每人身前一根碗口粗的木樁,少年們對其踢打,淬煉肉身,肆意的破空聲,迴蕩在北風山麓,響徹整個校場。
隻有一人例外,便是角落中的一名少年,他身前不是木樁,反而是一塊更堅硬的石柱,已有一人合抱之粗。
對於千機宗皇,這個十二歲的少年,便是這千餘弟子中的一員,生於一戶普通農家,十歲那年便被送到這淩武書院,苦學了二年,登臨煉體期三重天。
這樣的武學天資,即便是在整個淩武書院也是絕無第二的,更何況他是一個平民之子,沒有那些衙內的家世。
更可貴的是,他鬥武實力也數一數二,這千餘名弟子中,沒人能過他手幾招,也是這樣,他在書院中名聲很響,連內院的弟子也聽過他的名號。其中最為人稱道便是,一次與內院煉體五重天弟子衝突,不會武技的千機宗皇毫發無損,反而打殘了那弟子,也轟動了書院,撂下個兇名。
不過不論旁人如何,他都清楚的知道心中所願,記得當年他離開家鄉之時,爹爹交給他的玉墜,那個隱藏了多年的故事。
他是一個棄嬰,不知道他的親生父母是誰,至少是被人遺棄在一座木筏上,而被養父撫養,養父罕見的姓氏——慶,便為他取了‘生’字,也是這樣,希望他重獲新生。
“如果不是爹爹,我想,怎麽能活到今日!”
而那玉墜也被他帶在脖頸,雕刻著四海二字,這是他唯一能知道的,有關身世的線索。
隻是兩年中,他翻遍了書院典籍,都沒有絲毫提到四海二字,不過也不是沒有線索,那就是木筏,他的家鄉在江畔,順著江畔,便是深海,而海的另一邊,沒人知道有什麽。
漸漸的,在這不停的修習中,他也發現了自己的不凡,那就是氣力的增長,遠遠超出同齡孩子,那些木樁,他擊斷起來毫不費力。
他心中一直相信一個事實,身世不凡,最少他的雙親是被逼無奈,才離開他,隻為能讓他活下去,而此,他做到了。
千機宗皇身腰筆直,麵色冷峻,調息片刻才閉上眼睛,憑著氣感猛擊石柱,拳拳巨響。他的力道還不足以擊斷石柱,他明白,隻有斷之,才能突破三重天。
武者修煉,以淬煉肉身為根本,稱之為煉體。九重煉體,一至三重,淬煉皮肉筋骨。隨著修煉增加,氣力漸增,肌如磐石,最強處,可撕虎裂豹,三石強弓如孩童玩具一般,信手而來。
按照書院中所授,木樁淬煉拳腳,也是基本功;以力道斷之,為突破煉體三重天。
當然世間也有異人,便是千機宗皇這類,天生神力,所以不能用常理來看待。
而一旦突破煉體三重,單憑拳腳之力便可碎裂一根木樁。而三重天之後,皮骨堅固,氣血旺盛日漸濃烈,直至充盈全身,碎金斷岩;最重要的是,四重天可以修習各類武技,刀法、劍術、槍決,這些書院弟子們夢寐以求的。
再看那些督促教頭,皆為練體六重天,一手武學,千機宗皇在其手下,隻怕幾招便敗下陣。這其中,又以一位白衣老者為首——孫老,外院總教頭,鎮國刀客,武學造詣,已過八重天。
能成為鎮國刀客,舉手投足間,氣勢如山,都是極富威望之人,相傳,孫老也是出自淩武書院。
千機宗皇渾身肌肉繃緊,一拳一拳盡全力擊打,手腳上包裹的布條已被血跡浸透,更不用說每一次擊打的疼痛。他赤裸著上身,每天這樣重複千次擊打,不至手腳上留下新傷舊痕,渾身肌肉也酸麻疼痛;每晚他腿腳手臂都嚴重脫力,走路都吃力異常,忍受著肌體的強烈疲憊。
他背負著天才的名號,那是用命拚來的,沒有大家族的背景,他的身上的傷很少能痊愈,便被新傷覆蓋。
今日,對他來說,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拳風擊打中,千機宗皇突然感覺自己體內最深處,似乎有一絲新生的氣力。要知道,氣力是武者的根源,而這股新生氣力來的極快極猛,幾乎是瞬間湧入全身。
就是現在,千機宗皇用盡全身的力道,後腳踏碎了地麵,一拳猛衝身前石柱
砰!一聲巨響,隨之而來的哢嚓聲。
石柱爆裂,飛濺起片片石屑,卷起地麵塵土,引動了整個校場。
“哈哈,突破了,我終於擊碎了這石柱!”灰塵中,傳來一陣狂笑不羈。
千機宗皇看著碎裂的石柱碎片,握緊雙拳,血從布條上滴滴落下,可依然不能擋住他心中激動。
刹那間,校場上千餘弟子聽到這聲音,幾乎都寂靜下來,齊刷刷的朝千機宗皇看過去,目光中充滿了驚詫和羨慕。
早就知道校場中有一個怪胎,氣力大的竟然,書院特別為其製作一塊石柱。那石柱可以承受五石氣力的連續打擊,單憑力氣,別說煉體四重,就是五重都需要動用武技才能擊斷,更別說是打成碎片。
現在,一個怪胎,以煉體三重天,強行擊碎石柱,這氣力,最少也有七石之巨。
兩年前曾經驚動了整個淩武書院的少年,今日有再次在世人麵前展現他的天資。
校場上的弟子眼神各異,但都一絲豔羨,他終於可以進入書院的內院,這也意味著他在淩武書院的地位大幅提升,從千餘弟子的下院,進入到僅有百餘年輕弟子的上院。
塵土散盡,千機宗皇身影負手而立,疼痛絲毫沒有影響他的氣質,他一步一步走向前,一路上,校場弟子立即讓開一條路,沒人敢與之對視。
這就是強者,永遠在仰視眾人
“很好,千機宗皇,你果然沒有讓書院失望,沒有辜負你的天賦,不過切不可心生驕傲,內院